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0510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docx

专题12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练

强化提能作业12 区域可持续发展

时间:

45分钟 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

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最大的是(  )

A.等高条播B.人工锄耕

C.等高犁耕D.平整坡

解析:

读图可知,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平整坡。

答案:

A

2.在同一坡度下,造成该地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降水强度B.风速大小

C.土壤结构D.地表糙度

解析:

图示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的地表填洼量不同,则根源在于不同耕作措施带来的影响。

不同耕作措施下地表的平整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降水强度、风速大小、土壤结构受耕作措施影响较小。

故地表糙度是造成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答案:

D

知识拓展:

地表糙度是指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引起的地表高低起伏、凸凹不平的程度,既反映了地表微地貌形态的变化,又影响着地表渗透速率、地表径流、地表填洼量及径流对地表土粒的冲蚀过程,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

(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丰富,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2256.16万千瓦,达到“水电三峡”装机规模。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风速图。

据此回答3~4题。

3.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距海洋近

B.全年的风速都很大

C.距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D.受夏季风影响大

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陆,地表多为草原和荒漠,地表摩擦力较小,且距冬季风源地比较近,风力强劲;相比而言夏季风较小。

故选C。

答案:

C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风能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B.图示内陆地区风能最丰富

C.图示中南部由于海拔低,风速小

D.沿海地区夏季风能最丰富

解析:

图示区域的风速总体分布特点是沿海大于内陆,但是黄土高原地区风速较小,排除A、B、C三项;沿海地区夏季东南季风强劲,风能最丰富。

故选D。

答案:

D

日本鸟取沙丘(下图)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

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气。

据此完成5~6题。

5.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

C.夏季风D.冬季风

解析:

结合鸟取沙丘位置知,导致其形成的盛行风为偏北风。

结合日本气候特点即可判断,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是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

答案:

D

6.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最有可能是指(  )

A.植树种草B.持续除草

C.修筑防浪堤D.从外地运沙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

答案:

B

(2017·甘肃会宁一中月考)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

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完成7~8题。

7.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  )

A.地形低平,排水困难B.全年多雨,降水丰沛

C.冬季寒冷,冻土广布D.土质黏重,下渗容易

解析:

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巴拉那河下游地形低平,排水困难,A对;巴拉那河下游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B错;该区域为热带地区,冬季高温,不可能有冻土广布,C错;题干中有“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的信息,土质黏重,下渗困难,D错。

答案:

A

8.关于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航运业

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

D.流域内部落差大,可以全流域发电

解析:

巴拉那河流域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不适宜发展航运业,A错;从图例上看,圣保罗附近有煤铁资源,可以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B对;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但土质黏重,不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C错;从图中的等高线信息看,流域内部,下游水流平缓,不利于发电,D错。

答案:

B

(2017·陕西澄县模考)“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解析:

引汉济渭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

答案:

C

10.“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B.①⑤

C.②④D.②⑥

解析:

受水地区为渭河平原,其成因为内力断裂下陷,外力流水堆积。

答案:

A

11.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解析:

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注入长江干流,水量不受长江的影响,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渭河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结冰,受黄土高原的影响含沙量大。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

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6分)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6分)

(3)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

(8分)

(4)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

(6分)

解析:

(1)题,仔细读题,关键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由题干材料可知“三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穿越崇山峻岭,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增大;三江并流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流域面积较小。

(2)题,澜沧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不适合大坝截流;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所以冬季适宜大坝截流。

第(3)题,注意题干要求是对航运的“有利影响”,结合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影响分析。

梯级开发的库区蓄水量大,水流变缓、水位上升、可以淹没险滩,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可以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水量,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从而延长通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有利于航行。

第(4)题,“冷热果”贸易就是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可知,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所处纬度低,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得“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

答案:

(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积较小。

(2)冬季。

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

(3)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通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

(4)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等。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

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

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

材料二:

辽河河口三角洲孕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荡。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养殖业发达,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鱼、虾等海产品的围海养殖面积达83456亩。

(1)简述辽河三角洲地区芦苇分布面积广的自然原因。

(6分)

(2)试分析该区域芦苇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4分)

(3)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当地工业去库存、去产能,造纸业有所萎缩,芦苇的价格走低,辽河三角洲出现了开垦湿地的现象。

简析开垦湿地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6分)

(4)请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芦苇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4分)

解析:

(1)题,根据材料,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结合材料二及图示可知:

辽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口沼泽及浅水区域广布;土壤肥沃,是芦苇广布的原因。

(2)题,依据材料可知,利用芦苇一是可造纸,可入药,可制成工艺品,还可野趣横生发展旅游业;二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第(3)题,联系湿地的生态功能作答。

第(4)题,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对于当地芦苇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开发。

答案:

(1)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水源充足,河堤沼泽地或浅水区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芦苇产量大,原料丰富;芦苇全身是宝,用途广;政策扶持。

(3)湿地开垦会使芦苇沼泽面积减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减弱(地表水循环的模式被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能力减弱等。

(4)对当地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芦苇的综合利用(药材和工艺品加工等),增加收入;适当发展养殖业,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芦苇观光旅游业;开发芦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