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960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特征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类型及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对地理的兴趣,鼓励其积极探究,培养学生了解各种地理的内在联系,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3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

西伯利亚冰天雪地、新加坡热带风光、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青藏高原的高原风光

提问:

上面几幅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明确:

说明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

过渡:

今天我们来学习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

二、新课学习

(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展示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

读图,说说亚洲有多少种气候类型,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

为什么亚洲气候类型众多?

(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亚洲除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图例所示中有10种气候类型,主要有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气候多样的原因是面积广大,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讲解:

(1)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冬长夏短,北半球的“寒极”;四季分明;长夏无冬

播放视频:

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

(2)亚洲各地年降水量差别显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东南亚地区降水量大,亚洲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大(这里有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东北部降水量较小,内陆地区降水量很小,阿拉伯半岛终年少雨。

(3)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的东部由南到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小结:

要学好气候,少不了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

先看看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大致分布在什么地方,然后再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活动:

1.读图,说说亚洲和欧洲各有下列哪几种气候类型分布?

(学生读图回答)

①热带沙漠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热带雨林气候

明确:

亚洲:

①②④⑤⑥;欧洲:

③④⑤

2.读图,说说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1月、7月气温有什么变化?

由沿海向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明确:

由西向东,1月气温递减,7月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3.利物浦与漠河纬度位置相当,为什么两地1月平均气温却相差30℃?

(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

利物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温和;而漠河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

4.读下表资料,说说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并判断两地各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学生阅读分析表格回答)

明确:

甲地: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地: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为地中海气候。

5.下列因素中,哪些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欧洲三面临海,向西凸出,形似“大半岛”。

●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纬400~60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欧洲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欧洲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欧洲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排放废热多。

小结:

对比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

亚洲的气候特征:

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

欧洲的气候特征:

温带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把下列与之相应的属性用线条把它们连起来。

A、温差大

B、湿润

C、受大陆影响大

D、干旱

E、受海洋影响大

1、大陆性

2、海洋性

 

拓展延伸:

歌诀记忆亚洲的气候

气候复杂千万象,水热分布差异大。

东部季风多雨雪,西部大陆多风沙。

南部低纬号暖国,北部高纬称寒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

所以,要多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加强读图的练习。

四、课堂练习

1.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C)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D.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2.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B)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3.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C)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气候复杂多样

【板书设计】

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

欧洲

大陆性特征明显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地中海气候显著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读图、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本课的难点得到较好的突破。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环境》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要求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河流特点的方法。

3.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4.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结构分析

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所以本章既是在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节是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教学,教材的整体结构是先从位置和范围入手,进一步研究地形和河流,接下来是气候的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等等。

同时教材还注意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

由此可见,本节的立意在于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分为“世界第一大洲”、“地形和河流”、“复杂的气候”三个小标题,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扩大学生在“洲”这个层面上的知识,每一方面的内容都以亚洲为基点,向其他大洲作适当拓展,体现了分析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

内容点析

1.图6.1是一幅东西半球图,这里出现东西半球图不仅是让学生明确亚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大洲在哪个半球来描述其位置特点。

2.图6.2描述了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作为区域间的界线通常可以是一些自然地物,例如山脉、河流、海峡等,而这些界线的形成往往又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同时这些界线大都又因为地理位置重要,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上的土耳其海峡,都是如此。

3.大洲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要通过相邻关系来描述,教科书安排了两个活动来练习描述相对位置关系,一个是亚洲相邻的大洲和大洋,另一个是与中国接壤的亚洲地区。

这里特别强调了方向的判定,在相邻关系中方向是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准确地描述出区域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而方向往往是相对的,例如站在亚洲的立场上看,欧洲在亚洲的西侧;而站在欧洲的立场上看,亚洲在欧洲的东侧,这种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教材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亚洲人自豪”,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点。

在教材中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学生的活动,例如对图6.3的分析和跨经纬度的计算,对亚洲地理集锦的阅读等,让学生从心底产生这种健康向上的情感。

5.介绍亚洲的分区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区域的差异,也就是说在一个大洲的内部仍然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还可以把大洲继续分为不同的区域。

6.教材利用了一段歌词作为“地形和河流”知识的引入,其目的首先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地理课堂中来;第二,鼓励学生发现很多文艺作品中都有地理知识,如歌词中有对亚洲的描述,在学过的古诗中、文章中也有很多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我们要善于学习,捕捉信息;第三,加深学生对亚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7.亚洲地形图应作为本节的重点图像知识,学生虽然学习过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但在这里是头一次接触如此复杂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并且要从图中读出各种地理要素。

对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8.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在这里不只是一篇简单的阅读材料,首先它是学生阅读亚洲地形图的读图指导,一方面学生应在地形图上找到这些地形区的位置,另一方面应将阅读材料中的文字描述和地形图上的颜色、图例、注记相对应,进一步熟悉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同时它也是对学生进行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

9.读图6.5的一组活动,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到不同的地形区,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地形区的基本方法,也就是确定这个地形区的位置和海拔,最后通过读图总结出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

教学中既要重视对亚洲本身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法的培养。

10.阅读地形剖面图首先应仔细阅读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度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再根据剖面图上的地面起伏线,对应垂直比例尺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最后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

教材在提供了亚洲大陆地形剖面图的同时,还提供了北美洲沿北纬40°地形剖面图,意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利用地形剖面图分析大洲地形特点的方法,同时也对其他大洲的地形特点有所了解。

11.在“复杂的气候”这一小节中,教材提供了“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的月份分配图”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图”等多幅地理图像,旨在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首先应能够读懂这些图,并通过归纳、对比等方法,发现规律和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规律和问题的原因,并把分析问题的方法应用于其他大洲。

教学建议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

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