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471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问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论题。

司马迁强调《离骚》“盖自怨生”和“发愤著书”就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

钟嵘在他的诗歌评论中突出了一个“怨”字,认为只有在描写现实生活过程中表现了进步思想感情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才是最美的作品。

白居易强调诗歌创作要“为时”、“为事”。

如此等等都受到了“诗可以怨”这一传统的影响

3.试分析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主要应该指《论语·

八佾》中的一句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中提出的“尽善尽美”。

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

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

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

为政》篇的“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4.试谈谈孟子“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的具体内涵。

孟子在《孟子·

万章上》中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

以意逆志"

说。

所谓"

,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孟子》选录"

知人论世"

说是孟子在《孟子·

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说"

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5.作为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与先秦“赋诗言志”对于《诗》的阅读、理解有何不同?

首先,孟子“以意逆志”认为:

解释诗的人,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诗本意的认识。

应当以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而"

则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然而,先秦“赋诗言志”对于《诗》的阅读、理解与政治、外交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关系。

孔子认为赋《诗》对于处理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有重要作用。

人们为了达到政治、外交的目的,可以断章取义,随意改动《诗》原本的意义。

这就与孟子的“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大大不同了。

6.浅述《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提示:

(1).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创作原则的建立。

《道德经》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可见天道自然观是老庄的主要思想。

所谓“道法自然”,也就是“道”取法其自成的意思。

在老庄看来,天、地、人、万事万物,都是自生自成、自然而然的,人类应该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而运行、变化和发展,而不应违背事物的天然本性和自身内在的必然性。

事物自身内在的必然性与客观规律本身就是合一的,是“道”的体现。

老庄的天道自然观对于后人祟尚本色天然之美、反对雕琢文饰的文艺自然观的确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李白主张“清水出英蓉,天然去服饰”(《经乱离后天思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苏东坡推崇“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书黄于思诗集后》),正体现了上述审美理想。

(2).对外在的形、象、言的否定,对内在的情、道、意的重视,

“意在言外”的创作规范。

庄子的"

得意忘言"

说,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

意在言外"

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7.浅述《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重要贡献。

《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创作论,其实就是指的“虚静”说、“物化”说。

虚静,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

老子首先提出了"

致虚极,守静笃"

的思想,庄子则又极大地加以发挥。

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

虚静"

的精神状态,根据《庄子》书的论述,也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我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而创作者不再感到主体自我存在,便进入了所谓"

物化"

境界,也叫做"

以天合天"

,主体的"

自然"

和客体的"

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物化”的思想,本来也是庄子提出的哲学认识论,即主张作为主体的人在体认客观事物之“道”的过程中,在心灵“虚静”的状态下,最后要达到、也能够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即彻底泯灭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

8.试谈谈《庄子》言意关系论对于诗歌意境论的启迪。

《庄子》认为文字语言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完全传达出来,这就是所谓"

言不尽意"

既然"

,那么,相比于意来,言就不是最重要的了,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味。

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求"

味外之旨"

、"

言外之意"

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学作品"

的传统,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9、司马迁文学理论批评观对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从两个方面来谈:

①“发愤著书”说,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启发了唐韩愈“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等,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批文论家和作家

②实录精神,深刻地影响到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发展,后来很多文学家如王充、白居易等皆以实录精神来衡量创作,所以也是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原则。

10.简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和影响。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

《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发愤著书"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正的"

实录"

精神。

说对后来韩愈的"

不平则鸣"

说、欧阳修的"

诗穷而后工"

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11.司马迁的史学的“实录”精神与文学的真实性有何异同?

它对后世文学创作有何积极影响?

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

司马迁传赞》中说:

《史记》"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肯定了司马迁的"

精神。

《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

作者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迫害,因而"

,写成《史记》。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

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

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但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

真正做到了"

不虚美,不隐恶"

的"

司马迁的"

精神和文学的真实性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但司马迁的"

必须以写真人真事为原则,只能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选择事件、组织材料、裁减史实、安排情节,不能虚构人物和事件;

文学的真实性则是通过艺术形象从本质上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不同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可以在不违反本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虚构人物和事件情节,构思文学作品。

这种"

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

精神的影响;

同时"

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

诗史"

,就说明了这一点。

还有象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创作方法上主张要“直笔”“实录”,要求有严格的真实性。

12.简述《毛诗大序》对诗歌抒情的认识与规范以及在后代文学史上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毛诗大序》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并且提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发乎情”是正确的,这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

但是这种抒情必须受到“礼仪”的规范和约束,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这样必然影响到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而使之成为经学附庸。

《毛诗大序》明显地反映出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步加强了。

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要求十分委婉地提出统治者允许的批评。

13.简述《毛诗大序》“讽谏”说的内涵及其所论述的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的意义。

讽谏"

就是讽刺的意思,但仔细体会词义,“讽谏"

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

谏(劝说)"

的意思,因此在讽刺的程度上较"

讽刺"

要稍微弱一点。

《毛诗大序》提出了"

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老百姓可以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

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之《毛诗大序》"

题解"

14.《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意义。

《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

“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教材《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的注释说:

“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

”“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

”“比,比喻。

”“兴,起的意思。

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

”“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

”在“题解”中只是笼统地说:

  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

后来的经学家关于“诗六义”有诸多的烦琐的阐释和发挥。

15、王充“疾虚妄”精神对于其文学观念有什么影响?

王充的“真实”是广义的真实,是包括了文学作品的,他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之文”,十分强调文的真实可信,这对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充所谓“增”就是文学创作中的虚构和夸张,他对于满纸胡言的“妄增”严加批评,对于经艺之中的“增益之辞”加以肯定。

总的说来王充对“增”的现象持否定态度,他肯定了先秦儒家著作经典和其它个别著作中,那些为了使说理更透彻,描摹更鲜明的带有夸张的修辞,而“传语”“儒书”中的虚构和夸张则是“虚妄之言”。

这已经涉及了如何看待生活之真和艺术之真的辨证关系了。

尽管王充是为了反对“虚妄之言”,但是他对虚构和夸张的否定,却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浪漫主义创作、神话、传说往往容易被看作是虚妄不实之辞而受到否定。

16、试论王充的文学发展史观。

汉代经学“述”而不“作”,复古模拟倾向严重,语言追求艰深古奥,晦涩难懂,严重脱离当时口语。

王充对此十分不满,他大胆突破儒家传统,鲜明地提出了反对复古、主张独创的进步文学思想。

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后世超过前代是理所当然的事。

“古”不一定比“今”好,“今”一定比“古”大大前进。

他所强调的发展进步的历史观,对后朝的葛洪、萧统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反对复古必然要提倡独创,王充最赞赏的是有独立创造性的文人。

他在《超奇》中把文人分为儒生、通人、文人和鸿儒,其中有独立见解,能创造性地写作文章的鸿儒是最了不起的,在王充看来,品评作者高下,不应以读书多少作标准,而应当以是否博通能用为标准。

17.试阐述《典论·

论文》“文以气为主”的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

“文以气为主”就是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在曹丕看来,正是作家个性的不同才有作家风格的不同。

他主张才性一致,性定其才。

“文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曹丕强调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禀性不同,故而无法以人力改变。

这种看法有很明显的片面性,实际上人的个性形成虽有天赋的因素也有后天人为的因素。

但就文章的风格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讲,则确是有不可力致的必然性的。

文气观点的提出正反映了汉魏之交建安文学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上,向强调作家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对这一时期创作特征和新文学思潮的理论概括,表现了与经学时代完全不同的文学批评标准。

曹丕论“气”清楚地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并对这时的创作特征作了总结和概括。

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

文以气为主"

说的影响。

18.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

“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

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

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

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

“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

《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

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

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

19.《典论·

论文》批评了当时文坛上哪些不良现象?

首先,曹丕批评了"

文人相轻"

的风气,认为"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他在举例说明"

的文坛事例后,分析这种风气的产生原因时说: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

'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可以说,曹丕对"

的风气的批评是相当深刻和实事求是的。

其次,曹丕反对好古贱今,批评当时"

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的不良倾向,这种风气产生的原因在于失之于考察和盲目的迷信。

他通过批评,实际上肯定了今胜于古,肯定了文学的进步和进化,是一种文学进化论的思想。

肯定了今胜于古,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难得的见解。

20.如何理解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

这一论断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地肯定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比曹丕“诗赋欲丽”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更成为千古名言。

陆机只讲抒情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到“止乎礼义”的束缚的巨大作用,它使得诗歌突破了经学的控制,使得诗歌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审美面貌,使得诗真正为诗,文学真正为文学。

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

“绮靡”并非“淫艳”、“侈丽”之意,而是指“精妙之言”,是没有贬义的。

刘勰《文心雕龙》讲“《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以及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等,都没有贬斥含义。

可以说陆机重视语言表达的形式问题,儒家只说文辞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可是陆机第一个明确提出形式的重要性,这一首创对于整个六朝文学重视语言艺术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文赋》是怎样阐述艺术构思的?

①《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

在正文之前,陆机写了一个序言提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②构思准备:

“伫中区以玄览”。

指老庄那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它可以使人不受外物和各种杂念干扰,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

③构思阶段: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构思首先要进行丰富的艺术想象,而这种想象是可以超越时空局限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广阔性。

这是高度活跃的、无定规的一连串想象与联想,可上重天,可下九泉,绝不是枯燥的理性思索。

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是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感情的逐渐鲜明与艺术形象的逐渐构成,是同步进行的。

22.在结构和布局方面,《文赋》有什么主张和阐述?

创作中的艺术表现阶段,包括如何安排文意和文辞两个方面,即“选义按部”和“考辞就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何运用文辞来把握文意的问题。

结构应当按照表达内容的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

陆机十分重视意的主导作用,以内容为主干,以文辞为枝叶陆机论述了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复杂情况,主张作家要因情适宜,妥善地谋篇布局,形诸笔墨。

23.试评述陆机“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这段论述的内涵和意义。

“会意”是指具体构思,“遣言”是指辞藻问题,“音声迭代”指语言的音乐美,注意音节、节奏的音韵和谐美。

这主要都是指诗赋等纯文学而言的,就是要构思巧妙,词藻华美、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美。

24.剖析《文心雕龙·

原道》篇关于“文”与“道”的论述。

对文学本质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原道》篇中。

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他在《原道》篇说的文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广义的文即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如日月山川动植品类,则是万物之文。

任何事物都有它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便是广义的文;

而任何事的又都有它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便是道。

道对不同事物,有它不同表现形式,故而文也就千差万别。

文是道的一种外化。

那么,万物之灵的人,也有内在的道和外在的文。

“人文”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文章。

天地万物之道和广义的文,表现在人身上即为心和文(人文)。

心之文即是“人文”,即是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是狭义的文。

《原道》篇正是从广义的文和道关系来说明狭义的人文之本质。

《原道》篇所说的“道”的内容,从广义的文所表现的道来说,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按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的。

但从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社会政治之道。

但是刘勰所说的“道”常常兼有到家之道和佛家的“神理”,有儒、佛、道三家合流的意思在内。

25.结合《文心雕龙·

体性》篇,谈谈刘勰对文学创作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和学养之间的关系。

《体性》篇论述了文学作品的体载和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

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至于个性的形成;

刘勰提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才、气、学、习。

才,才与气是先天的,才指作家才能;

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

学和习是后天的,学指作家的学识,习指作家的学习。

刘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天的才和气之上。

这种认识比曹丕强调先天禀性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因为作家个性各有不同。

反之,“文如其人”正是风格与人格的统一。

26.试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篇中关于想象活动、言意关系的论述。

《神思》篇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

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刘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与语言的非对应关系,即是认为思维中想象容易奇特,写成语言却往往大打折扣。

刘勰认为这是文学创作中的矛盾。

这实际上认为言表达意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这里提出的言意问题,是全书创作论的纲。

27.谈谈《文心雕龙·

神思》篇关于创作灵感的描述。

神思的基本特征是无限性。

“文之思也,共神远矣。

故寂然凝虚,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

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