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8724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义三 中国古代主要经济政策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科技的进步,使中国逐渐丧失领先世界的地位,并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海禁”及“闭关政策”

1、明代的“海禁”

原因:

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明朝实行海禁;

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内容:

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不禁止官方朝贡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

如郑和下西洋。

明代的海禁从明初延续到嘉靖年间,倭患肃清以后,就重新开放海禁,准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

明代的“海禁”的影响:

“海禁”的实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2、清朝“闭关锁国”

(1)含义:

严格限制而非禁绝中外贸易。

清初,朝廷多次颁布禁海令,对外国采取“非系贡献,概不准贸易”的态度,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许与朝鲜等国贸易往来)。

但不禁止官府组织的朝贡贸易。

乾隆帝时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而且由政府特许的“公行”(“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其他港口一律关闭。

清代的闭关锁国则从清初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后,“公行”制度鸦片战争开放“五口通商”后被打破。

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经济上,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政治上,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杜绝中外反清势力之间相互结合、防范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势力渗透;

思想上,儒家思想片面强调重义轻利观念、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

(3)“海禁”及“闭关政策”相同点:

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出发点:

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

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

根本原因:

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④社会特征:

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

(4)评价: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

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5)启示:

从闭关锁国中汲取教训,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不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1)西汉:

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

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主要特点:

(1)对外贸易主要由官府控制;

(2)朝贡贸易是其主要形式,占有重要地位。

(3)朝贡贸易目的:

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如郑和下西洋)

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走向衰弱:

①原因:

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②表现:

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

出口商品仅占总量3%左右。

四、明朝资本主义萌芽:

1、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出现:

明中叶以后(14、15世纪),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以及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手工工场;

包买商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2)特点:

地区:

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出现,如苏杭二州;

行业:

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只出现在少数行业:

如丝织业;

规模:

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小得只有几张织机,大的也只有三四十张织机,稀疏而微弱。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表现:

范围扩大;

部门增多;

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但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发展为主流的经济基础。

到了近代(1840年后),经过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资本主义萌芽缓夭折,没有成长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缓慢的主要原因:

①小农经济的阻碍: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地主、商人剥削所得的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④长时期的文化专制,尤其是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思想;

⑤根本原因:

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的发展。

【体验高考】

1.(2010·

广东卷)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解析】庄园是一个

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答案】A

2.(2010·

四川卷)“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农耕经济的产物,在商鞅变法是提出并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出现了工商皆本思想,但重农抑商观念仍难以瓦解。

故只有D表述错误。

【答案】D

3.(2010·

全国卷)(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抓时间(1368~1505),此时间段在明朝前期,据此可排除B。

二要认真读表格,D错在“始终”。

C项表格可以反映,但不是主要的。

从宝钞使用数量“23—4—0”的变化趋势可知答案。

【同步训练】

1.据《阅世编》载:

明朝后期上海“棉布盛行,各地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商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的上海()

①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②商业繁荣并且竞争激烈③出现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④商业资本影响到生产活动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④D.①②③④

2.杜甫《石壕吏》: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

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3.雍正皇帝曾显示: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这一政策()

①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②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③促进了社会经济转型④导致官僚、地主和商人三维一体商业发展模式的产生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5.下面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均田制新探》以及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均田制的研究》的封面,这两本书研究内容涉及的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应该是()

①北魏②三国③隋朝④唐朝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海禁政策的理由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的反清斗争

7.造成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如下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清朝“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B.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D.各地商帮的出现

8.司马迁在《史记·

货殖列传》中说:

“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

”并引《周书》的话说: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重农轻商

C.以农为本D.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9.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

”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

“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

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

11.“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2.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

“中国皇后号”在中国依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B.上海

C.厦门D.广州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杭州……桑麻遍地,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赵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迨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摘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材料四毅阉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布(帛),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

后增到二十余。

商贾所获者,常满户外,尚有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审什么现象?

材料一反映的杭州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末”指什么?

“本”指什么?

作者用这个词反映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游手趁食者”指什么人?

你如何日看待这一种人?

(4)材料四所述家业是什么性质?

“商贾”与“家业大饶”实质是一种什么关系?

13.

(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纺织业发达,是全国丝织商品交易的中心。

(2)“末”指商业和手工业。

“本”指农业。

重农轻商的思想。

(3)雇佣劳动者。

他们是早期的雇佣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他们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4)资本主义性质。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奉行的“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

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进一步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同时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禁海政策……对西洋器物当做“贡品”“玩好”收藏,如英使马嘎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地球仪、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

              

──岳麓版教材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禁海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鸦片战争前,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仅有295艘,地位一落千丈……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终于在近代的前夜迟滞了。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总趋势。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交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清朝对外政策的认识。

15.

(1)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2)主要原因:

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实行“海禁”政策;

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

脱离世界潮流,鄙薄近代科技。

(3)认识:

闭关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提示与答案】

1.D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后期上海商品经济异常繁荣,说明人们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发生了变化,也反映出商业的激烈竞争、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出现、商业资本对生产活动产生影响的史实。

2.B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玄宗时期,是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

3.C雍正时期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③的说法错误。

4.A 清初的“海禁”政策其含义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活动。

5.C6.C

7.C首先要从图中看出两种税收变化的特点:

农业税稳定,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

在“摊丁入亩”政策下,实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农业税相对稳定。

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商帮的出现,都会促进工商税的增加。

“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阻碍了清朝商品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工商杂税的增长。

8.D从“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强调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重要作用。

9.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并未得到迅速发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②错误。

10.D注意乾隆年间和洋船这两个信息,当时清王朝推行对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所以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

11.D 题中所述政策为海禁政策。

A、B、C三项分别涉及了海禁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海禁政策

12.D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