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677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docx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指导书doc分解

 

机械制造技术

实验指导书

 

吴乃领编

 

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学生实验规则

1.在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明确了解实验的内容和要求,了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接受实验教师提问和预习检查。

2.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

3.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讲究卫生,不大声喧哗,保证实验室良好工作秩序和实验环境。

4.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操作规程,树立科学的态度,集中精力,大胆、细心、认真地作好实验。

5.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指导。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禁止随便操作机床上控制按扭与操作手柄。

6.实验时,请特别注意人身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7.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试验数据。

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组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8.实验完毕,应主动清理实验现场。

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

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设备、桌椅,作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

再离开实验室。

9.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分析结果、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

在规定时间内交指导教师批改。

10.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不慎造成仪器设备、器皿、工具损坏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章程预以赔偿。

实验一车刀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车刀几何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2.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结构要素,加深对车刀各几何角度、各参考平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3.了解车刀角度测量仪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及刀具

仪器:

车刀角度测量仪

车刀:

直头外圆车刀4把

三、车刀角度测量仪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车刀角度测量仪主要由底盘、平台、立柱、测量片、刻度盘等组成。

略。

四、实验内容

1.利用车刀角度测量仪分别测量4把直头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

要求学生测量κr、κr'、λs、γo、αo、αo'等。

2.记录测得的数据,并计算出刀尖角εr和楔角βo。

五、实验方法

1.根据车刀参考平面及几何参数的定义,首先确定参考平面的位置,再按几何角度的定义测出几何角度。

2.通过测量片的测量面与车刀刀刃、刀面的贴合(重合)使指针指出所测的各几何角度。

六、实验步骤

1.首先进行测量前的调整:

调整量角台使平台、大扇形刻度盘和小扇形刻度盘指针全部指零,使定位块侧面与测量片的大平面垂直,这样就可以认为:

(1)主平面垂直于平台平面,且垂直于平台对称线。

(2)底平面平行于平台平面。

(3)侧平面垂直于平台平面,且平行于平面对称线。

2.测量前的准备:

把车刀侧面紧靠在定位块的侧面上,使车刀能和定位块一起在平台平面上平行移动,并且可使车刀在定位块的侧面上滑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平面坐标,可以使车刀置于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

3.测量车刀的主(副)偏角

(1)根据定义:

主(副)刀刃在基面的与走刀方向夹角。

(2)确定走刀方向:

由于规定走刀方向与刀具轴线垂直,在量角台上即垂直于零度线,故可以把主平面上平行于平台平面的直线作为走刀方向,其与主(副)刀刃在基面的投影有一夹角,即为主(副)偏角。

(3)测量方法:

顺(逆)时针旋转平台,使主刀刃与主平面贴合。

主(副)刀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走刀方向重合,平台在底盘上所旋转的角度,即底盘指针在底盘刻度盘上所指的刻度值为主(副)偏角κr(κr')的角度值。

4.测量车刀刃倾角(λs)

(1)根据定义:

主刀刃和基面的夹角。

(2)确定主切削平面:

主切削平面是过主刀刃与主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在测量车刀的主偏角时,主刀刃与主平面重合,就使主平面可以近似地看作主切削平面(只有当λs=0时,与主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才包含主刀刃),当测量片指针指零时底平面可作为基面。

这样就形成了在主切削平面内,基面与主刀刃的夹角,即刃倾角。

(3)测量方法:

旋转测量片,即旋转底平面(基面)使其与主刀刃重合。

如图1-4所示,测量片指针所指刻度值为刃倾角。

5.测量车刀正交平面内的前角γo和后角αo

(1)根据定义:

主前角是指在正交平面内,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主后角是指在正交平面内后刀面与主切削平面的夹角。

(2)确定正交平面:

正交平面是过主刀刃一点,垂直于主刀刃在基面的投影。

(3)在测量主偏角时,主刀刃在基面的投影与主平面重合(平行),如果使主刀刃在基面的投影相对于主平面旋转900,则主刀刃在基面的投影与主平面垂直,即可把主平面看作正交平面。

当测量片指针指零时,底平面作为基面,侧平面作为主切削平面,这样就形成了在正交平面内,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即前角(γo);主切削平面与后刀面的夹角,即后角(αo)。

(4)测量方法:

使底平面旋转与前刀面重合。

测量片指针所指刻度值为前角;使侧平面(即主切削平面)旋转与后刀面重合。

测量片指针所指刻度值为后角。

6.副后角的测量与主后角的测量方法相近,所不同的是须把主平面作为副剖面。

七、记录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

将测得的角度值记录并计算出楔角βo和刀尖角εr,以及其他角度的计算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其误差原因,写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二切削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切削变形的过程,以及所出现的现象。

2.掌握测量切削变形和计算变形系数的基本方法。

3.研究切削速度、刀具前角和走刀量等因素对切削变形的影响规律。

二、实验装备

1.设备:

CA6140普通车床

2.工具:

游标卡尺、钢板尺、细铜丝等。

3.刀具:

硬质合金车刀若干把。

4.试件:

轴向带断屑槽的棒料。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由于产生塑性变形,使切屑的外形尺寸发生变化,即与切削层尺寸比较,切屑的长度偏短,厚度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切屑收缩,如图2-1所示。

 

图2-1车削切屑收缩图图2-2刨削切屑收缩图

一般情况下,切屑收缩的大小能反映切削变形的程度,衡量切屑收缩的大小可用变形系数表示。

Λh=Lc/Lch

式中Λh── 变形系数;

Lc── 切削长度(mm);Lc=πD/(n-b);槽数、槽宽由现场定(槽数n=3;槽宽b=2.5);

Lch── 切屑长度(mm),把切屑收集起来,学生自己测量其长度。

计算变形系数的方法用测量切削长度法。

在车床上将试件装在三爪卡盘与尾架顶尖之间,试件轴向开槽并灌锡,以达到断屑和保护刀尖的目的,如图2-2所示。

把实验得到的切屑,冷却后,选出标准切屑,用铜丝沿切屑外部缠绕后拉直,然后用钢板尺测出其长度L,为提高实验精度,可测3~5段切屑的长度求出平均值LC。

变形系数Λh=Lc/Lch=(πD/n-b)/Lch

四、实验内容

1.切削速度υ对切削变形的影响

在车床上固定试件,装夹好刀具。

试件材料:

材料(Q235)及试件直径由现场定。

刀具材料:

由现场定(YT15硬质合金车刀)。

刀具参数:

κr=45°;κr'=8°;λs=0°;γo=10°;αo=αo’=7°;rε=0.1mm。

切削用量:

=0.42mm/r, ap=2mm。

改变切削速度:

速度取值很关键,必须在实验前进行计算,从低速到高速,可先取机床转速

n=10;100;250;500;1000;  r/min;

υ=;;;;;m/min;

然后根据试棒直径计算出对应的切削速度。

用每一种转速切削一段试棒,停车收集切屑并观察切削颜色(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测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相应表格中。

2.刀具前角对切削变形的影响

在车床上固定试件,装夹好刀具。

试件材料:

试件直径由现场定。

刀具材料:

由现场定(YT15硬质合金车刀)。

刀具参数:

κr=45°;κr'=8°;λs=0°;αo=αo’=7°;rε=0.1mm。

切削用量:

=0.42mm/r, ap=2mm,υc=60m/min。

改变车刀前角:

γo=5°;10°;20°;30°。

用不同前角的车刀分别切削一段试棒,停车收集切屑并观察切削颜色(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测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相应表格中。

3.进给量对切削变形的影响

在车床上固定试件,装夹好刀具。

试件材料:

试件直径由现场定。

刀具材料:

由现场定(YT15硬质合金车刀)。

刀具参数:

κr=45°;κr'=8°;λs=0°;γo=20°;αo=αo’=7°;r=0.1mm。

切削用量:

 ap=2mm, υc=60m/min。

改变进给量:

=0.21;0.42;0.56;0.75 (mm/r)。

用不同的进给量分别切削一段试棒,停车收集切屑并观察切削颜色(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测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相应表格中。

五、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报告要求

将切屑长度测量后取平均值,记录在实验报告表格中,计算变形系数。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工艺系统刚度测定与误差复映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机床刚度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其具体要求如下:

1.熟悉机床刚度的测定方法;

2.掌握车床部件刚度及机床综合刚度的计算方法;

3.对误差复映规律有深刻的理解;

4.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讨论提高精度的措施。

二、实验设备

1.机床:

CW6140车床一台

2.测量仪器:

千分表一只,卡尺一把

3.试件:

三段阶梯圆盘试件一根

4.刀具:

(YT15)车刀一把

三、实验原理

刚度的生产测定法

在正常切削状态下,测量出工件切削前后误差数值的变化,然后根据误差复映规律公式,可计算出工艺系统和机床的刚度。

对于车床来说,工件切削前毛坯的误差可以人为地做成阶梯或偏心形两种,在实验时两种形式可以应用。

1.阶梯圆盘

在一根足够的轴上,预先车出前、中、后三个带有阶梯的圆盘,如图3—1。

每个阶梯台阶的尺寸分别为D1和D2。

经过一次走刀车削后,各阶梯尺寸分别切成为d1和d2。

图3-1阶梯圆盘生产法

由此可算出前(头架处)、中、后(尾架处)三个阶梯的误差复映系数ξ前、ξ中、ξ后。

ξ前=⊿g前/⊿M前=(d2前-d1前)/(D2前-D1前)

ξ中=⊿g中/⊿M中=(d2中-d1中)/(D2中-D1中)(3-1)

ξ后=⊿g后/⊿M后=(d2后-d1后)/(D2后-D1后)

式中⊿g——车削后工件阶梯的直径差;

⊿M——车削前毛坯阶梯的直径差;

根据误差复映规律公式:

(3-2)

式中λ——切削后工件阶梯的直径差;

Cf——与工件材料、刀具几何角度等有关的切削力系数;

f——进给量(㎜/转)。

若不考屡切削深度的影响,则前、中、后三个阶梯处工艺系统刚度分别为:

 

(3-3)

 

而且又根据下列公式:

 

(3-4)

 

解方程组(3-4)式后,推出一部机床各部件刚度的计算公式:

 

(3-5)

 

2.偏心圆盘

如图3-2所示。

三个前、中、后偏心圆盘,它们的偏心量由偏心环形成。

图3-2偏心圆盘生产法

只要测量出切削前后偏心量的变化,代人上述误差复映规律公式,同样也可以求的机床刚度,当然,偏心盘的具体结构还可以做成其他形式。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静刚度的生产法测定:

1.把阶梯圆盘试件安装到车床前后顶尖上;

2.调整好机床切削用量,安装好车刀(κr=75°;=0.16mm/r, ap=2mm,n=100-300r/min);

3.开车切削,每个圆盘上车出图2-1中所示的台阶,每个台阶的直径差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