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Word版含答案wwwWord文档格式.docx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Word版含答案www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Word版含答案www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行山绿化工程等为我国五大防护林建设工程。
探究点一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原因
探究活动
读“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和“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回答问题。
流域内的行政区
①
②
③
④
圩垸(个)
141
143
1359
332
淹没土地(平方千米)
750
250
1180
210
受灾人口(万人)
45.1
36.6
135.3
14.6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答案
(1)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
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
围湖造田、不合理的建筑,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
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修建水库;
建立中上游防护林;
退耕还湖;
疏通河道;
裁弯取直。
反思归纳
长江流域洪灾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如下表所示: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解决措施
自然因素
洪水来量
流经湿润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量大。
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需要从宣传、管理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同时实施;
上游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中游兴修水利,退耕还湖、还林,修建蓄洪区;
下游疏通河道,加速径流的排泄等等;
实行防洪保险
滞洪、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滞洪、泄洪能力差
人为因素
滥伐森林
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不仅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削弱
迁移应用1
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
请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
(2)列举改变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对策。
答案
(1)图甲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洪水增多;
图乙中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水增多;
洪水增多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
(2)退田还湖;
植树造林,加强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
解析 两图反映了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湖泊面积缩小,必然导致洪水增多;
因此,要加强水土保持,退田还湖。
探究点二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4)有人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你认为对吗,理由是什么?
答案
(1)东北 西北 华北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
农业垦殖、战争、统治者大兴土木。
(3)“三北”防护林建设范围大,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可以使防护林区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对。
“三北”防护林所处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容易形成沙尘暴或受沙尘暴影响;
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等作用;
“三北”防护林对风沙来说,就好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沙尘暴的危害。
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
工程范围
包括西北、华北、东北的陕、甘、宁、青、新、京、津、冀、晋、内蒙古、辽、吉、黑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工程目标
减少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干旱等灾害
造林方式
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飞机播种造林
具体内容
“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工程效益
生态效益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效益
增加就业、发展观光旅游
迁移应用2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①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
①霜冻 ②干旱 ③土地荒漠化 ④泥石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C
(2)B
解析 图中防护林的作用:
①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②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
“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要减轻上述自然灾害。
探究点三 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
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
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答案
(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
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
)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
怀洪新河:
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淮河流域多水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水系
处于江淮之间,流域面积较大,扇形水系,支流众多,众多支流的降水同时集中到干流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6、7月梅雨季节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势
河流流经的地区多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落差小,洪水下泄十分缓慢
河道
河道曲折狭窄,下游缺少入海的通道,导致淮河下游排水不畅
湖泊
由于泥沙的淤积,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人为原因
上游滥伐森林,下游围湖造田
迁移应用3
读“淮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湖),B.________(河),C.________(海)。
(2)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淮河的水系特点。
(3)受________的影响,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简述其洪涝的整治措施。
答案
(1)洪泽湖 京杭大运河 黄海
(2)上中游水系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支流众多,水流缓;
淮河没有天然入海口。
(3)夏季风 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
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
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
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问题。
第
(1)题,考查地图的识记能力。
第
(2)题,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等。
第(3)题,由于季风的强弱不均,引起锋面雨带移动快慢不同,从而导致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
整治淮河洪涝的措施因地段不同而不同。
1.我国减灾防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①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 ②成功防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③建立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④自然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对我国防灾减灾所取得的成就的描述。
2.下列关于“三北”防护林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
B.“三北”防护林主要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C.“三北”防护林对沙尘暴没有影响
D.“三北”防护林的目的是保护草原不被破坏
答案 A
解析 “三北”防护林有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减少沙尘暴、保护草原和农田、保护城市等,主要是生态效益突出。
3.三峡工程的最主要作用是( )
A.防洪B.航运
C.发电D.养殖
解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但长期受到洪水的威胁。
因此,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洪。
4.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解析 淮河治理措施:
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控制洪水;
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
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
5.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这种环境恶化对下游有什么不利影响?
(2)材料3所反映的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问题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草场退化。
使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泥沙增多。
(2)①长江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携带泥沙量大 ②长江源区草场退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③中游地区森林遭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迅速增加 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加重洪涝灾害
解析 长江源区存在着大面积的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环境严重恶化,既导致泥沙含量加大,也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流量减小;
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使河流泄洪能力下降而加重洪涝灾害。
[基础过关]
1.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是( )
A.以抗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以救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C.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D.防抗救同等重要,无主次之分
答案 C
解析 我国减灾防灾的指导方针,突出“以防为主”。
2.下列属于我国防灾减灾中重要的法律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属于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
3.属于我国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的是( )
A.开展防灾减灾科学研究
B.加强保险与救援工作
C.建立和健全各类灾害预警系统
D.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析 前三项都是非工程项目,只有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工程措施。
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目的不包括( )
A.使长江中上游各省山区沙化、石漠化速度下降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解析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的作用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治沙化、石漠化,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的作用。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解析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防止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
6.世界上最大的已建成的绿化生态工程是( )
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C.绿化撒哈拉大沙漠D.太行山绿化工程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三北”防护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目前为了防治“三北”地区荒漠化而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绿化生态林。
7.我国通过植树造林来治理泥石流、治沙造田较为成功的案例是( )
A.云南东川B.黄土高原
C.东北三江平原D.云南路南
解析 泥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8.实施防灾减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
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
D.华北平原应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 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上海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地下水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
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但旱涝、盐碱、风沙严重。
[能力提升]
新华网2010年7月18日讯:
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1036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初期的6.9%提高到13.4%。
治理区初步形成了乔木、灌木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6000多万亩农田、8000多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
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
D.“三北”防护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解析 A项“三北”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因此“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项“三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为干旱,因此大规模植树造林是不易存活的,故森林覆盖率不可能提高到50%左右。
应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
D项“三北”防护林具有生态效益,同时也能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
解析 “三北”防护林能够有效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防洪工程,1952年6月20日胜利竣工。
据此回答11~12题。
11.荆江分洪工程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效果。
基本实现了以下哪一项减灾防灾目标( )
A.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B.加强灾害研究,改进了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C.避免了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D.提高了对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
12.该项工程属于下列哪一项减灾防灾行动( )
A.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
B.开展减灾工程建设
C.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D.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工作
答案 11.A 12.B
解析 荆江分洪工程属于减灾工程建设,其建立和功能发挥实现了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13.下列防护林工程兼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的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解析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起保持水土功能;
沿海防护林和平原防护林主要功能是防风。
14.下面的三幅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
(3)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受沙漠危害较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
(2)CAB (3)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滥垦滥牧、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破坏 (4)东北 华北 西北 “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
解析 这是一幅人类治理沙漠、利用自然资源的示意图,从图示来看,C图是最早时期,表现在树、草较小,沙丘形态明显,陡缓分明,为流动沙丘。
从沙丘形态来看,缓坡为风来的方向,受重力影响,在风的去向形成陡坡。
沙漠化现象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所致,一般形成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的过度放牧、垦殖等造成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风力作用使沙丘流动,形成流动沙丘。
从图示来看,植树种草是防治沙漠化进一步扩展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三北”防护林。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434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4.5米;
1998年,洪峰流量是288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
材料二 长江水系图
(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
(2)简要说明防御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长江支流南北分布且间隔较远,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正常年份洪峰会错开;
中游众多湖泊有调节作用。
(2)做好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建防护林;
退田还湖,保护湖泊湿地;
疏通河道等。
解析 第
(1)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和长江水系特征。
第
(2)题,长江中下游加固堤防、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疏通河道等。
上游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措施,改善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