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6518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基础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应检尽检”人员要落实首次检测全覆盖,确保新进人员随进随检,在此基础上增加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频次。

1.收治有新冠肺炎患者(含无症状感染者、复阳患者)的定点医院(院区),隔离病房内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含保洁等非卫生人员)每日1次核酸检测,医院其余工作人员,应每隔1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根据不同情况轮流安排,尽可能做到每天都有人员接受检测。

2.其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线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实验室、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等重点科室人员,包括为这些科室或岗位提供保洁服务、送餐服务等保障工作人员)应每周至少检测2次并保持合理间隔,尽可能做到同一科室(同一岗位)每天都有人员接受检测。

3.全省各医疗机构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含保洁、保安、餐饮、护工等第三方工作人员等)每7天核酸检测1次。

除定点医院外的其他医疗机构普通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每1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4.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均要进行核酸检测,所有出院患者出院前进行1次核酸检测。

5.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从业人员,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和服务人员,口岸进口货物直接接触人员,船舶引航员等登临外籍船舶作业人员,移民、海关以及市场监管系统一线工作人员每周进行1次核酸检测。

6.科学确定机场高风险人群,将包括保洁人员在内的民航相关人员纳入当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范畴,一线工作人员应每隔1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其它服务保障人员应每周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

(二)“适时抽检,相关人群。

疫情社区防控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母婴服务行业、各类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复学学生等重点行业和人群,每15天抽取10%的人员进行1次核酸检测,循环进行,确保在5个月内所有人员均接受过1次核酸检测。

(三)境外入闽人员。

(四)国内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入(返)闽人员。

集中或居家隔离期间分别在观察第1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八、风险等级区域婀划分?

高风险地区是指连续14天内出现10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不含境外输入性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下同)或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5例及以上相关联聚集性病例为1起聚集性疫情);

中风险地区是指连续14天内发生10例以下确诊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

低风险地区是指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

九、流彳亍病学调查涉及的部分人群定义是什么?

1.境外输入病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定义。

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有境外疫情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且排除中国境内感染。

2.输入继发病例(输入继发无症状感染者)定义。

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与境外输入病例有明确接触史而感染。

其判定原则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①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前14天内仅与境外输入病例有过接触史;

②未曾到过或居住在境内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的社区,或境外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

③无医院就诊等其他可疑暴露史,或所在地区未发生社区传播。

该类病例应当按照本土病例在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

3.密切接触者定义。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

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4.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的密接“)定义。

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调查中要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5.一般接触者定义。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十、如何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发现核酸初筛阳性者,要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并报告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

严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要求诊断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医疗机构接到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辖区内的疾控机构应立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并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任何地方不得擅自增加会诊、复核等程序。

疾控机构需在病例发现后24小时内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传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如可划拨械船息?

本土疫情发生后,疫情发生地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建立例行新闻发布机制,组织党政部门负责同志、新闻发言人、基层代表、专家学者等出席,重点发布新增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防疫政策、医疗救治、保供稳价、科普知识等重要信息。

对重要信息和敏感问题的发布要进行风险评估,严格把关发布内容。

十二、什么叫聚集性疫情?

聚集性疫情定义是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小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十三、聚集性疫情发生日枷何及时启动应急指挥体系?

疫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迅速完成常态和应急机制转换,成立前线指挥中心,配备到位人员,实行扁平化管理。

实行提级指挥,省委或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坐镇指挥,班子同志分工负责,市县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各项防控措施在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下推进,建立健全信息流转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多领域专家参与的会商和决策咨询制度,确保把握住疫情应对关键期,快速有效处貉疫情。

十四、聚集性疫情发生时如何快速统筹调度资源?

疫情发生后,前线指挥中心要统筹调度资源支持疫情防控,包括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准备、隔离点准备、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救治能力、人员转运、服务保障能力等,必要时可跨市(区)调度支援,上级联防联控机制可根据现场疫情处貉需要,协调跨区域资源调度。

十五、聚集性疫情发生时风险人群处置原则是什么?

疫情发生后,要求在4小时内完成病例活动轨迹调查,并根据病例活动轨迹(重点考虑病例的居住点、工作点、发现点和活动点)划定风险人群,基于风险大小可采取健康码赋“黄码”或手机短信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其法律义务,提醒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

对进一步流调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风险人群,要立即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十六、聚集性疫情发生时如何科学划定风险地区和管控区域?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划分风险等级,对中高风险地区依法依规尽早实施交通管控,有效管控人员流动;

严格限制餐饮堂食、集贸市场、线下培训会议等聚集性活动,严防人员聚集。

压实“四方责任”,动员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对中高风险地区实行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查证、测温、验码、登记等措施,实行“只进不出”,严防疫情进一步向外扩散。

十七、聚集性疫情发生时采取什么管控措施?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可将病例(无症状感染

者)居住点、工作点划为管控区域;

必要时,可将评估风险较高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现点、活动点也划为管控区域,严格落实“封闭隔离、足不出户”管理措施,全面开展集中消毒工作,提供代购、送餐、清运垃圾等服务,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管控区域可精准划分至楼栋、单元、小区(自然村组)等,管控区14天内无新增感染者则解除封闭管理。

如管控区域内出现聚集性疫情,且难以落实封闭管理措施时,可将管控区域人群进行转移,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十八、如何加强疫情发生地流出人员协查?

加快跨区域协查进度,协查方要在收到通报后24小时内反馈协查结果。

对跨地区的密接、密接的密接,疫情发生地第一时间向流入地进行通报协查。

流入地接到信息通报后,迅速对有关人员实行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十九、聚集性疫情发生时如何对重点场所消毒?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感染者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和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活动停留点的环境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

重点对厢式电梯、公共楼道、公共厕所、公共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区域与设施,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单元门把手、快递柜等手部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重点场所消毒前应开展环境采样和核酸检测。

二十、聚集性疫情发生时社会层面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根据疫情形势,疫情所在县(市、区)或地市落实辖区社会面管控。

减少人员聚集,停止非必要聚集活动。

严格大型活动监管,原则上不开展线下节庆、大型会议、联欢、聚餐等活动。

严格落实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测温、扫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暂时关闭辖区内卡拉0K、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中心、棋牌室等文体休闲娱乐场所,暂停培训机构线下服务。

二十一、聚集性疫情发生时如何制订核酸检测计划?

疫情发生当日立即组织研究可操作性的核酸检测计划,确定核酸检测范围,确保社区重点区域与重点人群、医疗机构就诊者等所有可能的感染者划定在检测范围之内。

要确保检测结果反馈的及时性,当地现有核酸检测力量要优先确保风险人群24小时内完成采样和检测,同时按照2-4天基本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目标提前制定能力准备和检测方案。

其中,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按照1:

1单样检测,要求采集鼻咽拭子,中风险地区根据检测能力可按照1:

1单样或5:

1混样检测,低风险地区可按照10:

1混样检测。

全员检测一般以地市为单位,检测人数W500万的,原则上依托本省份检测力量,在2天内完成;

检测人数>500万的,采取本省份调度、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检测能力,必要时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申请跨省份支援,在3-4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二十二、如何做好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医疗机构

10主负责同志负总责,每个业务科室有专人督促检查。

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监管。

严格执行感染防控制度,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感染防控管理;

按照不同区域和医疗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细化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区域院感防控措施;

开展感染防控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减少人员现场聚集;

强化进入医疗机构人员核酸检测结果核查工作,严格入院患者管理和陪护制度,严禁陪护人员随意进出病房;

加强一线医务人员和医院重点部位环境核酸检测,落实“应检尽检”,坚决防止交叉感染事件发生。

二十三、疫苗接种对象及接种进度要求?

疫苗接种对象为全省范围内,12岁以上除接种禁忌症外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2021年9月底前,我省12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要达92%以上。

二十四、“无症状感染者”指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二十五、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如何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在病例类型处选择“阳性检测”,临床严重程

11度中只能选择“无症状感染者”。

发病日期为阳性标本采集时间,诊断时间为阳性检出时间。

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24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其发病日期订正为临床症状或体征出现的时间。

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医疗卫生机构需于24小时内在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中填写解除医学观察日期。

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出现“复阳”情况,可在个案的传染病报告卡中进行备注说明,无需进行重复报告。

二十六、发热门诊如何设置?

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规范设貉预检分诊点,选取相对独立区域设珞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原则上须符合传染病诊疗要求,规范设貉“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诊疗空间,具有良好通风条件。

二十七、发热门诊患者症状检测有什么要求?

各医疗机构要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一体化闭环管理,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

发热门诊要特别关注有发热、咳嗽、气喘、咽部疼痛、腹泻、嗅(味)觉丧失等症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应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疑患者要全部留观,按照2小时报告病例信息,4-6小时回报核酸检测结果,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可疑患者进行排查,在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前不得允许患者离开医院。

二十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指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指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

12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棋牌室、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

二十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指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机构指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等。

三十、不同风险区域重点场所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一)低风险地区。

在采取人员健康监测、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前提下,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各类重点场所正常营业或开放。

(二)中风险地区。

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2.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

3.办公场所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安排工作人员隔位、分散就坐,有条件的应采取居家办公、分散办公等措施。

4.商场和超市、银行、农集贸市场等营业场所应缩短营业时间,限制人员数量,停止促销等人员聚集活动,启动应急处貉措施。

13

5.公共交通工具应采取控制乘客数量、分散就坐等措施。

6.人员密集、空间又相对密闭的场所,如宗教活动场所、洗浴场所和商品展销场所等应关门歇业。

(三)高风险地区。

各类重点场所应停止营业或开放。

十一、不同风险区域重点机构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在采取加强内部管控、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和个人防护等卫生防护措施前提下,各类重点机构保持正常运转。

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3.医疗机构应加强体温检测,严格预检分诊,控制就诊人数,住院区实行封闭管理。

4.养老院、护理院、儿童福利院和监管场所应实行封闭管理、视频探访等措施,不举办聚集性活动。

5.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采取封闭管理,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管理,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6.建议培训机构由线下改为线上授课。

7.建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采用无纸化办公,降低接触传播风险,不举办聚集性活动,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

14家办公方式,不提供堂食等措施。

1.医疗机构应停止择期手术,停止口腔、内镜常规检查等高风险操作。

2.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授课。

3.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等应避免聚集互访,不提供堂食。

4.监管场所严格控制人员流动。

三十二、消毒要遵循“七不”是指什么?

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

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

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

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三十三、消毒措施“随时消毒”是指什么?

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患者排泄物、呕吐物、体液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随时消毒。

三十四、消毒措施“终末消毒”是指什么?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当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

三十五、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种类有哪些?

15

每个病例必须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或下呼吸道标本),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

根据临床需要可留取便标本、全血标本、血清标本和尿标本。

物品和环境标本根据监测需求采集。

三十六、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是指什么?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10-inTtest)技术指将采集自10人的10支拭子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

三十七、"

新冠生物样本”标本保存有什么要求?

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貉于4C保存;

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辂于-7(rc或以下保存(如-7(rc保存条件,则于-2(rc冰箱暂存)。

血清标本可在4T存放3天,-20C以下可长期保存。

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存放标本。

三十八、"

新冠生物样本”包装有什么要求?

标本采集后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分装。

1.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样本采集管里,拧紧。

容器外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

2.将密闭后的标本装入密封袋,每袋限一份标本。

样本包装要求要符合《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相应的标准。

3,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A类或B类

16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

三十九、样本运输管理有什么注意事项?

各检测机构要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办理样本运输准运证;

采集的样品连同采样记录单应当在24小时内运送至当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样本冷藏存放于高危险生物样本转运箱中,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专车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人体标本和其他标本不得混装。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样本,不得通过邮政、快递邮寄样本。

四十、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装备有哪些?

如何使用?

接触或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者、污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表面的所有人员均应当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具体包括:

(一)手套。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根据工作内容,佩戴一次性使用橡胶或丁睛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消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二)医用防护口罩。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每次佩戴前应当做佩戴气密性检查,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医用防护口罩最后摘除。

(三)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

17等污染的风险时,应当佩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干燥,备用。

(四)防护服。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并穿工作服(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护服。

四十一、防护装备脱卸应注意哪些?

1.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

2.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

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谿;

3.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

四十二、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指什么?

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指远端防控、国门检疫、集中隔离观察、社区防控、哨点监测。

四十三、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有哪些?

1.勤洗手。

手脏后,要洗手;

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鼾口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

外出龌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扣费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2.科学戴口罩。

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

18

3.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4.少聚集。

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5.文明用餐。

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食;

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6.遵守1米线。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7.常通风。

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油烟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8.做好清洁消毒。

日常保持房间整洁。

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9.保持厕所卫生。

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10.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

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11.疫苗接种。

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

四十四、集中隔离场所如何规范设置?

1.根据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地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统筹选择确定隔离观察场所。

原则上应

19相对独立、环境安静,远离人口密集区与活动区域,不得在医疗机构设辂集中隔离场所,尽量避免防控措施对居民造成过度影响。

2.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内部要根据需要分为生活区、物资保障供应区和医学观察区等区域,分区标示明显,具备通风条件;

保障集中隔离人员单人单间、独立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尽量选择分体式空调,能够满足日常消毒措施的落实。

具有独立化粪池的,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

如无独立化粪池,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再排放。

3.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要符合房屋建筑结构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消防和应急通道安全畅通、卫生安全等安全管理有关要求,优先选择楼层较低的建筑作为隔离点,确保室内各类设施的安全,尤其是窗户、阳台、天井、楼顶等应当加强封闭式安全防护,具备宾馆、酒店相关场所建筑、消防、卫生等有关安全审批规定要求,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确保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安全。

4.所有隔离人员在医学观察期间不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