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50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2.docx

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之案例分析试题

(2)

1.案例简介及分析

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

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

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

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

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件的屡屡发生,严重地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广大师生深恶痛绝。

对待盗窃现象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侦破;另一方面不能胡乱猜疑,轻率处理,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名誉,即使掌握了确切证据,查证属实后,也不能简单处理,一定要尊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话,促使学生从内心里、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

切不可一味地批评,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重新做人。

2.案例简介及分析

2008年下半年,按照学生工作处的工作部署在08级学生中开展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主题班会。

班会采用了统一制作的课件,笔者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从七个方面对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了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地听讲,甚至个别的学生在睡觉。

在班会结束约半个小时,一条手机短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李老师,今天下午的班会您很辛苦,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但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收获,建议以后的主题班会能否压缩一下时间或变换一下形式,否则主题班会的意义不大。

笔者收到短信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找来了班级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安排他们就班会的效果进行一次调查。

班级调查结果显示:

近50%学生认为班会的意义不大,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近30%的学生认为班会的形式太古板,老师一味地说教,同学们的容易听觉疲劳;90%的学生认为应该对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改革。

■主题班会是辅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地利用主题班会,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一名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

不可否认,笔者所遇到的问题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一个共性问题,几乎所有的辅导员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辅导员有不同的方法,但核心的解决办法就是满足学生“参与”的需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3.案例简介及分析

一名男大学生喜欢一个女孩子,而女孩子已经有男朋友了,于是这名男大学生陷入单相思中不能自拔。

■情感引导,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笔者在此只想谈一谈个人的考虑,不再涉及过多的心理咨询等问题。

在对待情感问题上,辅导员可以建议大学生: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二是要理解什么是爱,懂得爱的真谛。

三是对待恋爱要客观,思考问题不走极端,坦坦荡荡,积极培养和自我纠正不良情感。

四是处在失恋过程中时,多与人交流,多与家人交流,多与老师交流,帮助自己摆脱苦恼。

五是一旦认为情感状态失去控制,就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或者找心理医生、心理辅导员咨询。

4.案例简介及分析

2009年9月2008级学生正式来我院报到,同时学院也在开学初期就下达了学籍注册和催缴学费的通知,在开班会过程中要求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主动到学院学生科说明情况,很快一位来自东北农村,衣着简朴的女同学来到办公室并向我哭诉家中的不幸遭遇。

她的母亲和妹妹都死于脑癌,家里也因此欠下了巨额的治疗费用,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只能靠干些力气活供她上学,而且父亲年龄大了身体也有毛病但还在咬牙坚持着。

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我的内心非常同情她。

而不久,一位衣着名牌的同学也为了同样的原因找到我,手中拿着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我同他谈过后,很坚定的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一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学生手中的“贫困证明”和“申请书”不是那样的信服了。

■1、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避免教条主义或主观性强的问题。

要通过制度加强和规范工作,按照制度进行管理。

2、将必要的行政权利下放,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决权。

但是,要做好引导,不能让这种权利变得盲目。

 3、避免和戒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上“一刀切”的粗暴做法。

因为辅导员不仅是作为管理者,更是作为教育者出现的。

粗暴的做法会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教育的落实就无从谈起。

5.案例简介及分析

孙某,男,2009级学生,进大学之前就决定“混个学生干部干干”,开学后,表现非常积极,也非常卖力,班委竞选中也如愿以偿当选为班级学习委员,正式学习一个多月后,该生发现“学生干部”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对所负责的工作也渐渐的失去了耐心,对同学们提出要求也置之不理,最后终于顶不住压力,递交了辞职申请。

■学生干部选拔、教育与管理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如何把工作做实、做细,如何让竞选者少一点功利思想、多一点服务意识,如何让广大学生满意,如何让学生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起来等问题将提醒我们学生辅导员还有好多工作要做。

一、做好落选学生解释工作:

每年的学生干部选拔完,都有一些落选的学生持和赵某一样的心态,如何做好对落选学生的解释说服工作,如何让其坦然接受竞选结果是我们学生工作人员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二、加大学生干部培训力度:

为培养一支高素质、创造性、复合型的学生干部队伍,做好学生干部培训尤为重要。

三、改进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针对传统学生干部选拔出现的一些弊端,我个人认为把公务员选拔方式引入学生会干部选拔,也许是一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选拔更加客观和科学。

6.案例简介及分析

不久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崔某被利器砍死,事发现场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南区教学楼。

事后,死者一同学被警方带走。

据了解,此前两人都追求过同一个女生,曾为一些过节大打出手……

■校园暴力的产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总体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跟上社会步伐的速度比较慢,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向成功。

相对来说,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就弱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后积聚起来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平常人看起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就是很大的事了。

所以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本能地愤怒和攻击,但他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而是寻找一种极端行为进行发泄,那么就可能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对于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加强心理这方面的监督,比如搞一些活动,让人的能量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转化。

如果老师和学生有心理健康的概念,那么就可以早点发现别人的不对劲,帮他缓解问题,就可能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7.案例简介及分析

梁某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

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的导演又有几个呢。

而且自己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学校的老师、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

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前途所定的目标过高,有的学生有一种为家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有的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那么都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这需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怎样,知足常乐是不变法则。

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

8.案例简介及分析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

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

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

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

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

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

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

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

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9.案例简介及分析

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准备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

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

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

■据日前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据此推算,北京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

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的比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否定。

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

如果没有找到正常渠道发泄,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物上面,比如网络。

这就需要周围的人群关注他们,给他们温暖,生活中有这种情绪的大学生也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10.案例简介及分析

今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从九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

而在15天前,北大一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有很多。

现在大学生压力要比以前大得多,那么他们就想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等等。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去进行缓解,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也可能是从前失败的痕迹与现在的失败产生共振,让这样一种力量成几何扩大,最后把这样一种情绪放在了一个点上。

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也就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

那么,在某一个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身,自杀成了自身的需要。

还有的就是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那么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也可能完全否定了自己,而寻找自杀这种解脱方式。

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择逃避,这也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

11.案例简介及分析

前段时间大连一知名网站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出租自己”的帖子,引起了许多网友的注意。

帖子称,“本人欲将自己出租,只要不违背法律的要求都在考虑范畴!

陪聊,陪逛,陪吃……价格再议。

”发帖人自称是一名22岁刚从新西兰回国的大学生,“出租自己”只因为“太无聊”。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在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下,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

他们缺少挫折锻炼,心理承受力太弱。

另外,在大学里,可能无形之中同学之间会有一个比较,比如同宿舍的人都有男(女)朋友了,但是自己没有,那么可能就造成一个心理落差,情绪上很不稳定,精神比较空虚。

有的则是一旦失恋后,就痛苦不堪,无法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好像没了恋人就无法生活了似的。

真正的爱情是有独立性的,大学生恋爱,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恋爱失败了,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