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444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9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docx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

2022机动车检测评估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合集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4.4.1质量参数核定:

机动车在空载、满载时,转向轴轴荷/整备质量(总质量)→乘用车≥30%;其它机动车≥20%。

备注:

整备质量(准备行驶前的质量)也叫空车质量,90%的燃油+附件+68公斤的人+7公斤的行李

4.8外观:

车体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40mm。

(备注:

一级车≤20mm)

4.10漏油检查:

机动车连续行驶距离>10km,停车5min后观察,无滴漏现象。

4.11车速表指示误差:

指示车速v1(车表车速)与实际车速(检测台车速)v2之间符合:

v1-v2≤(v2/10)+4。

要求:

知道V1会算V2,知道V2会算V1

4.13驾驶人耳旁噪声:

≤90dB(A)。

5.1发动机功率≥发动机标牌功率的75%。

备注:

发动机功率应≥标牌(说明书)的75%

大修之后,最大功率的最大转矩不得低于原设计额度的90%

6.4机动车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

最大设计车速≥100km/h机动车≤15°;其它机动车≤25°。

6.8GB7258-2017机动车以10km/h的速度在5s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外圆直径为25m的车辆通道圆行驶,施加于方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245N。

备注:

GB18565-2016机动车以10km/h的速度在5s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外圆直径为24m的车辆通道圆行驶,施加于方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150N。

GB18565-2016:

原地检测转向盘操纵力,在转角台上转动转向盘,使车轮达到原厂规定的最大转角时,在全程中测得的转向力≤120N

7.1.6汽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

两轴汽车≤0.8s,三轴汽车≤1.2s。

7.1.7挂车与牵引车意外脱离后,挂车应能自行制动,牵引车的制动仍有效。

7.2.6专用校车、危货车和车长>9m的其它客车前轮,以及危货半挂车三轴的拦板式和仓栅式半挂车所有车轮都应装备盘式制动器。

7.2.7客车、总质量>3500kg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总质量>3500kg的半挂车,以及所有危货车的所有行车制动器应装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7.2.9行车制动产生最大制动效能时的踏板力或手握力:

乘用车≤500N;其它机动车≤700N。

(参看7.10.2.3)

7.2.11货车列车和铰接列车行车制动器匹配要求:

满载时,牵引车(挂车)整车制动力/汽车列车整车制动力>牵引车(挂车)质量/汽车列车质量×90%,即牵引车(挂车)整车制动率>汽车列车整车制动率×90%。

7.2.12所有汽车及总质量>3500kg的挂车应装防抱制动装置。

总质量≥12000kg的危货车还应装备电控制动系统(EBS)。

7.2.13防抱制动装置中的任何电器故障不应使行车制动器的制动促动时间和制动释放时间延长。

在需要电源进行操纵防抱制动装置的挂车上,电源应由专用电源线路供给。

7.4.2驻车制动应能使机动车即使在没有驾驶人的情况下,也能停在上、下坡道上。

驾驶人应在座位上就能实现驻车制动。

对于汽车列车如挂车与牵引车脱离,挂车应能产生驻车制动。

挂车的驻车制动装置应能由在地面上的人实施操纵。

7.4.3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并且驾驶员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力:

手操纵时,乘用车≤400N,其它机动车≤600N;脚制动时,乘用车≤500N,其它机动车≤700N。

7.4.4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有足够的储备行程:

在操纵装置全行程的2/3以内产生制动效能;驻车制动自动调节装置在全行程3/4以内达到制动效能。

驻车制动使用电子控制装置时,锁止装置应为纯机械装置,发生断电情况锁止装置仍应保持持续有效.棘轮式制动操纵装置应保证在达到规定的驻车制动效能时,操纵杆往复拉动的次数<3次。

7.5.2装备电涡流缓速器的汽车,电涡流缓速器的安装部位应设置温度报警系统或自动灭火装置。

7.6.1采用液压制动机动车,制动管路不渗漏,保持踏板力550N达到1min时,踏板无缓慢向前移动现象。

7.6.2液压行车制动踏板行程≤全行程3/4,装有自动调整间隙装置的机动车踏板行程≤全行程4/5,乘用车踏板行程≤120mm,其它机动车≤150mm。

7.7.1采用气压制动机动车,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气压升至600kPa,空压机停止3min,气压降≤10kPa;气压为750kPa时,空压机停机,制动踏板踩到底,气压稳定后观察3min,气压降≤20kPa;汽车列车、铰接客车、无轨电车气压降≤30kPa。

7.7.2采用气压制动机动车,发动机在75%的额定转速下,4min内气压表指示气压应从零开始升至起步气压。

7.7.3气压制动系统应装有限压装置,以确保贮气筒内气压不超过允许的最高气压。

7.8.1车长>9m客车、总质量≥12000kg的货车和改装专项作业车,储气筒额定工作气压≥850kPa,装有空气悬架或盘式制动器时,还应≥1000kPa。

7.8.3储气筒容量在连续5次踩到底全行程制动后,气压不低于起步气压。

7.9.3采用气压制动的机动车,当制动系统的气压低于起步气压时,报警装置应能连续向驾驶人发出报警信号。

7.9.4安装防抱制动装置的汽车,当防抱制动装置失效时,报警装置应能连续向驾驶人发出报警信号。

7.9.5安装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客车、货车和总质量>3500kg的专项作业车,当行车制动器制动衬片需要更换时,应采用光学或声学报警装置向驾驶人报警。

7.10.1.2路试检验制动性能时,发动机应与传动系统脱开,对自动变速器机动车,变速器应置于D挡。

7.10.2.1制动距离:

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起至机动车停止时,机动车驶过的距离。

7.10.2.2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检验行车制动性能:

汽车列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对空载检验的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有质疑时,可用满载检验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进行。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v0试验车制动初速度,vb—0.8v0试验车速,vc—0.1v0试验车速,Sb—试验车速从v0到vb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Sc—试验车速从v0到vc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

制动协调时间:

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至机动车减速度达到机动车充分发出平均减速度的75%所需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标准:

液压制动汽车≤0.35s;气压制动汽车≤0.6s;汽车列车、铰接客车≤0.8s。

7.10.2.3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要求:

载荷

气压制动系统

液压制动系统(踏板力)

满载

气压表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

乘用车≤500N

其它机动车≤700N

空载

气压表指示气压≤750kPa

乘用车≤400N

其它机动车≤450N

7.10.3空载时,驻车制动装置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15%)、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0.7坡道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时间≥2min。

7.11.1.1台式检验行车制动力百分比要求

机动车类型

整车制动率(制动力总和/整车重量)

轴制动率(同轴车轮制动力之和/轴荷)

空载

满载

前轴

后轴

乘用车、总质量≤3500kg汽车

≥60%

≥50%

≥60%

≥20%

铰接客车、无轨电车、汽车列车

≥55%

≥45%

其它汽车

≥60%

≥50%

≥60%

≥50%

7.11.1.2台式检验行车制动力平衡要求(此表要求记得)

机动车类型

前轴

后轴

轴制动力≥该轴荷60%时

制动力<该轴荷60%时

新注册车

≤20%

≤24%

≤8%

在用车

≤24%

≤30%

≤10%

7.11.1.4车轮阻滞率要求:

汽车列车各车轮的阻滞力均应≤轮荷的10%,或≤静态轴荷的3.5%。

7.11.2驻车制动性能:

驻车制动力总和≥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机动车≥15%。

8.6.2电器导线耐温性能:

客车发动机舱内和热源附近线束采用耐热>125℃,其它部位线束耐温>100℃。

导线穿过孔洞时,应装设阻燃耐磨绝缘套管。

8.6.5所有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货车、半挂牵引车和总质量≥12000kg的其他货车应装备具备记录、存储、显示、打印或输出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等车辆行驶状态信息的行驶记录仪。

9.1.2公路客车、旅游客车、校车的所有车轮及其它机动车转向轮不应装用翻新轮胎。

同轴轮胎规格和花纹应相同。

9.1.4乘用车轮胎应有胎面磨损标志。

9.1.5专用校车、卧铺客车装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危货车、车长>9m其它客车装用子午线轮胎。

发动机中置且宽高比≤0.9m乘用车不使用轮胎名义宽度≤155mm轮胎;设置随行物品存放区公路客车后轮轮胎名义宽度≥195mm。

9.1.6乘用车、挂车轮胎花纹深度≥1.6mm,其它机动车转向轮花纹深度≥3.2mm,其余轮胎花纹深度≥1.6mm。

9.1.7轮胎胎面不应由于局部磨损而暴露出轮胎帘布层。

轮胎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损、异常磨损和变形。

9.1.8轮胎胎面和胎壁上不应有长度超过25mm或深度足以露出轮胎帘布层破裂和割伤。

9.2.2车轮总成横向摆动量和径向跳动量,总质量≤3500kg汽车≤5mm,其它机动车≤8mm。

9.2.4专用校车、车长大于9m的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客车及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的转向轮应装备轮胎爆胎应急防护装置。

9.3.2钢板弹簧不应有裂纹和断片现象,同一轴上的弹簧形式和规格应相同,其弹簧形式和规格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

中心螺栓和U形螺栓应紧固、元裂纹且不应拼焊。

钢板弹簧卡箍不应拼焊或残损。

9.3.4减振器应齐全有效,减振器不应有滴漏油现象。

10.1.3离合器彻底分离时,踏板力≤300N,手握力≤200N。

12.5.4燃料箱加注口和通气口不应对着排气管开口方向,距排气管出气口端>300mm,否则设隔热装置。

燃料箱加注口和通气口应距离裸露电气接头及外部可能产生火花电气开关>200mm。

车长大于6m的客车燃料箱加注口和通气口应距离排气管任一部位>300mm。

GB18565-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比功率:

发动机最大净功率/车辆最大允许总质量。

整车制动率:

各车轮最大行车制动力之和/整车重量(各轴静态轴荷之和)。

轴制动率:

同轴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之和/静(动)态轴荷。

制动不平衡率:

同时刻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该轴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中较大者。

除前轴外,当轴制动率<60%时,不平衡率为:

同时刻左右车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该轴轴荷。

制动协调时间:

从触动制动踏板至所有车轮同时刻的制动力之和达到整车制动率规定值的75%所需时间。

4.1.6客车所有应急出口应标明,每个应急控制器处应有标志,并注明操作方法。

封闭式客车每个应急窗临近处应设置玻璃破碎装置,应急锤取下时,有声响报警。

4.1.7牵引车与挂车连接装置结构应能确保相互牢固连接,应装有防止车辆因振动和撞击导致连接脱开的安全装置。

4.1.8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气动连接,连接挂车的气动接头应是双管路或多管路。

4.1.9汽车列车应装有挂车与牵引车意外脱离时的挂车自行制动装置。

挂车与牵引车意外脱离后,挂车应能自行制动,且牵引车的制动仍然有效。

4.2.1M2、M3类客车、N2和不超过四轴的N3类货车、危货车、O3、O4类挂车以及乘用车应安装防抱制动装置,并配备防抱制动装置失效时报警信号装置。

备注:

M1:

不超过8座的载客汽车;M2:

超9座,不超5吨的载客汽车;M3:

超过5吨的载客汽车

N1:

不超3.5吨的载货汽车;N2:

3.5-12吨的载货;N3:

大于12吨的载货车O3:

3.5-10吨O4:

大于10吨的挂车

4.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