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422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

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

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

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

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边写边说明:

横式:

18÷6=3

竖式:

3

6丿18

18

0

讨论:

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商:

“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被除数:

“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商和除数的乘积:

“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

0……余数:

“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

“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

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内容:

P4~5“搭一搭

(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

1.提问:

计算除法竖式,要注意什么?

2.练一练:

10÷515÷518÷320÷530÷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

(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还剩几根?

(2)列算式:

13÷4

(3)让学生估算大约摆几个。

(4)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2.学生动手,搭一搭。

3.发现:

13÷4=3(个)……1(根)

“3个”表示搭了3个正方形,“1”为余数,表示剩余1根小棒。

4.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木棒搭一搭)。

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搭一搭,填一填”。

(2)学生讨论:

为什么除数都比余数小?

(3)讨论:

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P5“练一练”的第1~3题。

四、总结

教学内容:

P6~7“搭一搭

(二)”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

1.提问:

如果除法计算中,余数要注意什么?

2.练一练:

13÷216÷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搭一搭

(二)”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一个房子要几根小棒?

(学生回答:

6根)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2)列算式:

16÷6=()……()

答:

2

6丿16

12

4……余数

(3)小组讨论:

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2.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13÷5=2(个)……3(根)

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P7“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第四课时:

除法

(二)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

P8~9“分草莓”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

1.提问:

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

10÷516÷51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

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4.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

还剩几个?

(2)列算式:

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讨论:

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

所有商6。

思考:

如果商是5可以吗?

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讨论:

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5.填空:

P7“试一试”。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8“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第五课时:

除法(三)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P10~11“租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

(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53÷7=

3.提问:

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

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

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交流时围绕:

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

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

(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

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

4×4+6=22。

4.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

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

P11“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条件和问题。

后指名回答。

条件:

每时租金9元。

问题:

3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30÷9=3(时)……3(元)

答:

3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

上面的横式中3元表示什么?

为什么不能划4时?

三、巩固练习:

P11、12“练一练”的第1~6题。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

7张桌子够吗?

四、总结

 

第六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P13~14练习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引入课题

板书:

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

2.第2、3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4题

先提问:

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教师用ppt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第6题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第7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

(1)、

(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

第(3)题通过规律:

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

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P15-16“东南西北”

教学目的: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看懂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学难点

能说出各个方向。

教学准备:

1.用辨认方向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

2.制做方向板的卡纸。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

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

二、新授

1)引入。

师:

太阳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