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407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docx

123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x年度工作总结

 

蓄势﹒二零零九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年度工作总结

2009年是实现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市委市政府、省(市内)教育厅(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支持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落实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委工作规定》、《校长工作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叫板”先进,深化内涵建设,扎实推进示范校创建工作,注重创建过程中的再学习,提升队伍素质,升华教育理念、健全制度规章、提高教学质量、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学院的各项工作,为打造更强的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学院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省级示范校建设和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任务,抓内涵,促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科学设置新增专业,大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改革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一项基础性建设,是学校适应市场的关键性环节,更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集中体现。

为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工作部署,我们从2008年部署新增专业的发展规划,与产业、企业岗位群相链接的专业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品种。

专业建设上,紧贴深圳市信息产业特点,充分市场调研;了解行业需求,根据“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2009年成功组织申报了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和软件测试技术专业。

其中,软件测试专业为广东省首次开办,必将为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全面实施“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深入企业调研活动,了解各岗位的职业要求和工作任务,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订立相应技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各专业相应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改版,重点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方案设计对09级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调整。

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结构清晰的专业群构架。

2.课程建设亮点多

课程建设坚持从“职业本位”出发,坚持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

建设成果如下:

刘俊老师主持的《移动电话测试与维修》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课程是在深圳强大的移动通信产业背景下开设、培养移动电话一线岗位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课程,是从事移动电话维护、维修、营销、生产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素养养成课程。

自开设以来,贯彻“校企深度融合、课证相互融通”的课程设计理念,一直与企业密切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对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建设了以企业一线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建立以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为核心岗位技能的不断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工作圆满结束。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了学院党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高度重视。

专家组认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合理,教育管理规范,并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班额教学,保障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水平;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了高职高专的特点,把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工学结合”的特色。

对于探索高职高专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示范作用。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控制》获批“教育部机电教指委精品课程”;

“2630工程”工学结合改革30门试点课程进入验收整改阶段。

3.教材建设与时俱进。

完成第二批院级教材建设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批准《项目实训教材》等60项选题为第二批院级教材建设项目。

4.完善实践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学院专业发展需要,在继08年第一批建设了7个院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09年计划建设8个院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目前已完成第二批院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改善实训环境,提升实训室管理效率,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探索开发具有我院特色的虚拟项目,成立了虚拟实训管理中心,颁布了虚拟实训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实施步骤,09年新增实训室12间,完成院级虚拟实训项目立项19项。

5.项目驱动“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成绩喜人

坚持职业活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的教学改革,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高职高专物流技能竞赛等重大项目给予引导、立项,逐步实现“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教学活动的常规化。

2009在各项重大赛事中,信息学院捷报频传。

这必将进一步激发教师们教学改革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教学管理改革方面,继续强化质量意识并且重点抓好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双重控制和管理。

在“以赛促学、以考促学”活动的项目管理上,强化质量意识,狠抓过程管理与项目监控:

正确理解指标任务内涵,正确执行指标任务;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细化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行为,严格督导,出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草拟形成《生产性实训教学质量测评办法(讨论稿)》;对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组织教学业务培训讲座和开展“教学观摩月”活动,丰富教学督导的形式,使督导活动更加张显人本的精神。

大大提高督导工作的绩效。

7.教学改革见成效

由童山东、梁北汉、严爱慈、黄丽萍、张玉成完成的《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的课程建设》教学成果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了我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二、科研活动:

统筹规划、研学结合、加强管理、严格自律、改善服务、创新品牌

1.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申报

2009年,科研设备处共计组织了22批次204个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项目的类别及数量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4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课题4项。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项,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6项,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8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和专项项目8项。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35项,包括重点是实验室组建项目3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9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项目3项,深圳市首届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13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项,深圳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5项,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3项,深圳市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1项。

院内第二批博士创新项目共申报21项,院级重点实验室组建项目4项,高交会参展项目31项,创新团队项目15项。

2.立项科研项目质量明显提高,经费总额突破600万元

我院2009年科研立项情况良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达62项(另外有2个拟立项项目正在公示),科研经费601万元。

其中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8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研究项目,1项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组建项目,2项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深圳市环境科研项目,1项深圳市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18项院级博士创新项目及2项院级重点实验室组建项目,16项第十一届高交会参展项目,7项院级第一批创新团队项目,2项其他横向项目。

2009年学院科研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持续发展,取得8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该类项目比2008年的3项增幅显著。

3.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

2009年,学院喜获第一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组建项目,使学院的科研平台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为提升学院科研平台建设,成立了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

4.成立学院创新团队,制定管理办法,进行年度中期考核工作。

成立了第一批(7支)创新团队。

编制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为确保学院首批创新团队建设按期按质完成,于2009年12月组织力量对创新团队进行中期考核工作。

5.16个科研项目参展第十一届高交会

本年度参展项目在在数量和技术含量上为历年之最,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泛,实施项目与展台整体设计和包装,效果良好,树立了学院品牌,展示了科研实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高了学院社会知名度。

三、以优良学风建设为中心,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1.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

以庆祝祖国六十华诞为契机,通过以“庆华诞、共成长”为主题的第五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日行一善、成就一生”活动、“祖国万岁”歌咏比赛、新生军训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2.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认真抓好上课出勤率、文明宿舍评比、辅导员进公寓三项指标(老三抓),同时实实在在地抓晨练、抓早读、抓晚自习(新三抓)。

特别是上课出勤率和晚自习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保障学生公寓安全。

以“确保公寓安全、建设和谐舍区”为目标,力排隐忧,与住校新生签订1900多份《学生公寓消防安全承诺书》,举办了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安全逃生演练活动,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应急逃生技能;开展每日“公寓安全三比”,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对学生公寓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加大力度进行岗位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宿舍管理人员以保障公寓管理质量;以优质管理促和谐,保平安。

4.加大助学力度

助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共计支出奖助学金(包括国家、省市各项资助)523.5万元,奖励资助学生达10636人次,按照我院全部学生6357人计算,生均达到823.5元。

其中发放国家各类奖学金124.6万元,惠及学生321人;学校助学金77.45万元,惠及学生495人;学校奖学金165.775万元,惠及学生2308人;市关工委助学金18.45万元,惠及学生120人;与经办银行合作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发放35人,发放金额21万元;发放勤工助学津贴95万元,惠及学生6497人次;春季伙食补助12.36万元,惠及学生618人;创业基金资助8.9万元,惠及学生18人;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35人。

5.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组织心理教师对08级普查结果显示为“一类”的28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访谈工作;完成了09级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增加了邮件咨询、在线咨询等网络方式,为学生心理咨询开辟了更多更便利的渠道;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朋辈互助计划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学院在思政部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增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为新生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渠道在全院师生中宣传心理教育工作,普及心理知识,让维护心理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

6.五大社团赢得奖牌和口碑

在去年屡获大奖的基础上,五大学生精品社团今年再接再厉,取得了多项大奖。

2月份,院管乐团的管乐合奏《五声神韵》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类非专业组银奖,我院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管乐团同时还获得了12月举行的第十一届深圳市校际管乐节金奖。

在第四届广东省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院舞蹈团作为我市唯一闯进决赛的团队,获得了“舞势界”舞蹈大赛二等奖。

“心艺”戏剧社的音乐诗剧《红岩》受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邀请,举行了多场巡回演出,受到了现场观众的肯定和喜爱。

7.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成效。

根据学生工作特点,结合辅导员自身优势,将辅导员队伍模块化使用,使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更加专业和精进。

定期举办“辅导员论坛”,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总结、研究能力,使“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成为学生工作队伍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