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393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听微课心得体会.docx

听微课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听微课心得体会

  篇一:

微课学习心得

  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集中培训

  学习心得

  通过几天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集中培训,我深有感触,慢慢从一无所知到渐渐清楚明白微课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微课的定义及组成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

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

听微课心得体会)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

  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

  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mp4,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

  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

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

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

  ,具有即时性。

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微课的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

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

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

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

  5-10分钟为宜,最短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

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

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

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

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

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

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

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七、微课的制作方法

  1.摄像机拍摄(录像机+白板)

  

(1)工具与软件:

便携式录像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2)方法:

对教学过程摄像。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编辑和美化。

  2.数码手机拍摄(手机+白纸)

  

(1)工具与软件:

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一打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

  

(2)方法:

使用便携摄像工具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在他人的帮助下,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

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

  第三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3.屏幕软件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

  

(1)工具与软件:

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studio等,ppt软件。

  

(2)方法:

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4.可汗学院模式(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

  

(1)工具与软件:

屏幕录像软件,如camtasia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手写板、麦克风、画图工具,如windows自带绘图工具。

  

(2)方法:

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3)过程简述: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安装手写板、麦克风等工具,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

  第三步,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

  第四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作者:

吴新华

  单位: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日期:

20XX.6.16

  篇二:

微课学习心得

  微课学习心得

  在参加了这次继续教育课程后,本人就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进行了研究学习,在此本人进行小结,将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初识“微课”。

  近来,学术界关于“微课”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微课雏形最早见于美国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的一分钟演讲。

现今热议的微课概念是20XX年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的,并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

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在我国,广东佛山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我个人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是随着无线宽带技术、网络视频技术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二、“微课”的制作。

  1.硬件准备:

电脑、摄像头、话筒。

  2.软件准备:

制作一个精美的ppT课件、下载并安装一个录屏软件。

  3.打开录屏软件:

第一步:

打开录屏软件界面。

在界面中找到“录制屏幕”按钮;第二步:

点击“录制屏幕”按钮打开界面进行录制。

  4.录制结束:

关闭ppT课件,然后按下软件界面上的“stop”按键结束,再点“save”按键保存文件。

  三、微课的后期优化。

  1.导入文件:

打开录屏软件界面,选择左边“添加”栏里面的“导入媒体”,导入刚保存好的微课视频文件。

  2.把文件添加到时间轴上。

  3.调整视频大小。

  4.画中画的调整,主要调整画中画在视频中的大小和位置。

  5.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在右边的“预览”面板中预览没问题后便可生成视频。

  四、微课学习的亲身感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

从学习中,我知道了:

微课是一个教学视频,是一个浓缩在短短的5分钟之内的精华。

简而言之,微课就是一个微型课堂,它拥有2大要素:

声音+ppt制作。

“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微型和说课的区别很明显,只有试过后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

  五、学习微课后的感想。

  微课绝不仅仅是一个视频那么简单,要求从视觉听觉上要舒服。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学校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商学系

  常晓蕾20XX.12

  

(1)排版需严格按照我发的模板来,字体(数字、英文采用星罗码),字号,间距,页眉页脚,页码;

  

(2)参考文文献应标进正文里,注意中英文比例

  (3)文献格式需调整如下模式:

  [1]作者.书名[m].出版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