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3796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6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图设计说明公路模板Word下载.docx

序号

技术指标

规范值

设计采用值

1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m)

500

2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300

3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35

50

4

平曲线最小长度(m)

70

90.557

5

最大纵坡(%)

6

2.648

最小纵坡(%)

0.3

0.30

7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

110

175

8

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凸形

400

1500

凹形

450

2000

9

竖曲线最小长度(m)

63

三、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1、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

沿线村庄较多,群众修路积极性较高,应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期。

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工程尽早完工。

2、工期安排

本项目计划工期2年,2011年8月开工,2013年7月底竣工。

安排如下:

2011年7月之前,完成前期的设计、部分拆迁及征地工作。

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含冬季停工时间),完成全线路基、桥涵、地下管线的敷设,完成全线的拆迁征地工作。

2013年3月至6月完成路面、交通、路灯、绿化工程。

2013年7月完成全部的收尾工作,竣工通车。

3、导线、水准测量是在二号路范围内统一进行的,控制测量成果是经过总体平差和连续推算的,各工程段之内及之间的导线、水准点成果无断链。

4、设计文件中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是施工测量的唯一基准,由于定测过程中埋设的路线主点桩、桥位桩等数量较多,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为防止导线点和水准点移位或破坏,施工测量应经过复测确认后方可使用。

5、定测时路线放样均采用坐标法,即路线上任一点的实地位置均按其平面坐标从平面控制点放出。

建议施工放样时各桩号的实地位置(尤其是结构物的实地位置),亦应按其平面坐标,从平面控制点放出,以确保线位放样准确无误。

对于桥梁等构造物,为确保构造物范围内放样准确,最好始终采用同一对控制点进行施工测量。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文本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

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及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施工图标段划分情况说明

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求,考虑到本项目道路、桥梁、雨水工程由交通部代建,其余市政管线由各专业部门建设。

因此,施工图文本整理中暂按照道路、桥梁、市政管线三部分整理划分。

三、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原则

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沿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路基填挖情况,参照已建公路路基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率,并设计了完善的排水设施、防护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地基处理和病害防治措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危害,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与参考资料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199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

其他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

2、道路横断面布置

本项目为城市Ⅱ级主干道,设计车速40km/h。

路基横断面采用整体式断面。

(1)、路基横断面

路线路基横断面为整体式断面。

路基标准路段总宽度为30.0m,其横断面组成为:

30m不对称式三块板横断面布置:

3m(人行道)+6m(非机动车道)+2m(机非分隔带)+16m(机动车道)+3m(人行道)=30m即在道路北侧单侧设置非机动车道。

K3+080~K3+540下穿客运专线段两块板横断面布置:

3.0((人行道)+8.0(车行道)+12.0(绿化带)+8.0(车行道)+3.0((人行道)=34.0m,其中北侧车行道宽12m,南侧车行道宽8m

K5+230~K6+00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段横断面布置:

3.0((人行道)+12.0(车行道)+10.0(绿化带)+8.0(车行道)+3.0((人行道)=36.0m,其中北侧车行道宽12m,南侧车行道宽8m。

(2)、路拱横坡

路面横坡度车行道为2.0%,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横坡均坡向外侧,不同板块、宽度的断面衔接时,机非分离的非机动车道在50米范围内横坡度进行过渡与机动车道车道横坡度一致,人行道为2%,坡向车行道。

(3)、中央分隔带及机非分隔带

K3+080~K3+540下穿客运专线段、K5+230~K6+00穿越330KV的高压走廊段中央分隔带采用凸起型,中央分隔带内、路面底基层以上换填种植土,其上种植常青乔木侧柏,以美化路容兼防眩作用。

其余标准路段设置的机非分隔带,分隔带断口间距300m左右,断口宽度10m,断口处路缘石半径为1m。

3、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以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基层坚实、路基稳定、面层耐用原则进行设计。

设计确保路基满足临界高度和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防止冻害发生。

路堤边坡:

依据本地区路基填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质并借鉴类似地质条件下其他项目设计经验,采用1:

1.5一坡到底的直线边坡。

路堑边坡:

根据堑体工程地质特性和边坡高度,经综合分析后确定路堑边坡型式及坡率。

边坡高度H≤8.0m时,采用1:

0.75一坡到顶的直线边坡。

边坡高度8.0m<H≤20.0m时,采用折线形边坡,其中0~8m边坡坡率采用1:

0.75,8~20m边坡坡率采用1:

1.0,两级边坡之间设宽2m的边坡平台。

挖方边坡的坡面与地面的结合部采用变化的坡率并尽可能做成弧形。

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考虑地下管网的影响和安全,路基压实度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取值。

路面基层(5%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97%要求;

路面底基层(天然砂砾)压实度按≥95%要求。

路基填料采用砂砾土,其要求见下表:

路堤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压实度(%)

上路床

0~30

10

95

下路床

30~80

上路堤

80~150

15

93

下路堤

150以下

90

零填及路堑路床的填料及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零填及挖方路基

注:

以上标准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特殊路基处理

清表及湿陷性地基处理

根据地勘报告,沿线场地上部多为耕表土、杂填土、素填土,不能做为路基持力层,其下部为含砂低液限粘土,部分地段为湿陷性黄土,并且局部地段为中湿类型。

综合考虑,采用如下的处理方式:

挖方地段:

清表量已计入挖方数量中,设计对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米原土挖出,进行冲击碾压后,并对含水量较大的地段进行晾晒,再对原土掺灰5%回填,处理宽度32、30米(路基外边缘两侧各加宽1米)。

填方地段:

对经过农田段清表0.4米,进行冲击碾压后,再进行路基填筑,清表宽度32、30米(路基外边缘两侧各加宽1米)。

对路基顶面采用冲击碾压进行增强补压,其压实度满足路基设计中的压实度要求。

【详细的路基处理工程量见图纸】。

3、路基防护及排水

结合道路沿线的土地开发建设,园区将同步实施道路北侧湟水河的整治及整个园区的场地平整,因此,本次设计中对二号路北侧不进行永久性防护,对填方路段仅做临时性植草防护措施。

道路南侧挖方路段

为防止出现绿化用水漫灌引起分隔带边缘处路基塌陷的通病,以防滞留水下渗,影响路基稳定,在分隔带中增设了排水盲管和土工布保护层,将多余积水及时排除。

绿化带0.8米以下压实度同路基压实度要求,0.8米以上压实度不小于85%。

四、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1、土质调查

沿线进行了大量土质调查勘探工作,内容包括:

钻孔、静力触探等,有关试验成果见相关附件。

2、取、弃土场

拟建项目为经济开发区项目,需要整体考虑土方及土方平衡问题,已在控制性规划中完成场地竖向及土方平衡。

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弃土场为当地垃圾场,运距按10公里计,借土点按照园区其他在建项目的土方调配及指定的取土场,运距按5公里计。

所借土方多为砾石土和黄土,能够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

清表后的素填土和耕表土用于道路范围内的绿化带和临河一侧绿化带的填筑土方,不再外弃,由建设方根据园区的征地情况,现场指定耕植土的临时堆放点。

取土场设置情况见取土坑及弃土堆(场)一览表。

取土场的所借土方应满足填筑路基所要求的CBR值、含水量、塑性指数等规定值,取土时不得使作业面积水。

取土时的具体要求详见路基施工规范4.3条。

3、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本次设计中,综合考虑行车安全与路基防护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选线中对耕地的占用和农田、水利、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学校、医院和村落的环境保护作了充分的考虑。

同时,对筑路材料的开采、运输路径以及料场位置作了合理的选择。

2、道路设计中对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取、弃土场也都进行了合理规划。

高速公路路基、农田水利设施时都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协商;

构造物进行防护设计。

3、路线设计时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在满足防洪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填挖工程量。

对填方路段边坡均设置土工网种草防护。

4、环境保护

二号路的建设,对改善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路网、满足区域交通、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项目的建设在建设前期、施工阶段、营运期间会给涉及区域的社会、自然、生态等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相关政府、监督部门的主管和协调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多方须齐抓共管,提前策划、积极响应,将不利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施工期间主要从噪声污染防治、环境空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污染控制措施、劳动保护等方面进行污染防治。

路线避免大填大挖,合理取土弃土,禁止向沿线的河道、沟道内倾倒弃土,使道路纵断面在符合有关规范的同时满足和现状的衔接,尽量减少用地数量,强调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布置树池绿化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率。

注意保护原有绿色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内原有林木,同时使用人工栽培方法,在沿线重建绿色生物环境。

构造物在注重突出经济实用和自身美观的同时,力求配合所在路线及其他环境协调。

5、为了节约用地,设计中对路线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尽量减少填挖高度,减少用地宽度;

对地面横坡较陡,边坡坡脚(顶)延伸较远者,设置了防护措施;

集中设置取土,取土场与河堤绿化相结合,有利于环境保护。

五、路面设计

1、车行道

路面设计以双轮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进行设计,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砼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经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为286万次,拉应力设计累计当量轴次为136万次,路面设计弯沉值ld=600Ne-0.2Ac.As.Ab=35.4(0.01mm)。

由于目前道路使用中路面的破坏较大,以及后期出入园区企业重车、超载车辆较多的实际情况,非机动车道临时停车的要求,同时考虑场地的地质条件(多部分地段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并满足结构层最小抗冻厚度要求,确定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72cm,非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49cm,人行道总厚度39cm。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抗滑面层。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

路面结构抗压回弹模量(MPa)

上面层: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1200

黏层油0.5kg/m2(乳化沥青)

下面层:

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1000

洒透层油1kg/m2(乳化沥青)

基层:

30cm水泥稳定砂砾(5%)1300

底基层:

30cm石灰土(12%)700

土基:

原(填)土夯实,保证规范要求的含水量和压实度32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

路面结构抗压回弹模量(MPa)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1200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1100

20cm水泥稳定砂砾(5%)1300

20cm石灰土(12%)700

土基:

原(填)土夯实,保证规范要求的含水量和压实度32

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不宜低于4级。

沥青采用A-90。

2、人行道

青海平安县属于降雨少,蒸发量大,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充分收集利用雨水,本次设计考虑人行道采用透水砖和透水基层,基层采用无砂混凝土,透水砖渗下来的雨水,通过这些蜂窝状的孔隙就能真正渗透到土层中回补地下水,也能满足绿化带或行道树的灌溉需求。

人行道结构为:

6cmC30混凝土透水砖

3cm中砂

15cmC15无砂混凝土

15cm天然砂砾

无砂混凝土水泥、水、碎石的配比为1:

0.2:

6。

3、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需在道路路段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设施、公交车站等处设置,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

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

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行进盲道宽度0.60m。

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

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

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设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

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

20的要求。

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

20,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

12。

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

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与隔离带处压低高度,满足轮椅车通行。

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

同时还设置音响设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

盲道采用C30砼预制,颜色为中黄色,盲道宽度60cm,由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组成,行进盲道为条形,提示盲道为圆点形。

4、公交停靠站

根据当前国家倡导“低碳环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本工程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以适应沿线单位和居民的出行的要求。

结合本工程性质,本次采用在道路南侧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将机非分隔带断口30米,停靠站间距500~600米,道路北侧采用路边式停靠站。

六、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方案

1)施工条件

2)工期安排

3)招投标方法

采用招标方式按照优胜劣汰、优质廉价的政策,选择施工和监理单位,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施工企业内部自检的工程质量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联系,做好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处理好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关系。

业主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顺利竣工。

(二)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路基

1)一般路基

(1)路基填料要求、压实度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填方路基施工时,要求路槽以下范围内采用震动式压路机碾压。

针对路基边缘部位因夯实不足、易渗水而造成局部沉降、失稳等病害,填方的宽度要求比路基实际宽度两侧各宽出50厘米,碾压完成后削除多余土体,以保证路基边缘碾压质量。

碾压时填土应在整个填土宽度内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厘米,在土壤最佳含水量的条件下按设计要求的压实度进行压实。

(3)在涵管附近的填土应特别仔细压实,在管道处应先以人工夯实或轻辗压实,待涵、管上的填土大于0.5米时再进行重辗压实。

(4)为保证路基稳定,地面横坡大于1:

5时,横向上地面应挖成宽度不小于2.0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地面纵坡大于1:

3时,纵向上地面亦应挖成宽度不小于2.0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5)半填半挖路基的挖方一幅应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回填,超挖宽度不小于3.0m,以减小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

(6)当地面纵坡大于1:

3时,为避免道路纵断面上填挖交替处纵向不均匀沉降,对纵向填挖交接处亦进行处理,处理措施为:

挖方一端应在路槽下超挖2.0m后再回填,超挖长度不小于10.0m。

(7)为保证路基稳定,防止路侧积水而产生路基湿陷,对局部路段路基坡脚或堑顶外20m范围内的黄土湿陷坑及地表裂缝等进行回填、碾压整平,防止地表水下渗。

2)特殊路基

对道路沿线的特殊地基设计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要求采用冲击碾压进行增强补压。

冲击碾压的施工要求:

(1)挖方地段,超挖0.8m后,对基底进行冲击碾压一次(碾压遍数≥20),原土掺5%石灰土分层碾压回填。

(2)对填方路段:

对原地面清表0.4m后冲击碾压一次(碾压遍数≥20),然后用满足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按照路基压实度要求进行回填。

(3)对高填方地段:

在路堤顶面以下每隔3米进行冲击碾压一次(碾压遍数≥20)。

(4)冲击碾压技术要求:

冲击碾压大面积开工前应选择典型路段进行测试后确定经济合理的碾压遍数,在冲击碾压路段两侧30m范围内有建筑物的需要在路基坡脚开挖隔震沟,以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坏。

隔震沟采用矩形断面,尺寸为宽0.8米,深1.2米。

隔震沟距离路基边缘净距3米。

施工完毕,隔震沟原状回填。

(5)冲击碾压的施工方法:

冲击碾压施工的前提条件是常规压实已经完成并通过检测,采用25KJ三边形双轮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深度2m内无涵洞或其他构造物,冲击压路机行进速度在10~15km/h之间,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错轮进行,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压实外缘应延伸至路基外缘1.0m,冲击压路机行驶两次为一遍,其冲碾宽度为4m,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

冲碾时如表面干燥要适量洒水,防止表面粉尘化,影响能量深层能量传递,同时宜控制稠度不小于1.1~1.2,否则80cm~100cm厚的土层会形成弹簧土,无法压实;

同时车辆转弯时应每次调整转弯路线,使冲击凸轮落点不致重复前次落点,以减少波浪现象。

冲击碾压结束,用平地机整平冲碾路段,然后采用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

现场可根据冲击碾压后沉降量(冲击痕迹)检验原路基压实情况,一般如原路基按规范压实达到规定的相应压实度,冲碾完成后,当沉降量<5cm时,原路基压实质量优良,当沉降量>7cm时,原路基压实不足,其压实度未达到标准。

路床的补强压实最好松铺一层30cm以上的填料。

2、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