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373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docx

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

企业防止汽轮机设备损坏事故的指导意见

第一章汽轮机技术管理

第一条基层发电企业须制定汽轮机设备的运行、检修(维护)技术规程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账和技术档案,对汽轮机设备实行全寿命期过程管理。

第二条新(扩)建电厂的设备管理和运行人员按《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生产准备管理办法》的要求提前到位,做好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和移交。

第三条汽轮机设备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专业技术管理台账和资料(不限于):

1.制造厂说明书和设备图纸;

2.设备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运行规程、专业系统图;

3.设备台账(含设备名称、规范、参数及重大变更等);

4.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检查检修记录、安全阀校验报告、年度检查报告、定期检验报告;

5.热力设备及管道支吊架检查及调整记录;

6.机外管道普查台账;

7.阀门管理台账;

8.管路与承压部件金属检验报告;

9.汽缸、转子、螺栓、隔板、叶片,主再热汽门及调节阀等受监部件金属检验报告,螺栓探伤、硬度、伸长检测记录等;

10.主、辅机振动监督台账,分析报告、动平衡报告等;

11.重大危险源评级报告;

12.特种设备检验记录,定期检验报告、各安全阀定期检验报告记录;

13.汽机转子叶片频率测试报告;

14.凝汽器、加热器(含热网加热器)泄漏及堵管记录;

15.检修作业指导书、设备检修技术记录(即检修台账);

16.设备分析(含缺陷统计分析、异常分析、专题分析、劣化分析和月度专业分析)报告;

17.专业检验、化验报告;

18.各种试验报告:

汽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汽门和抽汽逆止门关闭时间及定期活动试验,注油、超速试验,汽门严密性试验,甩负荷试验,真空严密性试验,空冷排汽装置气密性试验,深度调峰试验,滑压定压运行对比试验及各种运行方式对比试验,检修(技改)前后的热效率试验等;

19.设备异动申请、通知单,报告单;

20.需监督运行的设备、部件的详细记录及监督运行的技术措施;

21.设备未消一、二类缺陷记录及消缺计划;

22.专业一、二类障碍及事故分析报告;

23.专业年度设备治理计划,包括:

机组检修计划、重大非标及技改工程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科技项目计划、节能项目和风评整改项目计划等;

24.更改工程、重大非标项目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案、三措两案、总结报告,竣工报告等;

25.机组检修策划、管理、验收资料,冷、热态验收报告;

26.专业大、小修工作总结;

27.年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28.建立转子机档案,包括出厂转子原始资料;历次转子检修资料;机组运行数据及累计运行时间;启停档案;超温超压运行累计时间等;

29.建立机组试运档案及事故档案,试验档案包括投产前的调试试验、大小修后的调整试验、常规试验和定期试验;事故档案包括事故经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资料的积累,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分析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条对于新投产机组,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对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检修作业指导书等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对规程中各类数据存在空缺、不准确和没有依据的,要立即联系相关设备厂家进行增补、更改,对于不合理的、不符合实际的检修程序、运行操作规定及时进行更改,并下发学习;

2.热控及继电保护专业人员要全面审核一次相关保护逻辑及定值,调试过程已经强制的各类条件要全面恢复,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全面检查一次各类保护接线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3.核对基建期间金属等各类监督、检验技术报告,尤其是汽轮机厂提供的各类报告,做到闭环管理;

4.将基建期间的各种遗留问题进行详细分类,凡是违反《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相关规定的,必须立即整改;

5.认真审核机组调试总结报告,相关专业人员必须逐条核对调试项目,对于机组在试运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未投入的保护与自动装置要安排适当时机抓紧投入;

6.对新投机组的设备系统、运行参数与设计值进行比较,查找并分析各运行工况下是否存在与设计参数不符的点和系统,及时分析原因和处理,并做好典型工况记录。

第六条按照集团公司300MW、600MW机组定期工作标准及相关规程做好定期试验、轮换和检查维护工作(其他容量机组参照执行),并根据现场设备、系统实际情况和同类机组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补充完善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第七条定期进行规程的修订和补充完善工作,尤其是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后,必须立即完善、补充规程,并通知到相关岗位,使运行及检修人员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第八条企业主管生产领导和设备管理部门应经常督促检查防止各项汽轮机设备重大事故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尤其是防止超速、大轴弯曲(断裂)、汽轮机积盐、叶片断裂、油系统着火、轴瓦烧损、压力容器和汽水管道爆破等类事故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危及设备安全的缺陷、隐患,必须抓紧处理;对可能导致设备严重损坏的问题,彻底消除前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督和安全措施。

第九条切实加强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日常点检管理,做好设备的定期分析、设备劣化和异常分析,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做到问题可知、可控、在控,避免设备问题扩大。

第一十条切实加强检修技术管理工作。

做好修前分析、检修项目策划、作业指导书编写修订和特殊项目的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人员、工器具、备品配件准备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检修工艺管理,严格执行工艺规程标准,杜绝检修作业随意性和经验主义;严格三级验收制度,把好验收质量关,真正做到“修必修好”。

做到各项作业必须制订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经审批后执行;执行过程中如发现内容不符或项目增减,必须重新执行审批制度;杜绝作业人员私自更改或删减工序、工艺;所有更换部件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验收内容必须有依据,符合作业指导书、检修工艺规程和国家行业标准。

第一十一条严格现场设备改造项目的技术管理、检修管理和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四个责任”,防止违反技术标准事件的情况发生。

做到所有技术改造项目中的作业内容、技术标准必须有正确出处及依据,且所有数据必须准确;新增设计或变更原设计以及改动方案必须召开设计审查及联络会,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一十二条加强备品配件质量管理。

按标准认真检验各项指标,严把备品配件出入库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备品配件进入检修环节。

第一十三条加强异常和事故分析工作。

当设备发生异常或者各类保护动作后,必须查明原因,落实“四不放过”。

第一十四条加强对各种重大操作的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各司其职,不得多头指挥,盲目操作,强调执行规程的严肃性,杜绝违章指挥。

第一十五条高度重视生产人员培训工作。

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现场考问、事故预想、异常处理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深生产人员对规程理解和机组现场状态的了解。

通过定时记录重要数据的变化,加强设备劣化分析,及时发现机组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以便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

第一十六条对系统内外的各类事故通报要组织学习,吸取事故经验教训,剖析事故根源,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排查工作。

增强检修及运行人员自身的防范意识,提高把关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第二章防止汽轮机本体事故

第一十七条汽轮机设备选型时应符合调峰、供热等工况的运行特点,保证在设计强度、加工工艺上满足变工况要求;汽轮机的末级、次末级要应用技术先进且成熟的叶片型式。

订货合同中应明确相关约定条款,对因设计、制造问题发生的运行中叶片断裂问题,要求制造厂负责免费维修和更换等。

第一十八条加强新机或改造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监造力度,防止因设备、材料性能、结构等方面的审查、监督检查验收不到位存在隐患未发现的问题。

特别是动叶片的检验、测频及转子出厂前动平衡结果必须合格。

第一十九条机组本体检修时应认真落实《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汽轮机揭缸检修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严格检修工艺和步骤,认真做好转子轴系中心调整、通流部分间隙调整、扣实缸验收和回装工作。

第二十条检修中加强对内外缸体、喷嘴、隔板、转子、叶片及围带、铆钉(或自带冠)、销钉的检查和无损检测工作。

确保汽轮机通流部分无积盐、积垢,大修中应进行打磨、清理。

通流部分存在叶片冲蚀、缺失、错位、拉筋断裂、销钉裂纹等缺陷必须进行处理;对于明显的由于蒸汽品质造成的叶片上冲蚀痕迹,应进一步重点检查,防止存在表面裂纹引发断叶片事故。

第二十一条更换汽轮机叶片,按规程要求做好叶片入厂后的检验和验收工作,包括无损检测、材料和力学性能试验报告、频率、尺寸型线和重量等;更换后应对叶片或叶片组进行测频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得使叶片带缺陷、隐患运行。

第二十二条汽封、油挡更换或改造,采用新型汽封、油挡,要组织对其结构型式、材质等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全面考虑各部尺寸及安装位置对膨胀的影响。

第二十三条高度重视转子对轮防护罩、盘车齿轮、探头支架等内部件的焊接、紧固和膨胀情况检查;特别是新投产或新改造机组,安装和检修时要加强焊缝、紧固螺栓、膨胀位置的复检工作,防止开焊、松脱和摩擦现象发生。

第二十四条高度重视机组对轮螺栓的无损检测和螺栓孔光洁度的检查工作,防止发生对轮螺栓断裂或螺栓孔严重划伤问题。

新投机组还应重点检查螺栓与螺孔的配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十五条机组大修中,要加强对高温高压汽水系统法兰螺栓的监督检验工作。

高中压缸结合面螺栓必须全部拆卸,并按规程要求进行金属检测。

第二十六条机组检修中要高度重视汽缸进汽插管、高中压导汽管母材及焊缝的检查检验工作,加强对汽缸、主再热汽门及调节阀体的检查和原始缺陷的复检工作。

第二十七条要重视调节级、给水、抽汽系统温度套管的制造和安装角度及紧固工艺质量,防止运行中振动断落损伤设备。

第二十八条加强汽轮机组滑销系统的检查和间隙的测量工作。

加强对台板注入润滑介质的工作和管理,对于滑销系统存在卡涩问题的机组,必须会同制造厂分析原因、制定消除措施,在检修中彻底解决。

第二十九条为防止300MW及以上机组高压内缸疏水管断裂,造成高压内、外缸局部吹伤,同时调节级后蒸汽泄漏至夹层造成能量损失,要加强内缸疏水管壁厚和焊缝的金属检测,防止因振动产生裂纹或因疏水吹损减薄造成管子断裂。

第三十条加强300MW及以上等级机组低压缸内部5-7段抽汽管道膨胀节的检查,避免设计、基建安装存在隐患和长期冲刷减薄造成运行中泄漏。

重视低压缸下缸内部支撑焊缝的检查和检测,避免开焊出现异常振动。

第三十一条机组真空系统排大气安全阀的防爆膜应列入机组检修项目进行拆解检查,防止由于划痕等损伤引起运行中破裂。

第三十二条供热抽汽快关阀应尽可能靠近汽轮机本体,快关阀的动作时间(包括动作延迟时间和关闭时间)每年检修后都要进行测定,其动作时间应根据抽汽参数和有害容积进行实际计算来定,一般应小于0.3-0.5s。

第三十三条严格执行二十五项反措要求,汽轮发电机组应设置至少两套独立转速测量系统,一般分别设置在机头和低发对轮处,并保证支架和测速齿轮盘的制造及安装质量。

在转速测量系统故障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或运行。

第三十四条加强汽轮机主汽门、再热汽门、各段抽汽逆止门的检修质量管理。

应对门杆、门杆套、阀蝶、阀座、密封环、油动机、垫片、导向键(及紧固螺钉)、联接套(键槽)等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对于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的门杆、门杆套、阀碟及阀碟套等密封、摩擦配合部位,应采用喷涂碳化铬、堆焊司太立合金的措施来有效抑制和减缓氧化皮的生长。

第三十五条应严格开展汽门严密性试验和阀门定期活动试验管理。

汽门严密性试验不合格时禁止机组并网,运行中活动试验出现异常的不得继续运行。

对于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要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