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2748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Word文件下载.docx

A.对于n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n+1个塑性铰。

B.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的“屈服”,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可以利用。

C.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贯穿于裂缝产生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

D.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

E.第一个塑性铰出现到结构破坏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小。

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ABD)。

A.钢筋种类 

B.配筋率 

C.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D.截面尺寸 

E.构件的承载能力

7、对弯矩进行调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B)。

A.宜采用具有塑性较好的Ⅰ级或Ⅱ级钢筋。

采用强度等级为C20~C45的混凝土。

B.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

C.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能太大,即

D.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A、MB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的跨中弯距MC之和,应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0的一半。

E、考虑内力重分布,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应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面积增加10%。

8、对下列结构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不应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内力(ABD)。

A.预应力结构 

B.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C.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D.二次受力叠合结构

三、是非改错题(共46题)

1.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属于间接荷载,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 √ )2.现浇框架结构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对边框架梁和中框架梁均取I=2I0。

     

     ( ×

 )

3.塑性铰线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一块板只能有一种破坏机构。

     ( ×

4.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 ×

5、现浇板式楼梯在计算梯段板时,可取1米宽板带或以整个梯段板作为计算单元。

(√)

6、现浇梁式楼梯中的平台梁,除承受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平台梁自重外,还承受梯段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 

7、由于单向板上的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所以仅需在板中该方向配置钢筋即可。

(×

8、不论楼板的支承条件如何,只要其长短边比值l2/l1<

2,就可称之为双向板。

( ×

9、作用在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载是均匀分布的。

(×

10、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一截面的内力均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的数值。

11、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板上活荷载应按满布考虑。

12、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板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板上荷载应按棋盘式布置。

13、按塑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内力时,需满足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

14、对于四周与梁整浇的多区格双向板楼盖,按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所有区格的弯矩值均可予以减少。

15、钢筋混凝土四边简支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塑性内力重分布。

16、在四边简支的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作用主要为:

浇捣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

承受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应力;

承受沿短边方向的弯矩,分布钢筋一般位于受力钢筋的下方。

 

17、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时,上限解只满足平衡条件、屈服条件,计算结果偏大;

下限解只满足机动条件、屈服条件,计算结果偏小。

18、单向板只布置单向钢筋,双向板需布置双向钢筋。

19、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梁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值有所提高。

(√)

20、在受弯构件中,受拉纵筋配筋率减小,截面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增大。

21、塑性铰可以承受一定的弯矩,并能作单向有限的转动。

22、钢筋混凝土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均可形成塑性铰,因此都存在内力重分布。

2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塑性铰总在支座处出现。

24、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形成机动体系后,才是完全内力重分布。

25、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26、当时,塑性铰形成,内力均可实现完全分布。

27、具有四边支承的板,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较大时,板上的荷载主要沿长跨方向传递。

28、现浇楼盖中的连续梁,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而支座则按矩形截面计算。

29、弯矩包络图即为抵抗弯矩图。

(×

30、使梁跨中或支座产生最大内力的活荷载位置谓最不利位置。

31、不论静定或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随外载的增大,均存在截面应力重分布现象。

(√)

32、静定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之间同样存在着内力重分布。

33、不论静定或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钢筋屈服后,均可形成塑性铰。

34、配件率越大,塑性铰转动能力也越大。

35、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重分布始于塑性铰的形成。

36、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而形成机动体的才能算“完全的内力重分布”。

37、多跨连续梁经调幅后,可做到既省钢筋又提高承载力。

38、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考虑拱作用后,板配筋时跨中及支座弯矩均可按减少20%考虑。

(×

39、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40、塑性铰线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规律,因而一个板只能有一种破坏机构。

41、当矩形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0时,就一定是双向板。

42、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一截面的内力均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的数值。

4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塑性铰总是在支座截面先出现。

44、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不必要求满足的要求。

45、用调幅法计算连续梁的内力,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46、双向板的跨中要设置分布钢筋。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用调幅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内力时,工程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做法是:

B

A、降低支座负弯矩,减小跨中弯矩

B、降低支座负弯矩,增大跨中弯矩

C、增大支座负弯矩,减小跨中弯矩

D、增大支座负弯矩,增大跨中弯矩

2、在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以下构件可以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是D

A、使用阶段不允许开裂的构件

B、处于腐蚀环境的构件

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

D、使用阶段允许开裂的构件

3、当多跨连续梁板某跨按跨中弯矩最大布置活载时.支座截面最大剪力可能发生在A

A、边支座处

B、第一内支座

C、中间支座

D、A和B

4、在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连续次梁内力时,为考虑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用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其做法是B

A、减小恒载,减小活载

B、增大恒载,减小活载

C、减小恒载,增大活载

D、增大恒载,增大活载

5、关于塑性较,下面叙述正确的是D

A、塑性较不能传递任何弯矩

B、能任意方向转动

C、塑性较与理想铰基本相同

D、塑性较处弯矩不等于0而等于该截面的受弯承载力Mu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

B、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C、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沿横向布置主梁,房屋空间刚度较差,而且限制了窗洞的高度。

D、梁格布置尽可能是等跨的,且边跨最好比中间跨稍小(约在10%以内)。

E、板计算可取1m宽做为计算单元。

2、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ABD

A、钢筋种类

B、配筋率

C、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D、截面尺寸

E、钢筋强度

3、采用弯矩调幅计算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宜采用具有塑性较好的Ⅰ级或Ⅱ级钢筋。

B、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

C、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D、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A、MB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的跨中弯距MC之和,应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0的一半。

E、塑性铰截面宜加密箍筋

4、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类型有ABDE

A、单向板肋梁楼盖

B、双向板肋梁楼盖

C、预制楼盖

D、无梁楼盖

E、#字楼盖

5、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ACE)跨

A、1

B、2

C、3

D、4

E、5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当矩形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0时.不一定是双向板

错误

2、连续梁截面ξ愈大,其塑性铰转动能力也愈大。

3、现浇板式楼梯在计算梯段板时,可取1米宽板带或以整个梯段板作为计算单元。

正确

4、由于单向板上的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所以仅需在板中该方向配置钢筋即可。

5、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板上活荷载应按满布考虑。

1、某承重墙体的高厚比稍有不满足要求时,最有效的措施为B

A、减小上部荷载

B、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

C、保持洞口宽度不变,减小洞口高度

D、提高块材的强度等级

2、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的三种方案是按(C)划分的

A、屋盖或楼盖的刚度

B、横墙的间矩

C、屋盖或楼盖的刚度及横墙的间距

D、都不是

3、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多层刚性方案房屋外纵墙内力计算按D

A、横向连续梁

B、横向简支梁

C、竖向简支梁

D、竖向连续梁

4、受压砌体的计算长度与(A)有关

A、相邻横墙的距离

B、楼屋盖的类别

C、采用的砂浆和块体的强度

D、房屋的层数

5、壁柱间墙的静力计算方案为B

A、弹性方案

B、刚性方案

C、刚弹性方案

D、不能确定

1、刚性方案横墙应符合(ABCD)要求

A、横墙上洞口水平截面积不超过横墙截面积的50%

B、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

C、单层房屋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

D、多层房屋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2

E、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20mm

2、房屋总高24m的刚性方案多层砌体房屋,应满足以下(ACD)时,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A、外墙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的2/3

B、外墙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的1/2

C、基本风压为0.5KN/m2,且层高不大于4m

D、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

E、屋面自重不大于0.8KN/m2

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有CDE

A、内框架承重方案

B、横墙承重方案

C、弹性方案

D、刚性方案

E、刚弹性方案

4、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有ABCD

C、纵墙承重方案

D、纵横墙承重方案

E、弹性方案

5、带壁柱墙高厚比应进行的验算包括AC

A、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B、整片墙承载力验算

C、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D、壁柱间墙承载力验算

E、变形验算

1、刚性和刚弹性砌体房屋,其横墙厚度应不小于120mm。

2、因为平行房屋长向的墙称为纵墙,所以纵墙承重时房屋的空间刚度最好。

3、刚性方案房屋的空间高度最大。

4、刚性方案房屋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5、弹性方案房屋是假定房屋没有空间刚度。

1、牛腿中配置纵筋可防止牛腿发生C

A、弯压破坏

B、剪切破坏

C、弯压和斜压破坏

D、局压破坏

2、排架柱截面的控制截面为D

A、上柱底截面

B、牛腿顶截面

C、基础顶截面

D、A+B+C

3、单独基础可能出现的破坏形态有C

A、冲切破坏

B、受弯破坏

C、A+B

D、剪切破坏

4、为防止独立基础发生受弯破坏,需B

A、短边方向配筋

B、长边和短边方向均配筋

C、长边方向配筋

D、减小基础高度

5、吊车最大水平荷载作用于A

A、吊车梁顶面

B、吊车轨道顶面

C、牛腿顶面

D、排架柱顶端

1、单层厂房承担的荷载有ABCDE

A、屋盖荷载

B、风荷载

C、吊车水平荷载

D、吊车竖向荷载

E、地震荷载

2、排架柱控制截面取BCE

A、上柱顶面截面

B、上柱底面截面

C、牛腿顶面截面

D、下柱中间截面

E、基础顶面截面

3、计算排架柱最不利内力应考虑的荷载组合为ABCDE

A、恒载+0.9(屋面活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

B、恒载+0.9(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

C、恒载+0.9(屋面活荷载+风荷载)

D、恒载+0.9(风荷载+吊车荷载)

E、恒载+吊车荷载

4、基础高度h的确定应满足(AD)条件

A、抗冲切承载力

B、抗剪承载力

C、地基承载力

D、构造要求

E、刚度要求

5、在确定排架的计算简图时,所作的基本假定为ACE

A、柱下端固接于基础

B、柱下端铰接于基础

C、屋架铰接于柱顶

D、屋架固接于柱顶

E、屋架为刚性杆

1、根据基本假定,排架各柱顶的水平位移总是相等的。

2、排架柱的抗剪刚度是指柱顶产生单位侧移时,在柱顶所施加的水平力。

3、牛腿的高主要满足构造要求即可。

4、排架结构仅在计算吊车荷载时可考虑厂房的空间作用。

5、吊车最大水平荷载作用于吊车梁顶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