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2518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4.1.1穿越法填图

以手图上实测剖面线(垂直于地层走向或主构造线方向)为基准,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的观察路线距离,垂直(或大致垂直)岩层走向布置观察路线。

观察路线要根据填图精度和基岩出露情况考虑点距和线距,见图1。

图1穿越法填图

4.1.2追索法填图

选择标志层、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主要断层(或断裂带)等,采用沿走向追索填图。

观察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迂回布置,以控制其顶底界线和了解变化情况,见图2。

图2追索法填图

4.2地质点布置

4.2.1地质点主要分为基本点、加密点、岩性或产状点三类

a)基本点:

为控制测区地质界线和基本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

基本点应布置在测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界线、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

基本点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必要时作放大素描图)或照相。

b)加密点:

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

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

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4.2.2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a)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见表1。

表1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

填图比例尺

地质界线

上的点距(m)

每平方千米地质点数(个)

构造简单

构造中等

构造复杂

1∶10000

100~200

40

60

80

1∶5000

50~100

120

150

1∶2000

20~50

160

240

300

1∶1000

10~25

320

480

600

注:

地质界限上的点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求保证对重要地质界限的有效控制。

b)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

c)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4.3地质点定位

4.3.1现场标注点位

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木桩(竹桩)打入地质点处的基岩裂缝中,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并在“⊙”旁边写上地质点号。

若需要仪器定测的地质点,应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以方便找点。

4.3.2测量坐标

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空心小圈(○)表示地质点,并标注点号。

4.3.3精确定位

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须用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

一般的做法是:

填图人员在现场经观察确定地质点,用GPS测量点位坐标后,将这类地质点及坐标通知矿区专业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4.4地质点记录

在地质点观测到的坐标数据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都要记录在地质记录本(表)中(记录本格式见表2)。

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填写音像记录表。

地质记录本主要内容如下:

表2地质观察点记录本格式

年月日星期天气

地点:

路线

目的任务

人员

点号

点位

点性

描述

点北东为XXX岩,然后详细描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

标本、

结构、构造等)等,蚀变及矿化现象、化石、脉岩、接触关系、产状等

样品、

照片

点南西为XXX岩,然后详细描述,同上

产状

样品

照片

沿途观察

路线小结

4.4.1日期:

日期、天气就按当天的实际情况填写,一天需写一次。

4.4.2地点:

填写矿区名称。

4.4.3记录员:

一个组一般为2人组成。

4.4.4目的任务:

一天写一次。

4.4.5点号:

指地质点编号,一般采用四位数编写,如D1001、D1002…;

D2001、D2002…;

……,第一位数字表示填图组的编号(如果一个矿区如果同时有几个组填图时),后三位为地质点号,地质点编号可以不连续,但是绝不可以重复。

4.4.6点位:

手持GPS坐标(写全),如:

X=4220251,Y=18240225。

4.4.7点性:

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岩性控制点、化石点等。

4.4.8描述:

在描述时首先说明描述对象的方位,如点北东为XXX岩性,再详细描述该岩性及地表蚀变特征、产状等,然后空两格待补充批注;

点南西为XXX岩性,再详细描述该岩性及地表蚀变特征、产状等,然后空两格待补充批注。

每个地质点所具有的地质意义不完全相同,在描述地质现象时,应有重点,切忌千篇一律或平淡叙述。

内容主要有:

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矿物组合特征等;

古生物及遗迹化石;

蚀变及矿化现象;

矿脉(层)、岩脉的岩矿石名称、岩矿石特征、产状、厚度、穿插关系;

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带等)

的产状、性质、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及水文地质等。

4.4.9矿化:

如果该点有矿化蚀变现象,要详细描述蚀变的特征,蚀变规模,蚀变的种类等。

4.4.10产状:

地层产状、断层产状,解理面产状、劈理产状、片理、片麻理等产状。

4.4.11标本:

标本或样品(岩石标本、岩矿标本,化学样、基岩光谱样等)及其编号都应该详细的记录及标绘在手图上。

4.4.12照片(或素描图):

如有特殊的地质现象可采用照片记录,照片要编号与记录本标注对应。

4.4.13路线地质:

指相邻两个地质点之间的观察路线,如D1001—D1002表示1号地质点到2号地质点之间的路线。

内容主要是描述两点间先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但必须注意:

a)记录的地质现象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

b)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

c)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

d)每条路线的观察记录具有连续性。

必要时可作路线剖面图或平面图表示地质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e)路线上采集的各类样品用规定的代号和符号在记录中注明位置距离并标绘在手图的相应位置。

4.4.14路线信手剖面图:

一般主干路线均应画信手剖面,以了解地层层序、厚度及岩性变化规律。

画于野外记录本方格纸内,配好图例。

比例尺自定,一页画不完可在下页接着画。

下图为一信手剖面图可供参考。

 

4.4.15路线小结:

每条地质路线调查完毕后,一般都要写路线小结,特别是主干路线更要认真详细总结,小结内容应是本条路线基本地质问题的总结和评述,如岩石(层)的基本特征,主要接触关系,时代依据及归属,区域对比,构造、矿产特征,取得的新认识、新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

切忌路线地质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工作量统计。

路线小结提纲如下:

A、工作量统计:

路线长度、地质点数、产状、样品、照片、化石、素描图、信手剖面

B、总体认识

a、地层:

从老到新叙述所见各填图单位岩性及接触关系

b、岩浆岩:

从新到老叙述所见各填图单位岩性及接触关系

d、脉岩:

酸性到基性

c、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交代变质岩、动力变质岩

e、构造:

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脆性破碎带、各种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产状

f、矿化蚀变:

种类、强度、规模、范围

g、检查:

经检查验收,文图相符。

4.5地质界线勾绘

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

地质界限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

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用虚线表示(注:

两个实测点之间用实线,只有看不到的、推测的地方才用虚线)。

V字形法则

由于地表面一般为起伏不平的曲面,倾斜岩层的地质分界线在地表的露头也就变成了与等高线相交的曲线。

当其穿过沟谷或山脊时,露头线均呈“V”字形态。

根据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的结合情况,“V”字形会有不同的表现:

A:

“相反相同”——即: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向弯曲,但露头线的弯曲度总比等高线的弯曲度要小。

“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上游,在山脊处指向下坡。

B:

“相同相反”——即: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

“V”字形露头线的尖端在沟谷处指向下游,在山脊处指向上坡。

C:

“相同小相同”——即: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同方向弯曲,但露头线的弯曲度总是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根据以上“V”字形法则,就可以判断岩层的倾向。

“V”字形法则同样可以用来判断断层面的倾向,但不能判断断层的性质。

5野外资料整理

野外填图中形成的文字、图、实物等资料,要求当天内完成整理,不允许多天后累计整理。

5.1文、图、实物资料的核对

整理文字记录、手图、实物(标本、样品、照像)资料时,应核对点号、层位代号、标本及样品编号、位置及各种数据等,确认无误后,再分别进行整理。

若发现问题,必须到野外核实,方能补充和修正,不允许回忆补充修正。

5.2地质点记录本的整理

应检查地质点记录表中填写内容是否齐全,文字是否通顺、有无错漏字、用语是否准确;

素描图是否需要完善;

检查后,给数据和素描图上墨。

记录本用完之后,要及时编写目录,全部野外工作结束后,还要统一编录;

为资料的使用、查询和归档提供方便。

5.2.1记录本扉页的内容要逐项填写,如编号、姓名、时间、工作地区。

5.2.2记录本目录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观测点点号、点性、页码。

如:

3D1004断层控制点………………………6

3D1005K1g与K1ls不整合界线……………8

第二部分为地质素描图、信手剖面及地质摄影目录。

图4D20262026-2030间信手剖面图………20

影4D3015K1ls与J1-2ω不整合关系…………35

5.2.3封面编录:

野外工作结束后,记录本、剖面、采样登记、工程编录,还是相册等都应分别统一编号,其格式和方法由分队统一印制标签,逐项填写,如下表:

单位

内蒙古地质矿产开发局第五项目部

编号

第X册

路线号

4D3001一4D3020

记录

XX

日期

2010年X-X月X-X日

5.3手图整理

检查手图中的地质点、观察路线、产状、填图单元代号、标本、样品、照片等位置、数据以及界线勾绘有无错漏,确认无误后着墨。

5.4编制实际材料图

5.4.1用与手图同版的、未折叠、无皱纹、无缺损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手图中填绘的全部内容(地质点、路线地质、地质剖面的位置与编号、标本、样品、产状、已施工工程、各种地质界线、断层线等的位置、编号、代号)转绘到底图上,加上图框、图名、图例(按矿区统一图例)、比例尺、责任表等,形成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应在野外填图过程中逐步完成,以保证填图中出现的遗漏、错误、争议等问题能在野外得到弥补、修正和统一。

5.4.2实际材料图转绘方法与要求

首先丈量手图上地质点及其它内容的坐标数据,然后依据手图上各点的位置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也可以用灯箱透视将手图上的内容展绘到实际材料图上)。

展绘过程中做到:

a)按坐标方格网,依一定顺序逐个进行;

b)先用铅笔展绘,待自检和组内检查无误后,再上墨。

对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的推测地段不要急于上墨,要等证据确凿后再上墨;

c)在展绘点丈量坐标时,要对手图经野外使用、折叠出现的图纸收缩误差进行平差处理,将误差消除在每个方格网中,避免产生累计误差。

d)实际材料图绘成电子版的要进行校正。

6地质填图应提交的资料

6.1资料清单

a)地质观察点记录本

b)实际材料图

c)标本(样品)登记表

d)音像记录表

e)岩矿石标本(实物)及送样单

f)鉴定及测试成果

g)地质图

h)自检、互检、项目检表

i)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8.2地质填图工作总结的内容

a)概况:

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评述(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完成实物工作量;

b)矿区地质:

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床或矿化体蚀变特征等;

c)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d)结语:

主要成果、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意见。

地质填图流程示意图

地质罗盘校正记录表

工区1:

5万地形图磁偏角为

罗盘

型号

使用人

校正

读数

磁偏角校正

西偏

东偏

校正日期

签名

校正前

校正后

GPS参数校正记录表

工区:

三角点

X=

Y=

H=

GPS型号

GPS编号

校验

校正点坐标

坐标系统

坐标格式

日期

纵坐标X

横坐标Y

高程H

中央经线

投影比例

东西偏移

南北偏移

Dx

Dy

Dz

DA

DF

地质填图小组自检、互检、项目检查表

矿区名称:

检查点号:

自检

地质路线是否合理

点密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存在问题

修改情况

记录

内容是否完整详细正确:

(),有无追记、涂改、擦改现象:

(),记录是否工整清晰:

()

手图

手图是否清洁:

(),手图标绘地质点位置与记录所记坐标是否吻合:

(),图、记录是否一致:

(),勾绘地质界线、构造线是否合理:

标本样品

位置编号是否准确:

(),标本样品编号图样一致性(),

检查人:

时间:

修改人:

互检

时间:

(),记录是否工整清晰:

()

(),图、记录是否一致:

(),勾绘地质界线、构造线是否合理:

(),标本样品编号图样一致性(),

项目检

检查意见

(),有无追记、涂改、擦改现象:

室内验收

重量及体积是否满足要求

样品包装

样品与送样单吻合性

验收意见

验收人:

时间

内容是否完整正确:

(),是否工整清晰:

();

图、记录是否一致性:

是否清洁:

(),与记录是否一致:

(),有无重号:

(),有无编号错误:

正确者打“√”,错者打“×

”,具体错误填入“存在问题”栏内

音像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

第页/共页

记录形式

记录编号

记录地点

记录对象

实物大小、范围

数码图像文件

地质意义

备注

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

记录形式指:

摄像、照片、录音

实际材料图质量检查记录表

项目

坐标网数据精度

地质路线

地质点

位置

地质界线构造线

产状、地质体代号注记

光薄片、样品采集位置

工程点位置

图例图内统一齐全合理

测量控制点位置

地理名称注记

汉字规范情况

图面整饰情况

检查情况

项目(质)检

公司抽检

存在问题:

修改情况:

日期:

质量评定

总评:

  评审人:

”,具体错误填入“存在问题”栏内.

地质图质量检查记录表

产状地质体代号注记

项目

(质)检

公司

抽检

标本样品登记表

工区名称:

采样人:

地质点号/工程编号

样品编号

坐标

样品种类

X

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