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训练卷一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训练卷一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训练卷一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俗既是社会控制的力量,也是社会歧见和纠纷的重要原因。
社会中许多矛盾和冲突都是由于习俗冲突,或者说由于某些习俗得不到尊重引起的。
我们不断听到来自国内和国际对中国游客的议论和批评,除去一些在公共场合吸烟、闯红灯、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等批评外,更多的是和入乡不能随俗有关。
比如不尊重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嘈杂,在电梯里隔着陌生人和朋友说话,穿宾馆的拖鞋和睡衣上街等。
习俗虽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在历史和时代的进程中,有些习俗变成陋习,而为人们所抛弃。
例如,我国夏、商时代奴隶主有用人(奴隶)殉葬的习俗,以后封建主有用俑殉葬的习俗,而到了近代就连俑殉葬的风气也消失了。
社会继承以往习俗,都是以其是否有利于该社会的利益和秩序为标准的,都要考虑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诉求。
移风易俗,改造和取缔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旧习俗,提倡和培养新的优良习俗,既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在利用社会习俗控制社会时必须要考虑到的。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说,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既要提倡“入乡随俗”,也要“移风易俗”,这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当然由于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
“入乡随俗”是要改变自己的习惯,服从他人的习惯,会使当事者不舒服。
而“移风易俗”则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或否定一种习俗,时间会更长久,过程也会更艰难。
(摘编自潘允康《社会习俗:
社会控制的重要形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在众多社会控制形式中,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略。
B.由于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难以改变,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强求。
C.各个国家、地区、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人们共同认可与遵守的习惯和风俗也不同。
D.法律和习俗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都能提升人们的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古代在众多社会控制形式中”时间范围不对,结合文本内容“在现代法制国家,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略”分析可知,“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略”是在“现代法制国家”,而不是“自古以来”。
B项,“任何时候,不能强求”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既要提倡‘入乡随俗’……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
D项,“都能提升人们的精神”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道德提升人们的精神”,没有说“法律、舆论、宗教、习俗”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
故选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礼记·
曲礼上》中的语句,论证中国古代早就有“入乡随俗”的说法。
B.文章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倡导“入乡随俗”和“移风易俗”要并驾齐驱来控制现实社会。
C.习俗能否被继承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社会利益和秩序,奴隶殉葬习俗的变化和消失印证了这一点。
D.社会中的很多矛盾冲突都是由习俗冲突引起的,与个人无关,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错误。
原文说的是“除去一些在公共场合吸烟、闯红灯、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等批评外,更多的是和入乡不能随俗有关”。
在公共场合吸烟、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不是习俗冲突,是个人的文明问题。
故选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说明各种社会控制形式互相促进,使用得当。
B.“移风易俗”是一个艰难持久的过程,因此绝对要把“移风易俗”摆在社会控制的首要位置。
C.避免社会歧见和纠纷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国外要尊重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做到入乡随俗。
D.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从本地的习俗,可见习俗对本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把‘移风易俗’摆在社会控制的首要位置”无中生有,且前后强加因果。
结合文本内容“当然由于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而‘移风易俗’则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或否定一种习俗,时间会更长久,过程也会更艰难”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说“移风易俗”需要的时间会更长,过程更艰难。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汤一介,中国哲学问题的思考者
汤一介于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汤用彤则是哲学大家。
父亲嘱咐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家风。
汤一介爱书,有一些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
“在我读了《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
在这几十年的生活中,在各种运动中我整过别人,别人也整过我,犯了不少错误,对这些我都自责过,反省过。
但我在内心里,那种伏契克式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情感仍然影响着我。
人不应没有理想,人不能不热爱生活。
”
1949年前,汤一介学习哲学,除了家学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想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
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显露了作为哲学家的才华。
1951年自北大哲学系毕业后,汤一介便留校任教,为北大哲学系资深教授。
汤一介的学生、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1985年上了汤先生第一堂课,汤先生给他讲授魏晋玄学,讲课给王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博也成为众多弟子中陪伴汤先生走完最后一段路程的学生。
“先生刚毅木讷,温而厉。
”因工作原因,王博与汤一介多有接触,在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一丝不苟,十分严谨,表达学术观点非常直白,待人接物非常温和,不管谁有需求,汤先生总是尽力满足。
2012年汤一介获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将他描述为:
“汤一介先生力主思想对话,引领风气之先,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
他所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了传统文化热潮;
他所主张的普遍和谐、中国解释学和新轴心时代,激活了融通中西的世界之中国;
他所撰述的《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儒学史》,弥伦群言而精研一理,为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言辩德。
汤一介曾获得很多美誉,哲学巨匠、儒学泰斗、国学大师等等。
对此,他同已故学者季羡林一样,坚辞拒绝。
在汤先生看来,不仅他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
他在《汤一介传》中说得很清楚:
“我说现在没有大师,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思想体系被普遍接受,还没有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
”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学术氛围不够自由,把思想禁锢在一个框框里边是不能产生划时代的著作的。
汤先生在病中仍不忘文化复兴。
今年6月19日,抱病在身的汤一介还出席了十卷本的《汤一介集》发布会,“我想继续再写文章,讲我自己的感受,讲我对人类社会的理解,讲我对天人关系的理解。
作为一个哲学家或哲学工作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供大家参考,而解决问题则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我应该继续努力把我想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这样才不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师的责任。
(选自“人民网”)
相关链接:
①“汤一介为人谦逊,对人随和。
他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宽厚诚信,不怕艰苦。
生命中经历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终以宽容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终认真扎实地治学。
而在学术上,他高屋建瓴。
此前我国只有道藏、释藏,并无儒藏。
而汤先生意识到这一点,便组织编纂,耗费毕生精力。
身体力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了解中国文化。
”(北大教授彭燕韩)
②“汤先生不喜欢让人称他为大师,我们叫他大先生,是因为他让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引领我们‘回家’。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从家学影响、人生理想、学术成就、性格特点及不同人的评价,展现在著名哲学家汤一介的学者风范。
B.“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家风对汤彤形成为哲学大家和汤一介日后成为著名哲学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在学生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非常严厉,待人接物上却非常温和,表明汤一介在性格上有矛盾之处。
D.汤一介谦逊随和,是因为他继承了中国的传统道德,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上善若水,宽厚诚信,不怕艰苦。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
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
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
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
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
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B项,文中并没有明显体现出家风对汤一介成为著名哲学家的至关重要性。
C项,“性格上有矛盾之处”分析有误,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D项,原因“他继承了中国的传统道德,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上善若水,宽厚诚信,不怕艰苦”属无中生有。
故选A。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汤一介先生是用生命做事的人,他的贡献不是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在于开风气之先,重启传统文化热潮。
B.汤先生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学者,不仅对中国思想深入研究,更身体力行融通中西,激活了世界之中国。
C.文中引用学生、同事的言论,从正面直接表现传主谦逊随和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
D.汤一介对当今时代没有大师原因的分析见解独到,认为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就不能称其为大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
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
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A选项,“不是……而是……”错误,应该是“不仅……而且……”;
C选项,“从正面直接表现传主谦逊随和的性格特征”错误,应是“侧面表现”;
D选项,“认为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就不能称其为大师”说法绝对。
6.作为一个哲学家,家风“义不逃责”中的“责”在汤一介的身上有哪些体现?
(6分)
【参考答案】①对学生的责任。
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一丝不苟。
②对中国文化的责任。
汤一介先生引领风气之先,传承中国学脉。
如他所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了传统文化热潮;
他所撰述的《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儒学史》,为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言辩德。
即使在病中仍然不忘文化复兴,继续努力把想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不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师的责任。
③对待他人的责任。
待人接物温和,不管谁有需求,总是尽力满足。
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原因”,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
从“汤先生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一丝不苟,十分严谨,表达学术观点非常直白,待人接物非常温和,不管谁有需求,汤先生总是尽力满足”;
“汤一介先生力主思想对话,引领风气之先,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他所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了传统文化热潮;
他所撰述的《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儒学史》,弥伦群言而精研一理,为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言辩德”可以具体筛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天坑寨子
梅洁
与我的故乡武当山、神秘的神农架一样,处于地球北纬30度附近的武隆,藏匿了世间无限的秘笈和壮丽。
地质学家说,武隆天坑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形成,形成时间大约在两百三十万年以内。
可我,不是地质学专家,我宁愿想象在这漫长的几百万年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这一神秘力量储存了数百万年,数百万年后,这一力量呈爆发状将这一片山地呈现给世界。
于是,所有的天坑、地缝,所有的溶洞、峡谷,所有的石柱、石桥,所有的暗河、“线泉”,一股脑成为世界之最,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人们心中的旅游经典!
“天坑寨子”原叫中石院天坑,口部直径达六百四十五米,是世界上口部最大的圆形天坑。
现在的天坑寨子,已完全开发成为成熟配套的旅游景区。
遥望巨大的天造大坑,只见其整个轮廓形如“心”状.呈现向东南倾斜之势。
侧坡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杉树和青冈林,坑底缓坡地带分布着错落的农田,农田里的稻禾已呈成熟的黄绿色。
紧挨陡壁峭岩的吊脚楼建筑,保存完好。
导游告知,寨子里原有五十户原住民,他们世代在天坑里居住,因开发旅游,现已迁出。
我听后扼腕一叹:
开发旅游一定要把人迁出吗?
看不到原住民真实生活的旅游还是文化旅游吗?
站在坑顶绝壁上往二三百米深处的坑底看,我只能想象坑内原有的生活:
鸟鸣、花香,田园、稼禾,寨子里的人纺织、耕作,养儿、育女,婚嫁、舞蹈,古老的山歌和古老的“喊山”,与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相长相生……
正思忖,一声“吆嘿嘿嘿——哟哎——”的喊声冲天坑深处叫响,这是游人在学土家人或苗家人的“喊山”。
世代栖居在天坑里的土家人或苗家人,他们无论上山砍柴或打猎,总要冲着千山万壑大喊“吆嘿嘿嘿——哟哎——”在他们悠长而辽阔的喊声里,充满了神圣的祈祷,祈祷山神保佑他们平安,保佑他们幸福,保佑他们当天有收获。
他们的喊声里充满虔敬。
可游人们呢,戏谑的模仿里哪还有半点神圣、虔敬可言?
难怪啊,他们不是身历其境,更不是源自生存本身,无法体验已经空了人家、断了炊烟的天坑生活,怎能苛求生命本真的真诚和神圣感?
我一直在想:
现代旅游是世界的一种文明走向,而今,旅游文化已呈强势在中华大地勃勃奋起。
那旅游的真谛究竟该是什么?
欣赏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瑰美,从而健身娱心,从而爱这片山河大地,这是其一。
那其二该是人文历史、风情民俗的探访吧,而这样的旅程又该怎样成为心的抵达?
试想,古罗马斗兽场里现在若有模仿人与兽的表演,而远不是曾经的生命与生命的搏斗,那笨拙的模仿会怎样亵渎历史、亵渎游人的感情?
同样,天坑里没有了人家,古寨里没有了真实的“哭嫁”,即使媒婆怎样招展,即使母女俩怎样抱头“哭唱”,也只是一种临场的模仿表演,换来的只是“从人群里拉郎配”和“入洞房”的一场哄笑。
传统文化的真义和生存真相的艰辛便只能在一阵阵哄笑中,慢慢变为千年习俗的烟消云散……
天坑寨子,百年、千年的神秘存在,构筑了现代人游历的欢乐。
这是天坑文化的奉献,但愿,不要同时成为天坑文化的丢失。
也许,这是中国“年轻的旅游业”共同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但无论怎样,武隆山脉的波澜壮阔和神秘奇幻,已成为全世界的财富。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世界的武隆将带给世界一片惊艳的福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用人们较熟悉的武当山、神农架与武隆作类比,其目的是突出武隆“藏匿了世间无限秘笈”的神秘与壮丽的特点。
B.关于武隆天坑的形成,地质学家和作者各执一词,地质学家认为是受水长期冲刷形成,而作者认为是由于一种神秘力量的爆发。
C.文章介绍了天坑寨子的口径、形状、植被、农田、建筑,并由导游介绍原住民全部迁出自然引出作者对坑内原有生活的想象。
D.文章融记叙、描写、议论为一体,在作者的引领下,自然引发读者思考如何保存天坑文化、如何面对中国旅游业的挑战和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项,“地质学家和作者各执一词”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地质学家说,武隆天坑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形成,形成时间大约在两百三十万年以内。
这一神秘力量储存了数百万年,数百万年后,这一力量呈爆发状将这一片山地呈现给世界”分析可知,作者并不是不同意地质学家说的武隆天坑形成原因,而是愿意对武隆天坑的形成原因用浪漫想象的方式进行解释。
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参考答案】①天坑文化为现代人游历的欢乐提供了资源。
②天坑寨子原住民的迁出,无法再现原住民的真实生活,天坑文化会在模仿表演中慢慢消失。
③表达了作者对天坑文化的赞美、对天坑文化未来的担忧和美好愿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
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
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
这句话有三个语意单元。
第一个语意单元,“这是天坑文化的奉献”。
“这”指代上句“天坑寨子,百年、千年的神秘存在,构筑了现代人游历的欢乐”,由这句话分析关键词“奉献”,天坑寨子为现代人提供了游历的地点,天坑文化为现代人旅游提供了资源,即人文历史和民情风俗,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天坑文化的赞美。
第二个语意单元是“不要同时成为天坑文化的丢失”,思考天坑文化怎么会丢失,在上文中天坑寨子原住民的全部迁出,无法再现原住民的真实生活,而通过模仿表演只能消解天坑文化的真义,最终导致天坑文化的慢慢消失。
第三个语意单元是“但愿”,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既有对天坑文化未来的担忧,也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景。
9.本文善于用对比说理,请找出文中几处对比并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①把世代柄居在天坑里的土家人或苗家人“喊山”的虔诚与游人模仿“喊山”的戏谑作对比,突出了脱离生活本身的“喊山”无法表达出生命本真的真诚和神圣感。
②把古罗马斗兽场里生命与生命的搏斗与现在模仿人与兽的表演作对比,突出了现代人的模仿会亵渎历史、亵渎游人的感情。
③把古寨里真实的“哭嫁”与临场的模仿表演作对比,突出了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真义和生存真相的艰辛体会的表演会让千年习俗慢慢消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文善于用对比说理,请找出文中几处对比并加以赏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比手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然后点出对比手法效果。
解答时,要在文中找出对比点;
赏析时,要指出对比的表达效果。
文中共有三处对比,分别是天坑寨子的“喊山”与游人模仿“喊山”作对比,罗马斗兽场人与兽搏斗和现代人的表演作对比,古寨里“哭嫁”和模仿表演作对比。
结合文本内容“欣赏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瑰美,从而健身娱心,从而爱这片山河大地,这是其一。
那其二该是人文历史、风情民俗的探访吧,而这样的旅程又该怎样成为心的抵达”“而远不是曾经的生命与生命的搏斗,那笨拙的模仿会怎样亵渎历史、亵渎游人的感情”“只是一种临场的模仿表演……的一场哄笑”“传统文化的真义和生存真相的艰辛便只能在一阵阵哄笑中,慢慢变为千年习俗的烟消云散……”分析可知,作者使用三处对比,目的是突出模仿无法体验天坑文化,想要体验天坑文化并保存天坑文化就要在真实生活中体验。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
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
祖惔,南康太守。
父叔度,恭谨有行业。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蒲[注],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
元嘉十三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
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
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
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谋乱)成,不得不加以铁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
上曰: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晔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
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
二十二年,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
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
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曰:
“小人常自暴背,此不足为劳。
”时上行幸,还多侵夕,尚之又表谏曰:
“万乘宜重,尊不可轻,此圣心所鉴,岂假臣启。
舆驾比出,还多冒夜,群情倾侧,实有未宁。
若值忠良在朝,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
伏愿少采愚诚,思垂省察,不以人废言,适可以慰四海之望。
”亦优诏纳之。
大明二年,以为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
四年,疾笃,诏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问疾。
薨于位,时年七十九。
(选自《宋书·
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摴蒲:
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