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1852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成考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份考试资料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最早由保罗·

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

4.《舒芬法案》:

《舒芬法案》奠定了普鲁士公共初等教育的六大基础:

父母有送子女上学的义务;

地方政府有提供小学经费的义务;

规定了初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科目和年级阶段;

规定了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命、晋级、奖惩和公务人员的社会地位;

确定了初等教育的分级行政管理体制;

确定了私立小学设立的规范和政府的管理规范。

1.英国对初等学校初任教师培训的监督和管理的具体做法

第一,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第二,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行动计划;

第三,对新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主要是听课;

第四,召开专业考察会议。

2.目前在法国的幼儿学校和小学中,除了校长外,还社有哪三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答:

教师委员会:

由全体教师组成,校长负责领导;

家长委员会:

由家长代表组成;

学校理事会:

由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联合组成。

共同的特点:

第一, 

各国都重视初等教育学校的社会和公共性。

本来初等教育在世界各国都是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一部分而受到重视,所以在初等学校管理中都很强调学校的公共性质.同时,初等学校就是为了包括家长在内的地区社会而存在,并为其服务的。

第二,实行民主管理。

发达国家的初等学校,根据民主主义的各种原理进行管理.各国的小学都有不同形式的教师乃至学生参加学校的管理组织,美国的小学在学校运营委员、英国小学的董事会、法国小学的教师委员会等,尽管对学校的管理干预程度不同,但却反映出学校管理民主化 

的趋势。

第三,追求效率。

由于各国初等学校的规模不同,使得小学管理层次也不尽相同,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初等学校规较小,也就是说在校长和副校长之外没有其他法定的管理人员.而在日本由于小学规模较大,在校长、教头之外还有主任职务,形成校级与中层两级管理层次。

不管是单层还是多层,提高管理的效率是主要目的。

第四,强调学校的管理性和自律性.教育既然是一种要求有某种程度自主性的精神活动,再进行其经营活动时需要有自主性并且由于同样的理由,要求有自律性既对自己的问题能有规律的加以控制的能力。

第五,中立性。

一般用于政治和宗教上的中立.在初等学校管理中注意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从属于特定的政党或特定的意识形态。

再宗教问题上,美国、日本、法国都禁止在国、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

不同点:

第一,小学校长的性质和职能与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美国小学校长是广义的教育行政官员,在德国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法国,教师、校长都是国家的公务员,日本的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与法国的小学校长有相似之处。

第二,各国的小学的教师的身份,常因学校的设立者和学校种类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是除公立学校外,小学教师一般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任用的地方公务员或在私立学校任用的民办教师。

美国的小学教师是根据地方学区的教育委员会和教师个人之间签定的雇佣合同而被任用的地方公务员.英国的小学教师,因学校的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地方公务员的教师和民办教师.法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而德国、日本的小学教师都是地方公务员。

第三,各国的教师在社会地位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美国英国、法国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而德国、日本的小学教师则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第四,各国的班级的种类主要大致有普通班、复式班级、特殊班、观察班还有补习班.各国都规定了班级规模的最高限度。

日本是同一学年的学生分为一个班级,而英国、美国则不同为了教育上的需要将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的情况则屡见不鲜。

第五,在授课组织方面,各国普遍采取的是班级教师制,但是在美国、英国采取科任教师制和专任教师制的学校正在增加。

《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二)

一、选择题

1.朱利安

2.导生制

3.单轨制

4.开端教育

1.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2.影响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谈谈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二)答案

1.朱利安:

法国著名教育家。

在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

后人称誉朱利安为“比较教育之父”。

2.导生制:

19世纪初,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和公谊会教徒兰卡斯特分别发明了著名的导生制、使一名教师在导生的帮助下,同时可教数百名学生。

导生制的出现,为大众教育的开办者解决了经费和师资的不足问题,因而被誉为是一种廉价的教育制度,一时成为典范。

3.单轨制:

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民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

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4.开端教育:

是美国1966年开始的一项教育计划,又称“幼儿早年教育计划”,它除要求一般儿童在上小学前受1年的保育之外,对贫苦儿童也要求从9个月开始至少8周的保育教育。

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同一般儿童水平一致起来,以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水平。

1.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1)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能力和个性。

(2)虽然在所设的课程上与学科中心课程相似,但它的教学目标更为广泛、教学组织方式不同。

(3)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由教师自己创造,书本、教材和教具的使用也都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一般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工业革命;

启蒙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近代文化的发展。

(一)目标:

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 

随着当今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遇到的是越来越多共同的社会道德问题。

这就使全球学校道德教育趋同的走向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尽管各国和各地区由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人们对当今道德教育的理解在许多方面、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无一例外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应本国文化的合格的社会好公民。

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应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灵魂,道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

西方任何国家,无论他们多么强调人权,多么不遗余力地挖掘人类共同价值观,最后仍明确规定道德教育必须培养忠诚于本国的公民。

这个公民都必须是具备本民族精神的公民,美国如此,法国、英国、德国也是如此,而亚洲国家像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也不例外。

例如,美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使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

德国历来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一种德意志民族精神。

新加坡十分注重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

韩国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念。

总之,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是各国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价值:

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 

当今时代,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向传统道德教育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

所以现代的道德教育必须打破狭隘的伦理结构,冲破地区、种族的偏见,开拓全新的道德视野,强调对学生的共同伦理教育,致力于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精神,鼓励他们关心全球的发展,承担全球性公民的责任,使他们能够具有面对全球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跳出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为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已贡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本位道德这种新的道德教育发展取向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兴起。

全球本位道德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抽象的“弘扬人性”,它从全球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中,着力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个体精神满足的问题等全球性、开放性、发展性、未来型、精神性的课题。

人们寄希望通过全球本位道德教育来重塑、重建道德教育价值坐标,唤醒生态伦理良知的自然价值,形成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全球合作、“学会关心”的社会价值,培养超越精神与超越能力的个体价值,引导并促进当代青少年生成全球道德意识。

(三)内容:

凸显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 

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

无论是站在整个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思考,学校道德教育都必须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以回到人的生命之中,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宗旨,健全人格教育成为近年来各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

德国主张重视人格教育,提倡负责任、坦诚、正直、同情他人、乐于助人、尊重他人、举止端庄等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

(四)模式:

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 

把道德教育寓于对象丰富的生活实践之中是当今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的共同趋向。

儿童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重要的在于感受,而非道德知识与技巧。

而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中产生的。

所以,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实践中去。

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道德才能融入他的生命之中,成为他的人生故事。

因此,在这种共识中,道德教育模式已逐渐从“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的对立状态趋向两者的综合,各国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中既开设专门道德教育课程,讲授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又注重从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渠道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道德课程主渠道作用,又发挥各科教学的独立作用。

在道德教育实施途径方面采取直接课堂教学与间接课外活动相结合,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生活、宗教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以及环境熏陶作用,形成完整的道德教育网络。

在道德教育渠道上,各国强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各自承担起对下一代培养和教育的职责,减少摩擦,形成合力。

道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整合化,突出表现在东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渗透,古今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结合。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安在总路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以后,提出了五个“E”的新道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多元道德教育模式相整合的新产物。

《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三)

1.区域比较研究:

2.回归教育:

3.《费里法案》:

4.外国教育:

1.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初等教育发展上存在哪些异同?

2.工业革命后,英国初等教育发生了那些变革?

举例说明各国初等学校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趋势。

《比较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三)答案

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2.回归教育:

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受完,而是分几次学成,使人在生活环节的各个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离开校园,通过就业、神龛活动、旅行,或者到非正规教育机构中去学习等,有助于学生明确将来的志愿和学习意义,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

3.《费里法案》:

法国在19世纪8年代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法案,统称为《费里法案》。

这些法案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三大原则:

义务、免费、世俗化。

4.外国教育:

比较教育的一个具体研究领域。

主要指对除本国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教育状况等的研究。

日本和中国都广泛的借鉴了欧美的近代初等教育制度,也大量吸收了欧美初等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思想。

但两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两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1)由于日本明治维新政府的领导者们试图通过变革,使得日本能够从一个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他们对变革的态度更加坚决和果断。

从1872年开始,日本不断的变换着所学习的对象,从最初学习和照搬法国的学校制度,到采用美国的教育制度,后又模仿普鲁士的做法,以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一种适合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学校制度,并在20世纪初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2)近代的中国,清政府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时,采用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策,因此,既受到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的影响,又保持着原有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使得中国近代初等教育出现了多种性质初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局面。

随着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传入中国,普及教育思想和国民教育思想同样影响着近代中国,但由于近代中国战争频繁、经济落后等因素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初等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普及。

(1)国家开始逐步干预初等教育。

(2)英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初等教育学校形式:

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3)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确立起公共初等教育制度。

(一)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

1984年第39界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更新课程内容的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 

,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进行科学技术启蒙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性格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是科学技术启蒙应致力于发展儿童对科学的基本态度,如创造性、批判性、客观性和严格性,以及使儿童获得从切身环境出发,与智力、体力发展相适应的基本科技概念、能力和技术,例如观察、操作、测量、分类、探求、交流等。

三是科学启蒙教育应当强调促进儿童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建设性的相互影响,培养所有学生对待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使儿童具有对新技术和科学应用于社会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待自然和对待科学技术的情感和态度,为儿童走向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在科学课程的内容方面,力求及时删除陈旧的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内容,加快现代科技到教程的转化过程,促进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例1985年法国教育改革中把“科学与技术”课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课程。

强调“科学与技术”课的目标在于:

使儿童获得有关科学活动和工艺活动的方法,增强儿童尊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建立假设和证明的必要性等科学品质,以及使儿童具有发明创造的兴趣。

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在于探索科学训练的结构,在于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英国初等学校科学教育所要完成的目标包括:

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科学能力和科学的态度。

其中科学能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预测的能力、计划和执行调查的能力、说明解释的能力、交际的能力。

科学态度的培养主要包括好奇心、对事实的尊重、改变自己观点的意愿、批判性反思以及对有机物和环境的敏感性。

日本政府同样重视初等学校在培养儿童科学和能力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在历次的课程改革中,理科内容不断地得到修订。

二、重视计算机教育的普及:

法国在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上大大强化了计算机教育内容,1985年提出了“大众计算机计划”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将“计算机”列入“科学与技术”课程中,作为必修内容,并拨专款购置电脑,以实现“学校电子化”。

1986年11月,法国教育部对全国基础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标准作出新的规定:

要求小学计算机教学应完成两个目标,一是模拟,即让学生通过游戏领会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二是获取知识,即学会利用计算机的功能来获得信息和知识,由于计算机可以使寻找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工作变得简单而快捷,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英国在1988年的教育改革中就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统一课程中,为全面提高英国学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政府将原来“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和传播技术”。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创造性和独立性地学习。

三、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

母语、数学等基础性课程是各国初等学校课程改革中都极为重视的课程改革。

英国政府早在1980年的《 

学校课程框架咨询文件》中就指出,掌握语言和数学方面的技能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和数学应当成为所有儿童必学的科目,并且,所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定的比例。

而在1988年的教育的改革中,英国政府将英语、数学和科学列为初等学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此后,又将这三门课程列为必须进行阶段性统一考试的科目。

英国政府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提高中小学水平计划》,到2000年新实施的国家课程中,提高基础学力仍然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

法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也非常重视法语等基础课程.国民教育部组织有关阅读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图书馆.法国政府积极宣传“书籍面向所有学校”重视为学校提供贷款,学校图书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机会。

国语等基础课程在日本初等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受到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初等学校的国语课程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其在整个初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仅就其课时量来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例如在1947年,1958年、1989年日本都颁布了新的课程计划,在这些新课程计划中,国语课的年(周)课时数不断增加,直到1989年以后,才没有递增,保持一定的课时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