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965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精选时评及任务驱动作文阅读素材30篇Word下载.docx

越是在受制于人的时候,越需要争气。

干出了成绩,取得了成功,就是最有力的争气。

真正懂得争气、学会争气的人,是不会也没必要去斗气的。

斗气就是赌气、撒气、怄气,往往你争我斗说气话、发脾气。

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贬损他人,伤人面子又伤人里子;

或互不相让,“顶”在那里“掰手腕”,非得争高低、论输赢、决强弱;

或图自己一时痛快,“撂挑子”“卸担子”,等等。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赌气、撒气、怄气,或许能解一时心头之气,实际上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大叹“既生瑜何生亮”,结果斗气而亡。

眼下,一些人“路怒”开斗气车,也常常因一时之怒而酿成大祸,教训惨重。

斗气好比蜜蜂蜇人,“把整个生命拼在对人的一刺之中”。

赌气堵的是自己的路,斗气伤的是自家的命。

人可以较真不可以较劲,可以红脸不可以翻脸,斗气就是在较劲和翻脸。

争气是强者的阶梯,斗气是弱者的拐杖。

要争气,不要斗气。

2.到底应该让谁给孩子“补情商”?

谢伟锋

不补学科补情商,最近,有位初三学生的妈妈反其道而行之,花了近2万为孩子购买了一套情商课,引来家长圈一片唏嘘。

(9月20日 《新闻晨报》)

情商课程价格可谓不菲,市场价在一节课300元左右,这让很多家长直呼:

“简直是贵族课程!

”考虑到一方面学校的基础教育并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

另一方面,情商课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塑造思维,和同样价格昂贵的奥数课程相比,它确实能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情商课逐渐成为一些经济能力殷实都家庭之选择。

学生、家长的这种刚需,让情商教育这种概念化的东西,一时间就成为新兴市场,也造就了一个蓝海产业。

投资前景看好,利润空间大,自然就会有众多商家和机构纷纷进场分肥。

但目前来看,情商教育是否就真的“存在即合理”?

学费不菲的课程是否就能给情商“充值”?

在还没有标准和规范出台的前提下,市场就已经“穿鞋跑步”,对于这种先入为主,又有谁来对它进行监督?

应该看到,一些家长之所以会考虑给孩子选择情商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孤僻、不爱交流。

这种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成长烦恼”,和情商表达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还是有所区别。

市场上流行的情商课程,更多在于对孩子以鼓励、思考空间以及增加沟通。

这种趋向于心理干扰的流程,如果就能转变成情商培训并用它来挣钱的话,恐怕就太过短平快了。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为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培养提供了重要遵循。

因此,包括情商意识在内的素质教育,应当是义务教育领域的重要支撑,它也应该由教育主体来加强。

如果只是抓住了分数和考卷,而学生其他素质教育的“业务”被市场全盘包办,这显然就达不成教育对知识输送和人格塑造的首尾相连。

一些条件优渥的学校,已通过在学生中开展采访活动、户外演讲、播音实践、体育拓展等主题行动来推行情商培养。

这种精英教育的“先知先觉”,造成学生、家长对于优秀学校的掐尖。

但更多的普通学校还没有达到这种软硬件要求,因此留下了大片情商教育的空白领域。

试想,情商课作为孩子们精神领域的补给品,如果任由市场化介入,恐非学生之福。

因此,能否由某些非盈利的青少年组织来“代劳”,从而达到公益属性。

譬如,美国的童子军机构,就通过一系列户外活动让孩子逐渐完成诸如自尊、公民意识及野外生存技能等价值观的灌输。

这种经验,可以借鉴。

3.以规范执法守护法治信仰

张洋

公安机关被赋予一定的执法权,就是被赋予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每一次规范行使手中的执法权,都是一次对群众诉求的回应。

法治社会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公民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守,也离不开执法者对法律的规范执行。

如果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者的行为本身存在“毛病”,法治权威必然会在人们的心中大打折扣。

正因如此,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全面建设法治公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公安规范化建设的反复强调,背后是全社会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公安机关破了多少案,还会关注办案程序是否正当合法,是否尊重和保障了人权;

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公安机关能提供哪些行政管理服务,还会关注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如何,是否存在“门难进事难办”。

群众关注的深入,决定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深度。

此次《意见》正是立足于“深化”,从落实受案立案工作责任制,到进一步严格要求依法规范取证,再到规范执法窗口服务……语文月刊一系列的新制度新机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符合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要求。

适应新形势是一种“深化”,解决老问题也是一种“深化”,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成为将来的短板,影响整体工作向前推进。

近年来,一些执法瑕疵、缺陷甚至是违法行为总是被迅速传播开来,接受公共舆论的评判,接受法律制度的审视。

这些瑕疵和缺陷给执法公信造成阴影,让法治权威蒙受损害,也让一些基层民警备感压力。

然而,群众监督也是为了法律能够得到更充分准确的实施,为了整个社会能够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转,这和民警执法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看清这一点,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习惯于在镜头前执法。

避免过去一些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等突出问题的再次发生,关键在于让每一个公安民警深刻地认识到,拥有执法权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依法行使权力,必然要求根据群众的广泛意愿,按照群众的共同意志——法律,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自觉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这是《意见》着力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再好的执法制度和机制,都有可能和实际执法行为形成“两张皮”。

还应该看到,一些法律制度的缺位,会让公安民警在解决新问题时束手无策;

一些执法标准的不统一,也会招来群众关于“同案不同罚”的争论;

一些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一些领导干部的指手画脚,都会让公安干警感到左右为难。

进一步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执法环境,也是确保公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当务之急。

公安机关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者和保障者,也是践行者和遵守者。

公安执法规范化程度越高,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就越能在全社会形成,给百姓带来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也就会越强烈。

未来,伴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伴随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化,这种正相关效应必然会越来越彰显。

《人民日报》(2016年09月28日05版)

4.尊重“北大屠夫”再执屠刀的选择

江德斌

陆步轩这个北大毕业后在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才子,经首次报道之后,几乎家喻户晓,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

2004年陆步轩进了当地一档案局工作,肉摊交给家人打理。

今年9月19日,他宣称辞去公职,继续卖肉。

不过这次他把肉摊弄大了,和合伙人北大校友陈生一起赶互联网大潮,在网上卖猪肉。

他说,当公务员是情怀,但收入低难以维持生计,想成为猪肉专家。

(据9月20日《华商报》

“北大屠夫”重拾杀猪刀卖肉,一如既往地成为热点话题。

他在相隔12年后,辞去公职再次卖肉,没有那么惊心动魄的情节,显得更为从容平淡,不再留恋体制内的稳定和福利,而是怀抱重新创业的心态,开启人生的新路。

在知天命的年龄阶段,大多数人更期盼安稳平淡的生活,相比之下,陆步轩的选择更需要勇气,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成功或者失败,都是未知的概率。

不管结局怎样,我们都应尊重其选择权,为他的勇气点歌赞吧。

陆步轩是个颇具社会争议性的人物,他的言行多次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主要跟他的学历背景及职业有关系。

普通人很难想象到,一位北大的才子,居然会在街头卖肉,这种反差太大,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引起的争议也非常大。

不过,这些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生做环卫工、卖羊肉串、开擦皮鞋店、做月嫂、卖肉夹馍等新闻层出不穷,公众早已见怪不怪,并逐渐用平常心态来看待,尊重他们的就业选择权。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已经接受多元化思维,不再坚持旧有的就业观,只要是凭借个人能力和兴趣做事,无论哪种职业,都能做出成绩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

而且,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独木桥”不好走,倒不如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多元化就业也就应运而生。

事实上,在国外发达国家,高学历者也不全是精英职业,同样干着各种各样的工作,诸如服务员、工地、快餐店等,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可见,大学生做什么工作并不重要,卖猪肉也是个人正常选择,只要是付出努力赚合法的钱,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语文月刊都将赢得社会的尊重。

至于“北大屠夫”陆步轩的回归,跟其他劳动者的离职再就业,也没有本质性差别,更何况,这次他是干上了电商,亦符合“互联网+”的创业潮流。

恰如陆步轩的校友及合伙人陈生所言:

“我们没自杀、没跳楼、没出国,我们是正面的。

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1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而且,同样是做猪肉生意的陈生,如今已实现了连锁经营、创立品牌、公司上市等成绩,为消费者供应放心猪肉,社会价值一点都不小。

陆步轩如果能够将实践经验与学术结合,成为猪肉方面的专家,实现其梦想,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5.学生迷恋“苹果”是消费主义的娇嗔

斯涵涵

9月17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成都手机销售火爆的太升南路上,由于新“苹果”在初期发售量少,价格同样在水涨船高,最贵的一款iPhone7plus甚至炒到24000元,足足是原价的两倍还要多。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购买苹果手机的人群里,学生占了3至4成,成购机主力军。

(9月18日《华西都市报》)

学生处于学习阶段,没有经济收入,却成为购买苹果手机的主力军,其中的反差令人警醒。

长期以来,苹果手机系列在我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之间存在一种消费误区,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财富的炫耀。

一些人千方百计以买到为荣,为iPhone疯狂的现象我们早不陌生,有富家子、土豪为此一掷万金的,也有屌丝为此卖肾的,更有黄牛借此爆炒的,“爱疯”的意思早已家喻户晓,“我把肾都卖了,你却不卖我”,网络段子此起彼伏,凸显畸形的消费主义以及人们对此现象的揶揄。

最贵的一款iPhone7plus炒到24000元,事实上是一种营销策略。

每年iPhone出新机,前期都炒得很凶,畸高的价格是对新机的一种强势宣传,成功达到广而告之效应,也在初期‘吓’住消费者,让他们对比购买其他款式。

其实对新旧机型都是一次大幅度的促销,而在一个月后,市场价格便能回归稳定水平,消费者应该看清迷局,理性购机。

学生成购机主力,缘于家长的攀比心理以及补偿心理:

“别个娃娃都在用,还是要给孩子买一个嘛”;

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及自己的虚荣心,不惜花掉一两个月的工资来购买苹果手机,一味迁就盲目溺爱往往物极必反,或将苹果手机作为一种错误的奖励,孩子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成为理所当然,使得孩子文化分数和受教育程度很高,而量入为出的财商及关爱亲人的“成绩”较低。

学生狂购新“苹果”是消费主义的娇嗔。

时时把引流消费潮流品牌纳入目标参照范畴,是一种价值误导,会对刚刚成年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事实上,大学生要对家庭、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参照,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未来设立一个长远规划和人生目标,要用知识和能力来装扮、提升自己,切莫因疯狂追逐一个“苹果”而迷失于消费主义的森林。

6.校园贷当与高校保持安全距离

邓海建

继重庆、广西和深圳陆续出台针对校园贷监管政策后,上周,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了关于校园贷的“八项不得”。

其中包括网贷平台不得向未成年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提供借贷撮合服务;

不得委托学生、校园工作人员、校园商户等在学校开展推销或代理活动;

不得开展违规违法的催收行为等。

(9月13日经济参考报)

校园贷野蛮生长的历史,不过再次印证了“不作不死”之定律。

2016年上半年,与爆发式增长的校园贷生意相匹配的,是“跳楼自杀”、“裸条借贷”等各色负面传闻。

借钱的、催债的……一幕幕惊天大戏,在校园与借贷公司之间上演。

最后的最后,舆论声压之下——8月24日,银监会就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明确提出,目前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

大势已定之后,属地管理的紧箍咒一声声念起。

9月7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规范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明确八项具体规定;

次日,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牵头发起成立“上海校园贷绿色联盟”,提出“五要五不”规则……算上重庆、广西、深圳等地的规定,校园贷任性妄为的历史,基本算是快要画上句号了。

借贷消费自然不是洪水猛兽,大学生作为成年公民,亦有合法的消费自由。

不过,下面两组数据还是值得警惕:

一是据统计,201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有3000万左右,这个群体有超过80%的人资金短缺,估算消费信贷市场超过4000亿元。

二是根据融金宝理财此前发布的《2015年大学生消费分期调查报告》,30家平台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中,七成费率不明确或者标示不清,逾期不还后,不同平台逾期费相差10倍。

黑色公司、诱导消费、格式陷阱……当无序的校园贷市场呼风唤雨的时候,阅历尚欠、自制力弱的大学生们,估计难免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有人说,禁得了欲望,禁不了需求。

这话当然很有道理,校园贷领域的问题,比如很多是违法事件,显然也不该让金融模式背黑锅。

一刀切地禁绝校园贷,既不利于学生成长,亦悖逆市场规律。

不过,此起彼伏的失范行为,起码传递了一个共识:

校园贷当与高校保持安全距离。

这个安全距离,当有两层含义:

第一,校园贷可以“卖苹果”,但不能扮演“美女蛇”。

一切以挑逗或蛊惑为手段的校园贷,恐怕起码是悖逆商业伦理的。

第二,校园贷乱象中,即便是合规公司,不少也是违规操作,审核形同虚设、监管牛栏看猫,更别谈不少公司涉嫌高利贷式经营。

如果不能及时“清理门户”,校园贷求生的呼声,恐怕就谈不上理直气壮。

发学生的财,固然也是生意,但怎么去发财,显然不该僭越法理与情理之“双轨”。

7.“罚款0元记0分”张弛有度的教化更有效力

杨朝清

这两天,有不少读者反映,爱车不知何时身背“罚款0元、记0分”的奇怪罚单,不知道怎么处理。

记者从福建厦门市交警部门获悉,这种警告性罚单也要处理,否则车辆将无法年检。

(9月13日《海西晨报》)

伴随着消费结构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变,汽车逐渐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但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文明却尚未建立起来;

作为一种“文化堕距”,一些司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比时代潮流“慢了一拍”,背离交通规则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见怪不怪。

对交通违规行为开罚单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升司机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一种手段。

与那种震慑性罚单相比,“罚款0元记0分”无疑是一种柔软的力量--这种警告性罚单对轻微的失范行为发出了预警,既达到了对司机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教育的目标,也以更加人性化、更有操作性的方式得到了司机的接纳。

许多司机违背交通规则并没有很强的图谋性,即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破坏规则;

许多情况下是为了贪便宜、图方便,是为了减少遵守交通规则的成本。

不论是驾驶机动车时向道路抛撒物品,还是在驾驶室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抑或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机,这些失范行为程度轻微、面大量广,“罚款0元记0分”无疑实现了规则严肃性与执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罚款不是目的,催生汽车文明才是目标。

罚款和扣分作为一种治理手段,不能过度利用甚至滥用。

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既要有“问题意识”,看到交通违规行为的安全隐患和文明缺失;

也要有“过程意识”,明白社会文明的塑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过程。

只有将“问题意识”与“过程意识”有机结合,对交通违规行为的规训与惩罚才会张弛有度、刚柔并进。

“罚款0元记0分”并非对轻微失范行为漠视和纵容,而是采取了一种宽严相济的方式。

尽管没有罚款没有扣分,司机依然要接受惩罚。

究其原因,轻微的失范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教化,就会不断积累;

轻度的失范行为就会演化为重度的失范行为,零散的失范行为就会形成集中的失范行为。

只有防微杜渐,给轻微的交通违规行为及时戴上“紧箍咒”,才能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从“留纸条违停免罚”到“罚款0元记0分”,无不透视着社会治理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与那种冰冷的罚单相比,这样柔和、温情的罚单,不仅更容易让司机接受,也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交通文明的价值认同。

说到底,文明出行离不开司机的公众参与,只有让司机真正地转变了观念,交通文明才会更有社会基础。

8.“卖萌通缉令”切莫娱乐无极限

日前,陕西省公安厅悬赏缉拿在逃嫌犯,提供线索者有望获1万元奖励。

西安网警巡查执法官微发微博称:

找到他,你就能买“爱疯7”了,还是256G的。

此举引起了网友的讨论,有人认为作为通缉令来讲,如此轻松诙谐的措辞不够严肃、严谨。

也有网友认为,警察办案也要与时俱进,引起群众关注,更能发挥通缉令的作用(9月12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安机关开始甚至频繁地运用新颖的网络语言,什么淘宝体、咆哮体、凡客体、非诚体,在网络上宣传自己、回复群众、作预警提示等,这种带着明显时代色彩的新型宣传语,一改公安机关严肃刻板的形象,有助于拉近警民关系,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以求真正有效地为民服务。

但是通缉令用“爱疯7”作引子,未免有哗众取宠,“娱乐无极限”之嫌。

首先,该通缉令透露出浓烈、奢靡的消费主义。

苹果手机系列本身在我国消费者之间就存在一种消费误区,一些人千方百计以买到为荣耀,不惜啃老、贷款甚至违法犯罪。

在通缉令中,时刻不忘把引流消费潮流品牌纳入目标参照范畴,不仅帮国外品牌做了免费广告,更是一种价值误导,会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不良影响。

通缉犯是犯罪人群,通缉令是针对这种特定人群的一种法律文书,是法律威严的体现。

将抓逃犯与消费行为等同起来,必然混淆是非,产生误导。

其次,热捧这些网络语言、苹果手机的多为青年人,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对这些花样翻新的某某体、名牌手机津津乐道且运用娴熟。

这也决定了其性格的另外一面,即好奇心强,容易冲动。

如此轻率的广告用语,易使冲动的年轻人对抓捕后果估计不足,甚至抱有美好想象,大大消解了法律的严肃性,让人感觉不适。

其三,诙谐幽默的推广用语,的确可以起到吸引眼球的传播效果,但不是任何事物任何人都适用。

通缉令作为严肃的法律文件,其语言应该有个度,卖萌也要分清对象,不注意掌握分寸,法律法规娱乐性解读,极可能事与愿违。

劝谕与警告并重,严肃与规范并存,才是通缉令的作用所在,也是法律威严的体现。

“爱疯7”通缉令,是对警务语言网络化的误读。

通缉令很“萌”,群众很“晕”,其作用难以预料,还得认真对待谨防走偏。

9.“私人定制”别简单化为“选课噱头”

段思平

“我要定制一个幽默,风趣,能将复杂的工科知识简单化的男老师。

”“亲,给我定制一个热情开朗能与我们有更多交流的年轻女老师……”9月9号至10号是江西理工大学新生报道的日子,该校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推出“私人定制”教师模式,新生只需在报到时先填写一份“教师定制订单”,便可私人定制老师。

(9月11日央广网、当代生活报)

“私人定制”的概念非常美好,但在实际落地时存在一定难度。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学院的老师数量是有限的,某一具体课程的可选教师也就是那么几位,再怎么“私人定制”,只是小范围的优化配置。

并且,当学生提交要求后,仍是由学院教学秘书等工作人员来汇总统计,再进行教师与学生的配对,这些工作人员能不能完全理解学生的要求,实现学生理想中的“定制”,仍然要打一个问号。

其实“私人定制”从某种程度上说,类似于现在各大学普遍实行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校内系统上定制专属课程表、选择授课教师。

只不过,一般大学生选课前要通过学长学姐了解每个老师的情况,根据得到的信息来进行自主选择;

而“私人定制”是学院根据大学生反馈的信息,为每名学生配置教师。

但最终总的结果很可能是一样的:

少数有口碑、受欢迎的老师,人人都想选,但能如愿的只能是一部分人;

相当一部分教师特点并不突出,对学生吸引力一般,但既然开课了,也都会分到一定数量的学生。

可见,如果“私人定制”只是在学生选课时发挥点作用,那就是一个“选课的噱头”罢了,不值一提。

笔者所希望的是,“私人定制”所传递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能在高校的各个教学环节起到真正作用,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

这就要求校方真正重视“私人定制”的机制配套与后期运用,别学生选完课后就弃之如敝履。

一方面,“私人定制”要坚持下去并且推广开来,形成学生对教师要求的大数据。

校方要把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师招聘、考核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私人定制”指导老师教学,敦促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另一方面,要通过“私人定制”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风气。

如果教师在科研上的压力过大,就很难在教学中投入热情,“私人定制”的初衷就很难实现。

因此,校方要在管理中,让教育资源、评价机制真正向一线教师倾斜,让教师从根本上愿意扎根课堂。

说到底,“私人定制”到底是噱头还是创新,就看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一机制,能否真正为学生与教学服务。

10.购物网站的责任不能由职业打假人代劳

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职业打假人也将目光投向了购物网站,并出现了一批专盯网站的“网购职业打假人”。

在一些地方的法院,网购维权案件中原告为职业打假人的甚至占到了全部案件的9成。

(9月11日《北京青年报》)

随着网上购物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网购行列当中。

与此同时,身份特殊的职业打假人随之大量涌入。

查询案例发现,目前国内较大的购物网站几乎都曾被职业打假人起诉过。

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一起成长起来的职业打假人,之所以会把目光投到如火如荼的购物网站上,一方面是因为其在实体商店可进行操作的空间日益逼仄,商家在法治思维和压力倒逼下,已是内外兼修;

另一方面,只需登陆购物网站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职业打假人花在选择性购买的时间大大压缩,这给他们腾出维权、诉讼的时间。

但,购物网站对于职业打假人来说,并非“不设防城市”。

职业打假人对于在购物网站发现的存在质量问题或商家涉嫌虚假宣传的产品,操作时不如在实体商店得心应手。

一个重要原因是,购物网站一些非自营店铺在被职业打假人发现质量问题后,接下来的异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