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924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湖南中考面对面语文练习第二部分第二节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课外文言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

寓言说理(5年7考)

一、(2015株洲)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6分)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

使(刺史)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

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选自唐·张《朝野佥载》)

【注】传说乌鸦雏长大后,衔食哺母,后人因此说乌鸦懂得反哺报母恩。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群乌争来食之     吃

②其后数如此多次、屡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群乌)没有不飞落下来聚集在他家庭院的,并不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3.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分)[来源:

gkstk.Com]

内容:

文章叙述了郭纯在母亲去世后痛哭时,在地上撒饼引来群乌,让官府误以为是孝心感动了上天的故事。

主旨:

抨击了伪孝子的虚伪。

【参考译文】东海郡有个叫郭纯的孝子在母亲去世后,每次痛哭都有成群乌鸦聚集到他跟前。

官府派人来调查,发现确实是这样,于是,官府为这位孝子立牌坊,用来表彰他这一族人。

后来得知,原来是这位孝子每次哭母前,都在地上撒上饼子,因此群乌都争着来吃。

以后多次这样,后来群乌一听到这位孝子的哭声,以为又有饼子吃了,(群乌)没有不飞落下来聚集在他家庭院的,并不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二、(2015湘潭)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6分)

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③。

或不给④,则加鞭棰焉。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

“山之果,公所树⑤与?

”曰:

“否也,天生也。

”曰:

“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

“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

“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言未既,众狙皆寤⑥。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⑦,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⑧而死。

【注】①狙:

古书上指一种猴子。

②部分:

部署、分派。

③赋什一以自奉:

抽取十分之一的赋税供自己享用。

④给:

供给,满足。

⑤树:

栽种。

⑥寤:

同“悟”,觉醒。

⑦柙:

关兽的木笼。

⑧馁:

饥饿。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D )

A.

B.

C.

D.

【解析】A项中两个“之”,前者是动词,“到、去”的意思;后者是倒装的标志,可译为“的”。

B项中两个“于”,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动词,相当于“比”。

C项中两个“以”,前者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的意思;D项中两个“而”都表顺承,故选D项。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猴子们都怕他(狙公),被他害苦了,却都不敢违抗他。

3.文中写道:

“言未既,众狙皆寤。

”意思是小猴子的话还没说完,所有猴子都醒悟了,明白了。

从文意看,猴子们明白了什么?

(2分)

①果实是天生的,自然的,没有理由分给狙公;②一直以来狙公都是不劳而获,靠役使、剥削他们而生活;③他们的生活不需要依靠狙公。

(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楚国有个以养猴子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

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给猴子分派工作,让老猴率领(其他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赋税供自己享用。

有的猴不给,(狙公)就鞭打它们。

猴子们都怕他(狙公),被他害苦了,却都不敢违抗他。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

“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

”(众猴)说:

“不是,(果实)是天生的。

”又问:

“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

”众猴说:

“不是,谁都能去采。

”又问: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听从他并被他差使呢?

”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木笼,拿走他(狙公)积存的果实,相互拉着手(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

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人物传记(5年4考)

三、(2016长沙)文言文阅读。

(16分)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举元符三年进士。

(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

禾曰:

“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

”首抗疏⑥劾贯。

复劾经臣:

“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衣裾落,上曰:

“碎朕衣矣。

”禾言: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曰:

“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

“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来源:

gkstk.Com]

【注释】①增戍:

增加防守兵力。

②格:

搁置。

③表里为奸:

内外呼应做坏事。

④搢绅:

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

⑤迁给舍:

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

⑥抗疏:

上书直言。

⑦宦寺:

宦官。

⑧曹:

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

A.

B.

C.

D.

【解析】A项中两个“弛”的意思分别是“松弛”和“卸下”;B项中两个“或”的意思都是“有的人”;C项中两个“服”的意思分别是“佩服”和“穿戴”;D项中两个“本”的意思分别是“根本”和“本来”。

[来源:

学优高考网gkstk]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

例句:

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之有(《公输》)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解析】例句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A项“之”是代词,指“这种情况”;B项“之”与例句相同;C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之”是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每小题3分)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皇上)让自己把话说完。

(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砍头来报答陛下吗?

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

你更赞同哪一种?

请阐述理由。

(6分)

陈禾品质:

尽职尽责、忠诚、正直、勇敢、执着。

进谏方式:

陈禾是直言进谏,邹忌是委婉进谏(或讽谏)。

若赞同“直谏”,理由为:

直谏表达直截了当,让人迅速明白问题所在;若赞同“讽谏”,理由为:

讽谏表达委婉含蓄,让人乐于接受。

(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陈禾,字秀实,是明州鄞县人。

考中元符三年进士。

(当时)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

陈禾请求增加防守兵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

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

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

当时童贯的权势愈加扩张,和黄经臣等人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

陈禾说:

“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

我所处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

”他首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

又弹劾黄经臣:

“依仗恩宠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

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说皇上将任用某人,举行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一样。

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

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

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皇上)让自己把话说完。

衣袖被撕落,皇上说:

“你撕破我的衣服啦。

”陈禾说:

“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砍头来报答陛下吗?

这等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

”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

“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

“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

分类突破训练

第1类 人物传记

一、(2017原创)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16分)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

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

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

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馀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

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

“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

”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

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

②杂番:

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

③鬻(yù):

卖。

④仰:

依赖,依靠。

⑤我曹:

我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A.

B.

C.

D.

【解析】A项中两个“好”的意思分别是:

羡慕/美丽的;B项中两个“益”的意思分别是:

更加/增加,增多;C项中两个“简”都是“挑选”的意思;D项中两个“服”的意思分别是:

名词,衣服/动词,穿戴。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例句:

为番人所据

A.陈胜自立为将军(《陈涉世家》)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D.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解析】C项和例句的“为”都表被动,是“被”的意思;A项“为”是“做”的意思;B项“为”是“替,给”的意思;D项“为”是“为了”的意思。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每小题3分)

(1)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继盛)于是告诉哥哥,请求能够跟随塾师学习。

(2)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

杨公即使需要我们居住的帐篷也舍得,何况煤山呢?

4.“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

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

结合文章说说杨继盛的哪些行为值得我们赞赏?

(6分)

原因:

①选拔优秀的子弟请老师进行教导;②卖掉自己所乘的马,拿出妇人的服装,卖田资助诸生;③改变番人独据煤山的状况,解决百姓取薪难题。

值得赞赏的行为:

杨继盛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竭尽全力为百姓做事的品质。

【参考译文】杨继盛七岁失去母亲,继母妒嫉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乡里的私塾,看见乡里儿童在读书,心里很羡慕。

(继盛)于是告诉哥哥,请求能够跟随塾师学习。

哥哥将这些对父亲说了,(父亲)听了之后让他学习,但放牛不能停止。

(杨继盛)十三岁时,才能够跟随老师学习。

家庭贫困,(因此他)学习更加刻苦自励。

(当他被)贬为狄道典史时。

(狄道)这个地方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很少有人通晓诗书,杨继盛从他们的子弟中选拔一百多优秀的人,聘请三经老师教他们。

卖掉他所乘的马匹,拿出妇人的服装,卖田资助诸生。

这个县有煤山,被番人占据,百姓要到两百里外去砍柴,杨继盛召集番人并说服他们,他们都心悦诚服地说:

“杨公即使需要我们居住的帐篷也舍得,何况煤山呢?

”番民非常信赖爱戴他,称他为“杨父”。

二、(2017原创)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16分)

(李)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为人长,猨①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②,射阔狭③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④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太史公曰:

《传》⑤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⑥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