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8167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Word格式.docx

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

(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2)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

学生发现:

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

导出课题:

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

认识克。

  1.掂一掂,感受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

认识千克。

  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2.数一数,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个;

1千克果冻大约有()个;

()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

  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

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

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

(1000克)

  2.称一称,比一比:

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

你发现了什么?

(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

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

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例如: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材第89页第4题)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

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

  2、深化练习:

  改错题:

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村长,您好!

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

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

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

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学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币:

1克两袋食盐:

1000克

一袋洗衣粉:

1千克1千克=1000克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说课稿五:

列方程解应用题

  课题: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第九册128页例6。

  一、对教材的分析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习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

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

和倍"

和"

差倍"

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习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习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

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习都将具有积极作用。

在准备阶段的练习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习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

想一想"

,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次,由于小学生仍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考虑怎样做好这个过渡,在教学中采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明显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

  第三还要考虑学法指导。

本课要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应用题的方法、验算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检验方法时,采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并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与作用,从中悟出检验的方法。

教完例6后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课教学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主要针对新授的内容和学生不习惯用方程解及感到列方程有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是基本训练,进行列方程的训练,如,x的5倍与x的和是80;

根据题意把方程写完全的训练,如,果园里原有桃树x棵,杏树135棵,两种树一共有180棵。

=180,=135;

根据线段图列方程的训练,如,第二个环节是练习例6前的复习题,对学生再现了三年级的内容是为学习例6"

架桥"

为学习新课予作准备。

第三个环节是导入新课。

从改变复习题中的问题和一个条件,将复习题变成例6。

使学生感到数量关系并不生疏,但由于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又感到难做,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习新课提供良好的情感和认知的起点。

(第一阶段需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是教学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安排四个环节。

一是审题。

即,全面分析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画好线段图,找出已知数,并将其中的一个设为x,而另一个则根据题中的一个条件写成含x的代数式。

解答例6就应先设桃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数的3倍这一条件得出杏树为3x棵,画好的线段图如下:

二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前面设未知数时已使用了一个条件,现在用另一个条件来列方程。

即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列出方程x+3x=180;

也可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来设未知数,根据另一条件列方程。

这时设桃树为x棵,杏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180-x=3x;

也可设杏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树的3倍,得出桃树是13x棵,列出的方程是x+13x=180;

也可根据另一个条件设未知数,即设杏树为x棵,桃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x=3(180-x)。

但后几种方程解起来不方便,有的方程目前学生还不会解,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只列不解。

这些方程的列出有利于全面掌握数量关系,也有利于掌握,先根据一个条件设第二个未知数,再根据另一个条件列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但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会列出,特别是中差生,只掌握书中的一种即可。

列出这些方程后,学生自然会得出书中列出的方程容易解,为此,教育学生今后学习时,不仅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正确,还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易解的问题。

  第四个环节是检验。

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

(这个阶段需20分钟左右)。

  第三阶段是巩固练习,安排三个层次。

  一是巩固新知的练习,可做128页"

做一做"

中的题目。

接着做"

题目,让学生独立用解"

题的方法解"

题,完成知识的迁移。

第二环节安排课堂上的独立作业(5分钟左右)让学生独立做129页练习三十一的第一、二题,(对较好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题目)做完之后要认真进行讲评、纠正错误和打开思维受阻之处。

  最后做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29页练习三十一第3、4、5题)。

(第三阶段需15分钟左右)。

圆锥的体积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水槽6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板书: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

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

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

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

你发现到什么?

(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

等底等高)

(2)为什么?

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

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

(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教师:

(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指名发言)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

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

(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

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

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

(不能)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

(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

(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

(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答。

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

(提问学生多人)C教师板书:

×

19×

12=76(立方厘米)答:

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

体积是多少?

(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4.出示例2:

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

(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

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

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3.14×

()×

1.2×

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

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

5.比较:

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

(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

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

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⑴立方米②3a立方米③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3)2立方米

3.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

(长方体)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

(小组讨论)指名发言。

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

教室长12m,宽6m,高4m。

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书本44页第3、4、5。

板书: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

例1:

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例2:

(1)麦堆的体积:

3.14×

()=12.56(平方米)12.56×

1.2=5.024(平方米)

(2)小麦的重量:

5.024×

735=3692.64(平方米)≈3693(平方米)答:

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加减混合的计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32-10-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47页

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

(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

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

方法二:

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全班汇报交流:

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

(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

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

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

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认识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

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

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

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

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

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

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

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

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

(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提问:

量角器上有角吗?

有多大的角?

最大的角?

最小的角?

要求:

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

、30°

、78°

、140°

的角。

(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

(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

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

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内外圈度数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