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教案2七年级语文文档格式.docx
《诗五首教案2七年级语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五首教案2七年级语文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
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
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
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近体诗
形成年代唐代之前唐代
格律要求较少限制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古诗,古风律诗,绝句
合作·
探究·
展示
一、读:
语速,语调,节奏
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二、释题,背景
1.标题:
闻:
听说
左迁: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
寄托,托付
2.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三、思考:
A.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四、讨论:
A.古人云:
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
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五、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
反馈检测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与张若虚“此时相望不想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1杨花,子规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3.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第二课时
学习《登飞来峰》。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
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
会默写。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引言: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
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
《登飞来峰》。
2.作者链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其亦擅长诗词。
唐宋八大家之一。
3.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
师介绍: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
师补充介绍: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
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寻: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千寻:
形容塔很高。
闻说:
听说。
畏:
害怕。
遮:
遮挡,遮住。
缘:
因为、由于。
5.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
6.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
二>
、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
4.谁还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提出来。
5.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三>
、品读,体会诗的含义。
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读体会。
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4.生自由发言。
5.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
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
、诵读,表达情感。
1.师谈话:
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
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学生练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五>
、练习背诵。
(个人背,指名背,齐背。
六>
、尝试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写作手法
衬托象征
景:
塔高千寻——目睹之景(正面描写)
鸡鸣日升——传闻之景(侧面描写)——美好的政治前程
情:
浮云——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最高层——政治的最高决策层
进取精神:
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理:
登高望远寓情于景寓理于景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第三课时
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
1、知识:
背诵这首诗;
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
诵读能力;
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
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
陶冶美的情操。
由复习上节内容导入
常建,男,唐代诗人。
字号不详。
《唐才子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
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
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尤其前首“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
他还有一些优秀的边塞诗。
今存《常建诗集》3卷和《常建集》2卷。
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齐读本诗二遍。
三、理解此诗的意境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
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竹径”,竹林丛中小路。
“幽处”幽静的地方。
“禅房”僧侣们的住所。
“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
“竹径通幽处”,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去描述诗意的书作“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
“山光”山中的景色。
“悦”,用作动词,使……欢悦。
“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
“空”,消除。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
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
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俱”,都,全部。
“寂”,寂静,没有声音。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
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四、小结:
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
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五、背诵这首诗。
1.诗中描写环境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点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___________情怀。
4.这首诗构勒出怎样的意境?
5.在这样的意境中,作者的内心如何?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6.“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用到的写景方法是什么?
第四课时
学习《望岳》。
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
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3.背景链接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
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一、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二、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三、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
“远望”(补充背景常识:
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
问(1):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
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诗人是如何写的?
对你有何启发?
(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
“近望”问:
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
(“神”或“秀”,“高”。
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
“细望”问:
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会当”两句:
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四、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
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
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
(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五、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
1、炼字。
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
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
3、虚实相生......)
六、背诵古诗。
(齐背)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第五课时
学习《观沧海》。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1.导入新课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3.作者链接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
(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
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
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4.背景链接(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一、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
“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二、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三、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
写了什么景?
抒了什么情?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四、具体内容分析:
(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
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
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
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
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
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
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
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
(明确:
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
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
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提示:
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
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
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
让学生思考、讨论:
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
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
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
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五、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
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六、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
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
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七、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
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借景抒情:
海水树木草
实景:
秋风洪波欣欣向荣生机勃发
虚景:
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开阔胸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理想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著名的
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①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③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
⑤星汉灿烂⑥若出其里⑦幸甚至哉⑧歌以咏志
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
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