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园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们的家园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家园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初,随着从山西向境内大量移民、运河的通航和引种棉花的成功,手工机织业迅速发展,经济复苏。
明末至清代、民国,水患不断,战乱纷起,多灾荒之年,成武人民在逆境中不畏艰难,创造了成武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成武民风淳朴敦厚,英才辈出。
历代人们崇文尚武、尊老敬贤、诚信友爱、吃苦耐劳,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以伯乐为代表,苟变、祝维岳、庞籍、马默、苗好谦、韩克忠、郭玺、王济、张录、祝喻、刘淮、姚体备、周鸣峦、姚舒密、周自齐、宋还吾等代代英杰,足迹遍布神州各地,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使这片厚重的土地更具神采。
为了这方热土的繁荣和发展,历代仁人志士尽力竭智,鞠躬尽粹。
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彪成武史册,为历代成武人所敬仰和传颂。
二、成武历史的源头
远古时期,成武地处孟潴泽、菏泽与大野泽之间的平坦宽阔地带,境内属温带大陆型季风性半湿润气候,春季风多雨少、云淡风轻,冬季气温低、雨雪稀少。
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利于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境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古人类在此采集籽实、捕鱼狩猎,繁衍生息。
如采食“柳芽”、“榆叶”、“榆钱”、“槐花”等遗俗延续至今。
他们以亲缘关系结成原始聚菏,傍水择高地而居,随地势沿西南东北方向分布,形成城区和田塔周围两大群落。
为躲避水灾,他们筑土加高聚居地,渐而成台(堌堆)。
成武现仍有30余处堌堆士遗址,如文亭山、大台、小台、斗鸡台、吕台、田堌堆、高左堌、刘堌堆、晏堌堆、凤岭、记河寺堌堆、盆罐窑堌堆等。
因特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先民及早定居,不随季节变化而长途迁徒。
他们注重观察和把握动植物生长规律、制造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选择”和“储藏”食物,较早地由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向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进入农业文明。
“九州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於是民得下丘居土”。
大禹治水成功后,洪水不再是人类生命的重大威胁,先民逐步由台上移居台下,进行农作和养殖。
随着农作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生活资料逐渐有了剩余,民族聚落间开始进行频繁的贸易活动,社会产生贫富分化,渐而形成阶段对立,进入阶级社会。
附:
成武历史的源头
——成武众多土堌堆的来历及变迁
成武县境内四十年前有二、三十个大小不等的土堌堆,现在基本完整的还有三个。
这些土堌堆开头虽不十分规则,但大体上都呈现圆台状,高度在2~8米之间,台上面积一般在1000~6000平方米之间。
其名称除“堌堆”外,还有“山”、“台”、“岗”、“丘”、“峰”等。
关于这些土堌堆的来历及变迁情况,过去只是民间有些传说,如:
文亭山是很早以前某天的五更自己长出来的,因为被一个早起拾粪的人惊了,所以没能长成大山;
还有的说,这些堌堆是古代特筑的眯将台或烽火台等等。
这些传说,或属神话,或属猜想,当然都不能科学地解释堌堆起源的问题。
本人自发现城湖汉代陶管井群和其他文物以来,对堌堆进行了一番考察和研究,并根据堌堆出土物和有关文献的零星记载,形成了关于堌堆来历及变迁情况的初步看法。
堌堆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原始先民为避洪水而筑的住台。
到目前为止,其历史变迁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新石器时期原始先民居住阶段
成武县地处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
新石器时期,成武所属的中原一带“洪水茫茫”(《诗·
商颂·
长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史记·
夏本纪》),“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
览冥训》)。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这一带的原始先民不得不筑台而居。
原始先民为避洪水而筑的住台,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个个土堌堆的起源。
也就是说,这些堌堆不是自然高地,而是人工筑成;
不是原始先民择自然高地而居,而是人工筑台而居。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一开始修筑的土台子远没有现在这么高,今天所看到的土堌堆是在第一次修筑后漫长的居住过程中逐步堆积而成的。
这种堆积又有两种方式,一是台下地面在洪水泛滥过程中不断淤高,致使土台的相对高度降低;
为适应这一情况,先民又多次从台下取土加高台子;
二是由于台上简陋的房屋频繁翻修逐步堆积而使之增高。
这两种方式的堆积至今仍在鄄城、东明等县的黄河滩区存在着。
堌堆中出土的石斧、石刀、方格纹或篮纹陶片等物是该时期的物证。
2、荒台埋入暮葬阶段
新石器末期,大禹治水的成功标志着先民对洪水的控制。
其后,先民逐步由台上移居台下。
关于此事,《史记》有明确记述:
“九州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於是民得下丘民土。
”(《史记·
夏本记》)“下丘居土”,就是由台上移居以下。
从先民全部居住台上到全部移居以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其间有一个“部分住台上、部分住台下,台上逐步减少、台下逐步增多”的阶段,先民全部移居台下的时间大体在西周。
春秋时期,这些高台(不限于成武境内的)是被废弃的阶段,其中一的部分曾多次被用作诸侯会盟或学人会文的地方。
如公元前661年前,“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
公元前651年,“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并“盟于葵丘”(《左传·
亻喜九公年》)。
“梁丘”即今成武东北的梁王庙堌堆;
“葵丘”即今鄄城旧城西南五里的葵丘堌堆。
成武旧县志中有孔子的学生曾子与“三冉”会文于文亭山的记载。
到战国、秦汉时期,荒废了几百年的堌堆被埋入墓葬(此种现象与择高处而葬的观念有关)。
文亭山、高堌堆等出土的战国、秦汉墓葬(其中有战国铜剑、铜爵、汉鼎等物)是该时期的物证(现在凡是基本完整的堌堆中仍有密度很大的秦汉墓葬)。
原认为,土堌堆仅是古墓群,现在看来此认识不全面,这些堌堆首先是原始先民的居住遗址,然后才变成了战国及秦汉的墓群;
原认为,堌堆是为修坟培土而成,现在看来此认识不正确,堌堆不是为修坟培土而成,而是先有堌堆而后葬人。
3、台上建庙阶段
台上建庙始于南北朝,发展于唐,盛行于明末清初。
从墓葬停止到台上建庙也有一个荒废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从东汉后期至北魏。
从情理上讲,不会头一年还葬着人第二年就在台上建起了庙,从停止葬人到建庙应该有一段时间;
从实际情况看,东汉末年成武名人张寿(竹邑侯相,曾任谏议大夫尚书右丞)墓不是在文亭山中,而是在文亭山后附近。
这说明,至迟到东汉末年就已在堌堆中停止了葬人(这里需说明的是,出土的铜鼎、铜剑、铜爵等殉葬物表明,堌堆中的葬者多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些有身份的人。
像张寿这样葬物表明,堌堆中的葬者多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些有身份的人。
像张寿这样身份的人,如没有特殊原因,是完全有资格葬入文亭山中的。
张寿未葬入堌堆中的原因主要是其中的墓葬密度太大,无法再葬了。
张寿之所以不能葬堌堆中,也要葬堌堆附近,乃习惯使然)。
就是在这个阶段——第二次变为荒丘的阶段,佛教传入中国,并在南北朝迅速发展起来,于是它再次被利用:
人们在台上建起了寺庙,鄄城县陈良乡义城寺遗址出土的北魏和北齐造像碑是其证明。
成武旧县志有唐代曾在天台建院的记载,“院”也就是庙院。
不久前,白浮图乡李河堌堆出土清初“观音阁”石匾一块;
定陶县仿山有一块明代天启三年重修庙宇的石碑,说明明末清初台上修庙成风。
由于中国是一个多神论的国家,所以台上的庙不光是佛教的寺庙,还有其他神庙,如玉皇庙等。
台上的寺庙一直存在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当时有的台上的寺庙有前后三进院落,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宏伟,雕塑之精美,目睹者至今记忆犹新。
台上庙的长期存在是堌堆中含有历代瓷片(文亭山、大台有唐宋青瓷片,小台、记河寺有青花瓷片)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使堌堆得以存在下来的主要原因。
4、扒庙毁台阶段
此阶段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尚未结束。
四十年代扒庙,五十年代初开始毁台,七十年代疯狂地毁台。
扒庙是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内容(反神权)而进行的;
毁台主要是烧窑、积肥(堌堆土色黑而肥)和用土而造成的。
现在有的堌堆已被夷为平地,如李河堌堆,春夏季节,除在原址长着青青的禾苗和偶尔看到的几个古代陶片外,再也看不到其他痕迹;
有的仅剩个小茬,如小台、高堌堆等;
只有文亭山、大台和晏堌堆由于特殊原因(分别为建烈士纪念堂、建雷达站和建学校)基本上得以保留。
本文的基本观点,也适用于鲁西南乃至整个黄泛区和世界各地古文明发祥较早的江河滥区的绝大多数土堌堆。
人们常说: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人不能生活在河中,那么这个“摇篮”具体在何处呢?
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具体说就是黄泛区这一个个土堌堆,或者说,这一个个土堌堆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而成武众多的土堌堆就是中华民族摇篮的一个部分。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泛滥,堌堆被淤埋得很深,所以至今没有一个堌堆被发掘到底。
我认为,根据菏泽地区流行的关于尧、舜、禹的传说和文献资料(资料表明,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在今菏泽地区),将来在菏泽地区堌堆(包括成武的堌堆)的深部,有可能挖出对解决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文化。
综上所述,成武县的堌堆和整个中原黄泛区的土堌堆一样,不是一般的土堌堆,而是含有丰富的古代遗物,又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遗址,还是南北朝以后历代的寺庙遗址;
它们既是成武文明的发祥地、历史的源头,又是成武的一部无字志书和历史的见证。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它是中华民族摇篮的一部分。
大台
大台,又名东台,也称寿峰,位于县旧城东关外、护城堤内。
志载:
“唐建院于上,古碣犹存,邑之望山也。
迎春、启蛰、宴会、雅集多于此”。
登台观日出,称为“寿院朝曛”,为成武胜景之一。
游寿峰记
徐桓
县东里许有台,名寿峰,高数仞。
其上林樾丛集,浮岚积翠,虽辋川别墅不是过也。
南临官道,村墟掩映;
北枕巨川,清流潆洄。
西望则雉堞参差,重楼画阁,叠出其中;
东望则长堤迤逦,雨草烟花,争芳于下。
向之登临肆志,遐瞻远瞩,寓于心目间者,如是足矣!
庚子春,与二三知己读书文亭,适值雨霁,散步凉天,友人刘子因邀予一游焉。
予欣然乐从,爱遵微行,步曲经,攀援而上,彳亍。
而行。
其时烟霞澄鲜,林木如洗,面拂轻风,目送闲云,不啻作天际真人想。
低徊久这,兴尽欲返。
适友人陈文淮青笠绿蓑蜡屐来游,予相见甚欢,因酌酒于山阿之下。
翠盖为亭,绿茵为褥,断碣为几,曲木为床,岩花偕人而俱红,天簌与歌声相间。
宴酣之乐或叙寒暄,或谈诗书,觉人世之富贵功名皆无所容心焉。
既而壶已倾,樽已倒,刘子、陈君皆人醉乡,予亦心旷神怡,与万化同游覆载之中而相忘于天地之大,然后知向之游者,犹示能于此中得少佳趣。
而游乃自今始也,是为记。
寿峰夕饮竹林
宋权
茅庵隐竹里,夕照人林纷。
袁尹俄来看,主翁不使闻。
自然生白粉,真若舞仙裙。
酒共人同碧,朱霞绚暮云。
登寿峰
刘源昆
朝曛登寿院,木落散秋声。
野渚田千顷,烟楼水半城。
堤长云外绕,河断日边明。
故国青山色,凭高六幕清。
东台秋望
张同升
秋入郊原画卷开,西风残照此登台。
文山草掩云全散,菏泽烟寒雁乍来。
荒径樛蟠余古柏,断碑剥蚀掩苍苔。
试寻侍御歌吟处,落日孤城幕柝衰。
日观峰观日出
宋晓
夏商周时期的成武
夏商
文亭山
成武县城西北0.5公里处,有土丘突出于城湖之中,高十余米,名文亭山,又名云亭山。
传说春秋时,曾子与“三冉”(冉雍、冉耕、冉求)曾会文于此,后人于土丘上建亭纪念,名“会文亭”,这土丘便称为文亭山了。
又传说:
汉高祖刘邦,曾驻跸文亭山,上有五色祥云笼罩,所以文亭又名“云亭”,文亭山又名“云亭山”。
据专家考证文亭山形成的年代应在新石器时代,是一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
可以说,文亭山是成武历史的源头,是成武古老文明的象征,是成武历史和文明的发祥地。
1964年文亭山被辟为烈士陵园。
这里翠柏绿柳,郁郁成荫。
每当盛夏,山下碧波荡漾,芦苇婆娑,山上柏柳滴翠,繁花呈姿,风景宜人。
这里不仅是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地方,更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胜地。
1989年文亭山被成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后原有汉竹邑侯相张寿墓,墓碑文传为东汉书法家蔡邕所书,为少有的汉代碑刻珍品。
此碑结字方整,中宫紧密,左右开张,多用方笔,书风淳古老健。
清翁方纲谓:
“碑字淳古。
与《孔彪碑》相类。
牛氏拟以《白石神君碑》谓开魏隶之法,然是碑隶法实在《白石神君碑》之上也。
”(《两汉金石记》)方朔跋此碑云:
“字体遒紧方整,起笔作势皆可法,与《武荣碑》额相似,汉隶中妙品也。
”(《枕经金石跋》)
文亭山的北面有一土丘,此为斗鸡台。
传说春秋时,宋灭郜国后,违背了北杏之会的盟约,齐桓公于公元前679年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盟友,出兵讨伐,单伯带兵与他相会于宋北境,打败宋国后,他们就在台上斗鸡取乐,庆祝胜利,此后世代相沿就成为人们斗鸡取乐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