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化学用语专项汇编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高考真题化学用语专项汇编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化学用语专项汇编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
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
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
2CuCO3
【答案】C
A.字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说法正确;
B.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化学成分可知,其中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说法正确;
C.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说法错误;
D.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C,故本题答案为C。
4.[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A.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A选项正确;
B.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B选项正确;
C.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
D.火棉是名为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D选项正确;
答案选C。
5.[2020江苏卷]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PM2.5
B.O2
C.SO2
D.NO
【答案】B
A.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A不选;
B.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选;
C.SO2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是形成硫酸型酸雨,SO2属于空气污染物,C不选;
D.NO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有:
硝酸型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O3层等,NO属于空气污染物,D不选;
答案选B。
6.[2020天津卷]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NaOHB.NaClC.NaClOD.Na2CO3
工业上用Cl2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84消毒液”,反应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杀菌消毒,故“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答案选C。
7.[2020天津卷]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B.钟南山C.侯德榜D.张青莲
A.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测定了青蒿素的组成、结构,成功合成双氢青蒿素等;
B.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C.侯德榜的主要贡献是:
揭开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创立了侯氏制碱法等;
D.张青莲的主要贡献:
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描述的是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过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屠呦呦;
答案选A。
8.[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
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A.结构式是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一个短横来表示,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和每个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故A正确;
B.结构简式中需要体现出特殊结构和官能团,甲酸甲酯中要体现出酯基,其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B错误;
C.键线式中每个端点为一个C原子,省略C—H键,故C正确;
D.甲基中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还剩一个成单电子,故D正确;
9.[2020江苏卷]反应
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
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B.N2分子的电子式:
C.Cl2分子的结构式:
Cl—Cl
D.Cl-的结构示意图:
A.N原子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7+9=16,该氮原子表示为
,A错误;
B.N2分子中两个N原子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N2分子的电子式为
,B错误;
C.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l—Cl,C正确;
D.Cl-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
,D错误;
10.[2019新课标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分析】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详解】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
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
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
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握物质性质、反应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
11.[2019新课标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
C.“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
D.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高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12.[2019新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解析】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
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13.[2019江苏]反应NH4Cl+NaNO2
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N2的结构式:
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分析】此题考查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包括:
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以及不同核素的表达等,根据各化学用语的书写要点分析。
【详解】A.核素的表达式
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则中子数=A-Z,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为
,A项错误;
B.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还需要3个电子(或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氮气的结构式为N≡N,B项错误;
C.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则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Na+的结构示意图为
,C项错误;
D.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两个氢原子分别和氧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D项正确。
故选D。
14.[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
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
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
【详解】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
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点睛】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创新点在于除了要判断是否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还给其加了限制条件“同主族”,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15.[2019天津]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涉及化学反应;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涉及化学反应;
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涉及化学反应;
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涉及化学反应;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
【解析】A.次氯酸中Cl最外层为7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一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O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两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而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A项错误。
B、C、D等3个选项均正确。
故答案选A。
17.[2019北京]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C
D
NaCl溶于水
电解CuCl2溶液
CH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
NaCl
Na++Cl−
CuCl2
Cu2++2Cl−
CH3COOH
CH3COO−+H+
H2(g)+Cl2(g)
2HCl(g)
ΔH=−183kJ·
mol−1
本题A、B、C选项应区分电离和电解的概念。
电离是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如A选项),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如C选项);
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个装置(构成:
外加电源,电解质溶液,阴阳电极)。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还原氧化反应的过程(如B选项)。
A.NaCl为强电解质,NaCl溶于水,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自发解离为Na+和Cl-,故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氯化铜溶液,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
Cu2++2e-=Cu,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失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
2Cl-+2e-=Cl2,所以电解总反应为:
Cu2++2Cl-
Cu+Cl2↑,故B符合题意;
C.CH3COOH为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因此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436kJ/mol+243kJ/mol=679kJ/mol),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31kJ/mol×
2=862kJ/mol)之差,即放热183kJ/mol,放热∆H为负值,所以H2(g)+Cl2(g)=2HCl(g)∆H=-183kJ/mol,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点睛】本题所选四个实验(或原理)均取材于课本,可见高考题越来越回归于课本。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用语,涉及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电解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题目把化学用语与化学反应原理巧妙地结合。
18.[2018江苏卷]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解析】A项,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O2+6H2O
C6H12O6+6O2,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下降;
B项,自然降雨时H2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O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
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19.[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解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
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0.[2018·
新课标全国Ⅱ]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解析】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
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1.[2018新课标Ⅱ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解析】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
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22.[2018新课标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
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
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23.[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
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
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
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
选项D合理。
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
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
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
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
24.[2018海南]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B.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
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
【解析】A.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