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6941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市导游词共25页文档格式.docx

广场上所有的建筑沿中心广场环形布局,南北以中山路口为轴线呈对称分布。

西南斜轴线从开明街路口直通三江口,形成强烈的现代气息。

  由主入口进入后,就是万平方米的休闲、演绎中心广场,广场宽阔、壮丽、往南可以望见歌德式教堂的高耸屋顶。

这座教堂是根据1702年法国传教士郭中传在灵桥门内建筑的药行街天主教堂,在1997年扩建2000年竣工,大厅脊高31米,钟楼高66米采用顶尖造型和色彩窗玻璃,是一座典型的歌德式建筑。

  进入广场后跨过二座平行的小桥,便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和超大水幕电影。

总投资4000万元的水景系统呈“L”型,总长200米,主喷泉长达95米,与广场的中心舞台遥相呼应,主喷泉的核心是两座桥之间的号称“擎天柱”的喷泉,中心的一支大口径的喷嘴射出直径达38毫米的水柱,喷高可达40米,形成一柱擎天之势;

整个音乐喷泉有2000个喷嘴,400多台水泵,全部由电脑控制,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高压气泵式激光音乐喷泉技术,喷泉在激光和音乐的配合下,能高速喷出一个个晶莹透亮的水柱、水花、能组合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高岗花式”、“华尔兹花式”、“蝴蝶展翅式”等几百种喷泉花式,形成一个美不胜收的“水世界”;

同时与喷泉交相辉映的水灯也大放异彩,随着音乐的变化,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水光舞台”,通透明亮,宛如仙境,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在广场的两侧,喷射的水墙组成一个高20米,宽60米的扇形水幕,对面的建筑上射过来的一道光束和激光投射在晶莹透明的水幕上,水珠如霰如雾,色彩斑斓的光束与水幕交相辉映,形成一组组生动活泼的画面——这就是天一广场的大屏幕水幕电影,巨大的水幕电影中景观人像清晰可感,恍如梦境,又仿佛触手可及,令人惊奇。

  在中心广场的两侧还竖着4根标志性金属景观灯柱,能在晚上射出强烈的激光,喷出各色烟雾;

激光变化多端,烟雾精美绝伦;

晚上广场上还有几百盏地灯,将广场比作夜空,将点点地灯比作星星,一点也不过分,人如同在星河中行走,夜色斑斓,流光溢彩,如梦如幻,妙不可言。

  能容纳几万人的中心广场是市民和游客观看演艺和休闲的场所,正面的中心大舞台分三个平台,共有1500平方米,两边有扇形台阶,与中心舞台呈“T”字型,四周均有台阶可上下。

这个舞台是宁波最大最好的室外演艺台,成为市民欢乐的场所。

  在广场的东侧美食区和乐购超市之间,是一条长180米的水晶街,这是设计师颇具匠心的设计,造型别致的建筑和水晶长廊,在国内独一无二,波光粼粼,流水潺潺,喷泉涓涓,灯光悠悠,还有水晶街两边连接在一起的木制天桥,平添了一份异国情调和休闲趣味,令人仿佛置身于风景怡人的塞纳河畔,充分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预祝大家玩的愉快。

请大家11点准时上车.要逛街的也可以自由活动,不过要自己打车回去哦!

  篇二:

宁波导游词

  宁波导游词

  宁波市共辖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宁海、象山二个县,市区分江东、江北、北仑、镇海、海曙、鄞州六个区,市区面积1033平方公里.宁波简称”甬”,是一个象形字,上如钟钮,下如钟形,中间两横如钟带,因宁波境内有一山峰似覆置大钟,故名.早在周朝就有了”甬”地的称谓.宁波古时称明州,因有四明山得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朝廷置明州,州治在今鄞县鄞江镇,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一个鄞县xx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改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来到宁波,我们要从什么角度去了解它?

它又是怎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呢?

我们可以概括的认为宁波共有四张名片.我们先打开第一张名片,这张就是宁波装,俗话说:

”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国人用”衣食住行”来概括生活的最基本内容,而衣排在最前面.韩非子说:

”人无羽毛,不衣则犯寒”,到了现代社会,服装不仅仅是人类用来御寒护体的,更是人类智慧文明最直露和最实用的审美物化体现,自1998年中国首家服装博物馆在宁波诞生,中国自有龙袍以来,有意义的服装变革大抵只有两次,一次为公开实用的胡服骑射,二为作宣言的中山装.从前的人们除他们的住宅外,都是靠衣服来表示地位的尊卑,完全限制了个性特征,而西服的出现却能体现出人类对于健全体魄的憧憬,在”五口通商”后,外出谋生的宁波裁缝,用高超的祖传手艺,给外国人(当时称红毛人)制作西服,因此,”红帮裁缝”应运而生,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到中国的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套西服,第一家西服店,都出自宁波人之手.20世纪90年代,宁波服装步入了它的黄金期,现有1600余家企业,年服装生产力占全国的12%左右.宁波的服装业被认为是未来中国服装业中最有希望与中国服装业一争高低的一个板块.好,现在大家都各自检查一下,各位身上穿的是否有宁波的服装,如果没有,晚上等我们住下来后,大家赶快去买,因为在将来,也许你会因穿有宁波服装而骄傲,(开个玩笑).宁波服装名牌可以说是群星灿烂,”雅戈尔”、”杉杉”、”罗蒙”。

  宁波的第二张名片是”宁波帮”.当然大家不要误会是江湖上的”黑帮”,而是许许多多在外闯荡的宁波人的统称。

”宁波帮”的名人还有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世界船王包玉刚。

1918年11月10日,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包兆龙是一个商人,常年在汉口经商。

尽管他事务繁忙,但却对子女非常严格。

由于家庭还算富裕,他决定让子女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

13岁那年,父亲送他到上海求学。

到上海不久他就一头扎进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前身)学起了船舶。

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了重庆。

在这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做主张跑到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小职员。

  1938年,包玉刚来到上海,在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里积累的经验,在7年短短的时间里,他就从普通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前面的路途可谓一帆风顺。

但在这时,他却辞职了,因为在这个方面没有兴趣,亲友对此都迷惑不解。

  1949年初,包玉刚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香港另闯天下。

开始的时候做些小生意,积累了点钱,但接下来干什么呢?

包玉刚想起了童年对海的向往,于是提出了海运的主意。

母亲劝他,“行船跑马三分险”,搞海运等于把全部资产都当成赌注,稍有不慎,就会破产,父亲认为,香港的航运业已经十分发达,竞争相当激烈,而包玉刚对航运完全是门外汉,凭什么经营航运?

但包玉刚主意已定,矢志在海洋运输业谋求发展。

他一面继续做好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说服工作,一面四处了解有关船舶和航运的情况,认真研读有关航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

  包玉刚终于可以一圆自己的海上之梦了!

虽然这个路程十分艰难,而当时他已经37岁了。

  开始的时候,资金不够,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包玉刚专程到英国买回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

虽然这艘船很破,但包玉刚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并取名叫“金安”,这艘船就是事业的开始。

1955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并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采取长期出租的方式。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策,因为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

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

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

可是包玉刚与他们都不一样,他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把自己的船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

许多人都在嗤笑这个不自量力,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刚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对人说:

“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

”他谋求的是长期则稳定的收入,这是放眼未来的一种经营方法。

而短期出租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1984年后,宁波相继被国家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

让海外资本家出钱来办学校,这在当时是绝对不敢想象的。

1976年,中国遭遇到唐山大地震那样巨大的灾难,几十万人伤亡、一座城市被摧毁,都咬紧牙关,硬是没要国际上的一分钱援助。

这次不过是造一所大学罢了,怎么能开口向外面的人去要钱?

  怎么办?

最后是邓小平帮助宁波人打破了思想的桎梏。

1984年8月,邓小平在与时任国务委员的谷牧谈话时说:

“宁波人海外侨胞人数不多,但质量较高。

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邓小平此举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

在他发表“宁波帮”讲话后不久,包玉刚马上行动起来,满足家乡的办学渴望。

他把建校方案交给卢绪章时,两人一拍即合。

在卢绪章的大力促成下,包玉刚当场答应拿出5000万元人民币,助建宁波大学。

1984年12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包玉刚。

包玉刚提出了在宁波办一所大学的设想,希望得到支持。

“我赞成。

”邓小平非常高兴,称赞包玉刚“爱国爱乡,有见识,这件事办得好!

”并欣然答应给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宁波大学的建校速度是一个奇迹。

1985年10月29日,由包玉刚总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在他的老家庄市附近举行了奠基典礼。

迄今为止,有近50位海外“宁波帮”人士先后捐赠逾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用于学校的各项建设。

  邓小平亲接“烫手”支票

  对旧有观念的突破,最早发生在1981年。

“1981年7月6日,包玉刚与父亲包兆龙一起访问北京,首次受到了邓小平接见。

邀请并陪同包玉刚的是他的表兄弟、外经贸部顾问卢绪章。

然而偌大的一个北京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宾馆招待这位大老板,最后好不容易才在北京饭店安排了一个套间,而包玉刚的大批随从却住不进去,包括他的妹夫——他最得力的助手。

”王耀成说。

在北京,包玉刚向卢绪章提出,他想为国家做点实事,第一件事不是造船,而是要捐1000万美元给北京造一座像模像样的大饭店。

他不要求任何回报,只提出一个条件:

饭店以他80多岁的老父亲的名字命名,叫“兆龙饭店”。

1000万美元,在1981年是个天文数字。

“然而这张沉甸甸的支票却没人敢接。

”王耀成说道,“这件事在北京的各个部门讨论来、讨论去,一直通不过。

持反对意见的人发言说:

‘他是一个海外资本家,不过出了点钱,就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永久留名,这怎么行?

’”

  这件事,最后还是报到了邓小平那里。

“邓小平听到此事迟迟办不下来,便生气地说,‘为什么不同意?

人家捐款,那是出于一片好心,留个名不过是个形式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嘛!

这张支票,你们不敢接,我来接!

’”拍板以后,邓小平亲自给兆龙饭店题写店名,他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亲手接过了这张支票,又亲手为兆龙饭店剪彩。

  宁波的第三张名片是“宁波港”。

唐朝天宝十一年(752),三艘日本谴唐使船由东瀛来华,缓缓驶入明州港,标志着古代宁波港的正式开埠.明州港,唐宋时与广州、扬州,元时又与广州泉州并列为我国对外开埠的三大港口.而在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北领的上海崛起后地位削弱,曾一度衰弱,1916年秋,孙中山先生携夫人宋庆龄从上海乘船来宁波,在经乍浦洋面时,曾说:

”吾立国以后,势必在此建立东方第一大港”,可惜壮志未踌,身先死.宁波港分货港和渔港,货港以北仑港为代表,渔港以象山的石浦港为代表.北仑港到2000年,货物吞吐量就突破了一亿吨!

现以挤身世界亿吨大港的行列,蓬勃发展的宁波七港,已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联系,北仑港拥有中国大陆绝无仅有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25万吨级原油码头.宁波新世纪工程第一条就是要把宁波港建设成为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而石浦港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与舟山群岛相连通,濒临东海的宁波,人们对海洋的感情是深厚的.”海洋固大,竭泽而渔必致无鱼,取之无度必将无物”’就是说海洋虽然浩瀚,过度的捕捞渔民也就无鱼可捕,而海洋中也将没有任何东西存在,所以”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因此就有了2000年中国的开渔节,什么叫开渔节?

它就是渔民们自发在每年的7-9月份进行停止捕鱼作业,称”禁鱼期”.而到了9月15号后就进行祭海仪式,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祈祷平安和丰收,讴歌大海,称”开渔期”.在祭海仪式中,读罢祭文后,参祭队伍从祭坛走想大海,三次鞠躬行礼,将稻谷、花生、红枣、核桃、水果等五过,抛向远方,然后就向大海献酒,接下来就是18名儿童手捧玻璃鱼缸,让蟹、虾、幼鱼们生还大海,以示渔家后代对大海的感激和反馈之意,最后100名男女青年三步一叩。

  那么宁波的第四张名片就是”宁波景”.宁波于1999年荣获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宁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有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充满气节的斗争风范,漫步天下,闯荡四海的英雄业绩.它的东面是海天佛国普佗山,南有奇山绣峰雁荡山,西有美丽米人的西湖,北有国际大都市上海,形成了一个圈带似的旅游网.

  宁波人讲话:

一靠警察,二靠妓女,三是不能讲。

三靠,其实是政策、机遇、北仑港。

  宁波三头:

和尚头、芋头和光头。

蒋介石。

  篇三: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

  宁波天一阁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俗话说的好:

“到宁波不到天一阁,等于没有到过宁波。

”欢迎大家来到我国现存历史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非常高兴能成为大家本次的导游(导游自我介绍)。

宁波藏书文化是浙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底蕴深厚的浙东人文培育和促进了宁波藏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的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位于宁波城西月湖之滨,占地万平方米。

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是明代兵部省侍郎范钦的藏书之处。

  天一阁是一个饱经风雨的老人,440多年来经受了人间的沧桑,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

古朴的建筑,幽雅的园林,恬静的环境,真是令人神往。

然而过去的天一阁只是一个普通的私家藏书楼,历经几代的沧桑,如今的天一阁却是宁波一颗闪亮的“明珠”,它集藏书、文物、旅游于一体。

天一阁就象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所有的书籍都是主人自己喜欢并精心收藏,每个书柜就是一段历史。

书籍的排列显得很有条理,按书籍的目录,你可以查找你所需要的图书,颇有现代目录检索的味道。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宁波,没有不到天一阁一饱眼福的。

但是几百年来,能真正登上天一阁的也只有寥寥十余人。

现在的天一阁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饱眼福,也使楼阁中的珍贵藏书“古为今用”。

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成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宁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个文明星座。

  西大门

  现在我们到的是天一阁的西大门了。

宽大的奔马墙面石雕是天一阁欢迎各位朋友最好礼物,整个天一阁的风格从进门开始就定下了它的古朴基调。

大家先看大门两侧,它是一对清代石狮。

这木结构大门也是清代的构筑,门厅外侧有一匾额,上面写者“南国书城”这四个大字,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于1962年所书。

大门两侧还有一幅对联,不知各位能不能把这副对联读一下?

......

  还是让我告诉大家吧!

这是继甲骨文之后的另一种文字――钟鼎文,读作“天一遗行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是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所写。

上联说的是天一阁藏书楼悠久的历史,下联讲的是第一个外姓族人、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登上藏书楼以后的感慨心情。

他当时感慨道:

“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堆塑

  各位团友,现在请跟随我进入天一阁。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人物塑像,他就是这家藏书楼的主人――范钦。

范钦,字尧卿,又字安卿,号东明,宁波鄞州人。

他出生于一个没有什么财富和政治背景的家庭,完全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奋学习。

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之后就在各地为官,三九年(1561)升任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在同年十月,辞官回乡。

他为官二十八年中,足迹他边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

范钦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做官后,到处留意购书,一地留心收集,广泛购抄,罗致海内奇书,尤其注意收集当时各地出版的地方志和明代科举文献,因此,在他的藏书中明代地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也就特别多。

范钦不仅竭尽全力收藏书籍,而且勤于研读校勘,手自题笺,精细详审。

他刻书、论书则是有清鉴而无妄作,最终聚藏高质量的书籍达七万卷。

在范钦后面有一幅堆塑――溪山逸马图。

这幅堆塑作品是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

馆内还有其它很多的作品。

  大家看八匹骏马在溪边扬鬃踢蹄,甩尾扭头,嬉戏嘶鸣,其形其姿,栩栩如生。

画面造型粗看时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重点。

  我们从右边的洞门“春随人意”中进去,大家会发现在照壁上有似麒麟的怪兽,有一个龙角,一张牛嘴,它叫“獬豸”。

它可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是正义的象征。

  东明草堂

  在天一阁建成之前这里就是范钦的藏书处了。

因为创始人范钦的号是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作为会客厅,也是重要领导休息的地方。

  范氏故居

  范钦宅第的东厅,是其后代原来居住生活的地方。

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

范氏故居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作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这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精心安排的。

请大家注意了:

在这道小黑门和门上“禁止烟火”几个字,千万不要带火入内。

“历年二百书无恙,天下储藏独此家”。

天一阁能历经440多年保存完好,这与范钦生前作了周密安排,定下严格的规矩是分不开的。

范钦一直活到80岁,临终是把大儿子大冲和二媳妇(次子大潜已故)叫到榻前。

他把遗产分成了两份,一是白银万两,还有一份则是全部藏书。

结果,大儿子大冲体察老父心情,继承了藏书,被后人传为佳话。

此后,天一阁所藏的书籍不再作为财产分配,而归家族共同所有。

  “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要看书必须各房子孙云集,方能开锁入阁。

范钦的后代对天一阁藏书的保护制定了许多严格的禁约,至今,天一阁里仍保存着禁牌:

禁牌一烟酒切忌登楼。

禁牌二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摒逐不得与祭。

这种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做法,也不为是防止藏书流失的一个好方法

  据传,清嘉庆年间,宁波知府邱铁卿的内侄女钱绣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才女。

她听说范氏家族有很多珍贵的藏书,为求登楼看书,就托邱太守为媒,与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结为夫妻。

婚后的绣云满怀希望,以为这下可以如愿以尝了,不料族规不准妇女登阁,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终。

凡是都有变通,更何况登阁看书呢!

第一位破格登楼看书的是清初黄宗羲。

黄宗羲的人格,气节,学问在当时受到各界的钦佩。

他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范氏族人的帮助下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各房的同意登阁阅览。

六年之后,著《天一阁藏书记》,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家看这就是书橱,“前后有门,两面书橱,取其透风”。

房屋、书橱的通风,是一个创新。

而保护古籍最令人瞩目之处,当推芸香避蠹、英石吸潮。

不只大家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

这就是芸香草,是古人通常采用的一种书籍防虫药物。

范钦在藏书中较好地运用了这一技术,但所用之草有独创性,是产于广西的一种灵香草。

而“橱下各置英石一块,以收潮湿”,这更是范钦独创,还没见有其他藏书楼运用此方法。

  天一阁

  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建筑书楼。

他认为书最怕火,而水则能克火。

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柱子也是黑!

在五行五色中,黑就是水,水就是黑。

  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

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这九狮一象在哪呢?

各位不妨到处找找!

看还有美女照镜子呢,这个美女就是钱绣云了。

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天一阁在漫漫历史长途中先后经历了许多次浩劫。

虽说乾隆年间的进呈对于修《四库全书》来说是贡献巨大,进呈的638种珍贵的古籍真正得到归还的寥寥无几。

乾隆虽再三警告经手者不准扣留和索要地方藏书者进呈的书籍,凡进呈的书抄录后务必认真发还,但侵吞这些书籍的正是过手的翰林学士和地方官员,这对天一阁藏书是一次较大的打击。

  清道光,十年(1840年)英军侵占宁波,闯进天一阁,掠取舆地方数十种。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进驻宁波前后,当地的小偷乘混乱之际拆毁阁后墙垣潜运藏书,论斤贱卖给奉化造纸商人,还雇佣窃贼薛继渭潜入阁内,早上在梁上睡觉以枣充饥,晚上就偷书,这样他窃去藏书1000多部,后来商务印书馆搜集了数百种,放在东方图书馆涵芬楼内。

上海“一·

二八”事变以后,不幸涵芬楼遭到日本轰炸而被毁,这批散出的文献也就被毁。

经过数次浩劫,加上零星的散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除清代新增的《古今图书集成》外,只剩下1.3万多卷,仅及原藏书的1/5左右,而不少还遭受虫蛀霉烂,成了断编残简。

  民国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1933—1935),天一阁被台风吹倒东墙,藏书危在旦夕,范氏族人已无力维修这座文化宝库。

宁波地方人士组成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筹款维修天一阁,并将原在府学内的尊经阁连同当地保存下来的历代碑石移建到天一阁后院,建立了“明州碑林”。

以后范氏后裔和地方人士组成“天一阁管理委员会”,开始了天一阁的公共管理。

  尊经阁

  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

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

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

  共计有碑石173方,其中近90仿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

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

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一九三三年九月,天一阁遭台风袭击,东垣倾圮,宁波地方人士发起募捐,成立重修天一阁委员会。

维修工程历时三年告成,其间,移建宁波府学尊经阁于天一阁后园,又搜集碑碣八十余方,罗列尊经阁之北,署称《明州碑林》。

把出土的或被废置的古代碑碣集中起来建成碑林,这是保护文物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宁波古称明州,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