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支持过程内审检查表Word文档格式.docx
《SOP支持过程内审检查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OP支持过程内审检查表Word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销售收入
质量成本率
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财务部、各部门
1.查财务部,是否将与质量体系有关的财务状况的不良成本进行了核算?
S3人力资源控制过程
1、部门人员需求
2、部门培训需求
3、职责和权限规定
4、绩效管理制度
5、经营计划
6、岗位描述
7、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1、培训计划完成率
2、员工流失率
3、员工满意度
1、满足各种岗位需求的员工
2、年度培训计划
行政人事部控制程序
行政人事部、各部门
1、查行政人事部有无公司组织机构图?
2、查行政人事部是否有《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中是否明确工作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工作关系?
3、行政人事部是否编有《行政人事部配置计划》?
4、查行政人事部是否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及(岗位)能力测评?
5、查行政人事部培训是否编制年、月计划、培训实施记录、进行了培训效果验证?
6、查行政人事部是否对员工进行激励和授权?
7、查行政人事部是否建立员工个人档案?
8.查行政人事部特殊工种员工持证上岗率、培训计划完成率、人均培训课时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9、是否识别适用的工具和技术且被产品设计人员熟练掌握(公司是否有较强的机器设备和高超技术,且这机器的功能和相关的技术是否被操作人员所掌握和应用)?
10承担特定任务人员是否具有资格和能力,顾客要求方面是否给予了关注?
11、是否将顾客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各岗位人员是否明白其工作目的,及工作失效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12.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
是否有包含“内部年度培训计划”和“外部年度培训计划”,且所参加培训人员是否有保存相应的培训记录?
13.查公司是否有“在职员工”或“换岗员工”相应的培训制度,且是否有按规定执行?
14.人力资源短缺情况是否有应急预案?
是怎样实施的?
15.是否有员工满意度调查计划?
是否按计划实施?
包括哪些项目?
是否有对不满意项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措施?
S4采购控制过程
1.月采购需求计划
2.全年经营计划
3.月采购计划
4.有关法律法规
5.顾客规定的供方
6.合格供方目录
7.采购技术要求
1、供货批次合格率
2、超额运费次数
3、准时到货率
1.采购的物资
2.供方评定结果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
生产部、采购部、质量部
1、在采购部抽查年度、月度、临时采购计划编制是否有依据?
2、在采购部部查是否有《合格供应商目录》,抽查是否在合格供应商中进行执行有计划的定点采购?
3、在采购部抽查与供方是否签订技术协议和质量保证协议,生产研发中心是否提供相关技术资料?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
4、抽查采购部采购回公司的物资是否填写《送检单》报质量部进行检验,同时提交质量证明书、检测报告等资料?
5、抽查生产部仓库的物资是否执行“6S”管理的要求和先进先出(),优化库存周转期,做到帐、卡、物相符?
6、检查生产部仓库所有物资是否标识清楚,对有期限规定的物资是否做好了到期记录?
7、在采购部抽查是否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审,填写《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评价表》,编制《合格供应商目录》?
8、在采购部查是否对供方进行监视。
供应商业绩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监视:
交付产品合格率、准时交货率、超额运费、服务(包含处理质量、交货期等问题的及时性)?
9、在采购部抽查供方供货是否经过小批量试制,按文件要求分别进行送样,待样品合格后,才进行批量采购?
10.在质量部抽查是否对采购物品执行进料检验?
且将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信息及时进行反馈?
促进供应商对其制造过程业绩的监视?
11.在质量部抽查是否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对供应商未通过16949:
2016质量体系要制定体系推行计划,对非汽车链上供应商未通过9001:
2015质量体系要制定体系推行计划?
12.是否有顾客制定的供货来源(顾客指定供货商),对顾客制定供货来源的产品是怎样控制的?
13、采用了那些方法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
14.查采购单上的采购信息,采购信息是否包括采购物品的质量及其它相关要求?
15.查质量部或采购部:
是否有制定年度供应商审核计划,且是否有按计划执行?
16.查质量部:
是否有对进料检验(供应商)月度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
S5设备、设施及工装管理过程
1、全年经营计划
2、设备投资计划
3、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4、公司布局策划
5、公司实际条件
6、产品生产需要
7、输出
8、顾客财产
1、设备故障停机率
2、工装模具完好率
3、设备完好率
4、检修计划执行率
5、关键设备总效率
1、“5S”现场管理制度
2.适用完好的生产设备
3.适用及适量工装
4.工装档案
5.生产设备维修记录
设备、设施
工装控制程序
生产部、研发中心、采购部、行政人事部
1、查仓库和生产现场:
是否有明确的区域划分?
且所有物品摆放是否严格按区域进行有序的放置?
2.查仓库和生产现场:
所有物品是否有进行适当的标识?
这些标识是符合“追溯性管理”及“先时先出”管理原则?
3.抽查出厂产品是否具有可追溯性(标识、批号)
4、策划是否考虑到厂房平面布置是最佳化材料搬运,以及让楼层空间有最大的增值应用,并必须容易材料同步流动?
5.所有机器设备是否都配备相应的操作指导书?
且这些指导书是否有置工作现场便于员工随时查阅?
6.所有机器设备是否均有进行定期保养及点检?
针对点检不合格的机器设备进行维修后,是否有保存相应的维修记录?
7.是否定期对工作环境及工作方法进行对现有评估和监视?
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8、在生产部抽查设备是否建立档案?
9、在生产部抽查是否针对不同设备编写《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保养规程》?
10、在生产部和生产现场抽查设备是否进行保养并进行记录(包括日常点检、定期保养、二级保养、预见性保养)?
11.在生产部和生产现场抽查设备是否有统一编号牌和状态标识牌贴(挂)于设备显眼部位?
12、在生产部查是否建立关键设备台帐,是否标识关键设备,在生产现场抽查关键设备操作者是否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13、生产现场抽查正在修理的设备、封存设备是否作明显的标记?
14、在生产部抽查是否统计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计算设备利用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15、在生产部查是否建立设备备件(易损件)清单,并设置安全库存,保证设备损坏时能尽快恢复生产而不影响产品交付?
16、抽查采购部是否建立工装(不含量具)台帐、履历卡,并进行管理?
17、抽查质量部是否建立量具台帐并进行管理?
18、查针对新工装、模具(指新样品试制使用)在使用前是否有进行验证评审?
19、查采购部是否规定各类工装的检测周期和使用寿命,并形成文件化管理制度?
20.所有工装、模具在上机使用前是否有进行检查确认?
且是否有相应的检查记录?
21、在采购部抽查是否有对质量指标:
在用工装完好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22、是否有工装备件(易损件)清单,并制定安全库存数?
23、工装的外包是怎么进行监视的?
24、是否有对顾客工装、模具进行识别和标识?
(顾客所有的工装是否永久性标识)?
S6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过程
1、原材料
2、半成品、成品
3、自制件
4、检验后产品
5、质量跟踪要求
6、顾客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
1、标识和可追溯性准确率
1、待检产品标识
2、不合格处理报告单
3、产品标识流转卡
4、废品箱、交货单
5、原材料标识单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采购部、
质量部
生产部(仓库)
各部门
1.是否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对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进行控制?
2.抽查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生产单位是否使用采用标识牌对产品进行标识?
且标识符合“可追溯性”和“先进行先出”的管理原则?
3.查原材料仓库和成品仓库:
所有物品是否均相应的标识,且标识符合“可追溯性”和“先进行先出”的管理原则?
4.查生产现场和仓库:
对不合格品及不物料是否有进行明显标识,避免不良混入和废料错用?
S7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过程
1.待检的原材料、外购外协件
2.在制品、成品
3.可疑产品
4.过期产品
5.退货产品
6.待处理产品
1、成品抽检一次合格率
2、产品合格率
1.合格待检品
2.不合格评审表
3.返工返修单
4.报废单
5.检验试验记录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抽查是否根据产品技术要求,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产品试验大纲,等相关文件
2.检验人员是否有依据相应的技术文件,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和判定处理?
3.查是否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且是否明确各级审理的职责和权限?
参与不合格品审理人员是否具备资格,并得到顾客同意和最高管理者授权?
不合格处理的记录是否保存齐全?
4.抽查对紧急放行的产品是否进行控制?
5.抽查生产现场是否所有工序加工产品实行了首件检验并作好记录,首件做好标识?
6.检查检验员是否按产品的检验状态,对产品进行标识?
7.抽查从进货检验至最终检验的各项检验记录是否规范、齐全。
8.查生产现场及仓库:
对不合格物品的标识摆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9.当发现测量设备不合格时,是否对以往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和记录?
10.在生产现场抽查检验人员是否根据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记录必要的检测数据,并判定是否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11.在生产现场抽查检验后的产品,检验员是否按验收技术条件及抽样准则进行判定,当判定为不合格时,是否有向责任部门发“异常矫正措施单”要求责任部门限期改善,并对其改善效果跟踪验证?
12.针对不合格品和废品处理时,是否保存有相关处理记录?
13.抽查各车间、质量部是否按月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主要缺陷是否要求责任部门制定优先减少计划,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部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跟踪。
14.查公司有无顾客拒收的产品,质量部是否组织责任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予以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15.查质量目标达成率完成状况,对于未达标者,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改善,且改善措施是否有效?
16.针对顾客投诉时,各部门是否处理及时?
17.针对外购件及外协件和进料发生不合格时,检验人员是否及时通报有关职能部门?
且采购部处理是否及时?
18.是否对进料和生产及顾客投诉的相关质量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9.质量部是否对生产工序中相关过程进行检验控制?
并保存有相关检验记录?
S8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过程
1.产品测量要求
2.顾客技术要求
3.新产品开发要求
4输出要求
5.采购计划
6.鉴定和校准计划
7计划
1.计量器具检测鉴定/校准完成率
1.监视和测量装置
2.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3.校准记录
4结果
1.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2.实验室管理规定
质量部、研发中心、
1.查质量部是:
是否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针对这些测量装置是否建立“周期检定计划”?
且有按计划执行,并保存相关检定记录?
2.查质量部或生产部:
是否对监视和测量装置配备相应的操作指导书?
且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的使用技巧的培训?
3.抽查在用量具是否合格有效,核对量具编号,帐卡物是否一致。
4.对于关键或重要的测量装置是否有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5.对于生产和检验共用的测量设备,在使用前是否有进行校准或校验?
6.查质量部是否制定有实验室管理规定对相关的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S9不合格品控制过程
7.内外部不合格信息
不合格品及时处置率
1.不合格处理报告单
2.质量记录
3.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部、采购部、市场营销部、生产部
1.查质量部,在制程检验中,是否有发现不合格现象?
针对这些不合格现象生产部是如何处理的?
2.查不合格品处理报告中,是否包含有临时对策和长期对策部分?
3.外协件及外购件在进料时的不合格是任何处理的?
4.查客退品及工序中所产生的废品是如何处理?
5.是否有对不合格品处理期限(异常改善处理周期)进行要求?
6.不合格审理人员是否具有资格,并征得顾客同意,最高管理者授权
7.是否定期分析不合格品,建立优先减少计划并跟踪计划的进度
8.不合格产品有没有做永久性标识
S10改进过程
1、内部信息
2、外部信息
3、持续改进项目计划
4、方针和策略
5、顾客期望
6、成本降低要求
7、效率提高要求
8、偏差缩小要求
9、提高理念
1、持续改进项目完成率
2、过程控制不符合项关闭率
1、异常矫正措施单
3、纠正与预防措施表
4、不符合项报告
顾客满意
成本缩小
效率的提高
质量意识的提高
合格率的提高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查质量部是否有对内外部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且各单位是否对本部门的不符合项,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且相应措施的相应责任者及执者是否明确?
2、抽查质量部是否组织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跟踪、监督并保存相关记录.
3、抽查质量部是否将各责任部门完成的预防措施,组织各职能部门对效果进行评价,对有效的预防措施予以巩固,并将预防措施纳入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中,进行标准化.
4、在质量部抽查质量目标纠正/预防措施按时完成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5、质量部查退货产品试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6.在质量部查产品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的分析调查表()
7、在质量部检查是否编制公司年度持续改进项目计划。
8、抽查各部门是否按计划规定的进度组织实施持续改进项目措施。
9、质量部是否对持续改进实施项目的计划、实施分析、效果评估形成记录,并提交管理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