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562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重点笔记.docx

教育学重点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学记》: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荀子:

以善人者谓之教;

许慎《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孟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

1、广义: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正影响/负影响)人(对象)的身心发展(目的)从而影响自身发展(最终落脚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有本质区别(社会性):

人类的教育

动物的“教育”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

具有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类意识

没有~,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

生理成熟后继续接受教育,有机的开放系统

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无系统性、无组织性

2、狭义:

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一直就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学校教育的特点:

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专门性(教师、场所设施、学生)、相对稳定性

3、扩展:

大教育观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

●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时间上,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空间上,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方式上,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教育性质上,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一)据正规化程度分:

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非制度化

制度化的教育指向的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

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非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教育观念。

(二)据实施机构分:

1、学校教育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古代社会),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那么学校是怎样产生的呢?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社会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现实条件

2、家庭教育:

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

3、社会教育特点:

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

(三)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分:

1、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教育具有原始性(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教育具有同一性(内容、对象、目的的同一)

2、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特点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鲜明的保守性;

  我国“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雅典:

“文雅教育”的源地

4)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3、现代教育特点

1)鲜明的生产性

2)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

3)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终身化

 2)社会化

3)生产化:

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产学结合、教育生产科一体体化。

4)民主化

5)国际化

 6)现代化

7)多元化

三、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中学教师学习的教育学是普通教育学,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育教学的一般现象和一般问题,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一)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理论建设

2、实践运用

(二)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观点

地位

中国古代

孔子

《论语》

性相近习相远,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墨子

注重文史知识、逻辑思维、实用技术。

亲知、闻知、说知

《礼记》

《学记》

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西方古代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

《理想国》

“理念说”,人分三等级:

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对儿童分阶段教育

最早提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三)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观点/贡献

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

《大教育论》

教育学之父,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师的作用

卢梭

《爱弥尔》

首先开拓了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为专题的教育研究领域

裴斯泰洛奇

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天赋。

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

洛克

《人类理智论》

“白板说”,绅士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1806

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规定了教学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三中心”:

教师、课堂、教材

斯宾塞

《教育论》

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新的三中心:

儿童、经验、活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发现真理的方法因素:

智慧和探究

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

《教育学》

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布鲁姆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和“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

《教育过程》

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发现法

赞科夫

《教育与发展》

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巴班斯基

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思想

保尔.朗格朗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1970年

(四)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全面/重点、抽样/个案)、实验法(单组/等组/循环)、比较法(横向/纵向)、个案研究法

第一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体现对应、改革方向)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性)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早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二、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时间、物力、财力)

2、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4、决定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人力资本”:

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对教育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2、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

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高等学校的拱门是由教学、科研两根立柱和科技开发一根横梁支撑起来的。

4、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

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四、教育与文化(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互为目的手段的交融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式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

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是学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1、学校文化的特征

1)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2、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室学习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3、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其表现有: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内容、制度和组织形式、理论与经验)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适度、滞后、超前)

第二章教育与个体身心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尤指个体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身体发展是指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发展。

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身体的发展。

(一)特殊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

(二)动因

1、内发论:

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弗洛伊德(奥地利)、格赛尔(美)

2、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

代表人物:

荀子、洛克(英)、华生(美)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三)一般规律

1、不均衡性:

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及时施教,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发展关键期:

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

2、顺序性:

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阶段性:

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个别差异性:

决定了教育工作中应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丰富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