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530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

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分别几十年的骨肉重逢了,老姐妹俩彼此看了再看,都在从对方的身上寻找儿时的影子。

B.对于这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C.这么重大的问题,你事先既不请示,事后更不及时报告,这样做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

D.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精简机构,压制编制,裁减多余人员,是我们厂提高生产效率、扭亏为盈的最经济不过的办法了。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天资并不算聪颖,但是平时学习很刻苦,所以,这次竟然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同学们知道后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B.要激发深层的阅读动机必须着力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哪怕很忙也要坚持读书,即使读几页也好。

C.有些彩民拿出月工资的三分之二来买彩票,只由于寄希望于中一次大奖,这种做法不值得效法。

D.对于古迹或者文物要保护,但是做到“整旧如旧”,而不能整旧如新,后者不是保护,而是破坏。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①去看腊梅,你是智者还是仁者,以腊梅为襟,你都会从严寒中体会出热情,从冷酷中体味到倔强。

②池水沉默,树枝忸怩,时有飞鸟来朝,仍透出一股股孤寂。

③谁搞哲学,都可能像泰利受到那位女子责备那样遭到申斥,说他看不到自己面前的东西。

A.尽管不论无论B.不论尽管无论C.无论不管不D.不管无论不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①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去,即纳税和死亡。

”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

②当您依法交纳了税款后,您自然就会享受到应有的权利,您在接受教育、乘车、去公园休闲等日常生活中,已经享受了作为纳税人应该享受的权利了。

③北京地方那么大,你又不知道他的住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A.因为因为就同时B.因而其实都同时

C.因而因为就况且D.因为其实都况且

5.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技术差距,同时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教育差距,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

A.不但或更并且B.既和更因为

C.既和又并且D.不但或又因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

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他们是科学家,是我国科学发达和经济振兴的主要希望所在。

他们不断刻苦学来的达到世界水平的专门知识不是人人能够轻易掌握的。

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定不移的忠诚,他们完全不计较个人的名利,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是分内还是分外,他们都勇敢而顽强地努力钻研的高贵品质,是任何一个共产党员、任何一个爱国志士所能够和应该学习的。

A.而且只要无论却B.而且只有不管都

C.但是只要不管却D.但是只有无论都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杨丰望着窗外,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

“这场雨下多久呢?

我真希望它多下几天。

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③改革开放,是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不遇到一些挫折,走一些弯路,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A.能够以至难免B.可以以至不免

C.能够以致不免D.可以以致难免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李白的自述和有关资料,认定李白确是出生在中亚细亚的碎叶城。

②由于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物质交流速度。

③这样做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根据进而自然B.根据从而固然

C.按照进而固然D.按照从而自然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六、七十岁的老人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

②他这个设计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③日晕发生的时候,金顶上空先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A.还似乎逐渐B.也好像逐渐C.还好像逐步D.也似乎逐步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即便在平时也已经熙熙攘攘,今天又是周末。

②你尽可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把你的事情办好。

③我们相信,大多数失足青年经过教育和感化,会走上悔过自新的道路。

A.何况历来终于B.况且从来终于

C.何况从来终究D.况且历来终究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日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B.尽管多少人都不愿意留在这个偏远小山村,但为了这里的孩子,她还是留了下来,当她的山村教师。

C.既然我们已经立下决心要夺取今年联赛的冠军,因此我们的训练就应该更加认真,更加刻苦。

D.既然你自己已不再对往事作无益的回顾与忏悔,那么面对今天的事情又何须自寻烦恼呢?

13.下面哪句中的加点部分不能省略()

A.如果说书本是打开心灵的钥匙,那么图书馆就是丰富的知识宝库了。

B.如果今天不去,那什么时候再去呢?

C.这项任务一天就可以完成,如果大家一起动手的话。

D.你如果有事,可以打电话给我。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说先前的画面不够理想,然而新画面,则以其构图别致、神韵完美而取胜。

B.他自豪地宣称:

“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候,我们产品的所有指标,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名牌产品的水平。

C.据最新研制成功的动态测转仪测定,强烈的弧旋球的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秒176次,比飞机引擎的转速还快一倍。

D.经过刻苦努力,他模拟考试的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五门功课的平均分都在120分以上。

1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还有深刻的意义。

B.对于她们来说,首先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C.我们原计划今天去游览长城,但听昨天去过的人回来说,游客太多,所以,也没有去。

D.经过他们长达十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参靠答案:

1.B(A项应为“又”,C项应为“又”,D项应为“就”)

2.D(A项“竟然”表意外,不合句意,应删去;B项应为“再”;C项“由于”不应用于补述原因)

3.B(“无论”表示全包括,“尽管”表示有一定条件,“无论”书面色彩浓)

4.D(“因为”表原因,“因而”表结果;“其实”有揭示真相作用,“因为”没有;“就”表示两者连接较紧,“都”无此作用;“况且”表补充,“同时”只表并列)

5.C(“既”与下面的“同时”相照应,表示并列,“和”表示两者并列连接,“或”表选择;“又”表同样,“更”表程度进一步;“并且”表示上文并列)

6.A(B项“至少”和“以上”重复;C项的“并非是”应改为“不是”或“并不是”;D项的“向”用错了,应改为“同”)

7.C(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应为转折关系;“只有”和“才”搭配,“只要”与“都”搭配;“不管”和“无论”均可;最后一句与上文是转折关系)

8.A(对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表示上述原因所造成的不良结果;“不免”只用于肯定句式)

9.B(根据:

把某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

按照:

提出某种行动标准。

上下句是一种推论关系,宜用“根据”。

进而:

进一步。

从而:

上文是原因,下文是结果。

原文是一种因果关系。

自然:

理所当然。

固然: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

原文是转折关系)

10.A(“还”有“尚且”的意思,符合原句“还……何况”的语境。

“似乎”也有“好像”的用法,但“似乎”还可表示商量语气。

逐渐:

表示程度、数量的依次增减,可用于人的活动或自然客观事物的演变)

11.C(何况:

表示意思进一层,带有前后对比的意味。

况且:

也表示意思进一层,但只表进一步说明,没有前后对比的意味。

“历来”后面一般不用否定式。

终于表示已出现的结果。

终究:

表示将出现的结果。

12.D(A“对于”引出对象,“关于”引出涉及的事物或范围。

“言论”是对象,故宜用“对于”。

B“尽管”的后面应用确定的词语,如“许多”。

C“既然”不能与“因此”搭配。

13.A(“如果”和后一个分句中的“那么”呼应,不能省。

14.C(A“然而”改为“那么”,B“和”应为“或”,D去掉“都”。

15.B(A“但是”应为“即使”,C“也”应为“就”,D“经过”应删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