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复习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复习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寡不敌众”意思是:
_____________。
3.读第③~④自然段,把小野牛获救的过程补充完整。
野牛群包围了狮群和小野牛,吓跑了一头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是表示时间的词,有人建议把短文中“残阳如血”换成“夕阳西下”,你同意吗?
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上。
二、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①在一所小学听一堂数学课,内容是有关测量的。
孩子们的桌子上摆放着长长短短的尺子。
②老师是个女的,胖胖的,40来岁,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测量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
两分钟之后,班上像炸开了锅,一只只胳膊()高举着,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后都得到了表扬,张张小脸涨得红红的,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
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着急了,有的站起来,有的跺着脚,有的甚至爬到凳子上,高举着手:
“老师,快叫我,快叫我。
”
③看着孩子们()的猴急样,我坐在边上(),我能理解孩子们的心情:
谁不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一番呢,何况还有我这个外人在场。
④桌子的长度报过了,铅笔的长度报过了,书本和手臂的长度也报过了,老师说:
“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
”老师的话刚说完,我旁边那个一直没得到机会的瘦男孩“蹭”地站起来:
“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班上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或侧过身看着这个瘦男孩,而后又把目光对着老师。
⑤[A]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静静地看头学生笑,[B]边笑边朝那个男孩说着:
“好啊,你来量吧。
⑥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黑板前。
他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可能是男孩的手拙,也可能是尺子在短了,跟头翻了好几趟,他才说出了一个答案:
“87厘米。
”“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
”老师的话显然激起了其他同学的表现欲,她不失时机地问了一问:
“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
”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
“老师,我有,我用手。
⑦小女孩已开始往黑板前跑了。
其他学生的目光都在追逐女孩的身影,老师问:
“你用手怎么量呢?
”小女孩说:
“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
”[C]老师笑了。
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刚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
“89厘米。
⑧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班级的气氛更活跃了。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老师问。
教室里静悄悄的。
孩子们或侧着头或在桌子上()。
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
“老师,你把裤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
老师肯定也没想到,[D]我看到她在大笑,真正地()。
笑声仿佛长着腿,在教室里飞舞。
她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裤带。
小同学显然已从老师的笑声中感受到了赞许,他提着尺子朝黑板前面走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仿佛要淌下来。
⑨小同学量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答案。
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次序为()
①抓耳挠腮②争先恐后③开怀大笑④忍俊不禁⑤冥思苦想
A.①②③⑤④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②⑤①③④
2.“爬”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在字典中的义项分别为:
①昆虫、爬行动物等行动或人用手和脚一起着地向前移动;
②抓着东西往下去,攀登;
③由倒卧而坐起或站起(多指起床)。
文中“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的“爬”应选义项为(),这里指,这个词语准确的写出了。
3.文中有多处写到老师笑了,读画波浪线的部分,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并选择一处谈谈。
你选的是第(_______)处。
老师为什么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她可能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这句话中两个“漂亮”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穷人》选段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
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
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
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
“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安全;
B.安装;
C.安定。
在文中应取(______)。
2.缩句。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4.桑娜在两次敲门中,心情的变化:
(_____)—(______)。
5.选文中第2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话没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C.表示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6.文中说“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她还会怎样想?
请描写桑娜忐忑不安地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地球颂
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地球越来越浓的爱。
据我们所知,金星水远被炽热的气体所包国,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它们都是十分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与地球类似、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大气层。
大气层里各种气体的含量也恰到好处:
氧气供人类和动物呼吸,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
大气层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外衣。
它像一层盔甲,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
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过热,夜晚太阳落山后,才不会变得过冷。
这件外衣还可以抵挡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保护我们的安全。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
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算是很幸运的,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
我热烈地赞成一天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
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跟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会怎么样?
我们将不得不反复地起床、休息,休息、起床。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
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
人不会轻易被风吹走。
应当承认,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不可或缺。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
只要安善维护,地球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太空人安德斯上校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他说:
“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得天独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或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得天独厚的“理想外衣”是指_________________;
称它为“理想外衣”是因为: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段话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选出以下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作比较C.作假设D.作诠释
第一自然段:
(______);
第二自然段:
(_______);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______)。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如果地球每10小时自转一次,人们就要不断地经历白天、黑夜,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
(_______)
2.地球的斜轴造成季节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衣着免于单调。
3.人们喜欢地球,就是因为“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与地球类似、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冬夜的灯光
我是小镇上的医生,这里十分偏僻,冬天虽冷,却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
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
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晩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住在15公里外,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说了两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
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
”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现察了一下广阔无边的苍穹,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冬天下雪的征先,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吼着。
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亮灯开亮了。
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
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一个劲儿地问自己,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么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
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
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人来求诊。
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
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
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
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天,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可是我决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船只在黑暗的大海上经过灯塔一样。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猝不及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婉言谢绝:
2.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担心不认识回去的路,又发觉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
”请发挥想象,把这个场景生动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偏僻的小镇“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①螃蟹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外形丑陋奇特。
而它的足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没有了足,就无法生存。
②螃蟹的足是爬行工具。
它的足共有五对,其中四对是一样的。
因为它有独特的爬姿——“横行”,所以别看它足多,爬起来好像互相牵扯,影响速度,可事实上它却一点儿也不含糊,它的足很灵活地来回摆动,而第一对足总是高高朝上翘着,显得气宇轩昂。
③螃蟹的足更是捕食工具。
参与捕食的主要力量是第一对大足,人们把这对足称为“螯”。
它在爬行时,螯张开着用来捕食,像厉害的古代兵器,它的两只螯收缩自如,能把食物送到嘴里,就像外国人吃饭时所用的刀和叉,伸展自如。
④螃蟹的足还是它的“护身符”。
当你用手去捉螃蟹时,它会愤怒地举起大钳——螯,仿佛在告诫:
不要再靠近,不然,我就要不客气了。
当人们稍有不慎,被它钳住时,想摆脱可没那么容易,非得受一番罪不可。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它连同你不幸的手一起放在水中,它会即刻松钳。
如果来犯者强大,招架不住时,它便会忍痛断钳,逃之夭夭。
⑤螃蟹的足也是最佳的“挖土工具”。
螃蟹的洞通常在海边、河边的平滩中,或者在滩边的斜坡上。
它不借助任何别的工具,只靠那五对足,竟能挖出一个很深很长的洞。
一般它是用四对小足扒土,用螯把泥土推开,也就是说,它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螯当作“推土机”。
⑥螃蟹的足又是巧妙的“攀附器”。
螃蟹在各种物体上或石堆、草丛、泥浆中爬行,灵活、迅速,全靠那几对足起着特殊的作用。
它能在很陡的坡上自由爬行,那尖尖的足如锐利的刺刀和有力的根须刺入或黏附在物体表面。
⑦所以,螃蟹的足堪称多功能,多用途。
试想,螃蟹失去了足,就像失去了生命,再也难以“横行”,难以有所作为了。
1.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总—分—总B.总—分
C.分—总D.分—总—分
2.本文最恰当的题目是( )
A.足的功能B.螃蟹的功能C.螃蟹的足D.螃蟹足的功能
3.“螃蟹的足是爬行工具。
”这两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打比方
4.“螃蟹为了丢卒保车有断足再生的特异功能。
它的意义是:
修补创伤,重新长出失去的器官。
这种现象在动物界很普通,螃蟹也不例外。
”这段话对理解文章最有用的是( )
A.第①段B.第②段
C.第③段D.第④段
5.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的“通常”能删除吗?
为什么?
七、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女儿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丈夫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
“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
”女儿说:
“因为你不是神父啊。
”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②中秋节,亲友相聚。
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十二岁的女儿在众人的()下,大大方方地说。
我想,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③亲友愕然,面面相觑。
丈夫的神情,极为()。
回家后,他叹着气说:
“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
④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
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
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⑤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理由很多:
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
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他感叹道:
“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⑥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
“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
“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随后她轻轻地说: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⑦我猛地一震,默默打量着她。
她安静地织着绒线。
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明,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
我的心,竟是蓦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
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1.给文章拟一个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第②、③自然段的括号里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催促尴尬B.驱赶难堪
C.催促委屈D.驱赶无奈
3.文中第②段划线句删掉好不好?
请说说你的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段中父亲为什么会“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5.女儿“乐观幽默”的性格深受同学的喜爱。
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女儿此性格特点的句子画下来。
(至少两处)
6.文中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少于150字)。
八、课内阅读。
①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②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一个姑娘说:
“这首曲子多难弹哪!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一个男的说:
“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③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
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节选自《月光曲》)
1.请在选文第①段中用“”画出跟第②段中“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相照应的地方。
2.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兄妹俩生活贫困?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姑娘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4.第③段中带点词语“可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九、阅读理解与运用。
鞭炮灯笼话过年
①鞭炮和灯笼,是我童年时代过年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两样东西。
②每逢过年,孩子们都少不了它。
炮仗,是我老家对鞭炮的统称。
大人们置办年货归来,我们看见红色蜡光纸包装的小鞭炮,便围前围后,像小猫见鱼一样眼馋,分到几个少得可怜的炮仗,轻易也舍不得放。
③为了细水长流,我们把整挂的小鞭炮拆成单个的去放。
有一次,在县里工作的父亲过年回家,给我带回来一些炮仗,我爱不释手。
晚上,父亲与他的几个叔叔、大爷围着昏暗的油灯唠嗑。
我趴在炕上,在油灯下摆弄一挂小鞭炮,一不小心,灯火点燃了鞭捻,顿时“噼噼啪啪”一阵爆响,炕上火光一片,随后屋子里漆黑一团,充满火药味儿。
我不知所措,不敢做声。
一挂小鞭炮瞬间报销了,我万分沮丧,心疼不已。
④临近春节,家家户户糊灯笼,我们孩子们也来凑热闹。
我和叔叔的几个孩子比赛扎灯笼,看谁扎得又快又好。
留柱扎个鲤鱼灯,连柱扎个西瓜灯,大丫扎个荷花灯……我冥思苦想,扎了个汽车灯。
晚上点上蜡烛,柔和的光透过纸,洁
白明亮,新颖别致。
我拴根绳子,提着灯笼在院子里、大街上走来走去,后面跟着不少别的孩子,大家提着各种各样的灯,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⑤立灯笼杆,是孩子们过年的一件大事。
小年以后,我和几个孩子就到家门前一条长满杨树的大沟去物色灯笼杆,挑选碗口粗细又高又直的小树砍倒,去掉枝枝杈杈,拖回家,绑在我家大门外。
除夕之夜,我们像升国旗一样,把灯笼升到灯笼杆的顶端。
看着悬在半空、随风摇曳、明亮似星的灯笼,我们兴高采烈,无比惬意。
⑥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童年往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1.根据下列要求从文中搜集需要的信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是“我”老家对鞭炮的统称。
2.留柱扎的是______灯,连柱扎的是_________灯,大丫扎的是_________灯。
2.整合文中的话,概括这个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小标题概括第②-⑤自然段中的故事场景。
()—()—()—()
4.看看图片,读读短文,说一说你过年时还有哪些高兴的事。
5.文中有两个省略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第④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第⑥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