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站质量安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液化石油气站质量安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站质量安全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
10
门卫制度
13
11
进(入)站须知
14
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和复验制度
15
设备仪器管理制度
16
气瓶使用登记、收、发制度
17
充装间安全管理制度
18
贮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9
烃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20
岗位培训制度
21
气瓶建档、标识、储存、检验制度
22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3
信息反馈制度
24
事故报告制度
25
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
26
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27
槽车卸液操作规程
28
烃泵卸槽车操作规程
29
烃泵安全操作规程
30
循环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31
残液回收、工艺流程
32
充装安全操作规程
33
充装工艺流程
34
站长岗位职责
35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36
储罐运行工岗位职责
37
充装人员岗位职责
38
档案、气瓶管理人员职责
39
槽车卸车运行职责
40
门卫、值班职责
41
安全人员职责
42
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43
消防工作
44
法人代表消防职责
45
保卫部门消防职责
46
专兼职防火员的职责
47
仓库防火安全
48
消防器材管理
49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应急制度和措施
50
附表一
气瓶登记表(自有、托管)
附表二
气瓶(收、发)登记表
附表三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及充装前、后记录
附表四
人员、车辆进、出站登记表
附表五
储罐运行及检查记录表
附表六
气瓶抽真空或置换记录表
附表七
不合格气瓶处理记录表
附表八
液化石油气残液处理记录
附表九
罐车装、卸作业记录表
附表十
安全检查记录表
附表十一
安全培训记录表
附表十二
信息反馈记录
关于颁发《质量安全手册》的通知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为加强本站管理、防止液化石油气事故,确保安全供气,为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按《江西省气瓶充装许可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法度,特修订制订本《质量安全手册》,全站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手册的规定,做到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本《质量安全手册》是我站进行气瓶充装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现予颁发,本手册自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实施。
站长: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本站的宗旨是坚持“安全第一,顾客至上,确保安全,提高效益”的方针,确保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质量合格的瓶装液化石油气。
为确保本站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液化石油气站气瓶充装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制订《质量安全手册》。
我授权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按国家颁发的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本站《质量安全手册》,确保本站质量体系、有效运转。
《质量安全手册》对各责任人员确认的职责和权力必须遵循,如有违背,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有权禁止和纠正。
本《质量安全手册》是我站管理工作的基本规章,是全站职工从事液化石油气充装活动的行为准则,全站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声明
二0一一年四月日
一、引用标准、法规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简称《条例》)
2、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46号(简称《》规定)
3、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锅发[2003]250号(简称《瓶规》)
4、气瓶警示检签GB16804-1997
5、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8334-1999
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1993
7、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1996
8、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7-1998
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3-2009
10、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R4001-2006
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简称《容规》)
12、江西省气瓶充装许可监督管理规则(赣质技监局发61号)
13、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R5001-2005
二、术语
1、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2、质量管理:
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3、质量控制: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4、质量体系:
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5、质量手册:
阐明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
6、规范:
阐明要求的文件。
7、可追溯性:
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8、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9、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10、服务:
为满足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前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11、组织:
具有其自身的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其一部分,不论其是否股份制、公营和私营。
12、组织机构:
组织为地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13、质量: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14、安全性:
将伤害(对人)或损坏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
15、合格(符合):
满足规定的要求。
16、不合格(不符合):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
17、缺陷:
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
18、检验: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19、自检:
由工作的完成者依据规定的规划对该工作进行的检验。
20、确认:
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时一些针对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
21、停止点:
相应文件规定的某点,未经指定组织或授权批准,不能越过该点继续活动。
22、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3、纠正措施:
为了防止已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4、不合格的处置:
为了解决不合格的问题,处理现有的不合格实体而采取的措施。
25、返修:
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的措施,虽然不符合规定,但能使其满足要求。
26、返工:
对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各责任人员聘用
关于聘用各责任人员的通知
为加强本站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特聘用下列各责任人员:
叶省耀
技术负责人:
叶思荣
安全员:
充装员:
叶思荣、刘运良
特此聘用。
管理职责
1.1总则:
法定代表人(站长)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者,负责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评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转,气瓶充装质量安全可靠。
1.2质量方针: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信誉第一
1.3质量目标:
气瓶安全、充装安全、气站安全
1.4组织:
1.4.1为确保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安全和质量目标的实施,站长根据《条例》和《规定》等的要求,负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机构、配备必须的资源,授权任命质量管理负责人员规定其职权范围。
1.4.2组织机构
1.4.2.1组织机构管理体系(附表1)
1.4.2.2充装质量控制过程图(附表2)
1.5职责
1.5.1本站制订严格的:
“岗位责任制”,对本站各层次人员的职责明确规定。
1.5.2站长对本站质量方针的制订、贯彻和质量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效运行全面负责。
1.5.3在站长的领导下,按岗位责任制的规定,各自承担各自的责任。
1.5.4各岗位的人员,按各岗位、专业知识的技能要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教育;
并到岗履行职责。
附图1:
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图
二0一一年四月
附图2:
充装质量控制图
质量体系
2.1总则
2.1.1本章对本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化文件结构和要求规定进行阐述。
2.2质量安全体系化文件
2.2.1根据本站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和服务全过程的特点和本站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2.2.2本站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安全管理文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文件”记录表格等。
2.2.3“质量安全手册”是阐述本站质量安全的主要文件,是站内质量安全体系运行中长期遵循的基本规章,具有准确性、指令性、实用(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2.2.4质量文件是“质量安全手册”指导具体操作性和质量证实性文件,是现场和岗位所用的详细的工作记录文件。
安全管理制度
3.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3.2站区内严禁烟火,站区周围和出入口有醒目的“严禁烟火”标牌,罐区及各作业场所均有“严禁烟火”警示,杜绝一切火源,严禁火种入站。
3.3充装站必须执行安全监管的法律和规章,认真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认真接受城建(城管)、质监、消防等部门的检查,并认真整改检查建议和意见。
3.4必须制定和执行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安全防火等制度,建立完整的运行原始记录(包括压力、温度、液位等);
建立设备档案和定期执行设备的技术检验与维修制度,保证设备、仪表的完好工作状态。
3.5各生产设备需有防静电措施,操作人员不准穿着化纤布料工作服,应采用棉布和防静电工作服。
3.6操作、维修应采用不发火花工具,如需进行动火作业,应先制定方案,经批准后方能进行。
3.7严禁超量充装,贮罐应有最高液面(贮罐容积的85%)的红线标志;
10公斤、15公斤瓶充装误差为±
0.5公斤,50公斤气瓶充装误差±
1.0公斤。
3.8禁止槽车直接充装气瓶;
禁止充装不合格及超过检验周期的钢瓶,禁止超装、漏气瓶出站。
3.9设备和仪表必须保持完好,并在检验检定许可、合格有效期内运行。
3.10新工人进站工作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方可上岗,相关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3.11应有专用的消防水源,配合相应的消防器材和灭火器,设立专兼职或义务消防队员,并定期进行器材检查和消防训练。
3.12定期检查相关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情况,各项制度、规定的执行情况。
3.13站长全面负责充装安全,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门卫出入制度
4.1站内严禁烟火,本站职工和外单位来人随身携带的火种(烟、打火机等)入站时应交门卫保管。
4.2本站职工和外单位来人一律不得穿带钉子鞋进站。
4.3凡进入站内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管口戴防火罩。
4.4严禁拖拉机、电瓶车进站。
4.5不准在站内修理和擦洗车辆,不准开放收录机。
4.6来站灌气,装罐钢瓶时严禁摔、砸、滚、撞,不准自行灌瓶。
4.7外来人员需经安全保卫部门或站负责人同意,参观时必须有本站人员陪同。
4.8外来人员不准动用站内生产设备和其他设备设施。
4.9凡违反上述各项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对由此造成事故者,追究责任直到刑事责任。
4.10认真做好外来人员出入登记,禁止无关人员入站。
进(入)站须知
5.1一切人员进入本液化石油气站都必须自觉遵守本站有关安全规定。
5.2站内严禁烟火,不得携带火种和穿带钉鞋入站,一切通讯设备须关机。
5.3外来人员必须登记经批准后方可进入本站。
5.4进站内的机动车辆,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安装防火帽。
5.5进站人员不得擅自动用站内设备,不准在站内修车、擦车放水。
5.6摩托车进入本站必须熄火,由人力推行。
气瓶充装前、后
检查和复验
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复验制度
6.1气瓶在每次充装前应由专职人员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的内容:
6.1.1查看本骗钱装站自有气瓶标识。
6.1.2产品铭牌和检验标记。
6.1.3表面有无严重损伤和明显变形。
6.1.4附件是否齐全完好。
6.1.5瓶阀是否严密。
6.2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进行充装:
6.2.1非本充装站标识的气瓶。
6.2.2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
6.2.3超过检验周期的。
6.2.4有严重机械损伤(划痕坑)超极的。
6.2.5有严重腐蚀超标的。
6.2.6有目测明显变形的。
6.2.7有电弧、火烧痕迹的。
6.2.8瓶阀漏气的。
6.2.9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6.2.10首次使用未进行置换的。
6.2.11存在其他危及安全使用缺陷的。
6.3气瓶充装后应进行检斤和检漏的,超装和漏气的气瓶不得出站。
设备仪器管理
7.1站内各种设备应建立齐全的台帐,完善技术档案,并由专人负责。
7.2各种设备都要建立运行记录和检查检验记录,做到真实、准确,并妥善保管。
7.3设备要定机到人,操作工必须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操作。
7.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到当地设区市质监部门办理注册使用登记手续后方能使用,并按规定按时申请定期检验,不得超检验周期使用。
7.5各计量器具和仪表(台称、压力表、温度计等)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不得超检验检定周期使用。
7.6制订站内设备的检修周期,检修项目和内容,并落实到人。
7.7站内所有设备要完好使用或备用,不得带病运转和超周期使用。
7.8定期进行导静电装置和防雷装置技术检测。
7.9液化石油气贮罐和气瓶一旦出现异常或发生事故,站长或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气瓶使用登记、接收、发放制度
8.1本站自有产权气瓶或经本站托管并有永久标记的液化石油气瓶,应向市登记机关办理气瓶使用登记,并领取《气瓶使用登记证》。
8.2本站只接收,本站自有或经本站托管的液化石油气瓶,并登记建立台帐。
8.3本站只充装本站自有或经要站托管的液化石油气气瓶。
8.4非本站气瓶可按市质监局文件作价协商收购,也可签订托管协议由本站代为管理。
8.5本站气瓶可以租赁使用,但要收取抵押金和折旧费。
8.6本站自有气瓶和托管气瓶的定期检验由本站承送。
8.7本站自有气瓶如有户使用损坏,按损坏程度协商由损坏者赔偿损失。
8.8凡本站自有液化石油气气瓶或协议托管气瓶均打印本站永久标识。
8.9凡不符合充装要求的气瓶或充装后不符合规定的不合格气瓶,应作相应处理,直到气瓶符合充装要求后才能充装,充装合格的气瓶才能出站,并发放出站的气瓶要建立台帐。
8.10气瓶储存应置于心用的仓库或场地,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
充装间安全管理
充装灌瓶间安全管理制度
9.1充装间内外,严禁烟火,禁止携带任何火种,穿带钉子鞋和化纤衣服进入充装间。
9.2充装间内严禁摔、砸、滚钢瓶,严禁用铁互相敲击、碰撞,防止发生火花。
9.3灌瓶工作必须经过培训考试考核,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未经培训考试和考试不合格者不得独立操作。
9.4灌瓶工必须坚持岗位,不得随意离岗,必须熟悉使用消防器材。
9.5气瓶灌装前应严格检查钢瓶,当发现下列情况不得进行灌装:
9.5.1非本充装站标识的气瓶。
9.5.2气瓶超过检验期。
9.5.3瓶体外观有明显机械损伤,变形及外腐蚀严重,不能保证安全者。
9.5.4气瓶护罩或底座损坏,不便于搬运或叠放的及其他附件损坏不符合规定者。
9.5.5新瓶没有充氮或抽真空者。
9.5.6气瓶内介质是非液化石油气的其他化学成份的。
9.5.7每天末班下班时,必须将生产用的电源切断。
贮罐区安全管理
10.1贮罐区的老实巴交行人员须经过学习、培训,熟悉罐区各种设备的构成,性能及使用要求,方准进行操作,否则不准顶岗作业。
10.2罐区严禁烟火,任何人不得携带火种,穿带钉子鞋进入罐区,运行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10.3贮罐区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要经常清理灌区内的杂草、杂物等。
10.4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每班必须有人值班,并负责运行检查,每次运行检查后,要详细记录贮罐液位、压力、阀门开关情况及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处理结果,贮罐进液出液时要随时检查液位和压力变化,若发现液位超过最高警戒线和泄漏时,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0.5不得同时向两台贮罐进液或出液,值班人员不有做发联名接工作不得离岗。
10.6贮罐区内的阀门、法兰、设备附件应经常检修,不允许跑、冒、滴漏。
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应定期检修和校验,必须保证其灵敏可靠、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温度计每半年至少应校检一次。
10.7液化石油气贮灌必须按规定的贮存量贮存,严格禁止超量贮存,贮罐必须在规定的工作压力下进行,严禁超压运行。
10.8贮罐内液化石油气温度不得超过45℃,超过时应及时喷淋。
烃泵房安全管理
11.1液化石油气烃泵房内严格烟火,禁止携带任何火种、穿钉子鞋和化纤衣服。
11.2泵房内不准堆放易燃杂物,确保房内清洁卫生。
11.3液化石油气烃泵内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11.4操作人员应巡视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检查冷却润滑,传动部位、压力、温度、密封等有无异常。
11.5叶片泵运行时进出口压差最大不能超过0.49Mpa,泵在运行时应从稳定性、声音、压力、轴向密封等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11.6泵前过滤器,每季度应清洗一次,烃泵轴承端,温度不超过40℃,轴承油脂每月注入一次。
11.7加强泵的维修保养,消除跑、冒、漏,加强泵房通气。
11.8卸槽车时,把槽车的静电接地设施,装卸柱地线网接牢。
驾驶员和操作人员均不得离开现场,应按槽车装卸操作规程办。
11.9有下列情况禁止装卸作业,并作妥善处理。
(1)雷击天气
(2)附近发现火灾
(3)液化石油气泄漏(4)液压异常
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制度
12.1进本站工作的人员必须经液化石油气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方可上岗。
12.2国家有规定的工种人员需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人事相应管理与工种工作。
12.3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12.4本站各责任人员和持证人员均应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
气瓶管理制度
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查管理制度
13.1逐只登记本站自有气瓶并建台帐。
13.2气瓶进、出本站要逐登记建立台帐。
13.3标识本站自有或托管气瓶的标识。
13.4本气站只充装经定期检验合格和定期检验有效期内的合格气瓶和本气站只充装本上自有和本站托管的气瓶。
13.5空瓶、重瓶按指定的区域分别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13.615Kg、50Kg气瓶应单层码放整齐,并留有通道。
13.7气瓶不准堆压在消火栓上,也不准阻挡消防通道。
13.8气瓶要赎罪转轮用,重瓶不宜存放过久。
13.9漏气瓶和超重瓶,待修、待检的气瓶不得和其他气瓶混放。
13.10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13.11仓库内应平整,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并应通风。
13.12本站自有气瓶和托管瓶以及外来超检验周期的气瓶,由本站承送至所辖的气瓶检验站检验。
气瓶检验周期按国家标准8334执行。
资料保管管理
资料、保管管理制度
14.1总则
14.1.1本站应遵循《条例》和《规定》的要求建立相关档案。
14.1.2档案由质管员专人管理。
14.2建档类别
14.2.1建站的批准、安装、验收和评审资料。
14.2.2本站的充装设备(储罐、管道、烃泵)及仪器和安全附件的技术文件。
14.2.3自有气瓶和托管气瓶档案。
14.3档案内容:
14.3.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制造技术文件(竣工图样,产品质量证明书含合格证书,产品铭牌的拓印件,安全附件合格证)。
14.3.2特种设备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14.3.3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工程检验和监检证书)。
14.3.4定期检验和自行检查记录。
14.3.5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控制装置的合格证、检测检定报告维修记录。
14.3.6日常运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