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P109
A.自觉性低B.自制力弱C.注意力分散D.坚持性不强
1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P116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16.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不包括(C)P132
A.主动性原则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C.自主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
17.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C)P143
A.娱乐性原则B.科幻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抽象性原则
18.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B)P159
A.实践练习的游戏B.创造性游戏C.角色游戏D.有规则游戏
19.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P163
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
20.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A)P156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21.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有(A)P185
A.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复杂性B.教育性可控性开放性复杂性
C.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简单性D.教育性可控性开放性简单性
22.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纬度划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可分为(B)P179
A.教学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B.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C.教学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D.生存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23.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D)P176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B)P256
A.家长会B.家长咨询C.父母育儿橱窗D.家长开放日
25.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B.在中班进行C.在大班进行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26.属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是(B)P217
A.社会交际能力B.观察能力C.控制情绪能力D.运动能力
27.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C)P221
A.目光直视B.敢于批评C.语调语速要适当D.语气要一直不变
28.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C)P231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
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29.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D)P87
A.保育和教育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30.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A)P268
A.家长学校B.亲子学校C.家长班D.亲子班
31.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D)P268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3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P70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3.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D)
A.基础学习期B.巩固期C.努力期D.前学习期
34.社区教育起源于(B)P261
A.英国B.丹麦C.法国D.美国
35.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P280
A.小学化B.突击性C.单向性D.整体性
36.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P279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二、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
(1)学前教育现象(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在家庭、幼儿园等各个场合中的表现以及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
(2)学前教育规律
(3)学前教育理论
2.简述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
1)针对性(专门针对学前阶段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或描述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现象,或揭示现象之后的学前教育规律,又或形成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
(2)系统性(明确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所具有的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同时教育学者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也逐渐系统化,除继续对学前教育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之外,许多教育家专门针对学前教育学这一学科本身的建设进行研究)
(3)理论性(关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开始呈现出高度的理论性特点,即从学前教育现象中抽离出学前教育规律,并进行高度的抽象化,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理论)。
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领先性
(2)广泛(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4.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5.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3.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具体地表现为:
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②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③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2.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
②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
③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15.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制约作用:
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②启迪作用:
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③激励作用:
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态度;
④调节作用:
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19.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
狭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教师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式与儿童有效地互相作用的能力,分层次指导儿童的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
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10.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
.
(1)途径:
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市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途径);
专门的德育活动(即教师为了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游戏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
在游戏过程中,学前儿童自发地扮演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方法:
说服(一般适合在学前儿童缺乏道德认识或经验时选用,一般有讲解、谈话、讨论三种具体方式)、范例(范例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前儿童易于接受兵见之于行动。
范例主要有:
父母和教师的榜样;
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榜样;
革命导师、英雄人物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练习(练习是品德教育重要而基本的方法。
练习的方式主要有:
各种实践活动中的练习;
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自然环境中的练习;
通过特意创设情境进行练习)、评价(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
评价的方式主要有:
表扬与奖励;
批评与惩罚。
2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成员;
家庭的经济情况;
父母的政治思想、文化程度和工作情况;
了解学前儿童在家的具体表现,如智力发展、兴趣、爱好、作息制度以及生活习惯和游戏等的实际情况)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全面而具体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任务、内容、方法和工作计划,从而使家长认识教育子女的重要意义,了解教育子女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况,主动关系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幼儿园可以通过本园教师或者外请专家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总结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可吸收家长参加下列活动:
志愿者,可以负责一部分教育活动;
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6.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以下内容:
一般项目、课前计划(包括基本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案及其编写过程)、过程描述(包括:
过程是路、时间分配记录、调整记录、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后反思(包括:
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教师间的合作反思以及与专家的交流反思;
记录整一活动过程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启发,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避免和实施;
困惑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感想)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志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的方式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
(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反思日记包括三种类型:
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环节包括:
案例引入;
案例讨论(在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做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阶段:
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案例总结。
4.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家庭儿童的一切发展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与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等。
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地扼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最常见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四种类型。
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既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
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
9.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社区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五方面:
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
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7.论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
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论述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与任务。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
①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②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
③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20.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
(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12.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游戏条件的创设
(2)角色游戏的指导
(3)结构游戏的指导
(4)表演游戏的指导
(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8.举例说明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
答案要点: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两种。
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
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以及家长座谈会等。
10.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
③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三、案例
1.佩里计划是美国High/Scope教育研基金会组织的实验研究项目。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两组孩子各方面情况,包括进行智力、语言等方面测试,查看在校学习成绩和教师评语,与家长谈话,后来还查阅警察局与社会服务部门的档案材料,在掌握与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陆续写出一些阶段性实验报告。
1984年发表了克莱门特等人题为“变化着的生命”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详尽地介绍了被试从其日后的发展上许多方面胜过对比组,主要体现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精神发展、中学毕业13岁起直至19岁时各方面的情况,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佩里计划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孩子在毕业率、文化水平、入大学率、职业情况、经济独立、少女怀孕情况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等方面。
请你用学前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要点:
P62-67
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
学前教青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外在发展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
学前教育与中学毕业率;
学前教育与文化水平;
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
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学前教育与经济效益。
2.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P282(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
答案要点:
这二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
这种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学前儿童熟悉的、与之关系密切的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号。
这不仅影响学前儿童上小学,甚至可能给今后的发展埋下危机。
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
象本案例中的用小学工的上课取代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
或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学化,如要求学前儿童上课手背后面,长时间不许动,更不许随便上厕所、喝水;
还有教师给学前儿童布置许多家庭作业,作业做不好还要受批评、惩罚等等。
这些做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
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
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3.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53.73%,高出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指标50.85个百分点;
高中教育程度者为28.69%,高出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7.74个百分点;
与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似,在初中以下教育阶段,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应指标:
该行业初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14.58%,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21.73个百分点;
小学教育程度者为2.67%,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34.53个百分点,文盲0.31%,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2.33个百分点。
更我重要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多地获得高文化水平。
请你用学前教育效益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1)案例体现了学前教育的以下效益:
文化效益,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身体、情感、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顺利实现各个学段的过渡,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案例还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
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儿童在学业成就、文化水平、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比较优越,在生活和工作岗位上更能获得成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有六个方面。
P49-51
学前教育效益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功能,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效益,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
个人效益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在个人认知、经济等方面的收益。
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它在整个社会上所获得的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
该案例中就是学前教育效益在文化效益的表现。
美国佩里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儿童在较小年龄时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感受幼儿园的正规教育,儿童能够在认知、记忆、个性、社会化、心理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助于其智力的发展、良好成绩的获得,最终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中学,获得较高的毕业率,从而有助于个体获得较高的文化水平。
因此说,学前教育界有助于儿童身休、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保证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视野中的地位与作用。
4.开学的第一天,一大群家长围在贴有班级一周教育活动安排表的幼儿园宣传廊边议论纷纷,园长仔细打听,原来是一些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很不满意。
有的家长说:
“一周就安排上这么几节课,这么多的时间用来游戏,难道我们花钱给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到这儿来玩的?
”请你用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P88幼儿园工作的原则(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5.“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我的外甥女甜甜用“就是”造的句。
老师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叉子。
这个句子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还有一次我翻看甜甜的图画作业,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
圆是绿色的,周围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是“太阳”。
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
”太阳在我们眼里不是绿色的,但是我们怎么能断定在孩子眼里不是绿色的呢?
我们应该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大叉子。
请你用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P211-213
(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
(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理的工程师。
(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6.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小朋友在做“炒菜”访谈,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娃娃的玩具搬到了走廊上。
老师看见了,对她说:
“娃娃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
赶快把这些玩具搬回去。
”她很不情愿地搬了回去。
老师听到她在嘀咕着:
“我都没游戏玩,我想到外面去玩。
”就这样,这堂课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没有顺利进行。
请你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P162-163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使得幼儿的游戏没有顺利进行。
所以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游戏时,应该: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