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教授
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基础
赵芬霞
37
研究生、博士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基础
杨富贵
男
49
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线性代数基础
于义良
52
教授
线性代数、微积分、高等数学
滕树军
34
讲师
线性代数、矩阵计算
赵俊英
30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基础、微积分
陈新立
41
李景焕
27
助教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基础、解析几何
买凤霞
26
线性代数、图论及其应用
段俊生
42
线性代数、高等数学
程伟
44
2.师资培养与成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理学院与课程组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明确的培养计划和具体措施:
如
(1)为年轻教师提供完备的教学和教学参考资料;
(2)安排指导教师,帮助他们迅速进入教学状态,经过演练、试讲,鼓励他们大胆登上讲台,不定时安排课程负责人,老教师或督导专家听课,及时沟通,交换意见;
(3)吸收青年教师参加教、科研项目和教材的编写与课件研制;
(4)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较新学科的进修,提高科学素养和学术水平。
成效明显:
截止目前,课程组的每位青年教师都通过了计算机一级考试,赵芬霞老师顺利完成博士学位的攻读,成为课程组中坚力量;
3年来新加入的青年教师赵俊英、陈新立、李景焕均顺利通过教学验收,李景焕获得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及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竟赛二等奖,赵俊英获得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表1)。
3.教书育人
课程组全体老师敬岗爱业,自觉为人师表,坚持不迟到,不提前下课,没有出现任何教学事故;
对学生充满爱心,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于学习有困难、或心理有压力的同学热情进行谈心;
对犯错误学生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并认真答疑,通过公开电话和e-mail信箱、每周设定答疑时间等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创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受到学生好评。
三年来课程组李乃华等3人获得院教学质量优秀奖,2人次获得院优秀教师,于义良教授被授予天津市名师、劳动模范,他们给大家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好榜样.(表1)
多年来,课程组全体教师在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注意提升学术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
成果如下(2002.3-2007.3):
教学研究成果:
(1)主持、参加市级教改研究项目9项,院级教改研究目4项(表2);
多项成果获奖:
《21世纪实用经济数学系列教材》获2004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线性代数》网络课件”获2005年全国第五届课件大奖赛高教组优秀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造线性代数课程建设的新模式》获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表1)。
(2)在《山东大学学报》、《黑龙江高教研究》、《天津商学院学报》、《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和《天津商学院高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2篇(表3)。
其中王莉琴等人的“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论文获天津市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优秀奖。
(表1)
(3)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包括《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名师导学》、《线性代数基础教程》、《实用线性代数》等,均正式出版,研制线性代数课程多媒体教学光盘2张(表4)。
科学研究成果:
(1)主持、参加院级、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表5)。
(2)在《应用数学学报》、《自然科学进展》、《JournalofFuzzyMathematics》、《数学杂志》、《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JournalofMathematicalPhysic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2篇被SCI摘录(表6),其中赵芬霞老师的论文“Lebesguedecompositionsofsignedfuzzynumber-valuedmeasuresandRadon-Nikodymtheoremsforfuzzynumber-valuedintegralsonthefuzzyset.”获院2006年优秀论文一等奖,(表1)。
多年来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使该课程组成为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素质和团队精神、特别能打硬仗的团结战斗集体。
二.教学改革
《线性代数》课程建设以天津市教科研项目《信息技术与经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及世行贷款教改项目《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研究》为龙头,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线性代数教学新模式》(院)及《经济管理类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同步进行。
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需要,实现我院“复合型创业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院教学的具体的情况,对线性代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⑴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进行清晰的层次设计,具体划分如下:
层次
适应专业
总学时
实验学时
线性代数
工商类、经济类、旅游管理类等
68
4
线性代数基础
电气类、热能类、生物类等
51
线性代数初步
法学、行政、心理学
36
2
(2)依据分层教学大纲,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将经典的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溶入数学建模以及数学实验的思想,编写出版了突出数学概念及理论的实际背景、增加数学方法应用的实际案例、融入信息技术(应用软件Mathematica)内容、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立体化教材(《线性代数》等+同步教练+教学光盘)及自编辅助材料(线性代数作业册+实验报告+课程应用实例)系列,形成了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知识技能体系。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用数学”能力,《线性代数》课程将数学知识与应用软件有机结合,加
强实践环节,引入容易上手的应用软件Math4.0,安排学生上机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为:
(i)上机时间: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两次(每次2小时)上机实验;
在机时内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ii)上机内容:
安装并熟悉数学软件Mathematica(4.0版本),完成线性代数有关章节的相关计算问题及自编数学方法应用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决;
(iii)上机方法:
上机前利用电子课件对应用软件Mathematica进行介绍,结合教学内容给出应用于本次上机的命令和方法;
学生参考教材相关内容(练习册中备有对应上机实验报告),独立或分组完成。
新颖的数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自身为“主角”的实验环境下,学习体会数学的概念、方法和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数学软件的应用、增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结果以及大量的学生反馈信息表明:
这项改革使《线性代数》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生获益匪浅。
介绍math4.0
应用软件实践内容实验报告
上机心得效果调查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教学中,单一的黑板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实的教学需求,而成功的大学数学教学也不能够完全依赖多媒体。
总结教学过程的得与失,着眼于课程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师生互动、适于《线性代数》特点的“传统黑板+多媒体+实验实践+课程网站”的课程教学模式。
具体做法为:
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对涉及到解题思路,方法等内容,采用传统黑板教学,利用其优势引导学生思维和演练;
而对涉及大而繁的有关计算问题、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解释等问题,发挥多媒体优势,适时、适宜、适度地借助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应用软件(Mathematica4)有机结合,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自身为“主角”的实验环境下,学习体会数学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达到巩固基本、增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该教学模式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约占总课时的50%左右,传统黑板讲授约占总课时的45%左右,实践教学(上机)约占总课时的5%。
对课程多媒体、实验情况的反馈,印证了教学思路的可行性、有效性。
课程网站中,针对不同的对象,配备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其中包括课程描述、电子课件、教案、实践教学、单元测试、考研辅导,师资建设、研究成果等专题,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教师备课、答疑解惑提供了足够素材和保证。
多种方法交叉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学生的认可(课程学习体会资料及多媒体教学调查反馈表)。
(2)考核方法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把握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情况,探索建立了“指标细化的过程追踪+测试科学化的结果评价”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课程的综合考核结果比例为3:
7=平时:
期末。
过程追踪:
包括上课(课堂练习、问题回答、出勤等)、作业(4-5次的积分成绩)、上机实验及期中测验,成绩计算比例为:
上课+作业:
上机:
期中=1:
1:
1。
抓课堂可以及时了解教学内容的课堂吸收情况,同时督促学生进入课堂(减少学生的逃课机率);
盯作业可以督促学生作好复习,以便更好地消化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实验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搞测验则可以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起到激励、提醒的作用,同时使教师对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效有较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结果评价:
指期末考试。
为尽可能体现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水平和数学应用与实践能力,依据教学基本要求,对测试内容、题目形式、试卷结构精心设计。
内容结构分为:
传统计算与证明、结合实验(上机)的相关计算以及简单应用问题三类;
题目设计原则体现:
小型计算题,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方法处理,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基本运算技能的灵活掌握。
例如在矩阵计算题中,已知条件给出的是4阶矩阵,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正确的运算法则,就会变得异乎寻常的简单;
又如,求矩阵伴随阵的逆阵,实际上只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逆阵定义.掌握了知识点,可以快捷得出结果;
再如,计算代数余子式的线性组合,实质是考察按行(列)展开定理的相关结论等等;
实验(上机)题,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同时避免繁难的数学运算。
例如,实对称矩阵的正交相似问题,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问题等等;
简单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组利用Excel设计出与该模式对应的学期综合成绩
统计表,统一成绩处理的指标,做到管理的科学化。
这种“过程追踪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使优秀生感觉体现了学习水平,差一些的学生感觉只要认真学,
考核及格(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有希望,也打消了投机取巧的
念头和侥幸心理,公正公平地反映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情况,
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合成绩统计
(3)教学环节
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形成完整的链式结构,营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第一次课,教师以诚恳的态度,如实介绍课程的特点,课程教学的全程安排,成绩考核的量化方法告诉学生自己的联系方式(电话、e-mail地址、办公地点及课程组的电子信箱),了解学生的想法。
从见面伊始,争取让学生视我们为朋友。
教学过程:
(i)为学生创造平等的知识学习条件:
大批年轻教师走上讲台,为尽量弥补新老教师教学经验、授课水平、知识更新上的差异,让学生放心,课程组老中青互帮互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指导和培养(反复听课,多次试讲,共同研讨,切磋提高),使得课程组整体教学水平稳定提升,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学生多指标的评教结果平均分达80分;
(ii)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学习资料:
从学生课程学习的需求出,为学生准备辅助材料和扩充性资源,包括配套的教学辅导书及配套《教学光盘》和自编的配套练习册。
教学辅导书《线性代数名师导学》包括知识梳理、易错提示、范例点拨、学做检测,解答精简,分层分类,是学生复习和巩固教学内容、知识扩展、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准备各种考试的较好的辅助资料;
配套《线性代数作业册》包括知识要点、课后基本作业题(附有注记与反馈)、单元测试练习、综合复习题及模拟题(含全部答案部分解答)、上机实验报告,供学生课后消化、吸收、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配套多媒体教学光盘内设课程要求、电子教案、单元测试、案例选编、练习详解、试题分析、名人简介等模块,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答疑解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学生觉得只要想学,不难达到课程基本要求,最后考试“挂科”是因为自己没学,所以期末找分者寥寥;
(iii)为学生设立健全的答疑解惑方式:
随堂的课前、课间答疑,随机的电话、网上答疑,固定的周中答疑,统一的期中(一天)、期末(两天)全天候答疑,多类型的答疑途径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在自己身边,课程的学习链上没有“断点”。
后续工作:
对未能取得课程学分的学生,作好重修及补考的善后工作:
通过开办补课班,选派有经验的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辅导,尽量做到短期高效,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课程基本要求;
对需要进行知识深入学习的考研学生,选派专门教师开办考研辅导班。
几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和实效.也受到学生的好评。
三.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是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教材可以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内涵,同时也是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课程组十分重视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建设,通过立项的方式进行教材建设。
本课程在2002年之前一直使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及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而2002年以来,课程组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致力于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并将线性代数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总结,来先后编写出版了21世纪实用经济数学系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线性代数)2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及1张多媒体教学光盘;
2004年又编写出版了新世纪大学数学立体化系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线性代数)2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包括1张多媒体教学光盘,还出版了新世纪大学数学多媒体系列教材(线性代数)1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遵循学院关于《教材选用审定办法》,经教研室推荐,理学院把关,学院教材委员会讨论决定。
在线性代数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教材并配以恰当的参考资料:
2001级以前,采用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第3版(工科)高等教育出版社
龚德恩等主编的《线性代数》(文科)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2002级,采用自编教材:
《实用线性代数》+《实用线性代数同步教练》++配套《教学光盘》
+配套《线性代数作业册》
教材中各章配有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math4.0运算相关内容;
《实用线性代数同步教练》中包括:
各章知识要点,例题选解,同步练习题,上机软件Math4.0
介绍和相关命令等;
配套《教学光盘》中含三个模块:
学生模块包括:
课程介绍,大纲,教材习题详解和自测题,
教师模块包括:
教学课件,应用案例和math4.0模拟演示,
拓宽模块包括:
历届考研题详解和部分数学家简介;
配套作业册中包括:
知识要点,课后基本作业题,每次作业附有注记与反馈;
单元测试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题(含全部答案部分解答);
上机试验题(两次)。
2003-2005级,采用新自编教材: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名师导学》+配套《教学光盘》
+配套《线性代数作业册》
内容涵盖以上教学内容和模块,内容进一步优化。
《线性代数名师导学》内设知识梳理、易错提示、范例点拨、学做检测,解答精简、分层分类,是学生复习和巩固教学内容、知识扩展、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准备各种考试的较好的辅助资料。
该套教材被全国包括东南大学在内的20余所大学所采用,获2004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其他参考教材:
包括国内有关教材、外文参考教材、考研辅导书等(表7)
2.网络教学环境
我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校园网终端进入各机房,院内有局域网,实现了实验室、教研室及
办公室网络化连接;
近几年已经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达80%,设备运行情况良好,教师操作能力较强,教学利用率高;
学生上网和上机十分方便。
利用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开发的、与课程教学配套的网络课件04年开始在校园网上运行。
线性代数教学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描述、电子课件、教案、实践教学、单元测试、考研辅导,师资建设、研究成果和其他教学材料,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教师备课、答疑解惑提供了足够素材和保证,深受学生、任课教师好评,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线性代数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
3.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充足的计算机资源,保证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学生上网查阅资
料提供了便利。
学院图书馆及资料室中的数学参考资料,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四.教学效果
由于课程组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备有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以及科学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环节结构,加上教师们深入浅出启发式引导、授课和辅助教学相辅相成,近三年来,尽管生源质量下降,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质量一直在稳定中逐步提高并渐进发展,讲课质量得到各个方面的肯定。
1.学生评教
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综合评定(平均分达80分)结果显示: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是高
质量的;
满意度调查反馈信息显示:
学生对《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是满意的;
作业中的反馈信息、学生学习心得显示:
学生与任课教师是和谐、相互信任的;
考研学生这样说:
教学中思维训练对路,题目选择难易得当,对考研复习有帮助,比较满意(谈话,
问卷);
重修生这样说:
老师认真负责,复习线性代数知识点明了,结构清晰,方法对头(电话,问卷);
同学们一致认为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新,方法活,效果好。
(原始资料)
2.专家评教
2004年6月《线性代数》院级优秀课评估得到市、院专家组的好评(评语),得到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的一致称赞(听课记录),并于2004年9月正式批准为院级优秀课程(批件);
校内教学督导组成员对课程组教师的听课结果表明:
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好的,教学质量是高的(督导组听课记录)。
3.考核情况
近三年来本科教学线性代数(68学时)和线性代数基础(51学时)期末考试以题库题目为基础,融入实验教学学内容,实行考教分离,封闭判卷,流水作业,统一给分标准。
连续三年期末考试通过率与平均分如下:
时间
2004(51)
2004(68)
2005(51)
2005(68)
2006(51)
2006(68)
通过率
71.9
83.6
79.8
86.1
90.6
86.4
平均分
69.1
74.7
72.4
86.0
81.9
78.4
近三年两个层次6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
五、特色介绍
多年的努力,多年的付出,线性代数课程建设与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探索中创出改革亮点:
师生融合、师师融合,营建和谐氛围;
经典内容渗入应用软件,创新教学模式;
过程追踪、结果评价结合,规范教学管理;
使<
线性代数>
课程较好地实现了“和谐提效率,创新求发展,规范促质量”的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凝就教学特色:
在线性代数经典内容中渗入数学应用软件,形成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探索出“传统黑板+多媒体+实验实践+课程网站”的师生互动、适于课程特点的教学新模式;
将指标细化的过程追踪与测试科学化的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了课程科学化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全程式监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线性代数课程建设,走出了“和谐提效率,创新求发展,规范促质量”的特色之路。
六、不足
课程组全体教师多年来的工作结晶铸成今日之成果,共同的努力使《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管理在建设中逐步规范,教学质量在稳定中逐步提高。
尽管如此,我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缺憾:
(1)由于教学压力较大,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级别科研项目少,还需创造条件开创新的科研局面。
(2)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用问题如何与各个专业的实际紧密结合?
怎样的实验模式更有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前沿知识如何在不同的环节渗透?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深知任重道远。
课程组将继续发挥团队优势,夯实基础,加强实践,以评促建,使线性代数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期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我们的工作予以评估、指导。
《线性代数》课程组
2007年4月
表1.课程组成员获奖情况一览表(2002.3~2007.3)
获奖名称
时间
获奖人
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
于义良王莉琴
天津市劳动模范
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3
天津市优秀教师
第五届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教材三等奖
2005
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王莉琴李乃华
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天津商学院第三届CAI课件研制二等奖
王莉琴李乃华等
天津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莉琴李乃华滕树军
赵俊英赵芬霞
天津商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