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抱箍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盖梁抱箍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梁抱箍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台身施工设备表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砼运输车
XZJ5270GJ
台
3
6m3
吊车
RT625
2
16t
钢筋弯曲机
GQ40
2.2KW
钢筋调直机
GW40C
3KW
钢筋切割机
G40
交流电焊机
BX-500
42KVA
竖焊机
HU-500
拌合机
JDY800
插入式振动棒
NH-50
1.1KW
全站仪
GTS602
1
水准仪
DSZ2
八、人员安排
盖梁施工人员表
工作班组
人员数量
管理工班
5
钢筋班
20
砼施工班
12
拌合站
10
技术人员
九、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盖梁支架及抱箍的搭设与预压
支架、抱箍高度调整
盖梁整体钢模加工
盖梁整体钢模运至现场
采用吊车拼装盖梁模板
盖梁混凝土浇筑
采用吊车和料斗入模
养护
拆除模板及支架
拆除施工防护
砼运至现场
砼集中拌制
盖梁钢筋绑扎
预埋支座锚栓套管
2、施工流程
2.1、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准确定位出立柱中心位置、控制线及辅助控制线,用水平仪测量出新立柱的实际高程。
2、将立柱顶面凿毛,并清洗干净;
3、材料准备充足,满足施工需要。
4、钢筋加工及运输工具准备。
5、机械设备检修。
2.2、钢筋制作与安装
(1)、材料
①、钢筋进场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都必须经试验室检查,
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②、使用合格的大桥506焊条。
③、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类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便于识别。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应堆放在仓库(棚)内。
露天堆放时,应垫高使下面排水畅通,并在上面加遮盖。
(2)、加工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弯制,按图纸设计尺寸进行加工。
①、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达到以下要求:
a、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b、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c、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d、当利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钢筋的调直伸长率为:
Ⅰ级钢筋不得超过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易大于1%。
②、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的规定。
(3)、接头:
①、纵向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
②、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
③、电渣压力焊焊剂采用焊剂431型。
(4)、钢筋骨架的安装
①、现场绑扎钢筋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避免钢筋接触模板,防止钢筋被油渍污染,如遇油渍污染应拆除该钢筋清洗合格后方可使用。
b、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
②、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与模板间均匀布置高强塑料垫块,保证立柱施工完毕后质量、外观不会受到影响。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主筋与预埋主筋焊接,箍筋与主筋绑扎,绑扎丝采用双根满绑,检验见下表:
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全长
±
尺量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4
受力钢筋两排以上排距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同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6
分布钢筋间距
尺量连续
3处
7
箍筋间距
0,-20
8
弯起点位置
加工偏差±
20mm
9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25mm(±
5,-2);
C≤25mm(±
3,-1)
2.3、模板制作与安装
(1)、模板及其它构件
①侧模与端模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
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
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
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
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②底模
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
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③纵梁
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
3000cm×
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长的工16型钢作为贝雷梁横向底部联接梁。
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
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纵梁下为抱箍。
④抱箍
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1734cm,采用66根高强螺栓连接。
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加工模板数量:
直径1.2m模板2套,直径1.0m模板1套。
(2)、模板的加工
模板由业主指定的厂家制作,模板已经驻地监理办和施工单位验收并合格。
验收模板的加工标准、精度和模板刚度具体要求如下:
①各中肋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弯曲、错位、扭曲。
②模板内外不得有毛刺,焊渣应清楚干净。
③模板面板材质为优质冷轧板材,面板厚度为6mm
④模板采用字母式对接,对接边必须使用铣床铣边,确保模板拼缝≤0.5mm。
⑤模板刚度满足:
模板侧向挠度控制在L/1000以内。
⑥板面平整度≤1.0mm/m(用1m靠尺检查)。
⑦模板加工精度要求见下表。
模板高度
1.0
卷尺量检查
模板长度
0~-1.0
圆柱模板直径
0~-2.0
侧向弯曲
L/3000
模板板面对角线差
≤1
模板平整度
2m靠尺、塞尺检测
边线不直度
1/1000
相邻面板拼缝高低差
≤0.3
平尺、塞尺检测
相邻面板拼缝间隙
≤0.5
塞尺检测
模板连接孔距
距面板面偏差
卡尺检测
11
孔间距偏差
圆柱模板最大直径与最小值偏差
13
模板板面无擦伤,划痕及明显局部凹凸锤痕
14
组装模板局部缝隙不得大于0.7mm且0.5-0.7mm缝隙累计不得大于每边总长度的25%
(3)、模板安装
清理柱底平面,使其符合设计标高,并使其表面无浮浆且到达新鲜混凝土面。
立柱上下节模板,采用φ16螺栓连接。
模板安装前先试拼,试拼合格后方在墩位上进行安装。
安装底节模板前,检查桩顶高程及外轮廓线,不符合要求时凿除或用砂浆找平处理,以确保立柱模板准确就位,桩基与模板连接面平整,无缝隙,防止水泥浆流失。
模板使用要求:
①模板表面应光洁、无变形:
新模板使用前,用5cm厚水泥砂浆进行抹面除锈处理后采用新机油均匀的涂抹在模板上,待晾晒一天后用净布擦净,反复的这样处理直到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止(至少3遍);
每次模板安装前,用小砂轮对钢模板除锈,除锈完毕后用抹布擦净并及时用脱模剂涂上,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保证钢模板内无任何杂物、污点,接缝处用密封条填充并压紧,确保接缝严密、平滑、不漏浆。
②同批次构件施工过程中采用同种脱模剂。
③模板整体安装前在模板周围焊上拴揽风绳的铁环,每隔120°
一个,以备缆风锚拉和调节模板的垂直度。
④模板吊装组拼时,不得发生碰撞,由专人指挥,按模板编号逐块起吊拼接。
模板整体拼装完成后,对模板接缝进行处理,接缝处理采用类脂处理至手感平滑为止。
模板在整体进行吊装时,防止模板里面被钢筋刮伤。
模板竖向板缝放在顺桥方向
⑤模板应定位准确,不得有错位、涨模等现象,构件尺寸专人复核,浇筑、振捣时专人看模。
⑥模板安装要求:
立柱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模板高程
测量检测每边不少于2处
表面平整度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相邻模板错台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模板内部尺寸
测量检查
轴线偏位
经纬仪测量
支撑面的高程
2,-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2.4、立柱砼浇筑
原材料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钢筋、模板制作与安装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砼在拌合站生产,装载机上料,拌制时间为1min~2min。
从搅拌机出来的混凝土坍落度应不小于100~140mm。
砼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现场以常速再次搅拌混凝土后吊车吊起漏斗入仓,运输时应以2-4r/min的转速搅动。
灌注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或溜槽灌注,防止混凝土离析。
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将料斗用清水或水泥浆湿润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用料斗下料,其浇筑速度不宜太快,砼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为20~30cm;
浇筑面成坡面向前推进,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其移动间距为40~50cm,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为5~10cm,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10~30s,以混凝土模板表面水平、不下沉、泛浆和冒气泡为准,并防止产生过振现象。
砼在浇筑时不宜间断,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不能超过45min,否则应插入适量的连接筋或型钢加强连接面的刚度。
浇注完毕后混凝土面标高应高出设计柱顶3~5cm,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收浆,并在柱顶面进行凿毛至柱顶标高以便于下步工序施工。
拆摸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密封)立柱,在柱顶挂上水袋,然后在水袋下用凿几个小口,使水沿柱边向下流,专人负责看管随时保持水袋里充满洁净的水源,以保持混凝土面的湿润,养护期限不少于7天。
立柱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检验方法及频率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范围内
按JTGF180/1---2004规范
附录D检查
相邻间距(mm)
尺或全站仪测量:
检查顶、中、底3处
竖直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锤或经纬仪:
测量2点
柱顶高程(mm)
水准仪:
测量3处
轴线偏位(mm)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断面尺寸(mm)
15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节段间错台(mm)
每节检查2~4处
十、施工注意事项
1、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放预制混凝土垫块(标号同立柱),梅花型布置,以防止钢筋移动。
2、模板的垂直度必须用吊锤进行调整。
3、模板接缝处必须采用橡胶胶条,使其严密,防止漏浆。
4、模板与桩基接缝处必须用砂浆带进行找平,找平后必须经技术人员对其标高进行复核。
5、选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应在浇筑点和新浇筑混凝土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要快且拔出时速要慢,以免产生空洞。
6、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直接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7、混凝土捣实后1.5h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
8、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
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9、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模板等荷载。
十一、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1、钢筋加工
(1)、从事钢筋加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钢筋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生产。
(2)、浇注混凝土前,应对钢筋进行下列检查:
①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等;
②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③钢筋保护层厚度。
2、混凝土质量控制
(1)、各种原材料进场后,由试验室按规定进行取样检测,经检测的不合格材料应立即清理出场,并形成记录。
砂、石进场后按规格分批堆放、分批检验、分批使用。
存放场所搭设防雨棚,周边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防止料堆底部积水,使砂、石的含水率稳定。
水泥、粉煤灰贮罐应标志清楚,进料口加盖上锁,由专人管理,防止进料错误或受污染。
(2)、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经常对拌合机械进行保养检修,确保拌合机随时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拌合过程中配料计量的准确。
拌和机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操作。
(3)、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保证浇注过程的连续进行。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的现象。
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注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4)、对于混凝土浇注时的模板温度、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拆模时的温度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并有效实施。
(5)、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混凝土冬期施工措施;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
(6)、混凝土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不作要求外,其他质量要求与拌合用水一致。
3、模板质量控制
(1)、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承受所浇注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保证结构尺寸的正确。
(2)、模板及支承桁架必须安置于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底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防、排水和防冻措施。
(3)、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及支承桁架进行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模板及支承桁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十二、施工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入场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颌带,锁好带扣。
3、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1名,佩戴统一袖章和上岗证,配合工班长进行现场指挥,防止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对于贯通便道的狭窄处、陡坡处、急弯处或穿越电力通讯地段要设置相关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派专人现场负责指挥运输罐车的通过。
5、本工艺安全防治重点为高处作业及施工用电,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落实相关安全防护措施,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6、用料斗吊运砼时,要有专人指挥吊斗的升降,缓慢升降,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及脚手架,防止料斗碰撞伤人。
7、雨季施工要注意电器设备的防雨、防潮、防触电。
8、插入式振捣器应2人操作,1人控制振捣器,1人控制电机及开关,棒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且不能多于2个弯,振捣棒自然插入、拔出,不能硬插拔或推,不要触碰钢筋或模板等硬物,不能用棒体拔钢筋等。
9、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多余的混凝土要弃掉,必须将混凝土弃到指定的场所,不得随意满地乱弃。
10、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和会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烟尘、臭气的物品。
11、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泼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