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10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8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安抚(fǔ)联袂(jué)断壁残垣(huán)

B.和煦(xù)吟诵(yín)忍俊不禁(jīn)

C.遨游(ào)湍急(tuān)扣人心弦(xuán)

D.追溯(shuò)粘贴(zhān)高屋建瓴(lǐng)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_隐(恻,测)

判断:

“恻”有“悲伤”的意思,而“测”有“推想”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测”。

B.蒙_(蔽,弊)

判断:

“蔽”,有“遮盖”的意思,而“弊”有“欺作”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弊”。

C._然一新(焕,换)

判断:

“焕”有“光明”“光亮”的意思,而“换”有“变更”的意思,所以横线处

应填“换”。

D._想天开(意,异)

判断:

“意”有“料想”的意思,而“异”有“特别”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异”。

3.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使用了同一个俗语,俗语使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A.①先进后进只是相对而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级各有长短,我们班虽是先进

集体,但也有不足。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

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①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寒。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位青年歌手最终被捕入狱,正是他长期放纵自我的结

果。

C.①运输队长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间再紧,我们也要把这批物资按时送到边

防站。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

较高水平。

D.①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②你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啊!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的中轴线被称为皇城古都的“龙脉”,它有着8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这条中轴线将继续延长。

新规划的中轴线由三段组成:

中间是记录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轴线”,向北是记忆奥林匹克运动在北京的“现代轴线”,向南是永定门外具有可持续发展广阔空间的“未来轴线”。

三段轴线有机连接,_______________,创造性地发展了现代北京的城市格局。

A.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建立现代轴线和未来轴线为标志

B.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现代轴线为标志

C.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建立未来轴线和现代轴线为标志

D.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未来轴线为标志

二、填空(共8分)

5.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1分)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1分)

(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l分)

(4)《曹刿论战》中曹刿向庄公解释可以追击齐军的原因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名著阅读(3分)

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了以______________为首的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

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是被“逼上梁山”的。

例如,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______________,遭高俅父子陷害,被判发配沧州。

后来,他在______________和草料场又险遭谋杀。

在经受了一连串的迫害后,他忍无可忍,血刃仇敌,离开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

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

此次世博会将历时184天,预计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届时,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4分)

【材料】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8.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

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2分)

要求:

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将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将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

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

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

展示不同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

9.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

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

(不超过25个字)(3分)

【材料】

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

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

“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

“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饿其体肤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又临黄河岸》,完成第13—15题。

(共13分)

又临黄河岸

高缨

①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

②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心里吧!

那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俯冲的敌机,飞落的炮弹,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们塞进闷死人的车厢,暗夜中逃过黄河。

在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我捏紧小拳头,眼里闪着泪星儿,跟流亡的大学生们学唱那首悲愤的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

③直到建国后,我才第二次看见黄河。

火车北上,欢腾地驶过新生的中原。

当列车员告诉乘客们,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黄河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看浩荡的浊流沉着而有力地漫过大地。

一瞬间,我的眼睛润湿了,我胸中涌出了那首崇高的歌: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④大前年的秋天,我去访问呼和浩特。

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

汽车盘旋而上,窗外掠过如花的红叶和挺秀的白桦林。

一路上,好友给我说了好些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并肩战斗的故事,那昔日的厮杀声和马蹄声,犹在耳边。

车停在山巅,他遥指苍莽的土默特平川,深情地说:

“看,黄河!

”可不,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黄河吗?

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

⑤去年夏天,我又临黄河岸。

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

⑥谁都知道,四川省属于长江流域。

可粗心的人们不曾留意,这巴山蜀水,却也属黄河的版图。

黄河,这万水之父,来自巴颜喀拉山,奔过青海高地,急转直下,轻轻地、轻轻地擦过川西北的边缘。

⑦我来到若尔盖的辖曼牧场,一下车,就央告牧场的同志,快带我去看看黄河。

于是备马置鞍,牧场的副场长求吉同志,热心地伴我同行。

⑧马蹄溅溅,踩过一条小溪。

前面是一大片数千亩的人工草场,种植着披碱草、燕麦和紫花苜蓿。

求吉告诉我,眼下这寂静的草原,也曾有过一番沸腾的景象:

为建设美好家园所激奋的牧民们,用拖拉机的队列翻起了亘古沉睡的处女地,播下优良草种,造就了这草原上的草原。

正是由于近年来他们狠抓草原建设,牲畜才摆脱了靠天吃草、夏足冬欠的困窘,更快地繁衍起来。

⑨看四处,牧草高及马胸,繁花美似彩毡。

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来的美景。

肥美的牧草,让马儿走到这里,也只恋着埋头吃草,却把我们搁在马鞍上。

我想着心中的黄河,于是扬起马鞭,马儿跃过沟渠,直奔一带浅山。

⑩求吉先登上山头,他翻身下马,欢叫着对我招手:

“快,快来看!

⑾啊,黄河,我又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你!

⑿千里草原上,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迂回曲折,慢慢悠悠地走来了黄河。

没有奔腾的激浪,没有啸叫的怒涛,安详、舒展而从容不迫。

这里河面不过百十来米,两岸像刀削般整齐;那深沉的河水,呈现着淡淡的绿色,清晰地映出白云的影子。

黄河,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

⒀是这样的吗?

黄河!

此时此地,你多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今天。

我们黄河的子孙们,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欢欣,黑暗和光明,失败和胜利……空前浩劫的十年,把我们民族的元气几乎耗尽,留下了贫穷、迷惑、创伤和艰辛。

哀叹吗?

不!

那是弱者的声音。

我们需要的是智慧的目光,是积淀的力量,是航机起飞前的滑行,是健将跳高前的一顿……正如这黄河的沉思、歇息、积蓄和期待!

⒁沿着黄河岸,我和求吉并辔而行。

黄河在草原上流,也在我的心上流着。

这沉着而有力的洪流,冲去我胸中的痛苦和哀伤。

我不由得昂奋而自豪了。

啊,我们伟大的、多难却不败的中华民族呀,纵然是身负贫穷落后的重荷,纵然是一步一个艰辛,但却更加紧密地团结着,凝聚着无尽的力量,坚韧顽强地向着光明、富足,向着最美好的未来走去!

⒂哦,我眼中又渗出了热泪。

我心中颤动着昔日和今日的颂歌:

啊,黄河,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伟大坚强!

(选自《改革开放30年散文选》,有删改)

13.文中写了作者的三次流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4分)

 

地点

流泪原因

内心情感

第一次

山村里

悲愤痛苦

第二次

火车上

想到祖国获得新生

第三次

黄河岸

 

14.第⑨段在文中起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