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07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整理超级实用_精品文档.doc

章节

特点

需要

内容

方法

儿童社会工作

1.生理:

成长性、基础性

2.心理:

发展性、依恋性、可塑性

3.行为:

探索性、模仿性

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儿童生物学、儿童心理学(心理分析、社会发展p57、行为或学习)、儿童教育学(多元智能、建构主义)、儿童社会学(自我发展、认知)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

宏观和微观

宏观包括政策、宣传、完善、监督、参与、提供资讯

微观分为一般儿童与特殊儿童,一般儿童提供教育、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特殊儿童主要是对残障儿童、问题儿童及特殊身世(孤独、弃儿、受虐)的儿童提供救助、教育、医疗及照料、家庭补助、寄养等,特殊儿童服务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4种服务

(三)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四)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

1、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2、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3、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

(二)“评估”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评估目的收集信息、分析儿童可能需要哪些类型

2.方法:

资料查阅、访谈、问卷测量

3.评估量表:

智力量表、行为量表、社会期望量表、自我意识量表、儿童受虐量表

(三)儿童社区工作的具体方法

1.儿童辅导

儿童辅导的游戏治疗模式:

想象互动游戏治疗、沙盘游戏治疗

2.儿童小组工作

3.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

青少年社会工作

1、最主要的特点:

多变、创新、反叛

2、发展性视角的特点:

发展隐含教育、成长、分化、成熟、改变、长大等、

3.生理发展:

处于青春发育期,体形迅速变化、身体内部技能迅速健全、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性成熟

4.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在其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社会实践活动完成

5、文化视角的特点:

正直青年、问题青年、文化叛逆青年、政治偏激青年

6、生理、心理、社会的基础上还有以下特征:

质与量的改变、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特质、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状态、共通性与变异性的性质、分化与统整的功能、正常发展与易受伤害的可能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食其力,追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社会的需求

1、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5条 

提供娱乐、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服务、发展中人交交往、就业信息

2、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5条

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学校生活环境、社区生活环境、建立互动模式、发展政策

3.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5条

提供就学或生活补助、被忽略或虐待提供保护服务、安全保护、为身体精神方面治疗、为犯罪提供矫正服务

(一)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

1个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个案工作

2家庭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以家庭为中心及维护家庭的完整为目标,家庭及成员需要预估、介入评估

3群体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小组工作

小组核心要素:

目的性、过程性、计划性、互动性

4社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社区工作 

组织社区内居民参与集体行动,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素质,在参与过程中,让居民建立归属感、培养自助

特点:

以社区为对象、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调整各种关系、层面比较广泛、强调居民的参与、社会资源的广泛运用

5社会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制定青少年服务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把规划和政策化为具体的青少年服务活动、建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6社会工作研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青少年群体特征和社会环境状况研究、需要调查和服务设计研究、服务过程研究、社会服务与政策改善研究、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方法:

社会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二)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

1.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2.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3.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

计划设计包括评估需要、理论分析、确定目的和目标、制订方案、评估方法

原则: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章节

特点

需要

内容

方法

老年社会工作

1.生理的老化:

各种器官

2.心理的老化:

感官过程

3.社会的老化:

1.健康维护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身后事宜安排:

子女生活、财产的处置、墓地购置、后事操办

8、一条龙照顾服务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服务(直接)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间接):

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紧急呼叫、信息转介等服务

(二)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

最常见的: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焦虑症

(三)处理精神问题:

此时此刻非常重要、找往事、生活缺憾、接受好与不好、拓展生活圈子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p108-109

(五)处理老年特殊问题

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p110权益、求助性服务、社会支持网络、政策;

2.丧亲问题:

情感支持、权益、信息、丧亲辅导

3临终关怀p112

4.自杀:

自杀评估、干预措施

(一)老年人个案工作方法(P114)

1.老年人个案工作的独特之处(5条):

沟通、功能状况、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定期追踪、重视评价

2.老年人个案工作的注意事项(5条)营造沟通环境、沟通障碍尽量多方求证、尊重、自决权、耐心

(二)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工作(P116)

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3条):

空间安排和使用辅助器具上要作特别考虑、带领者扮演积极角色、节奏慢

2.老年人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

自决权、平衡与个人所负的表任、保密权、干预小组动力

(三)老年社工作

重点目标人群:

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伤残老人、困难老人

目标:

通过统筹安排社区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与其需求相匹配的优质服务、提高老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类型:

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社区入住设施服务

工作内容:

提供涉及生活照顾、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精神健康、各类涉老信息方面服务

工件原则:

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链接与整合

(四)老年社区照顾由服务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基本需求)服务方案落实多方参与

服务内容:

咨询与转介、志愿者与代际融合项目、教育、娱乐、法律、住房、个案管理

居家照顾、心理健康服务、交通服务、照顾人缓解服务等

(五)养老机构照顾(P.120)

1.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

不同于普通人的生活、丧失自我控制、非个人化的对待、设置障碍、照顾支持、失去自身交往、缺少隐私、远离场合、适应机构、稳定环境

2.不同照顾模式及特点——园艺模式(满足需要)、仓储模式(延长寿命)

3.提高老人照顾质量的措施:

尊重隐私、增强生活感受、鼓励参加活动、建立积极关系

妇女社会工作

青春期

青年和中年期

更年期

妇女的“四期”:

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

1.生殖健康的需要

2.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

3.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一)妇女的婚姻家庭问题

1.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和教育

2.单亲母亲家庭的问题:

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亲的贫困化、就业困难、再婚困难、社会对单亲母亲的歧视偏见、缺乏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保障等

3.与家庭一起工作的原则p130

(二)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

1.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2.拐卖妇女 

3.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三)妇女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1.妇女的就业问题

2.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

3.妇女参政的问题

4.妇女贫困问题

(四)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工作

1.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一)性别分析方法

1.性别角色分工分析:

2.性别需求分析p139

(二)妇女赋权的方法

1.干预目标:

意识提升、增强能力,发展技能,增加周围他人与机构打交道能力、参与并扩展在家庭,社区和社会方面的支配和决策的力量、行动

2.干预方法:

透明化、鼓励和肯定、权力分析、意识觉醒、倡导政策改变

(三)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

1.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

建立信任、真诚、平等的合作关系

信任关系建立:

倾听,同感、不责怪、鼓励表达个人、肯定在家庭中的价值、尊重妇女语言表达逻辑、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双向的协同关系

2.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p143

3.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面对问题

4.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

建立小组要兼顾妇女的两种需求:

性别需求略性性别需求

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

社会工作者和妇女的平等关系 

(四)宣传教育、倡导和资源的连接

1.宣传与教育的方法p144

2.倡导

3.资源连接

章节

特点

需要

内容

方法

残疾人社会工作

1、崇尚专业的社会精神

2.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

4.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

5.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

1、社会福利政策

2.家庭扶助:

最低保障制度

3.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

4.就业政策

5.康复与医疗救助

6.伤残抚恤

7.社会保险

8.特殊教育

9文化生活照顾

10、改善社会环境:

建设无障碍环境、社会理解与互动、助残日

(一)残疾预防

1.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了解残疾人社会组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其他社会组织)

2.开展政策咨询工作:

掌握有关政策(意外伤害赔偿问题、劳动就业问题、求学问题)、如何接待咨询p161

3.支持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

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的对象、法律援助的特殊条件p162)、如何提供法律援助

(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1、建设无障碍环境:

什么是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残疾人家庭环境改造

2.残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

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网络、建立个案工作机制

(三)组织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

1.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

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是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2.发挥残疾人的创造性

(一)社区康复模式

1、社区康复的文化背景

2.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有利条件: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合理资源、方便,及时的康复服务、各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3.开展社区康复的方法:

康复原则(社会化的工作、低成本、广覆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势利导、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康复内容(开展残疾的预防、康复评定、全面康复服务)

(二)社会康复方法

1、康复内容:

协助康复医师正确诊断,以维持残疾人康复后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康复后的基本医疗设施服务、定期到残疾人探访、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促使医疗设施、满足社会福利需要,重新参与社会生活

2.社会康复的措施:

享有同健人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成果、适合其生存的必要条件、提高生活处理,就业,参与能力、享受社会公共设施服务、建立和谐社会生活环境、一起参与活动,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帮助他得到社会给予的经济保障、保障其他政治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