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0635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展示设计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狭义的多媒体的定义 

an 

extension 

of 

hypertext 

allowing 

the 

provision 

audio 

and 

video 

material 

cross-referenced 

to 

computer 

text. 

(也就是指:

多媒体是一种计算机文字的扩展,这种扩展允许音频及视频等素材被添加进来作为补充,或者说多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平台上的以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综合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是通常意义上讲的多媒体的概念。

广义的多媒体的定义 

Using 

more 

than 

one 

medium 

expression 

or 

communication.( 

也就是指:

使用一种以上的媒体来进行表达和沟通,即综合使用造型、空间、色彩、文字、图像、视频、音频、表演甚至互联网、行为、光线、气味等等媒介和手段来进行创作,这也正是现代展示活动的特点所在。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展示活动的多媒体特征日趋显著,如今的展示已不仅仅是空间艺术,而是各种艺术分支的综合。

近年来展示活动更有着向虚拟网络空间延伸甚至迁移的趋势(虚拟展示) 

展示设计与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的一般特征:

●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间的“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但主要是室内。

●装置艺术是艺术家根据特定展览地点的室内外的地点、空间特地设计和创作的艺术整体 

●观众的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变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还要使用他所有的感官: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

●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曲、文学、电影、电视、录音、摄影、诗歌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

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 

●一般来说,装置艺术供短期展览,不是供收藏的艺术。

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

装置艺术、表演艺术等是艺术家自身创作意图和艺术理念的表达,主要是艺术家与观众间的单向信息传达;

展示活动尤其是商业展示活动是参与展示活动的所有方面间的复杂信息交流(传达、收集、交换)(包括虚拟的展示活动)。

1.4 

展示设计与雕塑、建筑 

艺术分类法2:

空间艺术、时序艺术 

雕塑、建筑等具有三维特征、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展示设计除了具有三维特征外,还具有时序性、时限性等四维特征。

也就是说展示不只是一门空间艺术,同时也是时序艺术 

时序性:

人的互动和展示的固有特点所决定的 

●展示:

“展”——放开、翻动、伸张;

示——把事物摆出或指出。

●源自拉丁语ex——出来+habere——有,原指将自己拥有的东西拿出来,后来引申为展览。

●源自拉丁语displicare, 

dis——打开+plicare 

折叠 

展示的名词解释与动作有关, 

时序媒体的运用 

时限性:

大多数展示活动都是在限定时间内进行的。

并且许多限定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及要考虑布展和撤展的时间限制。

展示艺术与空间 

现实空间(三维) 

虚拟空间(计算机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现实空间的延伸) 

心理空间,空间与观众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行为空间,在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效应。

穿越人行夹道、众目睽睽、习惯距离 

1.5 

展示设计的特点 

以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根本宗旨。

具备功能、技术工艺、艺术形象三要素的必备特征。

以时间感、空间感为前提,人们在空间内活动 

是群体的创造而决非个体行为。

2.展示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萌芽期 

1851至一战前 

发展期 一战、二战间 

成熟期 二战后 

2.1 

古老的货品展览会源自于集市市场,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1.货品流通,2.信息交流,3.娱乐。

直到今天这依然是商业展会的三大主导功能。

国家、教会和贵族集团的私人沙龙和画廊是博物馆展示的祖先,在从中世纪到19世纪之前的大部分时间中担负着各种文化资讯的收集与发布职能。

展示设计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生产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果,而人类在科学技术和表达手段上的革新成为展示设计探索最主要的动力。

直到19世纪以前,展示活动都没有成为独立的大众咨询传播活动。

古老的货品市场最主要的功能是易货,各种宫廷画廊与贵族沙龙的展览脱离大众是为特权阶级服务的,到19世纪时影响力日渐衰弱。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大量的工业产品被生产出来亟待交易,而古老的货品集市已经不能满足商业空前巨大的信息交流需求,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在制造者、商人与消费者之间的,更需要在制造者之间和商人们之间展开。

交流范围广阔而且数量庞大,社会需要一种资讯交流的方式和场所,这就是要求展览活动登上历史舞台的社会诉求。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展览这种资讯传播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首先铁路的兴建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使单位时间中人们的接触机会大大增加了。

其次钢铁等金属构建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为建造能够容纳大量人群和展品展示的大跨度空间提供了可能。

这一切最终导致了1851年那次伟大的展览。

1851年由英国政府主办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博览会——万国产业成果大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由英国皇家工艺协会主办,主席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地点在伦敦的海德公园。

为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在海德公园兴建了巨大的展厅——世界上第一个展览建筑,整座建筑采用了钢架玻璃材料,被称为“水晶宫”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综合博览会,参观的人数达到600万人次以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展览的举办产生了三个意义深远的结果。

首先,在当年的参观者中有一个青年,他的名字约翰·

拉斯金,他深感当时的设计不能与工业社会的产品功能需求和审美变化的改变相适应,所以立志要以己之力来改变这种现象。

后来他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启蒙者和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先驱。

现代设计由此发轫。

其次,水晶宫第一次大规模地显示了采用工业化预制装配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水晶宫的建筑形象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它揭开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史,现代的建筑家们开始大规模采用金属、玻璃等一系列新建材和新的结构形式探索工业化时代的建筑形式。

第三,在伦敦博览会后几年里人们对咨询的大众传播与交流媒介的需求空前的强烈,于是展览活动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 

修建超过1000英尺(约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最著名的展览建筑成为了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标志。

Ferdinand 

Dutert设计有46500平米的机械馆(Galeriedes 

Machines)跨度达到115m 

巴黎世界博览会从1887年建造到1889年完成共花费了830万美元,吸引了3235万人次参观,获得巨大的成功。

在以后的近二十五年的时间中,相继举办了4次国际博览会。

分别是:

189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纪念哥伦布世界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中首次采用高架铁路连接芝加哥市中心和会场,并在会场设置了近三百个自动检票口。

1900年巴黎再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在会场上首次采用电动自动步道,设置了露天电影场。

会场的动力全为电力,因此有电力宫殿的评价。

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次博览会再次获得巨大的成功,共吸弓隆观者4813万人次,创造了博览会参观者人数的纪录,该记录一直保持到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时才被打破。

1904年的路易斯安那领土购入纪念博览会和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并不成功,之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经济的萧条使国际博览会的举行中断了10年,展示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结束。

从 

1851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展示设计的探索集中表现在国际博览会的设计实践上,这是现代展示设计发展的启蒙阶段。

在这一阶段,展览的形式被人们认同固定下来,确立了资讯交流、大众娱乐和货品交易的功能——这作为商业展会的三大功能原则贯彻至今。

展示设计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展览基本功能的确立和展览建筑建造的探索以及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尤其是在工程技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他们为展品展示、资讯交流和公众集会提供了所需要的超大型公共空间,在这个平台基础上展示设计者们得以发挥才智,开始了展示设计原则和传达方式的探索。

2.2 

发展期 

战后经济危机的结束,制造业的恢复为展览活动的复苏创造了客观条件;

经过长时间萧条的城市生活后,人们渴望展览这种大众交流方式能够丰富城市生活;

此外,战后新兴国家和战败国家也希望通过展览来建立或改变公众形象,宣传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成果,借此来摆脱公众对于一战的阴影。

德国和俄国表现得尤其强烈。

这些为展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与此同时,一次大战结束了人们对于工业生产力的盲目迷信而开始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

各种社会思想和艺术思潮澎湃激荡,许多知识精英开始了社会实践。

与此同时,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展示设计提供了新的素材。

这些都成为展示设计第二阶段探索的动力。

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

基斯勒 

Frederick 

Kiesler 

李西斯基 

EI 

Lissitzky 

沃尔特.格罗佩斯 

Walter 

Gropius 

米斯.凡德洛 

Mies 

Van 

Der 

Rohe 

莉莉·

瑞克 

Lilly 

Reich 

赫伯特·

拜耶 

Herbert 

Bayer 

保罗·

鲁道夫 

基斯勒1924年在维也纳为新剧院技术国际展览(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New 

Theater 

Technique)设计的方案,他突破了原有传统展示设计平板局促的布局,提出了“Leger 

Trager”即“L&T”原则。

L&T系统创造了一种自由展架组合的新的语言。

可拆卸的垂直与水平的七条结合面板组成了这个系统的主要部分,600个无框的先锋戏剧作品的绘画、海报、提线本偶、照片、设计和模型被展示在该系统中。

T系统的展板角度可以根据参观者的需要进行调节。

“L&T”原则提出的意义在于它使艺术作品不用再依附于博物馆展览的墙壁进行展示,从而将艺术品本身作为个体从房间装饰与建筑室内中剥离出来。

“L&T”原则在1925年法国巴黎的现代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引申。

基斯勒制作了一个名为空间城市的展览装置(City 

in 

Space),这是一个独立的色彩计划、照明系统和构件组合的系统,该设计具有明显的风格派特点。

基斯勒在以后的展览设计中继续发展了这一设想,我们可以从1942年他在本世纪艺术展(Art 

This 

Century) 

中继续发展了“L&T”原则。

1926年汉诺威州立博物馆的指导——亚历山大·

多纳不满意凡·

杜斯伯格为抽象艺术展示所做的设计,转而邀请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

李西斯基为此创作了汉诺威州立博物馆的抽象橱子(Abstract 

Cabinet),他的设计希望改变以往参观者被作品麻痹趋于被动钝化的状态,通过设计来使人积极兴奋。

他在灰色的墙壁上安装了许多金属榨板,这些榨板一面是黑色另一面是白色的。

黑白灰的变化贯穿在参观者在室内移动的过程中。

另外李西斯基曾经希望安装一个电子照明系统来完成黑白灰转换的效果,但当时没有这样的设备能够实现。

1928年李西斯基在科隆的国际新闻博览会(International 

Press 

Exhibition)中设计了苏联馆。

这次展览将展示设计诠释成为视觉传达领域(Visual 

Communication)的新学科。

通过对于新的摄影技术——巨幅照片、新材料——玻璃纸、树脂玻璃的使用创造一种轰动的公众展览的新类型来表达苏联新闻的革命力量和历史的主题。

这个展览成为构成主义展示设计从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实验转向使用新材料、新视觉(电影与摄影)、大众媒介等等多元手段探索实验成果的集大成者。

基斯勒、李西斯基的探索使得艺术展品脱离了墙面装饰地位的窘境和空间风格的限制、实现了资讯传达的纯粹性与独立性,为以后展示设计在多种媒介传播中的实验提供了平台。

在此基础上,以后的设计者们得以开展对于资讯展示传播方式的实验。

他们明确了展示设计的意义。

格罗佩斯 

对于展示设计的实验,德国的设计者像拜耶、格罗皮乌斯、莫霍尔·

纳吉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在30年代他们接过了构成主义者的火把。

德意志工作联盟为了在1930年巴黎的展会中推广现代德国设计与建筑,特意邀请了格罗皮乌斯担任设计师。

格罗皮乌斯联合包豪斯的其他几位成员赫伯特·

拜耶、马歇·

布鲁尔和莫霍尔·

纳吉,由格罗皮乌斯设计了公共区包括游泳池。

体育馆、咖啡厅、舞池和阅览室,布鲁尔设计家具用品等,纳吉设计了舞台、芭蕾展示台和标准的邮局,拜耶为实用产品、织物、建材、实用美术、家具和建筑的展示设计了建筑与家具展馆。

建筑与家具展馆是一个展示设计史上具有例证性的实验,它旨在论证工业产品与设计的一体性。

拜耶把展示空间、图板与物品的组织和观察者的视野联系起来,视平线上下的展板都被倾斜过来与视线成一定角度。

这就是拜耶所提出的“视野”观念(Fields 

Of 

vision)。

通过拜耶的草图,我们能够很明确地看到它对于“视野”原则的思考。

1935年拜耶联合格罗皮乌斯、马歇·

布鲁尔、莫霍尔·

纳吉创作了在柏林的建筑工人联盟的展览(Building 

worker’Unions 

Exhibition)。

在这个展览中拜耶发展了他的360度“视野”观念,他将基斯勒和李西斯基对于视觉传达者与接受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技巧整合成为“视野”的公式。

他确立了这样一个展示的原则:

展示的作品不是挂在展墙上的平面,展览的整体应该通过设计创造成为一种动态的展示的体验,即展览的视觉传达方式不是点状的、片段的,而是线性的、连续运动的。

密斯·

凡·

德罗 

说到展示设计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到密斯·

德罗和莉莉·

瑞克(Lilly 

Reich)。

德罗作为建筑大师无人不晓,但他在展示设计方面的成就往往为人忽视。

早在1929年经典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展示设计中就建立了他对空间的认知,就像1947年菲利普·

约翰逊关于密斯的叙述:

“空间是一个通道,它永不停止,允许持续的流动。

”这种对于空间的处理不仅成为20世纪建筑发展的来源,同时也是展示设计变革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密斯在德国馆中创造了冷漠、高贵的气氛以表现德国作为一个现代的、具有竞争性的、工业化国家的特征。

瑞克则几乎要被她声名赫赫的合作者的光芒所淹没了。

在她20年代与密斯合作之前,她就已经是一个很出色的建筑师、时装设计师、家具和展览设计家了。

她与密斯的合作创造了一种不仅强调展示内容,而且更加强调展示设计语言作为一种形式的方法。

这种对于展示技巧的自我表现迫使参观者不得不关注展示(设计)本身。

在某种意义上,材料和展示本身成为展览的内容。

这种表达在1927年的斯图加特住宅展会的电镀玻璃厅(Plate—Glass 

Hall)中就已经相当的充分了,他们用橄榄绿蚀刻墙面、灰色的玻璃和色彩不同的油布地面组成了这个空间。

1927年在柏林的妇女时装展中,密斯和莉莉设计了咖啡休息区。

这个设计运用曲线的金属框架蒙上金色、银色、黑色和柠檬黄的丝织品与黑色、橙色和红色的丝绒来划分空间,并配上密斯的黑皮钢管椅子与茶几,供参观者喝咖啡休息。

该设计具有更强的自我表现特征。

瑞克在展示设计上的实践对展示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们所倡导的非政治的、减少主义的、冷漠的形式特征,运用空间形式、色彩、材料、灯光等设计语汇而不是文字来传达展览需要传达的资讯,设计形式与传达内容作为展览一体化欣赏诉求的原则,成为战后展示设计的主流风格 

在朝鲜战争结束两年和二战结束十周年之际,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人类家庭”展(The 

Family 

Man)。

这里展出了来自 

68个国家的 

503张照片。

鲁道夫担任展示设计。

该展览强调了叙述结构并创造了真切的体验,成为展示成功的关键。

在展出的三周中,有25万人参观了这个展览。

它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最成功的展览之一。

如果说基斯勒、李西斯基的探索使得艺术展品脱离了墙面装饰地位的窘境和空间风格的限制,实现了资讯传达的纯粹性与独立性,密斯·

瑞克的功绩在于确立了展示设计形式与传达内容作为展览一体化欣赏诉求的原则,赫伯特·

拜耶、沃尔特·

格罗皮乌斯的设计实践探索了展示设计的传达方式和媒介选择的方式的话,那么保罗·

鲁道夫则向我们揭示了展览策划与展示设计相结合的力量。

通过各方面的实验到50年代末,展示设计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正像赫伯特·

拜耶在《展览与博物馆设计的面貌》 

中所说的:

“展览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作为大众传播与集体努力和影响的力量与多种媒体的顶点。

视觉(形象)传播的整合方式组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复杂体:

语言作为形象的印刷(载体),图片、绘画、照片、雕塑物、材料和外表、色彩、光线、运动、影片、图表等等都是作为符号象征,所有有形的与心理的方法的运用产生了展览设计的强化和新的设计语汇。

” 

2.3 

成熟期 

战前的博览会是各国产业技术的竞技场,同时也是国际关系对立与缓和的晴雨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突出的泛政治化倾向。

而战后的国际博览会逐渐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人类自身的发展、民族的团结与和解、科技发展、历史与未来、人类与环境等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上。

经过50年代的战后经济的复苏,在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电子、原子物理和航天等科学上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和未来的世界充满了自信和幻想。

另外六七十年代以后,现代主义建筑技术渐趋成熟,新结构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为展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博览会在展示设计的形式上表现出对于科学技术和未来想象的兴趣。

1954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以呼吁世界各民族和解团结,共同投身战后重建为主题。

其中的“原子” 

展馆表现了人类对于原子科学时代的憧憬,该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原子排列结构的视觉特征创造了令人记忆深刻的建筑形象。

9个原子形的空间由升降梯联系在一起,每个球形的展厅直径将近三十米,位置较低的作为展厅,高处作为餐厅和全景观景塔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成为展馆建筑技术的教练场,它标志着现代建筑在技术展示方面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次展会最引人注目的是由美国建筑师富勒设计的美国馆和德国建筑师奥托设计的德国馆。

富勒以他的“形态学” 

理论最早提出了张拉体系的概念,在1967年的展会中使用张力杆件技术建造了一个直径达76m的玻璃球体,美国馆的主体被置于这个晶莹剔透的球体中。

奥托从动物和植物的结构中获取灵感,是现代膜建筑的开拓者。

他设计的德国馆使用了索膜结构,大面积的钢索玻璃篷帐令人惊叹科技时代的到来。

提到战后世界博览会就不能不想到1970年的大阪博览会。

不仅仅是由于它具有革新观念的博览会会场规划设计以及它6421万人次的创纪录参观人数(这个纪录至今未被打破),更是由于它出色的场馆展示设计至今仍然给人们留下不能磨灭的印象。

本届展会中的美国馆是一个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充气膜结构顶覆土建筑,由路易斯·

戴维斯和萨墨尔·

布罗迫设计。

馆内展示了月球登陆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标本,围绕这一主题设计的展馆具有科学幻想的色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瑞士馆建筑采用钢结构外挂铝面板材,外部挂有发光灯架。

该展馆充分显示了瑞士精密制造的工艺水平,尤其夜晚的效果好像漂浮在空中的城市,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代表性的展馆还有丹下健三、矾崎新、黑川纪章联合设计的祭广场(Symbol 

Zone)。

作为EXPO’70(大阪国际博览会)会场的中心设施,祭广场举行大型庆典和演出,在广场中使用了电子技术控制光、声以及动作的计算机系统。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和电脑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国际形势和人类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冷战结束使人们对自身的发展重新思考,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

这种变化体现在国际博览会主体的选择上,1992年塞维利亚博览会的主题是“发现的时代”,1998年里斯本博览会的主题是“海洋,留给未来的遗产”,2000年汉诺威博览会的主题是“人·

自然·

科学”。

博览会展示设计转向对于多元文化以及展示表现同资讯传达的一致性的发掘。

电脑与网络技术为展示设计提供了新的媒体手段,资讯传达向互动的方式发展。

博览会设计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因此场馆设计注重对历史文化及各国多元文化的发掘,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营造,不再一味的追求高大新奇,而更加注重个性。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安藤忠雄设计的日本馆将具有生命力的东方木构架建筑文化引入现代建筑的大空间创造中,强烈而和谐,体现着对于历史与文化的回味与发现。

巨大的门廊由斗拱的结构形式变异而来,外形舒缓的弧形墙壁则来源于古代城池的石壁。

作为20世纪最后一次和新千年的第一次国际博览会,汉诺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但汉诺威博览会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博览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