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9650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文档格式.docx

与之相应实施的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是分别在各自家庭中进行的,以记诵《吠陀》经为主要内容,以父教子代代相传。

佛教教育在印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但都是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基本特征的。

因此,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

第三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1、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比较

共同点:

采取了“优选法”;

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

轻视体力劳动;

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

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

不同点:

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一般由父母来决定;

在培养目标上,前者是英勇善战的战士,而后者则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

在教育内容上,前者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后者则还增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

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

2、古代希腊幼儿教育的特点:

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的具体措施;

对儿童从小就开始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奴隶主阶级思想意识;

整个幼儿教育还处在自发式的萌芽状态。

3、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的三个时期

⑴共和前期的学前教育:

实行的是家长农奴制度。

教育实施一种“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教育内容有:

农耕和军事本领学习、品德培养、简单知识。

⑵共和后期的学前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为适应共和制政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培养雄辩家。

教育人员是乳母、希腊保姆和希腊教仆。

教育内容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和宗教。

⑶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教育目的改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进行文化思想灌输的教师。

教育上的变化有:

①地位变化——教师从教仆到教师,享有一定的特权,免除教师的兵役和劳役;

②国家支助,开设一定的初等学校;

③教师必须经过皇帝的严格挑选;

④对教师工作和教学内容进行监督;

⑤开设宫廷学校,任用基督教徒来充当教师

4、论柏拉图儿童的优生优育

柏拉图是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⑴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⑵婚权在于执政者⑶男女婚龄作了严格规定,男25-55岁,女22-40岁⑷检验审查新生儿⑸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院⑹公育制度,1-3岁为第一阶段,3-6岁为第二阶段⑺寓教于乐

5、论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35年创办了一所名叫吕克昂的学校,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具有百科全书的科学”,主要著作有《政治学》和《伦理学》

⑴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①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的手段②人之善,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③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④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

⑵论教育的年龄分期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躯体和灵魂如同形式和质料,灵魂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首先是身体的养育,其次是情感的训练,然后是理智的教育,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

他把受教育的年龄划分为①从出生-7岁为第一时期②7岁-14岁为第二个时期③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

⑶论学前教育思想

①从出生到5岁这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而应有充足的活动,儿童啼哭,则不必禁止,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

②儿童5岁至7岁阶段的教育,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们必须住在家里接受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

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要的。

6、昆体良论儿童教育体罚的五大罪状

昆体良是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

他赞同柏拉图的观点,十分重视幼儿教育,提出许多宝贵见解,至今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⑴体罚事实上无疑是一种凌辱,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⑵盛行体罚,而孩子一旦对鞭打习以为常,教育就难以起到作用

⑶如果儿童在幼儿时期遭受体罚,长大后往往更难以驾驭

⑷体罚只能造就奴隶性格,而不能培养雄辩之才

⑸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情沮丧压抑,经常感到抑郁,产生恐怖心理

7、西欧中世纪的“性恶论”儿童观

中世纪基督教会地位独尊,并控制了精神、思想、文化,获得教育的垄断权,基督教会鼓吹:

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

应该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的嬉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并采取严厉措施来禁止这类表现。

受到这种性恶论的影响,在教育中体罚盛行,且完全消失体育。

8、西欧中世纪的“预成论”儿童观

产生原因在于:

⑴自然科学的发展长期停滞⑵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⑶否定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

由于受预成论的影响,无论是在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都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9、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特点: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还不是一个明确划分的学习阶段。

它是按照儿童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而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神学性和等级性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就整个学前教育来说,还是比较粗浅的、简单的。

第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1、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观念:

“人文主义”世界观,反对宗教神学、禁欲主义,主张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宣扬个人幸福高于一切。

2、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观点

⑴重视教育作用,确立新的教育目标⑵扩大教育对象,创办新兴教育⑶增添教育内容,扩充学科范围⑷改善教育条件,使用新的教育方法

3、文艺复兴时期的幼儿教育改革

⑴热爱儿童,为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⑵强调通过智育、体育、美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儿童的完美精神和高尚情操。

⑶教学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和压制独立思考,强调兴趣、主动性,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局限性:

人本主义思想家所谈的幼儿教育改革没有注意到普通劳动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仍然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资产阶级教育观。

4、人本主义教育家提出的教育思想

以身心或人格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重视儿童自然或天性发展的特征,强调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重视家庭教育中道德行为和语言文字方面的教育,强调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提倡给予儿童以较广泛的教学内容,注意到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所起的教育作用,要求父母、教师、保育人员时时热爱孩子并处处以身作则。

5、人本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方法

取消体罚,建议用儿童的荣誉感、竞争心去促进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6、维吉乌斯的《儿童教育论》

维吉乌斯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于1450年写成《儿童教育论》一书,详尽论述了人道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有四条:

⑴对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⑵成人要以经常赞扬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时的方法教育儿童⑶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主要条件⑷儿童从懂事起就应该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

7、伊拉斯谟斯的《幼儿教育论》

伊拉斯谟斯于1529年写成《幼儿教育论》,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有:

⑴通过游戏和故事让儿童学习⑵在幼儿时期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记忆能力⑶推行人文主义基督教化和基督教人文主义化的幼儿教育⑷重视儿童身心均衡发展,并照顾到儿童由于天性爱好所引起的个性差异⑸提出儿童的性善说⑹提出影响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的三因素:

自然、训练、练习,其中最主要的是“训练”

8、夸美纽斯主要教育活动与著作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1641年在英国建立“泛智学校”,并进行“泛智论”的研究。

其教育著作汇编成《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其中包括《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等

文、英文、克罗地亚文、俄文、瑞典文和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母育学校”是“母亲膝前”教育的意思,有一副标题“论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

9、夸美纽斯论儿童的本质

⑴儿童是上帝最珍贵的恩赐——对封建宗教意识的的反驳。

⑵儿童是上帝举行特别会商并按他自己的形象塑成的⑶儿童是无价之宝⑷儿童是纯洁的种子,产生于父母的实体,具有各种美德⑸儿童是国家的未来。

10、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从批判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出发,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以此作为他的整个教育理论的一条指导性原则。

“适应自然”的涵义:

⑴遵循自然界的“秩序”⑵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一)原则要求:

⑴要求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或“法则”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⑵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倾向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⑶要求教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二)对“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评价:

⑴尽管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夸美纽斯还不理解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现象有其特殊规律,也不可能全面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普遍法则。

但是他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与经院主义教育是针锋相对的,在当时具有巨大进步意义⑵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许多有益的主张和合理的因素,并不是模仿自然秩序得出的结论,而是他面对本人和前人长期教育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

他在对这些教育经验进行理论论证时,不是依据《圣经》和神学教条,而是引证自然,试图以合乎自然秩序来论证自己教育改革主张的合理性,这一场是反映了他力求摆脱陈规旧套,使教育工作科学化的良好愿望。

11、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的意义

在《母育学校》的卷首,他提出“一切有赖于开端”这样一个基本思想。

其内涵是:

其一,细心地和正确地组织好儿童的早期教育,是防止幼儿沾染不良恶习和预防人类堕落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及早获得一些必要的粗浅知识,可以为他们入学以后的教育奠定成功的坚实基础。

其二,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12、夸美纽斯学前教育的内容

⑴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①提醒父母首先应注意的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子女的健康,宜从胎儿时期就加以注意②强调孕妇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③婴儿出生后要合理喂养④重视锻炼和娱乐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⑤主张不要让儿童习惯于用药,要是他们生活有规律并保持愉快的心情

⑵论学前儿童的智育和德育;

智育:

父母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启发幼儿养成学习的习惯,并对他们进行初步的智育教育。

初步智育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初步观念②发展语言能力③训练手的初步技能德育:

①德育主张:

重视儿童从小打下良好的德行的基础,坚决反对父母和成人溺爱和放纵孩子,他要求自幼培养儿童的纪律观念,用温和的态度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②德育内容:

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特别重视节俭和勤劳等良好品质的培养③德育的方法和手段:

训斥、榜样和练习。

⑶论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

①父母要有耐心,肯下功夫去研究儿童。

②在初步智力教育上,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外部世界③运用故事、寓言发展幼儿的智力④帮助和指导儿童的游戏⑤父母或成人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⑷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父母在孩子入学前注意三个方面:

①是否已经了解母育学校知道的东西②是否已具有注意力、思考力和一定的判断力③是否具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⑸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吸收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②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第五近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

由此开创了近代贫民慈善学前教育的传统。

主要目的在于挽救贫民婴幼儿的生命,教育的成分微乎其微。

——欧文创办了幼儿学校后来形成了一场运动。

产业革命的影响

1840福禄培尔创办了幼儿园,为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儿童接受社会学前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开始出现“双轨”倾向:

一轨为中下层,一轨为中上层所设。

【总述】1835法国率先开始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制度的历史进程;

40年代英国通过政府拨款形式,加强了政府对幼儿学校的控制;

19世纪后半期,法美日等国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得到较大的发展,成为整个公立学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17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期英国贫民政策中的幼儿保健和保育问题

这种发端于英国的、作为贫民政策的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时近代欧洲幼儿教育设施的根源和胚胎。

二、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幼儿教育的开创和发展

(一)背景:

首先是幼儿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其次是初等教育的内容提早到幼儿阶段成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幼儿学校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

三是社会问题。

(二)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运动

是英国幼儿学校的著名领导人,于1920开办一所幼儿学校,堪与欧文(1816创办幼儿学校)并举,对19世纪欧美各国的幼儿学校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强调智育。

其教学方法是“开发教育方法”:

激发好奇心;

从已知到未知;

通过感觉教学;

让孩子独立思考;

把教育与娱乐结合起来。

为贯彻上述原则,设计了“阶梯教室”“教学柱”“教学架”“调换架”等教具。

“发展课本”等教材

——把初等教育的内容下放到幼儿阶段

——其幼儿学校的最高目标在德育方面

——对幼儿学校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

1840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视学官首次发出关于幼儿学校检查项目的训令,这时幼儿学校才真正成为国库补助的对象。

三、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学前教育

在英国,19世纪上半期主要是欧文的幼儿学校占主导地位,19世纪下半期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受福禄培尔幼儿园的影响,19世纪50年代福禄培尔幼儿由德国的伦克夫妇和别劳夫人传入英国。

(一)伦克夫妇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的贡献

最早向英国引入福禄培尔幼儿园的是伦克夫妇

(二)伦敦福禄培尔协会的工作和幼儿教育的复活与发展

1870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提倡的自由主义概念

1876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我国是2007年实行)

伦敦福禄培尔幼儿园协会普及福禄培尔教育方法,在英国,自引进福禄培尔幼儿园以后,幼儿教育的设施出现了“双轨制”的局面。

第二节法国的学前教育

奥柏林开办编织学校的活动,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历史的序幕。

自1835年开始,法国政府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把托儿所视为公共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18世纪末至1835年以前的学前教育

(一)奥柏林的编织学校(法国有史记录的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编织学校:

1770年奥柏林创设编织学校,学校招收的对象包括3—6岁的幼儿,编织学校每周只开放两次,教学内容包括法语、宗教缝纫、编织的方法,在法国有一定的影响。

(二)日间看护中心与托儿所运动

帕斯特莱、柯夏和马尔波等是法国19世纪上半期开展的托儿所运动的著名人物

帕斯特莱是法国慈善家和女教育家,是法国托儿所的创办者。

1862年,帕斯特莱领导妇女会创办了法国最早的托儿所,收容儿童80名。

(三)母育学校

1881年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学前教育机构同城为母育学校,该政令的颁布意味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基本确立。

二、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19世纪30年代中期,法国学前教育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从慈善事业到国民教育事业转变。

(一)学前教育转变的历史条件

法国学前教育性质发生转变时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加强这一趋势的反应。

(二)托儿所性质的转变

1835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学官的规定》,这是法国政府正式管理托儿所的开端。

1836教育大臣布雷发出传阅文件,明确指出托儿所是公共教育领导下的学校,标志着法国托儿所性质的重大转变,即由面向贫民的慈善救济事业转向面对全体国家的国民教育事业。

(三)福禄培尔幼儿园方法的传入

1855别劳夫人系统的介绍了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及其幼儿园事业,别劳夫人通过法国政府自上而下的顺利的把福禄培尔教育方法引入法国。

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向双轨制方向发展。

(四)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

1881和1882年议会先后通过“第一费里法案”“第二费里法案”,确立了法国初等教育“免费”“义务”“世俗化”三位一体的原则,促进了学前教育的世俗化,在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该政令的颁布意味着基本确立了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凯果玛(法国)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

指出了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双重目的:

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

(六)赛贡的弱智儿童教育方法

法国的精神病医生,1837在巴黎比赛德医院开创一所弱智儿童学校,赛贡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着重感觉和运动神经训练。

第三节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19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巴乌利勒托儿所是德国最早出现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

德国的托儿所与英法托儿所的重要区别之一是:

注重保育而不注意文化知识教育。

弗利托娜的幼儿学校运动。

福禄培尔幼儿园的兴起。

二、19世纪下半期的学前教育(福禄培尔幼儿园协会的活动)

1857在在柏林成立了“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促进会”

1871以别劳夫人为核心成立了“教育协会总会”运用福禄培尔的教育原理,以求创造一种“新教育”。

莱比锡一位福禄培尔主义幼儿园运动的核心人物是“H•哥尔德休米特女士”。

(二)别劳夫人的历史贡献

是德国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世界上很有影响的人物。

(三)19世纪后期德国的幼教政策

第四节美国的学前教育

19世纪以前,美国的学前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一、幼儿学校的兴衰和“家庭学校”的复归

1824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新和谐村”,从事创办共产主义公社的活动。

二、幼儿园的初创及发展

福禄培尔式的幼儿园在19世纪50年代传入美国,最早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的玛格丽特•舒尔兹于1855在威斯康星州的瓦特镇创立的。

以德语会话为主。

1860美国妇女伊丽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顿开办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

——被尊为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

三、慈善幼儿园的发展

由个人、教会及各种社会团体开办,招收的对象是贫穷家庭的儿童,属于私利幼儿园,免收学费。

四、公立幼儿园运动

公立幼儿园的建立是以公立学校为基础的。

——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是由威廉•托利•哈里斯和苏珊•E布洛于1873在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斯学校共同创办。

哈里斯是公立学校运动的积极发起者、执行者和支持者。

——私立幼儿园和慈善幼儿园逐步被纳入公立学校系统

【评价】公立幼儿园运动是美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进入一个新时期:

1)幼儿园不再是单纯的民间慈善护理机构,而是发展成为整个公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推动了幼儿园在美国的普及;

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幼儿园和小学脱节的状况,相互衔接;

4)对福禄培尔教育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促进了幼儿园的美国化,又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俄国的学前教育

一、俄国幼儿教育概况

俄国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实行开明政策,起用伊•别茨考伊于1763在莫斯科开办俄国的第一所教养院和产科医院。

19世纪60年代(1860)俄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

1869在彼得堡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月刊《幼儿园》。

二、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主要教育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一)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核心)——其民族性包含了爱国主义与人民性两个方面

(二)论儿童教育(儿童观)

——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重视儿童自由活动和独立生活在其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培养儿童个性的主要因素是祖国语言和劳动

——指出儿童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

第六节日本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初创

1876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正式建立——是日本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876年—1925年期间,日本教育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

指导20世纪初,公立幼儿园在日本幼儿园中一致占据主导地位。

三、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传入及影响

关信三发表译著《幼儿园记》——是日本有关幼儿园教育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并编写了《幼儿园20例游戏》将福禄培尔的20种恩物进行了图解说明。

1881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修改了保育科目,开设“修身”一科,把保育科目引向了德育主义方向。

1889《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是第一个涉及关于幼儿园设施、设备、保育内容及保育时间等规定的文件,也是日本首次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综合而详细的法规。

该规定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一个里程碑,是日本学前教育走向制度化的重要尝试。

第六近代欧美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世界观

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

二、自然主义教育观

(一)自然教育的涵义与近代儿童观的确立

“回归自然”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从性善的观点出发,提出自然教育的原则作为批评旧教育和建树新教育的理论依据。

认为人类的教育来源于三个方面——自然、人和事物。

只有使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保持一致,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要求教育适应人的内在自然发展的要求,促使人的身心的自然发展。

——是“主观自然主义”的典型代表。

——要求教育者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以及性别特征。

尊重并研究儿童。

在此基础上决定教育的程度、内容与方法,这就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线,也是他对于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

(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

“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人他。

他能迎接名誉的挑战,适应各种客观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

(二)自然教育的基本要求

1.自由教育——人具有自由的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