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9287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10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对于特征的研究一定要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折一折,甚至可以画一画、动手做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边和角是认识图形的切入点。

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从哪里入手,学生并无这方面的经验,要引导学生先从整体观察,再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图形。

从而掌握认识图形的一般方法。

2.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

情景图是一幅主题为"

鸟是人类的朋友"

的宣传画。

是信息窗1做鸟巢的继续,在情景串上继续反映人们爱鸟、护鸟,做鸟的朋友的意识和行为。

(2)情景图中的信息

画面中的树木、山川、太阳、房子、小路、小鸟、鸟巢等,都是一些平面图形的组合体。

图中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将学生的注意力由生活情景转入到了数学情景。

即:

他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组而成的呢?

本信息窗只设置一个例题。

●图形的欣赏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学会欣赏教材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分解图形是学习的关键。

面对一个组合体,它是由什么图形拼组而成的,不能简单的说一说而已,要学会将一个图形进行分解。

如例题中的小鸟图,他的翅膀是三角形的,身体是平行四边形的,头是圆形的,嘴是三角形的等。

●不要就例题说例题。

即除例题中分析的两个图形外,还要多分析几个其他的拼组图形,如果教师现场再画几个拼组图形让学生分析则更好。

●设计图案必不可少。

教材以电脑的形式抛出:

你还会拼什么图案?

意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

教学时要用好这一环节,大胆让学生设计,并相互交流

信息窗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

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高兴地唱着歌儿。

瞧,她们在欢快地忙着做鸟巢呢!

(出示情境图)

你知道每个鸟巢是什么形状的吗?

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面画下来,(板书)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

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问题)

[设计意图: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入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认识“对边”并适时板书特征)

(2)操作验证。

你能想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长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长、宽。

经过同学们自己猜测、验证,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3)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

(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

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的特征。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 

观察猜测。

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你能想法验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正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边长。

(3)找生活中的正方形。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对比交流。

(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认识多边形。

1、认识五边形。

我们知道这个鸟巢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做成的,你知道蓝色的鸟巢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操作交流,认识五边形)

2、认识六边形。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能用钉子板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自主练习第3题。

四、自我评价:

(看情境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将今天学习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特征,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到了猜想、验证等数学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

第2课时

一、基本练习

1、判断题。

(引导学生在辨析中,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所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4)五边形有五个角、五条边。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自主练习第4题。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师说条件,学生猜,系统整理。

(2) 

学生说条件,学生猜,巩固提高。

二、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第5题。

(1)独立解答。

(2)班内交流。

2、自主练习第6题。

①学生动手尝试。

②班内展示剪法。

3、聪明小屋

①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②班内交流解题方法。

四、自我评价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愉快吗?

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围绕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综合性。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练习构建起了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用各种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情境图呈现的是用平面图形拼成的一幅美丽的壁画。

壁画中包括学生认识的各种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该图与信息窗1相呼应,构成了一个爱护鸟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爱心主题。

由学生的提问“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引入对本信息窗的知识点——图形的拼组的学习。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说出壁画上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难点是能够利用各种图形进行拼组设计与众不同的图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图形的拼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2、在实际的情境(欣赏、拼摆、创作粘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以爱为主题,启发学生爱护小鸟升至珍爱一切生命,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形状的奖励牌

学具准备

学具盒中的七巧板、各种图形的纸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谈谈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

(肯定孩子的爱心)。

2、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活动一:

欣赏壁画

1、 

导入新课:

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小鸟”,你喜欢小鸟吗?

为什么?

因为“鸟是人类的朋友”。

2、创设情境:

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各种小动物都活跃起来了!

小鸟也飞回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为了倡导大家都来爱护小鸟,小朋友们做了一幅画,咱们一起来欣赏吧(展示信息窗2画面)!

3、 

欣赏:

此时此景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现在再请你用奇妙的数学眼睛来观察能发现什么?

生交流。

4、揭示课题:

看来这些美丽的图案都由刚学过的图形拼组成的!

(出示课题:

图形的拼组)

同学们有自己最感兴趣的图案吗?

小组内交流。

每组一名学生介绍本组最感兴趣的图案。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画面、优雅的音乐引入新课使学生首先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爱心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激发孩子们的爱心。

然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唤起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回顾,充分感知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二:

玩七巧板

1、引入:

壁画中用图形拼成的事物就在我们生活中,学具盒中有一种玩具也能拼出美丽的图案,它叫——七巧板。

你们能用七巧板拼出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图案?

2、交流。

3、各自动手拼摆。

4、各组推荐一名有创意的同学上前展示。

5、展示与评价。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创意是否与拼成的图案相吻合,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拼出图案。

既面向全体,又为下一步“创作大赛”作好铺垫。

活动三:

创作大赛

引入: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

假如把你们的智慧团结起来会更了不起!

想不想用你们集体的智慧来创作一幅画?

咱们举办现场创作大赛。

1、出示比赛有关事宜

⑴材料:

使用学具盒中各种图形的纸片。

⑵作品:

美观而且有一定意义。

⑶展示时说明设计意图。

另外本次大赛设有:

创意奖(三角形的)、文明奖(六边形的)、智慧奖(五边形的)、爱心奖(圆形的)。

2、小组讨论:

准备用哪些图形创作一幅什么有意义的作品?

3、汇报交流。

4、(播放音乐)各组在优雅的音乐中动手创作。

5、展示作品并说明设计意图。

6、评价并颁奖:

⑴各组的作品已经展示完毕,各个奖项该花落谁家呢?

让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吧?

⑵师生交流评价,达成一致意见。

⑶颁奖:

获奖小组说明该奖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将所学的平面图形融会贯通于创作大赛之中,引起学生盎然的兴趣。

尔后,让学生介绍将数学知识蕴涵其中的有意义的作品,教师和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将课堂气氛推至另一高潮。

活动四:

课堂总结

1、学生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又熟悉了学过的平面图形,同时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有一颗善良而又智慧的心,希望在生活中能用你们的爱心去关心和爱护一切生命,为它们撑起爱之伞!

用你们的慧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是世界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教师富有艺术性的结束语,既关注了学生的知识整理,又使学生的智慧与心灵得到了升华。

教学反思

一、给了学生创新的空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理解他们异想天开甚至无理取闹的想法和做法,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表现、施展创造力的空间,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在学习形式上,注意到合作交流。

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单纯地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不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将知识简单地一塞了之,而是更多地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索的空间,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设计、创作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

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

“就数学本身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利用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在本教学设计中提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想不想用集体的智慧来创作一幅画?

咱们举行创作大赛。

”给了学生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而创作大赛,是多么乐于让人接受,并令人跃跃欲试的一件事呀!

由此唤起了学生追求美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从各种平面图形的拼组中,学生肯定会联想起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不但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到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存在,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和谐、统一、简单的美,从而使学生神往而探索之,图案设计的巧妙、新奇、别致,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材简析:

这是一节复习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安排的,既是对本册“空间和图形”部分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本节课可以进一步巩固对平面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安排了“请你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

”这一要求并给出一个设计的方格纸,来帮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规范地设计在纸上。

教材安排这一内容,是想借助一个具体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实践操作,来切实感知体验图形的特征与图形拼组后的美。

教学目标: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等图形的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它们规范地画出,拼出漂亮的图案。

2.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运用“图形百宝箱”复习旧知。

1、引出“百宝箱”。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做鸟巢”的活动又认识了许多的图形,这节课咱们就利用认识的图形来当回设计师,好吗?

瞧,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我们认识的图形。

要求:

1、摸出图形。

2、说说特征。

2、小组讨论汇报。

在你的小组中与伙伴合作摸一摸,问一问,说一说。

(小组合作,在摸、问、答的过程中复习本单元图形的相关知识)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都摸到并获得了哪些图片?

(学生汇报结果,根据学生汇报的图形)

随机全班一起复习一下本单元的图形特征的知识,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百宝箱”、当回“设计师”既引出课题,又引出了有趣味的数学活动的序幕,学生在活动中既复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激励着学生的创新想法。

二、 

整体设计并布局图案,获得拼组图形的形象体验。

1、教师引领,出示图案。

刚才同学们说得都不错,瞧,刚才老师课前也从“百宝箱”里摸出了一些图形,将它设计拼组成这个样子,你能说说它都用到了哪些图形吗?

2、学生探索注意事项。

将这个图案设计到方格设计纸上,应注意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可能想法:

记住这个图案中所用图形的特征。

要用尺子将线画直,画规范。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感知老师的示范图案,对自己的设计既是启发也是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之前,对操作活动中应注意问题进行讨论。

达到探索方法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参与拼组图形,体验图形的美。

1、学生自主布局设计。

刚才大家提的建议都很有价值。

你也可以在方格设计纸上设计自己心中漂亮的图案,事先一定要想好图案的整体布局。

先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可能的想法:

我们在讨论中认为可以用自己摸出的图形摆一摆,照样子画到表格中。

我们在草稿纸上先画了一个草图……

2、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拿出尺子,并翻开书本第80页,开始在方格设计纸上设计你心中的漂亮图案吧!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图案,教师对画平面图形的规范性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 

学生在真正使用方格纸之前,再将自己设计的图案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明确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来规范设计自己的图案,学生经历了从充分感知图形特征到具体实践操作拼组图形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获取了数学知识也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

四、展评作品,感受图形美。

1、展示作品。

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

(学生用实物投影及板贴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加以介绍用到了哪些图形,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设计奖)

2、感受图形美。

今天大家当了回设计师,有什么感想?

(学生谈感想)

通过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展示及互相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图形拼组成的图案的美,同时在获取数学知识及乐趣的同时,还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七、去姥姥家——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大多数孩子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们选择了去姥姥家而不是去奶奶家。

本单元以一个小朋友随爸爸妈妈去姥姥家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在人文性上,反映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在现实性上,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所发生的新变化。

2、本单元的情景串。

信息窗1小红一家三口刚到姥姥家给姥姥展示礼物——信息窗2参观舅舅的养殖场——信息窗3参观外公的花卉种植基地。

二、单元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基础。

3个:

一是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二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三是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如前面的比多少问题等。

2、教材的地位。

从四个方面理解:

继续——是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的继续与发展;

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的基础;

完成——是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完成阶段。

表象与本质——表面上是混合运算,实质上是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3、知识构成。

信息窗1——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

信息窗2——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信息窗3——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单元教材解读

1、信息窗1的解读

信息窗中的故事情节。

画面反映的是小红一家刚到姥姥家的情形。

室内:

妈妈在向姥姥展示所买的礼物,爸爸在坐下休息,小表弟在向爸爸敬茶。

窗外,鲜花盛开,小鸟歌唱,一幅充满着浓浓亲情和农村田园感觉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情景图中的信息。

除人文信息外,图中的数学信息非常简单,那就是2件下衣和1件上衣的价格标价。

小红:

“这是给姥爷买的裤子”这句话,一是避免信息的重复,而是为后面姥爷在花卉基地的出现埋下伏笔。

(3) 

例题的设置。

共设计了2个例题,一个红点,一个绿点。

红点:

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学习连加

绿点:

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元?

学习加减混合

(4) 

教学的策略

读好情景图。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故事情节;

二是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提出需要的数学问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学生可能提出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这里就有个引导启发的问题,最终提出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由问题到算式。

学生提出问题后,如何列出算式,这中间有一个数量关系的分析过程,有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

对于算式的由来,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楚。

对于算式的算法和脱式格式应有所交代。

对于万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到底应该怎样算,教材上没有交代,在多样化的算法后,对于基本的算法应有所交待。

既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其规范的书写格式也应向学生讲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

这个信息窗的情境来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回姥姥家的的场面,富有浓厚的生活信息,教学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本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前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节那天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

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

(一生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一条88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条103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3)买两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裤子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8)一件上衣比两条裤子便宜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

.

结合教材创设“买礼物”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又对学生渗透尊敬老人的品德教育。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

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1、你会解答吗?

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