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建铁路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梁部工程:
现场预制梁的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施加;
3
路基工程
1)CFG桩、水泥搅拌桩、管桩的主要施工过程
2)重力式挡墙;
3)锚杆框架梁施工过程;
4
隧道工程
1)初期支护;
2)特殊设计地段混凝土浇筑及拱部超挖回填。
2.2监理工作重点
2.2.1旁站项目开始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如下内容:
1、施工单位有关现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是否在岗、检查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
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特殊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2、检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检查是否使用经检验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检查有
关台帐、质量检验报告等),机械设备是否配套或运行正常。
4、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经审查核对后的设计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2.2.2监理工程师对旁站监理的项目应向监理员书面交底。
旁站监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对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
凡旁站监理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表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3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监理交底书列明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责令施工单位改正或者向责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2.2.4旁站监理人员应检查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2.5利用多种手段及时对旁站监理过程予以记录,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3、监理工作流程
相关要求:
1、在工程开工前应将在施工过程中需旁站的项目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并请其在施工至所需旁站的项目至少24小时前,提前通知到相关监理工程师;
2、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进行旁站的项目时,也应提前通知施工单位;
3、旁站监理人员在接到监理工程师指令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规定的时间前到指定的地点实施旁站监理,按旁站监理记录表填写要求填写好旁站监理记录;
4、监理工程师应按要求检查现场旁站监理人员的监理成果和旁站记录,现场旁站监理人员应及时向通知自己旁站的监理工程师汇报旁站情况。
4、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
4.1桥涵工程
4.1.1钻(挖)孔桩
4.1.1.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水下混凝土在拌制中,水泥、砂、碎石和水应按试验检测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拌合,坍落度与理论配合比的偏差与初凝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施工缝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3、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的移动间距、振捣时间符合相关要求,防止过振、漏振。
4、柱桩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射水(或射风)冲射孔底3~5min,翻动沉淀物,然后立即浇筑水下混凝土。
射水(风)压力应比孔底压力大0.05MPa。
5、水下混凝土封底,必须有隔水栓,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6、导管放入孔后导管底距孔底宜为25~40cm。
混凝土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混凝土埋入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
7、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2~6m范围。
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应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确定混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0.5~1.0m。
8、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应予重钻。
9、监理人员必须坚持全程旁站,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详细施工记录。
10、从事桩基工程检测及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部)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
4.1.1.2监理工作目标——主控项目
1、混凝土浇筑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和测量。
2、桩身混凝土应全部进行无损检测。
检测方法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的规定。
4.1.2承台
4.1.2.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应对模板及支(拱)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现跑模、变形等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形成记录。
2、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3、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监理工程师巡视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其偏差值应符合表
4.9.2-1的规定。
②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
③混凝土搅拌时宜采用二次投料法,即首先投入所有粉料(水泥、掺和料和粉体外加剂)和细骨料,搅拌均匀后,再投入全部拌和水和液体外加剂,拌和30秒成为水泥砂浆,然后再投粗集料拌和60秒,
④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延续搅拌的时间,混凝土的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4、混凝土运输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运输应要求以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远距离运输时,运输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规范的规定。
②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如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高速旋转20s~30s),但不得加水。
5、监理工程师应旁站混凝土浇筑过程,检查内容如下:
①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在前一层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取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如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外加剂的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③当结构截面大于100m2,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不能及时浇筑次层混凝土时,允许适当分段(块)进行浇筑。
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段与段间的竖向接缝方向应与结构截面尺寸较小的方向平行。
b、上、下两层中的竖向接缝应互相错开,在水平横缝和竖直缝上均应作适当的接榫。
c、结构横截面上的分段数目应尽量减少。
6、混凝土振捣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保证使其均匀密实。
②混凝土捣实后1.5小时到24小时内,不应使混凝土受到外界的振动。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易由温度应力引起裂缝的混凝
土,应按设计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制订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
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和低水泥用量,必要时可掺用适量粉煤灰和缓凝减水剂。
③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28
℃。
④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宜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曝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搅拌时加冰屑等方法降低入仓温度,或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⑤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0m。
⑥尽量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8、雨季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一般情况下,雨天不宜浇筑混凝土。
②雨季施工应对砂石的含水率测试频率适应加大。
③雨天不得采用敞口式容器运输混凝土。
④雨天施工应对浇筑作业面进行遮盖,浇筑作业面应有完善的遮雨排水设施。
4.1.2.2监理工作目标——主控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应符合表4.1.2.2-1的规定。
表4.1.2.2-1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
原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矿物掺合料
±
粗、细骨料
外加剂、拌合用水
注:
各种衡器应定期检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准确;
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复称;
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当遇雨天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
施工单位每工作班检查应不少于一次;
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
施工单位进行砂、石含水率测试,提出施工配合比;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确认施工配合比。
3、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不超过理论配合比坍落度的控制范围。
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一次;
施工单位进行坍落度测试;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4、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表4.1.2.2-2的规定。
表4.1.2.2-2混凝土含气量的最低限值
环境条件
冻融破坏环境
盐类结晶破坏环境
其他环境
D1
D2、D3
D4
Y1、Y2、Y3、Y4
含气量(入模时)
0.04
0.05
0.06
0.02
粱体、轨道板混凝土的含气量应为2.0%~4.0%。
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一次;
施工单位进行含气量试验;
5、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
监理单位至少测温一次。
温度测试
6、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15℃。
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
施工单位每部位测温一次并填写测温记录;
监理单位每部位测温一次。
温度测试。
7、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力学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
力学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施工单位按规定的取样数量与留置频率要求制作试件。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8、混凝土浇筑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4.1.3墩(台)身
4.1.3.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2、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①监理工程师巡视检查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其偏差值应符合表
4.9.2-1的规定。
②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
③混凝土搅拌时宜采用二次投料法,即首先投入所有粉料(水泥、掺和料和粉体外加剂)和细骨料,搅拌均匀后,再投入全部拌和水和液体外加剂,拌和30秒成为水泥砂浆,然后再投粗集料拌和60秒。
④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延续搅拌的时间,混凝土的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①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运输应要求以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②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
速搅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如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高速旋转20s~30s),但不得加水。
①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在前一层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③当结构截面大于100m2,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不能及时浇筑次层混凝土时,允许适当分段(块)进行浇筑。
4.1.3.2监理工作目标——主控项目
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应符合表4.1.3.2-1的规定。
4、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表4.1.3.2-2的规定。
表4.1.3.2-2混凝土含气量的最低限值
4.0%
5.0%
6.0%
2.0%
9、墩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
当分段浇筑时,混凝土施工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边缘应处理平整。
②周边应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间距不应大于20cm(设计有连接或护面钢筋时可不另设)。
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钧,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
连接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观察和尺量。
4.1.4梁体
4.1.4.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③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泵的型号可根据工程情况、最大泵送距离、最大输出量等选定。
优先选用泵送能力强的大型泵送设备,以便尽量减少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机械的供应能力相适应。
①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28
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
③尽量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应定期维护,测力传感器、仪表和量具应按检定周期定期送计量测试部门检定。
9、桥梁预施应力使用的张拉设备及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张拉千斤顶吨位宜为预应力筋最大设计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
使用前必须由有资质的试验检验部门进行标定、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
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300次张拉作业。
张拉千斤顶的行程应满足张拉工艺的要求。
②压力表应为防振型,最大读数应为预应力筋最大设计张拉力对应压力值1.25~2.0倍。
精度不应低于1.0级。
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
使用期间必须定期检定,检定有效期为一周。
当使用0.4级压力表时,检定有效期可为一个月。
③油泵的额定压力宜为预应力筋最大设计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1.4倍。
油箱容量
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
④张拉千斤顶、压力表和油泵等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并应建立卡片档案备查。
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重新标定。
10、预应力张拉的质量控制要点
①预施应力时,预应力筋、锚具和千斤顶应位于同一轴线上。
②每次预应力张拉以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全面检查以下数据:
a、每个测力计、压力表、油泵及千斤顶的鉴定号。
b、测量预应力钢材延伸量时的初始拉力。
c、在张拉完成时的最后拉力及测得的延伸量。
d、千斤顶放松以后的回缩量。
e、在张拉中间阶段测量的延伸量以及相应的拉力。
f、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承受全部预应力后,应进行上拱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