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826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 参考答案.docx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抗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C

A

C

B

C

C

B

A

C

B

E

A

C

二.填空题。

1.(B,抗原)2.(重链,轻链,二硫键,四肽链)3.(可变区,超变区,恒定区)

4.(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5.(IgM,IgE)6.(VL,CL)

7.(二聚体,五聚体)8.(IgG,SIgA,IgM)

三.名词解释题。

1.抗体:

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3.单克隆抗体(MAb):

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4.ADCC效应:

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指抗体与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NK细胞和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上述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破坏作用,简称ADCC效应。

5.调理作用:

IgG类抗体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的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吞噬的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四.判断改错题。

1.(×)既有益也有害2.(√)3.(×)两个Fab片段和一个Fc片段

五.简答题。

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

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呈“Y”字形)。

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区域、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称为V区,其余部分称为C区(其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

2.简述IgG分子的结构域组成及各结构域分别有何功能。

答:

IgG分子的H链的结构域有VH、CH1、CH2、CH3,L链的结构域有VL、CL。

各结构域的功能为:

VH和VL是IgG与抗原结合的部位;CH和CL是Ig的遗传标志所在;IgG的CH2是与补体结合的部位;IgG的CH3可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六.问答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答: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

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

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

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答:

(1)Ig的基本结构:

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

IgG、JgA、J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的H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

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

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与CH1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部位,IgG的CH3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结合。

第三章补体系统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E

D

A

E

A

A

A

E

C

D

A

A

A

E

D

二.填空题。

1.(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2.(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

3.(肝细胞,巨噬细胞)4.(形成MAC)5.(免疫复合物)6.(C1q,C1r,C1s)

7.(C1,C3)8.(C1q)9.(C4b2b,C4b2b3b,C3bBb,C3bnBb)10.(MBL)

三.名词解释题。

1.补体:

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2.补体经典途径:

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1、C4、C2、C3、C5~C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3.MAC:

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C9组成。

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四.判断改错题。

1.(√)2.(×)C3最高3.(×)补体有两面性

五.简答题。

1.简述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AC)的组成及其靶细胞溶解的效应机制。

答:

MAC由C5b-8复合物与12-15个C9分子组成(C5b-9),其溶解靶细胞的效应机制是:

MAC在靶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的跨膜通道,小分子可自由透过细胞膜,而大分子不易逸出,导致渗透压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2.简述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答:

(1)概念:

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2)补体系统由30多种成分构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

a.固有成分:

存在于体液中、参与活化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C1~C9、MBL、B因子、D因子。

b.补体调节蛋白:

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

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等。

c.补体受体:

包括CR1~CR5、C3aR、C4aR、CaR等。

六.问答题。

1.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区别点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

IgG1-3或IgM与Ag复合物

脂多糖、酵母多糖、凝聚的IgA和IgG4

MBL

参与成分

C1-C9

C3,C5-C9,B、P、D

C2-C9

C3转化酶

C4b2b

C3bBb

C4b2b

C3转化酶

C4b2b3b

C3bnBb

C4b2b3b

所需离子

Ca2+、Mg2+

Mg2+

Ca2+

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在感染后期发作用

参与非特性免疫,在感染初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2.试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答: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是:

①溶解细菌、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补体被激活以后,通过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导致靶细胞溶解。

②调理作用;C3b、C4b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最终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增强。

③免疫黏附;免疫粘附作用是指C3b或C4b一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另一端与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结合,形成较大聚合物,有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清除。

④炎症介质作用:

a、C3a和C5a,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使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气管痉挛等的作用;b、C3a和C5a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吸引具有相应受体的吞噬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聚集,增强炎症反应。

⑤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补体活化产物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四章细胞因子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D

C

A

A

A

E

D

A

C

C

D

D

二.填空题。

1.(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2.(白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的T细胞,NK细胞)3.(MHC)

4.(胞膜结合型,可溶性)5.(TNF-α,TNF-β,淋巴毒素)

三.名词解释题。

1.细胞因子:

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刺激造血、杀伤靶细胞和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等生物学活性。

2.干扰素:

由Mo-MΦ、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得名,此外还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IFN-α/β也称为I型干扰素,IFN-γ也称为II型干扰素。

四.判断改错题。

1.(√)2.(√)

五.简答题。

1.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答:

①细胞因子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15~30kD)的分泌性糖蛋白;②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③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可为双体或三体形式;④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也无MHC限制性;⑤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效应,极微量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⑥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源性和多向性;⑦细胞因子作用时具有多效性、重叠性以及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⑧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及内分泌形式在局部或远处发挥作用。

2.简述细胞因子的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答: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

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如IFN、TNF等。

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1、IL-2、IL-5、IFN等。

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

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如:

IL-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E

B

C

B

D

D

A

D

B

B

D

D

C

二.填空题。

1.(A,B,C,DP,DQ,DR)2.(MHCⅡ类抗原,MHCⅠ类抗原)3.(抗原肽结合区)

4.(抗原肽结合区,免疫球蛋白样区)5.(H-2复合体,17,HLA复合体,6)

6.(α链,β-2m,6,15)7.(α1,α2,8-12,α1,β1,13-17)

8.(内源性抗原肽,CD4+Th,外源性抗原肽,CD8+CTL)9.(MHC-I类,MHC-II类)

三.名词解释题。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四.判断改错题。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2.(×)CD43.(√)

五.简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