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医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英雄模范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其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其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
内容共分:
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
1、阴阳五行,是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
3、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备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说明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4、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告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
5、病因与发病,主要阐述各种臻病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其所臻病症的临床表现。
6、病机,是阐述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上要是有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内生五邪、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等。
7、防治原则,防病和治病的基本法则。
强调预防为主,主张“治未病”,对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法则主要介绍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旭,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几个上要方面。
在此我们主要讲阴阳五行、脏象学说及气血津液的一些相关知识。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概论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
阴阳的概念: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一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所以说: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如《素问》说: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和黑夜,气候晴朗和阴雨,炎热和寒冷,运动与静止,等等,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矛盾所固有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
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地说,几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如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轻清故属阳,地气重浊故属阴。
火为阳,水为阴,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上炎故属阳。
动为阳,静为阴,以物质运动变化而言,则“阳化气,阴成形”,即是指当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经的运动状态时属于阳的功能,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属于阳的功能,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
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
如果两者不是相互关系的,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也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且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所以说,阴阳之中仍有阴阳可分。
由此可见,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可无穷无尽的。
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迈出,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下,左右,天地,动静,出入,升降,昼夜,明暗,寒热,水火等,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换言之,对立是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
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
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
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
阴盛而阳去牵制,阳盛而阴去牵制,牵制达不到作用时,则发生病变。
阴阳的相互制约过程,也是相互水系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人的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这种制约与消长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
只有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
动与静的相互制约与相互消长,生产了事物的正常运动。
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生发,阴主收藏,阳能化气,阴能成形,阴阳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使事物不断地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妈阴阳调和。
只有如些,生物才有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
如果阴阳的统一体没有阴阳的对立和消长,就不可能得到制约和统一,没有制约和统一,阴阳的对立运动也就会终止了,事物便因之而消失。
任何事物相互对立着的一方面,总是通过消长对别一方面起着制约作用。
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也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处在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动态之中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是疾病的形成。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别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有下了,没有下也就无所谓有上了。
还有左右,热寒、表里等等,都是如此。
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的别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如《医贯砭.阴阳论:
“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队根于阳;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阳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作用。
(1)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气和血的关系,一阴一阳。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2)体现于机体的相对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如兴奋与抑制等。
(3)体现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没有无物质的功能,也没有无功能的物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的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即是指阴和阳之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消与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人一天之内的阴阳变化。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对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的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的转化,虽然可以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
阴阳和对立制约,互相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是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们之间是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反相成的。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阳
上部
体表
背部
四肢外侧
六腑
阴
下部
体人
腹部
四肢内侧
五脏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功能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功能属阳,物质属阴,是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
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没有物质的运行就无以生产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
又是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平阳秘”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旦阴阳失调查就会导致阴阳的偏衰,而发生疾病。
但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
正气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正气与邪气均可以用阴阳来区分其属性;
正气分阴阳,包括阴液和阳气两部分;
邪气变有阴邪与阳邪之分,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的过程,其结果不外乎阴阳的偏胜偏衰。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
是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不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冻是阴阳的对立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同样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
阴阳转化:
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转化为阴证,阴证转化为阳证。
4、用于疾病的诊断
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虎实八纲,但八纲中以阴阳作为总纲。
表实热属阳;
里虚寒属阴。
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本质。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基本原则。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征
五行的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作用的事物。
火——“火曰炎上”引申为具有温暖升腾作用的事物;
土——“土曰稼穑”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以所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特的五行属性。
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五行
自然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木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火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土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金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咳
水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3、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冻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联系起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1)生克和制化:
相生:
是指这一事物对别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克:
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2)乘侮: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
(3)相侮:
指“反克”,相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强盛,对原来,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
2、五行学说在中基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A、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达达,有生发的特性。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温热,其性炎上。
心阳有温煦之功,故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
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
肺有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
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B、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关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崦是互相联系的。
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
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土;
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生肾就是金生水,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延及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到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
A、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
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母病及子;
若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称“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伟及母脏。
如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犯母,若先有心血不足,然后累及肝脏,而至肝血不足,从而形成心肝血虚。
B、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
如木和土的相克关系,肝属木,脾属土,肝气若旺盛,必然对脾土的克制太过,即肝气横逆犯脾胃。
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
如以金克木的关系而言,肺属金,肝属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肺金的肃降,有制约肝气、肝火上升的作用,故称金克木。
如在肝的气火上逆或肺金不足的情况下,即可出现肝气、肝火犯肺的反克病理变化。
(3)用于是诊断和治疗
A、用于诊断: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这即是五行学说在诊断中的应用。
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肝主青,肺主白,肾主黑,心就赤,脾主黄。
B、用于治疗、控制疾病的传变:
疾病的传变,多见一脏受病,波及他脏而致病发生传变。
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有太过者,泻之,不及者,补之,以控制其传变,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
临床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与泻子,所谓补母主要是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肾为肝之母,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致肝阴不足者,其治疗主要是被肾之虚。
所谓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
如心为肝之子,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其治疗主要是泻心。
这就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临床上由于相克规律异常而出现病理变化,虽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之不同,但总体说,可分强弱两方面。
即克者属强,表现出机能亢进;
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在治疗原则上是抑强扶弱,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
抑强用于相克太过,扶弱用于相克不及,但须分清主次。
藏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
脏腑按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
脏:
心、肺、脾、肝、肾为五脏;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
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这一类的腑的形态及其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因而称为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如,感冒了,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因而认识了皮毛、鼻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如:
许多眼病,从肝着手治疗而治愈,久之得出,肝开窍于目等。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主要体现在
(1)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
一脏一腑相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
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
某一脏与某一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
五脏个有外候,与形体诸窍各有特定的联系,这是藏象学说整体观的又一具体体现。
(在窍和在体)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一、五脏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主血指使全身的血都在脉动中运动,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
脉动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脏、脉和血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
(2)主神志:
这里所说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狭义的神,是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脏象学将之归为心的生理功能,若心主神志生理功能正常,则表现为精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耿敏和正常。
2、心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喜:
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场与喜有关,藏象学说认为,人对外界信息引起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生理功能所化生,故把喜、怒、忧、思、恐为五志,分属于五脏。
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属于良性刺激,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但喜过度可使心神受伤。
(2)在液为汗: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的一种液体。
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生,帮“汗为心之液”。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指血脉。
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
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
(4)在窍为舌:
在窍即是开窍的意思,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舌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
(二)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
由于肺的位最高,故称“华盖”。
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帮又称“娇藏”。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
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
相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及运行,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肺主呼吸之气,即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患得患失,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人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和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2)主宣发和肃降:
所谓“宣发”,即是宣发和布散,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所谓“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于:
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也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吸入的清乞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通调水道:
通是疏通,调是调节;
水道,是水液运动和排泄的道路。
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4)朝百脉、主治节:
朝,即是聚会的意思。
肺朝百脉,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治节”,即是治理和调节。
肺主治节本现于四个方面:
一是肺主呼吸,是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
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
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输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肺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忧:
忧愁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由肺主气,所以忧易伤于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