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监狱接见室加固方案三局部静压桩加固Word文件下载.docx
《女子监狱接见室加固方案三局部静压桩加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子监狱接见室加固方案三局部静压桩加固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该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三、工程地质概况
(一)、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
该场地位于兰州市北部山区内罗锅沟九州开发区,地处罗锅沟东岸二级阶地。
该场地原始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根据现场调查了解,该场地1993年经回填整平,原始地貌不复存在,现场地相对平整。
根据《补充勘察报告》揭示,该场地出露的地层有素填土、粉质粘土、砾砂、细砂、圆砾、泥岩层。
地层出露无规律,粉质粘土、砾砂、细砂、圆砾交互出现,层序不一。
其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1、①层填土(Q4ml):
黄褐色(或棕红色),分布于整个场地。
土质不均,以粉土为主(个别孔夹有粉质粘土),含有少量细砂(或含有少量细砂及细砂夹层),偶见卵石。
稍湿~湿(或稍湿~湿~饱和),稍密~密实。
岩芯呈散状或短柱状。
上部0.00~0.20m为混凝土地坪。
层厚9.90~18.00m,层顶埋深0.00~0.00m,层顶标高97.872~99.450m,层底标高80.045~89.548m。
2、②层粉质粘土(Q4al+pl):
黄褐色(或棕红色),见于ZK-3、4、6、7、8、10、12、13、14勘探孔。
以粘性土为主,土质不均匀,含有少量细砂(或砾砂、粗砂)、夹有卵石及圆砾,局部夹有圆砾层。
层理不明显,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湿~饱和(或饱和),稍密~中密(或中密~密实,或密实)。
该层出露无规律,个别孔多次交互出现,层序不一。
层厚0.80~11.10m,层顶埋深9.90~25.20m,层顶标高73.625~89.548m,层底标高71.025~85.748m。
③--1砾砂(Q4al+pl):
黄褐色,见于ZK-3、9勘探孔。
以中粗砂为主,含有大量砾石及粘性土。
砾石颗粒呈亚圆形,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细粒含量约占全重的60%左右。
砾石成份以石英岩、花岗岩为主。
砂质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
饱和,稍密~中密。
层厚1.00~3.00m,层顶埋深15.30~24.00m,层顶标高74.625~84.150m,层底标高73.625~81.150m。
③-2层细砂(Q4al+pl):
黄褐色,见于ZK-1、2、6、9、10勘探孔。
以细砂为主,含有少量(或大量)粘性土,偶见卵石及砾石。
湿~饱和(或饱和),稍密~中密。
个别孔夹有粉质粘土薄层。
岩芯呈散状。
层厚0.90~3.90m,层顶埋深13.70~23.20m,层顶标高76.248~85.7485m,层底标高73.625~82.488m。
4、④层圆砾(Q4al+pl):
青灰色,冲~洪积成因,颗粒磨圆度一般,以圆形和亚圆形为主,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圆砾颗粒约占全重的55~70%左右,一般粒径在10~50㎜之间,最大粒径80㎜。
稍密~密实,饱和(或湿~饱和)。
个别孔夹有红色粘性土,夹有砾砂薄层。
砂质充填,含有粘性土(或粘性土充填,含有少量细砂)。
岩心呈散状。
圆砾成份以石英岩、花岗岩为主。
层厚1.00~5.50m,层顶埋深10.20~27.60m,层顶标高71.025~88.515m,层底标高70.025~84.015m。
ZK-5、8、9、11、12勘探孔未见该层。
5、⑤层泥岩(K1):
棕红色泥岩(或以棕红色泥岩为主,局部夹有青灰色砂粒岩),泥(砂)钙质胶结,水平层理结构,时代属白垩系。
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
呈强风化状态,遇水软化,弱透水性,密实,岩心呈散状。
未穿透,揭露厚度4.00~8.70m,层顶埋深15.00~28.70m,层顶标高70.025~84.280m,揭露层底标高65.248~-75.980m。
(二)、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价
1、①层素填土(Q4ml):
天然含水量为6.6%~23.5%之间,稍湿~湿,天然密度为1.41~1.96g/cm3之间,天然孔隙比变化在0.548~1.183之间。
压缩系数在0.12~0.87MPa-1之间,属中~高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2.5~16.0MPa。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实测N′=5~14,修正N=4.7~10.40,呈稍密~密实。
土质不均匀,含有少量细砂(或砾砂、粗砂)、夹有卵石及圆砾,局部夹有圆砾层。
湿~饱和(或饱和)。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实测N′=8~17,修正N=5.6~12.00,呈稍密~中密状态。
3、③--1砾砂(Q4al+pl):
砾石颗粒呈亚圆形,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细粒含量约占全重的60%左右,饱和。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实测N′=15,修正N=10.6,呈稍密~中密状态。
以细砂为主,含有少量(或大量)粘性土,偶见卵石及砾石,湿~饱和(或饱和),个别孔夹有粉质粘土薄层。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实测N′=11~22,修正N=7.8~15.3,呈稍密~中密状态。
颗粒磨圆度一般,以圆形和亚圆形为主,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圆砾颗粒约占全重的55~70%左右,一般粒径在10~50㎜之间,最大粒径80㎜。
饱和(或湿~饱和)。
根据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结果,实测N′63.5=8~63,修正N63.5=6.2~25.7,呈稍密~密实状态。
呈强风化状态,遇水软化,弱透水性,湿。
实测N′63.5=35~78,修正N63.5=14.4~28.1,密实。
(三)、场地土的湿陷性评价
根据《补充勘察报告》揭示,该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为Ⅳ级(很严重)。
最大湿陷深度大于14.00m。
(四)、地基土样腐蚀性分析评价
根据《补充勘察报告》揭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中等腐蚀,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中等腐蚀,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
(五)、场地地下水
根据《补充勘察报告》揭示,勘察深度范围内,含水层有①层素填土、②层粉质粘土、③层砾砂(细砂)、④层圆砾,属弱~强透水性孔隙潜水,渗透系数K=0.1~45m/d,渗透性较差,地下水的流向不一。
稳定水位孔口下14.10~15.60m(相对高程83.702~83.850m)之间。
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阶地上游潜水、排水及渗漏的生产、生活用水等。
(六)、场地地震效应及不良地质现象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三组。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判定,该场地土中素填土、粉质粘土为中软场地土,砾砂(细砂)、圆砾、泥岩为中硬场地土,该场地类别为Ⅱ类。
根据《补充勘察报告》揭示,该场地主要由①层素填土、②层粉质粘土、③-1层砾砂、③-2层细砂、④层圆砾、⑤层泥岩构成。
③-2层细砂为液化土层,存在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砂土液化),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应采取抗液化措施,不宜将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四、事故原因
根据该建筑物地基基础下沉现状,经综合分析,该建筑物地基基础下沉的主要原因如下:
1、根据《补充勘察报告》与C监舍《原始施工隐蔽记录》进行持力层比对,该建筑物原井桩桩端大都未到可靠持力层;
2、该场地地层出露无规律,粉质粘土、砾砂、细砂、圆砾交互出现,层序不一,土层岩性分布不均匀,且原井桩桩端持力层不一,由于桩端压缩变形不一而使桩基沉降差较大,致使上部结构产生变形;
3、由于地基土大量浸水湿陷,致使地基土对桩体出现负摩擦力,产生下拉荷载,导致桩基不均匀沉降,造成上部结构产生变形。
五、维修加固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程》(GB50025--2004);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甘肃省女子监狱犯人接见室原始施工图纸》;
11、《甘肃省女子监狱C监舍、接见室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
12、“甘肃省女子监狱C监舍、接见室维修加固方案专家论证会意见”。
六、维修加固方案
根据《补充勘察报告》与接见室《原始施工隐蔽记录》进行持力层比对,该建筑物原井桩桩端大都未到可靠持力层,地基基础加固应对所有井桩进行加固处理;
对底层局部未设置地圈梁处应增设圈梁。
但该场地地层较复杂,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土存在流砂、淤泥、大量涌水等异常情况,井桩开挖施工难度非常大,地基基础加固成本费用相对较高;
另外该建筑物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较少(约为1000㎡),底层增设地圈梁,总体加固费用较高,不经济,建议拆除重建,但在拆除重建之前,应对下沉严重的井桩及墙体裂缝进行抢险加固处理,以维持其短期使用期限。
具体加固方案如下:
(一)、地基基础维修加固方案
由于该场地地层较复杂,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土存在流砂、淤泥、大量涌水等异常情况,井桩开挖及支护施工难度非常大,降水费用较高,采用井桩托换加固成本费用较高。
甘肃省女子监狱拟对该接见室拆除重建,其维持使用时间较短,桩基托换暂采用坑式静压桩托换加固方法。
1、地基基础加固范围
本次加固暂拟对下沉严重的井桩进行加固处理,共布置托换静压桩10根(详见《托换静压桩加固平面布置图》)。
对未加固处理的井桩应进行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地基基础维修加固方案
本次接见室局部地基基础加固拟采用坑式静压桩托换加固方案。
静压桩托换加固原理就是利用建筑物的自重做反力,用压桩设备将桩体(混凝土方桩或钢管桩)分段逐节压入地基土,桩与桩之间采用焊接,使桩端坐落到或进入可靠持力层,使建筑物荷载直接传到持力层,迅速终止沉降,达到加固目的,压桩深度根据压桩力和标高双控制。
静压桩完成完成后,截断被托换井桩的主筋,原有井桩工作失效。
静压桩托换加固设计参数如下:
(1)、静压桩采用200×
200mm钢筋混凝土方桩,桩体分段长度1.2~1.5m(桩尖长1.5m),主筋4C14,箍筋φ8@150~200,桩体混凝土强度为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
(2)、桩体采用静力分段压入,接桩采用焊接。
(3)、桩体托换钢管采用φ159无缝钢管,壁厚≥6mm。
(4)、桩端持力层以③层砾砂,或④层圆砾为持力层。
压桩深度采用标高及压桩力双控制,压桩深度平均约基底以下20.0m。
(5)、压桩力为450~500KN,托换力为500KN。
终止压力应满足P≥1.5Ra要求。
桩位平面偏差不得大于±
20mm;
桩节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的桩节长。
(6)、压桩完成后,导坑回填采用3:
7灰土夯实至基底-700mm,托换钢管两侧焊接4C14钢筋,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强度C30。
(7)、以上具体参数详见设计图纸。
3、拆除散水恢复方案
(1)、室外散水恢复参照甘02J01《建筑用料及做法》选用混凝土散水。
(2)、素土夯实,300㎜厚3:
7灰土(压实系数≥0.95),宽出面层300mm。
(3)、150㎜厚素混凝土撒1:
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为依据。
(4)、向外坡4%。
散水宽度为1500mm,混凝土分块浇筑,每块长度不超过6米,分格缝宽为20mm,散水与外墙间设道长缝,缝宽10mm,用沥青砂浆嵌缝。
(二)、框架填充墙墙体裂缝补强加固方案
1、压力灌浆补强裂缝
对该建筑物墙体裂缝宽度为0.5~3mm的墙体裂缝,采用压力灌浆补强加固,通过借助压缩空气,将108胶水泥聚合浆液(水泥:
2%聚乙烯醇溶液=1:
0.7)注入砌体裂灌缝,欠饱满灰缝、孔洞以及疏松不实砌体,达到恢复结构整体性,提高砌体强度和耐久性,改善结构防水抗渗性的目的。
压力灌浆工艺程序如下:
(1)、表面处理:
铲除裂缝两侧(100~200mm)及灌浆部位的抹灰层,吹净灰尘。
(2)、标定灌浆嘴位置:
灌浆嘴应该设置在裂缝起讫点、交叉点及裂缝较大部位,其间距应满足以下规定:
满铺砂浆砌筑时,竖向间距200~300mm,水平间距500~600mm;
非满铺砂浆砌筑时,竖向间距400~500mm,水平间距800~1000mm;
(3)、钻孔:
按标定的灌浆嘴位置钻孔,孔径D0=D+1mm,D为灌浆嘴外径,孔深30~40mm。
钻孔后,先以压缩空气吹干净孔中灰尘,再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4)、安装灌浆嘴:
以聚醋酸乙烯乳胶水泥涂抹于灌浆嘴表面及灌浆孔壁,插入灌浆嘴,抹平順溢出胶泥,静置固化一天以上。
(5)、封缝:
沿已安装好灌浆嘴的裂缝,用水喷淋1~2次后,以灌浆液涂刷一遍,再摸1:
2水泥砂浆封闭,宽200mm。
(6)、灌浆:
灌浆分两次进行,压力控制在0.2~0.25Mpa。
2、高标号水泥砂浆封闭修补
对该建筑物墙体裂缝宽度大于3mm的墙体裂缝,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闭修补处理,达到恢复结构整体性,提高砌体强度和耐久性的目的。
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用勾缝刀将M15水泥砂浆填入缝内,在M15水泥砂浆中可掺入5%的107胶,以增加其黏结性。
3、墙体裂缝修补范围
墙体裂缝修补范围详见裂缝统计表。
墙体裂缝统计表
序号
层号
墙体裂缝位置
裂缝数目(道)
裂缝长度
MAX(mm)
裂缝宽度
裂缝形态
备注
1
一层
4-5/D
3
800
2.0
斜裂缝
2
5-7/D
500
C-D/7
4
7-9/D
1200
5
C-D/9
2000
3.0
6
9-11/D
1500
7
C-D/11
1000
19
二层
20
21
22
23
24
25
26
3-4/C
1800
27
4-5/C
2400
28
5-6/C
29
8-9/C
2200
30
9-10/C
2800
31
10-11/C
3000
32
A-B/3
6300
1.0
水平裂缝
33
4-5/B
34
8-9/B
复核:
张新太统计:
李晓东
七、附件:
1、“专家论证会参加人员签到表”
2、“专家论证会意见表”
3、井桩施工原始记录对照图
4、托换静压桩加固平面布置图
5、静压桩托换及暗梁加固详图
审定:
审核: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