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深度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起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深度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深度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月6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完善研究生投入机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都要建立研究生生均综合定额拨款;
二是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
三是建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取消公费、自费“双轨制〞,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方案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此时推出全面的研究生收费改革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卫东教授对媒体表示,我国的研究生收费改革已经酝酿和试点了十几年的时间,其间既有理论、政策的深入研究,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传播。
有关方面对这项政策的推出非常慎重,政策的制定也相对完善。
事实上,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实行本科生收费改革不久,社会上就年年流传着“读研全部要自费〞的消息。
2022年8月,教育部就曾下发?
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的研究与建议报告〔征求意见稿〕?
,正式提出研究生收费机制改革。
“应该说,研究生教育收费是大势所趋。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招生方案更是到达60.8万人,是2001年招生总数的3.8倍,研究生扩招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能够增加经费投入,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非财政拨款研究生收费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北京5所理工科高校的调查、测算结果,2022至2022年,硕士研究生生均年培养本钱为3.54万元,博士研究生为4.72万元。
2022年全国方案招收研究生60.8万人,假设按照这个本钱粗略估算,且培养本钱全部由财政承当的话,财政投入将到达数百亿元。
别敦荣表示:
“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带有竞争性、选拔性的精英教育,应当由个人承当局部本钱。
〞卢卫东也曾表示,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一样属于准公共产品,研究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改革试点以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学费为0.8万元。
学校为学术型硕士生设立根本奖学金,覆盖面为100%。
北师大文学院2022级文艺学硕士吴健告诉记者:
“学术型非定向硕士生还可申请根本助学金,由各院系所分等级设立,按年度动态评定和管理。
一年级平均每生每年助学金3800元。
从二年级开始,根据成绩每月发放420元、360元和300元不等的助学金。
会不会将贫寒学子挡在研究生教育门外
奖助学金“救场〞,确保学生不因贫困失学
收费制度改革,会不会提高研究生入学的经济门槛,将贫寒学子挡在研究生教育门外?
这是令很多考研族,尤其是中西部考生感到担忧的问题。
本来,浙江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大三学生婷婷〔化名〕准备考上海某财经院校的研究生,得知研究生全面实现收费的消息后,她打起了“退堂鼓〞。
“现在本科生工作难找,原来打算考研,是想延迟毕业,作为寻找工作的缓冲期,现在要收费了,又得多花父母不少钱。
〞婷婷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研究生3年,按照每年0.8万元学费计算,共需要学费2.4万元;
上海物价水平较高,每个月生活费按1000元计算,3年下来共需3.6万元。
生活费加学费,合计6万元。
相反倘假设工作的话,按照浙江省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的标准,3年下来能够赚十多万元。
“相当于读个研究生,需要十几万元的本钱,再加上研究生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找了,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读研的价值。
〞婷婷说。
婷婷的考虑代表了一局部考研族的想法,也表达出研究生收费政策的调节效应。
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胡晓比拟赞成收费的政策,他说:
“以前那局部因逃避工作而读研或从众读研的学生,可能会放弃考研去找工作;
这样也会相对减轻考研和研究生就业的压力。
不过,婷婷也有存在误解的地方。
据了解,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后,国家还建立了研究生资助制度,将奖学金调整为助学金,面向所有方案内全日制研究生,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一万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这相当于冲抵了大局部学费。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全面实行研究生收费以后,国家完善了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建立多元的奖助政策体系,帮助研究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研究生所获资助总体上超过其应缴纳的学费,确保研究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事实上,从目前试点的一些高校来看,研究生求学本钱是“明升暗降〞,很多学校采取奖助学金制度,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其实自掏腰包读研究生的学生,非常非常少。
大局部研究生都能拿到相当于学费全免的奖学金。
〞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试点高校普遍都实行了“导师资助制〞以及“助学、助研、助管〞制度,让导师从课题经费中拿出一小局部资助学生,学校设立“三助〞岗位,使研究生参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得到局部生活补助。
在同济大学,80%以上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获得“三助〞岗位及其津贴。
然而,记者也查阅了有关文献,当前研究生学费及生活经费的来源主体是“家庭支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副教授2022年针对试点高校展开的一项调研显示,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依然是“家庭支出〞,占53.2%,其次是奖助免收入〔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三助〞岗位收入〕,另有相当一局部收入必须依赖于助学贷款、校外勤工俭学收入,占到16.1%。
为此,也有学者担忧,研究生收费制度,可能将一局部有天赋、希望继续深造的优秀学子拒之门外。
别敦荣告诉记者:
“毕竟研究生收费不是一个小数目。
事实上,此项政策推出后,已经有学生由于经济问题,正在考虑放弃考研。
不过,卢卫东也提出:
“当前优秀人才相对短缺,各校对于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还在积极争抢,加之高校研究生资助系统日益完善,如果一个西部孩子真的品学兼优、极具科研潜力,难道会有学校真的仅仅因为经济原因就将其拒之门外?
我想即使是清华、北大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是否加剧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的分化
地方高校吸引力将减弱,应调整定位办出特色
很多学者认为,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改革,有可能导致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之间的两极分化。
别敦荣告诉记者:
“早在前几年,部属高校推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试点时,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承当不了较高数额的学费,就会选择依然招收公费生的非重点院校。
但是全国一律取消公费生以后,非重点院校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会急剧下降。
现在网络上已经出现‘我们为什么还要报考一般大学’的争论,这可能导致非重点院校招生困难。
记者了解到,公费确实成为局部非重点院校招揽生源的重要途径。
2022年,上海理工大学对方案外学生实行补贴,实现研究生全部公费,当年的报考人数上涨了30%。
在专业调剂时,申请调剂到全公费专业的人数“爆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媒体表示,部属高校、重点高校集纳了较多的国家投入和优势的办学资源,在实行收费的同时,往往有能力建立奖助学金体系,优化研究生选拔、培养机制;
相比之下,普通高校、地方高校用奖助学金覆盖研究生教育的能力有限,提供的资助时机和力度都会受到影响。
对此,曾在广西教育厅学位办工作过的百色学院副院长常军胜深有体会。
他告诉记者,除去东部个别地方高校,绝大局部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生均事业经费拨款金额都严重低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也较差。
这样的经费水平,恐难以保证地方高校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
此外,地方高校也难以像部属高校那样,“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
常军胜说,他曾经看过一份调查报告,中部地区某高校2022年硕士生导师人均只有0.34个课题,相当于每3位硕士生导师中只有一位有科研课题。
这样的情况,恐难以建立有效的导师资助制,让学生有效参与到科研中来。
“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定位,要适度开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大力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区域经济开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常军胜说,“这样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办出特色与水平。
还有学者认为,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可能会对冷门专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别敦荣提出,在“双轨制〞阶段,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增加冷门学科专业的公费生比例,提升冷门专业的吸引力,而当这些专业取消公费以后,考生有可能失去报考动力,导致冷门愈冷的情况。
“对某些学科,包括根底学科和高危艰苦行业相关的专业,应该有所扶持,起到调节和平衡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的作用。
而在卢卫东看来,研究生学费与资助政策改革,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化研究生学科结构的好时机。
“以历史专业为例,现在历史学博士点太多,而信息时代所需的计算机科学博士点却太少。
这项改革有利于淘汰那些就业率低、市场不需要而导致招生困难的专业,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需要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规模调节机制。
能不能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增强学生积极性,但仍需配套措施跟进
研究生收费改革,被很多学者寄予厚望,认为其能够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突破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熊丙奇就曾指出:
“奖学金机制完全可以产生‘鲇鱼效应’,盘活研究生教育。
熊丙奇认为,学校根据学生的求学情况,动态评定奖学金,能鼓励学生努力求学,而不是在学校里混日子,这样能形成学生强、学校更强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从学生的反应来看,研究生收费的改革确实打破了以往“吃大锅饭〞的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2022级文艺学硕士吴健表示:
“这是一件好事,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多出成果,改革的结果是‘能者多得’。
陈铭泉〔化名〕是同济大学2022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时只获得了二等奖学金3000元,个人还需要负担其余7000元学费。
入学后,他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专业课上表现突出,还发表了一些学术成果。
二年级时,陈铭泉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一万元。
“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收费方式,确实存在局部学生混日子的现象,也打击了那些刻苦学习学生的积极性。
〞陈铭泉深有感触地说。
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导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鲍威副教授2022年的调研显示,在试点高校中,奖助力度对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奖助金体系对提升学生学业表现具有显著成效;
研究生获得资助的力度对导师重视科研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反映了奖助体系中对导师课题经费出资责任的强化,有效地促进了导师对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视,鼓励了导师的科研指导责任。
华东师范大学韩映雄副教授2022年对参加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院校和未参加院校进行了对照研究,调查发现,培养机制改革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课外学习时间有显著影响,参加改革院校比未参加改革的院校研究生课堂参与意识强烈,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也显著增加,对学业成绩更为重视。
不过,两位学者的实证研究也显示,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对学生科研和学术能力的提升产生显著影响。
韩映雄发现,参加改革院校与未参加改革院校在学生论文发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鲍威也发现,收费制度的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
这一点,在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别敦荣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他感觉,改革前后,研究生的学业表现和科研创新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跟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正相关的逻辑关系。
〞别敦荣指出,并不能说从公费改成收费,研究生学习表现就一定能得到改善,科研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只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综合改革的一环,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还需要出台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政策。
配套政策的缺失会影响改革的推进。
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在2022年发布的?
关于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投入体制机制的政策建议报告?
中也明确提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根本点是科教结合,将研究生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
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较高的美国和英国,给予学术型研究生的政府拨款主要整合在其科研拨款体系中。
王蓉指出,目前推行的“全收费、全拨款、‘高而广’资助〞的模式,尽管能够解决学校办学经费缺乏的问题,但并未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质量问题——科教结合缺乏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当前,研究生教育在筛选、开掘、培养人才方面都遇到很多挑战,投入机制体制的改革,必须针对这些挑战提出整体性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