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570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要点.doc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主要构成要素有:

学生(个体与主体)、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物质与心理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

学习过程(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具体表现在:

1.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2.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

创建(18世纪末-19世纪)、发展(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成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

2、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

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4)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3、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

四项大型教育心理学研究:

①芝加哥大学教育心理学家贾德领导的儿童阅读心理学研究;②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主持的智力与智力测量研究;

③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主持的天才儿童研究;④美国全国教育研究会负责的天性与教育问题。

1)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

2)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3)在东方,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研究者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在我国,1908年出现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5)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成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的改革运动;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5、教育心理学完善阶段:

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

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1、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初中11、12-14、15岁):

这是个体从童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

①其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形象作支柱,出现反省思维。

②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③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集中精力学习。

④身体剧变,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

⑤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⑥道德行为更自觉;但自控能力不强。

2)★青年初期(高中14、15-17、18岁):

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基本成熟的时期。

①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②人生观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深刻的发展。

③能比较客观的看待自我,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自我,珍重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④对未来充满理想,好的意志品质也有发展,但又会出现与生活脱节的幻想。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教学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新的教学,称之为“教学的准备性原则”,我国教育学中也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

2、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印刻”现象)。

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永远无法弥补。

例如:

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关键时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关键期,是学习书面语的关键期;2岁半-3岁半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

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个体内部认知结构不断

变化。

图式:

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表现出某种可以重复的动作模式或思维模式。

同化:

主体把新刺激组合到原有图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

顺应:

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的情境时,对自身图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创新,以适应新情境的过程。

认知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感觉动作阶段(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四个阶段的特征:

1)感觉动作阶段的突出成就是出现了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中,儿童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化(P17各自举例)。

3)具体运算中,儿童思维有明显的逻辑性,突出成就是获得守恒概念,此外,儿童还获得分类和序列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个体的特点:

①个体的认知具有抽象思维能力;②能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检验假设;④具有命题思维能力;⑤具有演绎推理能力。

自我中心化倾向:

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

泛灵论倾向:

将任何事物都看作是生命或类生命的活动。

守恒:

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

1)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是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

2)他的认知发展观: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他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

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

3)最近发展区阐述了教学促进儿童发展可能性,即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有水平。

2、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自觉性、精确性、概括性、顺序性

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观察的持久性增强;观察的精确度提高;感受性增强;观察细节的感受性逐渐增强;概括性明显发展。

(初二是学生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

(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2)意义记忆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发展快

(三)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3、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中学生行为表现发生的变化:

喜欢争论、理想主义

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皮亚杰);②教学促进认知发展(维果斯基)。

教学支架:

指儿童在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或者更有能力的同伴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三、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1、人格的发展: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8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婴儿期信任感对不信任感;2)幼儿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3)儿童早期主动感对内疚感;4)儿童晚期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青年期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人感繁殖感对停滞感;8)老年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自我同一性:

是指整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并形成一致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

Ⅱ、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①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忽视型)②学校教育(教师的品行素质、班级环境、课外训练活动)③同辈群体

Ⅲ、健康的人格的建构

人格统合包括三个方面的统合:

自我内部的统合(树立自我意识、培养乐观生活态度)、自我与社会的统合、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2、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①从形式上分为:

自我认识(学业、家业、能力、性格等),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卑等),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等);

②从内容上分为:

生理的我,心理的我(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社会的我(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力、人际距离等);

③从自我观念上分为:

现实的我,投射的我,理想的我。

2)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出现:

儿童2、3岁左右;加速发展:

小学;突变时期:

青少年时期。

皮亚杰认为,青少年产生了一种新的自我中心,出现了两种认知歪曲:

“假想的观众”“个人的虚构”

3)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简答):

①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②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中学生的认知差异:

认知方式差异与认知能力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偏爱的习惯采用的加工信息方式,它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分为以下几种:

1)场依存型(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和场独立型(内部的线索作为参照,不受外来因素干扰);

2)冲动型和沉思型;3)整体型和序列型(从一个假设到下一个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展开的)

2、认知能力差异

1)智力及其测量

认知能力:

涉及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信息加工能力,也常被视为智力。

智力测量的工具是量表,最早由比奈与西蒙编制,经多次修改后被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S-B量表)。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智力的差异

智力是个体的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量和质的差异)与群体差异(性别、年龄、种族差异)。

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68%的个体的IQ在85—115之间,IQ超130的为智力超群,IQ低于70的为智力障碍。

3、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二)中学生的性格差异

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可分解为:

态度特征;理智特征(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