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593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分泌系统护理常规Word下载.docx

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各种标本。

(7)监测患者血钙、PTH水平。

(二)病情观察

(1)监测血电解质,尤其是定期监测血钙、血磷。

(2)定期测尿钙。

(3)记录24小时出人量。

(4)手术后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低血钙的发生及轻重,及时用药,并观察低血钙的改善情况。

(5)有无恶心、呕吐、厌食、消化道出血。

(6)有无烦渴、多尿导致全身脱水、高热、血压下降、虚脱、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

(7)有无神志的改变、淡漠、精神错乱、幻觉、嗜睡、昏迷。

(三)健康指导

(1)选择低钙的食物,如肝脏、鸡肉、鱼类、水果和蔬菜等,避免饮用牛奶及富含钙质的食物。

多食用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物。

(2)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睡觉的床垫不宜过软,以防止骨折的发生。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征表现为基础代谢增加、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1)参照按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凉爽,减少家属探视,尽量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注意休息。

(3)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碘为宜,以满足患者机体的高代谢状态,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4)每日测量空腹体重及4次脉搏。

(5)与患者交谈时态度和蔼,有耐心,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避免各种刺激。

(6)做好疾病相关宣教,使患者配合做好各项检查。

(7)遵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发热、关节痛及肝功能损害等。

当白细胞低于3.0x109/L时,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隔离制度。

(8)若患者有恶性突眼、眼睑闭合不全者,应注意保护角膜和球结膜。

日间外出可戴墨镜,以避免风、光、尘的刺激,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合理使用眼药水,睡前可适当抬高头部以减轻眼部肿胀,还可涂眼膏、戴眼罩以防感染。

(9)手术或放射性131I治疗的患者应做好术前宣教和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病情观察

1)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高热(>

39℃)、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加快(≥120次/分)、烦躁或嗜睡等甲亢危象征兆,应及时通知医师并迅速做出正确处理。

(2)观察患者的情绪、精神、面色,若出现甲亢危象征,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三)健康指导

(1)避免劳累和噪音的干扰,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食用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及含碘食品(海产品、碘盐),以避免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病情加重。

(3)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4)遵医嘱坚持服药并期复查。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缺乏或对其不反应致机体代谢活动下降而引起机体的代谢和各个系统功能减退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临床表现为畏寒、纳差、便秘、水肿和嗜睡。

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期或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者,称呆小症(又称克汀病),功能减退始于发育前儿童期者,称幼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时称黏液性水肿;

功能减退始于成人期者,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者称黏液性水肿。

(1)参照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入院后检测患者体重,详细记录出人量情况,如体重增加明显、皮肤水肿,应及时通知医生。

(3)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的易消化饮食。

(4)加强皮肤护理,观察水肿情况,水肿部位加强护理。

对皮肤干燥的患者,应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清洗皮肤时动作轻柔,防止破损,沐浴后涂护肤油保护,防止破溃。

(5)预防缓解便秘,可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增加肠蠕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治疗。

(6)监测并记录晨起体温、心率等基础代谢率指标,体温偏低的患者,用厚衣服及暖水袋等保暖,防止烫伤。

(7)重症者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

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有专人看护,以免发生危险。

8)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监测用药后效果,有无不良反应。

(二)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

(1)体温偏低或畏寒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经常便秘者,应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活动以增加胃肠解动,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缓泻药。

(3)皮肤干燥、粗糙者,应加强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适当涂擦润肤霜。

(4)合并心包积液、冠心病、高血压者,应注意观察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

(5)合并水肿者,应遵医瞩记录出入液量,定期测体重,观察水肿消退情况。

(6)如患者出现嗜睡、体温下降(<

35℃)、呼吸浅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提示可能发生黏液性水肿昏迷,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配合抢救。

(1)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类感染。

(2)解释终身服药的必要性,并向患者说明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3)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的易消化饮食,鼓励适当活动。

(4)皮肤干燥的患者,加强皮肤护理,沐浴后涂抹护肤油保护,水肿部位加强护理。

五、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thyroiderisis)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急性感染、精神创伤、高热、妊娠、甲状腺手术或放射碘治疗等诱因刺激下,病情突然恶化而发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心动过速、呕吐、腹泻、

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必须及时抢救,否则往往死于高热、心力衰竭、肺水肿

及水、电解质紊乱。

(一)护理措施

(1)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避免声和光的刺激。

(2)加强各项基础护理,预防感染,遵医瞩使用抗生素。

留置导尿患者做好会阴擦洗。

(3)患者处于兴奋状态、烦躁不安时,适当给予镇静剂。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5)急救处理

①昏迷患者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吸氧。

②建立静脉通道,大量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能饮水,应鼓励患者自己饮水。

不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尿量决定补液的量。

③遵医嘱抽取血标本在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激素全套等。

④遵医瞩用药,昏迷患者不能口服者插胃管,将药物磨碎后鼻饲给药。

(6)高热的护理

①采用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及头部放置冰袋等,重者采用人工冬眼疗法。

②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降温效果。

③高热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

(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臆孔的变化。

(2)者切现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

及血氧饱和度。

(3)昏迷患者留置导尿,详细记录出人液量的变化

(4)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观察腹河、呕吐、脱水状况的变

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三)健康教育

(1)进食高蛋白(如牛奶、豆类、肉类等),高热量(含碳水化合物丰富),高维生素(蔬菜、水果)和易消化饮食。

避免食用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及含碘食品(海产品、碘盐),以免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病情加重。

(2)注意眼部护理。

(3)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锻炼。

六、嗜铬细胞瘤护理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起源于肾上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细胞持续或间断的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或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及代谢紊乱综合征。

(一)护理措施

(1)参照内分泌护理常规护理。

(2)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或室内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或精神刺激,外出时有人陪伴,以免突然血压升高出现危险。

(3)患者出现头痛、心悸、大汗等高血压发作表现时,应嘱其安静休息,通知医师,遵医嘱准确留取相关尿液检查。

应告知患者不要排便后发作、

(4)对有明显发作诱因的患者,如排尿、排便后发作,应告知患者不要憋尿、保持大便通畅,预防高血压发生。

若肿瘤较大压迫肠道引起排便困难时,可使用缓泻剂或给予清洁灌肠。

(5)指导患者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

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同时忌浓茶、咖啡、

(6)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同时忌咖啡、浓茶、可可,不宜进食香蕉,以免干扰儿茶酚胺的测定。

(7)术前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并给予药物宣教,取得患者合作,注意有无鼻塞,心率加快及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预防摔倒。

(8)向患者进行疾病及相关特殊检查化验的宣教,以配合医师完善疾病的诊治。

(9)部分患者高血压发作时可伴有紧张、焦虑、烦躁等精神症状,护士应及时观察,及时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视力模糊、

复视等高血压危象表现。

(三)健康教育

(1)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忌咖啡、浓茶、可可,不宜进食香蕉,以免干扰儿茶酚胺的测定。

(2)尽量卧床休息或室内活动,外出时应有人陪伴,以避免突然的血压升高而出现危险。

(3)不要憋尿,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以使用缓泻剂或清洁灌肠。

七、Cushing综合征

Cushing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低血钾、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1)参照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血糖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遵医嘱给予口服或静脉补钾治疗,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坠床或摔伤。

慢性

(4)骨质疏松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睡硬板床,保持地面无水渍。

必要时卧床休息,加强巡视,做好基础护理,避免骨折发生。

(5)患者毛细血管壁变薄脆,易发生出血及瘀斑,穿刺前选好血管减少失误,适当延长按压穿刺处的时间,避免血肿的产生。

(6)患者皮肤常有痤疮、紫纹、皮肤变薄,易受伤出血,且伤口愈合不良,应加强皮肤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7)因体型、面貌变化,患者尤其是女性会产生较大心理压力,护士应多关心患者,不能歧视患者,多进行交流。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手术后形体、面貌可以纠正,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若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应加强巡视,嘱专人陪护,告知家属产生原因,取得家属配合,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坠床、自伤等意外的发生。

(9)进行疾病及相关实验检查的健康宣教,正确留取各种标本,使其配合医师完成疾病的诊治。

(1)观察患者皮肤有无出血及瘀斑,有无痤疮、紫纹、皮肤变薄。

(2)观察患者水肿情况。

(3)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

(4)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血糖变化,有无四肢乏力、软瘫等低钾症状的不宜发生。

(1)选择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饮食,血钾偏低者选择富含钾的食物如菠菜、芹菜、红萝卜、南瓜、橘子、香蕉、柠檬水等,限制血糖偏高的患者摄人热量高、含糖量高的食物。

(2)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身耐受,进行适当锻炼。

骨质疏松的患者避免过度的活动,防止磕碰,睡硬板床,防止出现病理性骨折。

(3)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裤,防止外伤。

保持口腔卫生,皮肤清洁,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肥皂,预防感染。

八、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遗传倾向。

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除糖类外,尚有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

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1)心理护理:

给患者讲解糖尿病只要血糖控制良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并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及长寿。

(2)遵医瞩给予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量等限定每日总热量,并固定食物成分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不超过30%注意定时、定量,尽量避免进食甜食(低血糖症状时除外)。

注意粗细粮的搭配及副食、荤索的搭配,鼓励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魔芋和荞麦等。

在保持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食品交换成分原则进行等量食品交換,尽量供给患者营养全面的膳食。

(3)胰岛素应用时根据起效时间在饭前5~30分钟皮下注射,注意药量准确,无菌操作,并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引起皮下脂肪硬化。

(4)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应在餐前30~60分钟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在进餐时或餐后30分钟~1小时服用,a-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服。

(5)每天定时监测手指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6)做好足部的护理,预防烫伤和坏疽的发生,患者每日用温水足浴,水温不能过热(<

37º

),并检查双足避免糖尿病神经末梢病变性感觉减退引起的烫伤,指甲长短适宜,鞋子宽松。

(7)做好皮肤和会阴护理,患者皮肤干燥发痒时,避免粗暴搔抓,防止皮肤破溃感染。

女性患者做好会阴部的清洁,预防泌尿系统和会阴部的感染。

(8)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及时嘱患者吃东西或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40~60ml。

(9)指导患者合理进行运动,建议规律运动,餐后开始,以每周3-5次为宜,每次30分钟。

对于使用胰岛素以及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空腹运动。

(1)注意观察血糖值的变化,及时发现低血糖。

(2)注意观察皮肤,特别是双足及全身有无疖、痈或皮肤损伤。

(3)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脑卒中、冠心病等。

(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严密观察血压。

(1)向患者宣传糖尿病的知识,使其认识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控制的重要性,

了解高低血糖的诊断、表现和预防措施等,以加强自我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进餐做到定时、定量、定餐,不吃或少吃甜食。

保证主食、肉、蛋、蔬菜、奶类等食物的摄入,不可偏食,血糖不稳定时采取分餐。

注意补充纤维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身准备糖果或饼干等食物,以便在低血糖时能及时进食。

(3)运动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4)自我检测:

定期检测血糖并记录。

(5)做好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痈、疖不可挤压,指甲不宜剪得过短。

皮肤干燥发痒时,避免粗暴搔抓,防止皮肤感染,女患者每日清洁会阴部,防止感染。

(6)做好足部的护理,预防烫伤和坏疽的发生,每日用温水足浴,水温不能过热,用热水袋时要防止烫伤,选择合适的鞋子,每天检查足部,不要自行处理伤口,如有外伤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避免感染。

九、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患者在应激状

态下,由于体内胰岛索缺乏,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

以高血糖、高酮症、高尿糖、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一)护理措施

(1)确定酸中毒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补液:

首选生理盐水,补液速度按照先快后慢的原则,补液总量一般按照患者体重的10%计算。

(3)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

有条件可采用静脉输液微泵推注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并详细记录使用时间和剂量。

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血糖的检查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4)补钾:

遵医嘱在补液及使用质岛素的同时给予。

(5)暂禁食,必要时留置胃管,遵医嘱进行胃肠营养。

(6)监测患者尿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1)酮症酸中毒患者逐渐出现疲乏软弱,极度口渴、厌食、恶心、呕吐。

(2)呼吸较快,呼气时有酮味(烂苹果样气味)。

(3)随着失水的加重出现脱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无弹性。

眼球下陷。

(4)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为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患者呈倦睡状且逐渐昏迷。

(5)辅助检查,血糖明显升高,血二氧化碳结合明显降低,血酮增高,尿糖强阳性,血白细胞增高等。

(三)健康教育

(1)向患者讲解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去除诱因。

(2)有并发症及时治疗:

如休克、感染、心衰等。

(3)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告诉患者不要随意加减胰岛素的量,患者有酮症酸中毒症状时及时就医。

十、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diaetichyperosmolarcoma)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临床特点表现为血糖高,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由于高血糖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恢复患者血容量,纠正脱水与高渗状态。

严格掌握补液的速度和量,按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补液。

最初2小时补液量为1000~2000ml,24小时补液量应>

5000ml。

(2)留置胃管,并经胃管大量补液,200~300/2小时。

(3)留置尿管以观察每小时尿量,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4)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5)准确及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并监测血糖的变化。

1~2小时测手指血糖一次,并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6)准确及时留取各种标本进行血电解质、肝功能、血常规等化验及血气分析。

补钾过程中要监测血钾的变化,防止出现高血钾。

(7)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部及尿道口护理等。

(8)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脂肪、低糖流质饮食。

昏迷患者给予鼻饲。

(二)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2)严密观察患者尿量及24小时出入液量。

(3)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和血钾,防止因大量补液而没有及时补充电解质而发生意外。

(三)健康教育

(1)本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发病后要早期治疗。

(2)凡有糖尿病的患者,合并多尿、多饮、口渴、脱水、感染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3)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索、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时应特别注意。

十一、低血糖危象

低血糖危象(hypoglycemiacrisis)是由于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低至2.8mmol/L或以下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的症状及体征。

临床表现为患者心慌、脸色苍白、无力、饥饿、大汗,神经系统表现为焦虑、牙关紧闭、肌肉痉挛、癫痫样发作,最后血压下降,低血糖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昏迷患者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2)升高血糖,遵医嘱使用药物。

①清醒患者可口服糖水,昏迷或抽搐时,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ml,并继续以10%葡萄糖500~1000ml静脉滴注,视病情调整滴数和输液量。

②必要时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和肌内注射胰高血糖素。

(3)对症治疗:

如抽搐者应用适量镇静剂,并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外伤,昏迷时间长或伴有严重脑水肿者,可给子20%的甘露醇注射治疗。

(4)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

(5)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

(1)帮助现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定时监测血糖,每1~2小时复查血糖一次,观察用药效果。

(3)严密监测患者血压,防止休克的发生。

(1)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监护的能力和意识。

(2)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不能随意加减胰岛素的注射量,定时定量进餐。

(3)避免空腹饮酒。

(4)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备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精,

立即进食。

(5)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避免空腹高强度运动。

十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使醒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液体容量扩张而抑制

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所致。

(1)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病情严重者应当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正充足的睡眠,病情轻者可做适当的活动,以不感到疲乏为度。

(2)监测血压,每日固定时间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包括卧位血压和立位血压,并记录。

如出现血压升高,嘱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处理,加强生活护理和安全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3)监测水、电解质的变化,尤其是血钾的变化,做好记录。

观察患者有无四肢麻木、抽搐、无力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肌无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或意识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4)给予患者低盐高钾饮食,限制食盐和碱性食物。

富含钾的食物有柑橘、香蕉、香菇、海带、红枣等。

(5)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正确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

(1)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每天至少测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