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314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8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线描

1、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2、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

3、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

4、线描即单纯的用线条画画,在线描中线条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和韵律变化等。

我们在写生时,可以通过比较和感受,有目的的取舍与提炼线条,同时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正确。

5、观察对象,记下轮廓或形状,然后画下来,这是一个基础的绘画过程。

通过反复练习,加强手与眼的协作,可以描绘出更精确的物象轮廓。

6、有时我们也不必急于擦去那些错误的线条,留着这些线条会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7、画线描时,对重要部分或主体部分重点描绘,将使画面有主有次,丰富生动。

8、采用不同疏密的线条组织能使画面有黑、白、灰的层次。

9、美术(技能)的四个方面:

(1)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5-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

 

素描

1、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绘画的范畴,泛指用单色的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的形象,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尤其是绘画的基础。

2、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3、轮廓和线条是素描的一般称谓。

素描具备了自然律动感,不同的笔触营造出不同的线条及横切关系,并包括节奏,主动与被动的周围环境,平面,体积,色调,及质感。

4、美术的基础是造型,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更重要的是表现物体中各种形式的有机关系。

掌握艺术造型的方法需要研究自然物体的形式特点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及条件。

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5、素描的材料:

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条等)、橡皮、画板(画架)、素描纸。

6、素描的分类:

(1)从功能和目的上分:

创作素描习作素描

(2)从表现内容上分:

静物、动物、风景、人物、人体素描等。

(3)从作画时间概念来分:

长期素描、速写、慢写

(4)从绘画传统角度来分:

中国传统素描(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明暗素描,以及结构素描。

7、素描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

(1)线描(相当于中国的白描)

(2)明暗手段表现对象的明暗法

(5)线条与明暗结合的画法,即结构素描

8、素描训练需要注意的地方:

(1)姿势(画板要与眼睛视线成直角)

(2)距离:

画板要与景物垂直摆放,与描写对象的距离一般是它的宽度或高度的两倍半以上。

太远了看不清楚物象的细部,太近容易由于透视原因引起变形。

(3)执笔法:

置于掌下的横握的素描执笔方法,画出的线条平直、流畅,还由于腕力与肘力得到发挥,线条也显得格外有力。

(4)线条:

铅笔画的线条有长短、粗细、泶淡、疏密,交叉等变化。

一般来说,画背景和大件物体用长线条,前景和细节用短线条;次要物和暗部用粗线条和浓线条,主要物和亮部用较细和较淡的线条。

铅笔画常用交叉线条作画,交叉以顺手随意为度,切不可十字交叉。

(5)角度的选择:

画画要选择理想的角度。

初学时不要选取缺乏暗部表达的完全受光面,也不要选取没有亮部,、缺管立体感的全背光画,不要坐在太低的位置上画画,视平线低于果面时画出来的画容易缺乏空间感。

9、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有:

形与体——形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

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

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线与面——相生相依的关系。

结构与形体——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10、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

五调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11、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2、受光面:

光源直射处(向光)是受光面,也叫亮部。

  背光面:

光源不能直接照射之处(背光)是背光面,也叫暗部。

反光:

桌面反射光照射球体所形成的偏亮部分。

  明暗交界线:

亮部与暗部的分界线(光线和球成0度角的位置).

  投影:

球体挡住光线在桌面上形成的阴影。

 

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是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按题材可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按技法可分工笔画和写意画,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工笔——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心灵感受、笔随意走,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

生动往往胜于前者。

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主要用笔方法有:

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主要用墨方法有:

焦、浓、重、淡、轻。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墨分五色,中国画技法名。

指以水调节墨色多层次的浓淡干湿。

语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运墨而五色具。

”指焦、浓、重、淡、清。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

表面上,中国画是以题材分为这几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

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

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中国美术史

第一部分原始美术

绘画的萌芽: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

彩陶以在西安出土《人面鱼纹盆》的半坡陶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

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以三组舞蹈图案组成,描绘了氏族成员手拉着手动作协调

地在欢快起舞的景象,造型极为优美线条生动流畅,堪称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先秦美术

   长沙的楚墓中先后出土了两幅战国时期帛画。

描绘的都是墓主的肖像,一幅为妇人,其上方绘有飞腾的龙凤;另一幅则是一位有身份的男子,驾驭着一条巨龙或龙舟。

墨线勾勒的侧面肖像及伴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是相同之处,《人物御龙图》所表现出来的画家技巧要熟练了许多。

图正中画一男子,有胡须,侧身直立,神情潇然自若,身材修长,高冠长袍,腰佩长剑,手执缰绳,特御一巨龙。

龙尾翘起,龙身平伏,略呈舟形,似在冲风扬波。

所绘当为墓主乘龙升天,反映了战国时盛行的神仙思想。

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

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

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人物御龙图》

第二部分秦汉美术

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

《洛神赋图》

谢赫绘画理论家。

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

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

(1)气韵生动:

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

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

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

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

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

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第四部分隋唐美术

《游春图》被认为是其传世之作,这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卷轴画。

阎立本,初唐人物画家,作品有《步撵图》、《秦府十八学士图》、《历代帝王图》等。

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盛唐画家。

被誉为画圣。

二、唐代山水画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创破墨法,如代表作《辋川图》。

宋代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花鸟禽兽画

 韩干《照夜白图》卷。

《照夜白图》画玄宗坐骑照夜白。

《牧马图》画一虞官驾白马缓行,右侧为一黑马,用笔纤细遒劲,色墨渲染得宜。

此画曾经南唐内府及宣和内府收藏,并有宋徽宗题"韩幹真迹"。

《牧马图》

第五部分五代美术

一、人物画家及其作品

周文矩,现藏故宫博物院的《重屏会棋图》是他的传世作品之一,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兄弟们在屏风前对弈的场面。

因背景屏风上又画屏风,所以称为"重屏", 

    

《重屏会棋图》

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该画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

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

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韩熙载夜宴图》

二、江南山水画家及其作品

  董源,世称"董北苑"。

他的山水多画江南景色,草木丰茂,秀润多姿,被人们形容为"平淡天真"。

其用笔细长圆润,称"披麻皴",有时也用点描绘郁茂的丛树苔草。

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龙宿郊民图》,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夏山图》和辽宁博物馆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以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潇湘图》等。

《潇湘图》 

第六部分宋代美术

 一、宋代人物画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属山东)人,徽宗时画院待诏。

工界画,尤擅舟车、市桥,自成家数。

故宫博物院藏所《清明上河图》是其传世名作。

该画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光,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

全卷总计画有人物500余,牲畜50余,船只、车轿各20余,安排得有条不紊,各得其所,并富有戏剧性。

第七部分辽金元的美术

  墨笔花鸟及梅兰竹石题材的广泛流行。

元代的许多山水画家也兼擅花鸟,画家们更加注重画面的自然天趣,设色也比较素雅。

钱选、陈琳、王渊、张中等人以花鸟闻名。

钱选花鸟清润淡雅,晚年水墨花鸟更是不假雕饰;王渊变黄派工整富丽为简逸秀淡,易色为墨;陈琳、张中则以粗简为特色。

画枯木竹石有名的大多是山水画家。

张逊的双勾竹在元代几成绝响。

王冕以画梅著称。

 王冕墨梅图

 赵孟頫在古木竹石和花鸟画方面,也是具有突出成就的高手。

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秀石疏林图》卷和《古木竹石图》轴。

《秀石疏林图》纸本墨笔,画巨石周围分布数株古木丛篁,用飞白法画巨石,表现了巨石的坚硬质感;用圆劲的笔法画古木,表现了了树木挺劲的枝干;用峭利的笔法画竹叶,表现了竹的潇洒。

充分施展了书法笔墨在绘画中的效用。

他在此画后的跋中题到: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此外,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出墙图》以青色写竹,故宫博物院藏《幽篁戴胜图》则笔法工细,得院体花鸟画法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