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238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

土地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1.土地:

是地球表层的特定地域,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地质、动物、人类劳动结果所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

2.实质内涵(四个层次):

(1)土地首先是最基础的生态环境要素。

(2)土地是人类的劳动对象、人工环境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3)土地作为一个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国土”,又称“领土”、“国土资源”。

(4)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

3.土地资源:

指土地是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来源,它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

4.土地资产:

是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土地作为其财产的权利。

5.土地的特性:

(1)自然特性(原始性、土地面积自然总量的绝对有限性、不可搬动性、质量的差异性、耐用性和生产潜力的无限性、利用的生态整体性、多宜性、多用性)

(2)经济特性(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中土地用途和地价变动的滞缓性、农业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均有一定的合理利用的集约度、土地利用的适度规模性、集约性、粗放性;土地投资效益的积累性和扩散性;土地和土地市场的特殊性;土地经济区位的可选择性及土地价值的二元性等。

(3)人文社会特性(土地利用的社会性、土地社会经济位置的变动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6土地的功能:

(1)生产功能

(2)承载功能(3)可耕功能(4)资源功能(5)其他功能和用途:

生态功能;土地用途与功能的社会化和多元化;资产积蓄与增值功能;景观功能

7.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土地利用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

(2)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

1.人地关系(Peopleandlandrelationship):

泛指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地关系的实质:

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关系。

3.人口经济问题的本质内涵: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而且必须首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劳动过程善待大自然,既保证人与自然界进行对等和协调的物质变换,又使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质量得以不断完善,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

5.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目标:

(1)保障粮食安全

(2)保障建设发展空间(3)保障生态环境

6.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政策路径:

(1)稳定人口增长

(2)推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3)建设具有多元目标的规划管理体系

(4)积极消除贫困问题

(5)合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6)加强发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第三章

1.土地供给: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可供人类社会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土地数量总和即为土地供给。

2.土地自然供给:

指土地中天然形成可供人类利用的那部分土地的数量,包括已被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可供将来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

3.土地经济供给:

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通过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形成的可供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有效供给。

4.土地需求:

5.土地市场:

狭义-土地这一特殊商品的交换场所;广义-土地交换过程中引起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6.土地使用权市场:

指土地使用权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7.城市土地使用权一级市场:

即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指政府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代表将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通过划拨、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让渡给土地使用者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8.城市土地使用权二级市场:

指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见横向流转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9.农村集体所农用地使用权市场:

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10.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

指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11.土地所有权市场:

指土地所有权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12.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是指土地市场中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及运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构成。

13.土地市场的价格约束机制:

指通过经济立法对土地市场上非法勾结、合谋操纵以及价格歧视等行为实行限制和惩罚,确保各种市场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土地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的运行提供保障。

14.土地市场的价格调控机制:

指国家通过调整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要素的价格来调整土地供需关系和生产要素使用成本,以规范国民经济运行的措施,是国家调节经济总体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15.土地市场供求机制:

指在土地市场运行过程中,土地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同其他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6.土地竞争机制:

指土地市场上交换主体间的物质经济利益关系,是土地市场正常运行的动力。

17.土地自然供给与土地经济供给有何区别与联系?

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关系: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范围内变动;

后者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前者则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后者是静态的、无弹性的,而前者是动态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不同;

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

18.简述土地供求关系的一般变动规律(结合图)

土地是特殊商品,既受一般商品供求规律的制约,又有其特殊性。

土地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

从实践看,土地供不应求是绝对的、普遍的,而供过于求是暂时的、个别的。

因而,地价总的趋势是上升的。

第四章

1.地租:

意为报酬或收入,泛指物主将其一切不动产如土地、房屋等或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酬或收入。

广义地租:

即租金,不仅包含狭义的地租,还包括附加的土地资本及其利息和一部分利润扣除与工资支出等。

狭义地租:

真正的地租,是单纯为使用土地资源所支付的成本

2.各类地租的概念;

经济地租:

利用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源所得到报酬扣除成本的余额,是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级差地租:

优、中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与劣等土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绝对地租:

又称“马克思绝对地租”,是因所有权的作用形成的地租。

是所有权垄断的结果。

垄断地租:

由垄断价格转化的超额利润形成。

3.阐述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的基本观点:

土地的占有产生地租

地租的存在必须有两个条件:

(1)土地的有限性

(2)土地在肥沃度和位置上具有特殊便利

4.阐述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主要观点;

(1)级差地租理论:

形成条件和基础:

土地质量优劣和生产率的差异

²形成的原因:

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²形成的根本源泉:

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

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的实体

(2)绝对地租理论

(3)垄断地租理论

第五章

1.土地价格;购买土地所有权的价格。

2.基准地价:

指在宗地估价的基础上,评估出的各个级别或各个区域土地的平均价格。

3.城镇基准地价:

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的土地或土地条件4.相当的地域,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时点上的区域土地平均价格。

5.农用地基准地价:

是指依据农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条件评估的农用地不同级别、不同地类的平均价格。

6.标定地价:

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具体宗地在公开市场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某一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7.交易地价:

是指土地买卖双方按市场交易规则,在土地市场中实际成交的价格。

8.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招标、拍卖和挂牌地价是指通过市场公开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9.国有土地使用权形成的土地使用者所需支付的价格。

10.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

指土地使用者之间依市场规则转移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向转让者支付的代价。

11.租赁价格:

是土地使用权人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租给他人而获得的报酬。

12.地役价格:

是土地使用者为获得在他人土地上通过等权利而支付的代价。

13.抵押价格:

是土地作为信用担保而确定的价格。

14.拍卖地价、

15.招标地价、

16.协议地价:

以双方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形成的土地使用者所需支付的价格。

17.挂牌地价

18.地价的内涵包含两部分:

土地资源价格——真正的地租

土地资产的价格——土地资产的折旧和利息的资本化

19.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地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对土地价值的分析

土地的二元构成:

土地物质与土地资本

²土地物质:

即土地自然物与自然力

²土地资本:

即已利用土地,凝结了资本与劳动

(2)马克思对土地价格的分析

Ø以地租理论、土地价值理论为基础

Ø土地价值与土地价格的关系

²自然状态的土地没有价值,但存在价格(虚幻价格)

Ø土地价格的实质:

地租的资本化表现为地价

第六章

1.概念:

外部性:

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

外部效益、

外部成本、

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

指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而对其他土地的价值产生的超越主体范围之外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行为得到体现。

边际私人纯产值、

边际社会纯产值

庇古税、

帕累托最优:

又称为帕累托效率或配置效率,是指经济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不再可能使一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人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减少时,整个社会的福利便达到了最大。

科斯定理:

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与产权明确界定的前提下,解决外部性问题不需要征税,可以用市场交易形式解决;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手段要根据成本-收益的权衡比较,最终确定是使用征税还是用市场交易。

土地资源市场价值:

指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土地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价值,这部分价值可通过市场价格加以评价。

土地资源非市场价值:

指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机制实现而又客观存在的价值,表现为土地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正的外部性,能够提供社会保障、资源基础、生态服务功能等各种价值。

CVM:

是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评估法,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直接询问人们在假设市场条件下对获得一定数量资源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topay,WTP),或者放弃一定数量资源环境物品的受偿意愿(willingnesstoaccept,WTA),以此揭示被调查者对资源环境物品的偏好,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到该项资源环境物品的价值。

2.简述科斯第一定理和科斯第二定理的内容;

科斯第一定理:

若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通过市场交易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

若交易成本为正,不同的产权配置将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影响社会总体福利,产权制度应寻求使交易成本最低的权利初始分配。

3.简述土地价值二元论的基本观点;

土地由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构成,土地物质的价值是虚拟的,土地资本的价值是真实的,二者组成统一的整体。

土地构成的二元性→土地价值的二元性→土地价格的二元性。

4.简述土地资源价值构成

市场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非市场价值:

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馈赠价值。

5.试述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基本原理。

(1)条件估值法是基于Hicks消费者剩余分析个人福利变化,来计算资源环境的消费者剩余,由此求取资源环境的价值。

(2)衡量福利变化的基本指标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从购买中得到剩余的满足,等于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