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1612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论文 王国霞113167.docx

学年论文王国霞113167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学年论文

 

班级:

0911地理科学

姓名:

王国霞

学号:

2009113167

指导老师:

袁本华

 

2012年6月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

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大环境下,大量的优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大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农村经济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等各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分析甘肃农村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着重从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先进科学技术的适用,产业结构的优化等对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从甘肃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结合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战略,并分别从各个影响因素的优化发展、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甘肃省农村经济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农村经济进入发展的活跃时期,尤其是近年来,甘肃省坚持以跨越式发展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发展龙型经济为主导,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使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

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农林牧渔业生产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迈入新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1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1.1总体水平

2006年甘肃省有近2606.25万人,其中:

农村人口1795.97万人,占总人口的68.91%,2006年底,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为404.35万人,农村贫困面为19.44%;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78.2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5.5%;还有一大批基本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其温饱的标准还很低,一些地方还存在返贫的危险。

由此可见,甘肃省农村总体上的发展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的[1]。

1.2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甘肃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属于不发达农业省份。

虽然近几年甘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上,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区位不佳等因素的制约,上述纵向比较取得的显著成就不能弥补横向比较的差距。

甘肃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跟不上全国的进程。

如从农民人均纯收入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确实有了显著提高,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差距还很大。

2006年的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而同期甘肃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134元,农村居民生活水品整体比较低[2]。

2甘肃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甘肃属于不发达省区,农业在全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区内还有不少贫困县,农业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况,目前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仍存在着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长期滞后的状况,矛盾和问题很多,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劳动生产力比较低

甘肃农业长期摆脱不出低效,后劲不足的困境,根本原因是资源利用率低,投入产出率低,老动生产率低,以土地物种资源为例,土地单产水平低,物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甘肃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甘肃林业用地林种树种结构,生态林比重大,其他林种比重小;在有林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成熟林比重小,林木每亩蓄积量低[3]。

2.2农业资金投入总量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甘肃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农业资金投入应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性或非盈利性投入,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储备、科技推广、农民培训、生态保护、灾害救助、防疫检测、扶贫开发等,甘肃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有效防治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4]。

另一类投入是盈利性或产业化投入,包括各类农场、从事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公司的资本投入等,这部分只能由市场来承担,以企业和个人投入为主,不可能依靠政府资金。

但甘肃农业比较效益低,投资风险大,长期以来不能进入社会富余资本的投资视野,且甘肃的民营经济并不发达,资金来源渠道少。

2.3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甘肃省农业科研基础水平还比较低。

这主要表现在:

全省的主要农产品的科技成果质量不高,储备不足,缺乏能大幅增产,提高质量的新品种,技术市场不完善,利益机制不健全,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另外,全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程度低,尤其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与发达地区及其他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农业信息网建设还不发达,信息人才相对缺乏等。

2.4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比较缓慢,小规模经营占主导地位,缺乏具有“辐射”、“扩散”能力的“龙头企业”[5]

甘肃农业增长方式落后和农业综合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土地经营规模过小,一家一户“小而全”的经济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各农户分散经营。

目前甘肃省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仍停留在初级的种养阶段,部分农产品在只进行了简单的一般加工后就地销售,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这种就地生产、销售初级产品的经营模式,不能增加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乡镇企业发展的产品结构单一,雷同性强,科技含量相对不足,导致适应市场能力差,企业亏损面扩大。

乡镇企业的平均规模,缺乏竞争力,未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规模经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够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太少。

2.5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甘肃省农村产业还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产业结构,非农产业和农业所占比例不合理。

农林牧渔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为种植业比重逐步下降,牧、林、渔业比重逐步升高。

甘肃省虽然牧业比重较高,但是地区波动很大,有很强的民族因素影响。

林业比重趋势则呈下降趋势。

非农产业增长率低,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6]。

从整体来说,甘肃省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落后的非农产业制约了甘肃省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2.6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甘肃各地区自然环境、资源察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使得甘肃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河西绿洲地区,河东的城市郊区和黄河沿岸灌区,发挥自己的优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富裕程度相对较高,成为省内社会经济条件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好、可以率先奔小康的地方。

部分河谷川道、陇南的部分盆地,绝大多数农民初步解决了温饱,非农产业也具备了一定基础,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其它丘陵山区,特别是冷凉阴湿山区、干旱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中的约束因素多[7]。

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梯度差异的形成,是省内农村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结果,地区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影响了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地在走向小康进程中时序上有很大变化。

2.7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与全国差距较大

甘肃省农村居民素质整体比较低,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85年,比全国低2,48年。

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只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7.1%。

再加之自然环境恶劣,许多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少数民族多,信仰差异大,农村居民的观念普遍比较滞后,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落后,致使农村劳动力的思想素质得不到提高,缺乏创新精神。

另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文化素质较好,年富力强,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及广大的妇女和儿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质上都整体偏低,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8]。

3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甘肃省农村经济差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情况下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只能对其加以利用,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如自然资源、区域条件等因素;有些因素是相对灵活的,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调整或变更,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良性循环[9],如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

结合有关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实际调研过程中的分析结果,本文从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和产业结构五个方面分析甘肃省农村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3.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来源,以及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及开发利用等条件将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自然资源的优劣及其丰度是农村经济发展地域差异形成的基础,在自然资源丰度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剩余较大,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原始积累,并且那些具有特殊自然资源优势的地区可以发挥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从而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而那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在相对程度上与自然条件的贫瘩有直接的联系[10]。

下面从耕地、气候两个方面对甘肃各地区自然资源区域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自然资源因素。

3.1.1耕地面积

甘肃省各地区的人均农业总产值和人均耕地面积之间是显著相关的。

也就说明了甘肃省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1.2气候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光、温、水资源条件下,其它的环境因素(C02、养分等)和作物群体因素处于最适宜状态,作物利用当地的光、温、水资源的潜在生产力。

甘肃省各地区作物生产力主要受降水量的制约,即降水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因子,这与甘肃省农业主要受干旱威胁的实际相一致。

上述分析表明,随着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土地生产力随之变化,从而使得甘肃省农业经济存在地域差异,下面对不同的类型区进行讨论。

(1)河西地区:

包括嘉峪关市、酒泉市、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

太阳辐射充足,热量较好,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强烈,没有灌溉就很难从事农业生产。

(2)陇中地区:

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

该区气候比较干旱,可勉强从事旱作农业,但是由于坡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受干旱的威胁也比较大。

南部地区如临夏州的降水较多,但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3)陇东地区:

包括平凉市、庆阳市。

光热条件良好,气候温暖,降水相对较多。

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以及水土流失等因素,水分仍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限制。

(4)陇南地区:

包括陇南市、天水市。

该区光热良好,气候暖热,但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对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制约。

(5)甘南区:

甘南区光热较好,但地势高亢,热量欠缺,气候寒冷,热量对农作物的限制性强,主要是草原植被[11]。

3.2劳动力

人是具有多种自然、社会属性的综合体,集生产、消费于一体,是进行社会活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主体。

区域人口的数量、质量等都会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12],因此,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中,必须将劳动力条件作为重点加以分析。

3.2.1劳动力数量分析

对于劳动力数量的分析要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生产力,辨证分析区域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力人口的多少及其在区域人口中的比重大小,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生产规模、农民收入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投资和积累水平,后两者又反过来通过消费和投资再次影响到区域生产的发展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3]。

但并不是说人口数量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相反,在人口过多的地区,由于资源的限制,生产规模不能与人口规模同步增大,出现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人均收入不能提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现象,基本上不存在人口数量不足的限制,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占乡村人口总数的比重并无明显的趋势特色,劳动力的总量对当前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突出。

劳动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紧密相关,是影响农村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14]。

随着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降低,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逐渐增大,非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的趋势。

就一般情况而言,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远大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非农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远远高于从事农业劳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所以,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越大,该地区的农村经济越发达。

由此可见,劳动力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2.2劳动力质量分析

劳动力的质量即指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质状况、道德修养、文化科技水平等方面构成。

体质好的劳动力,在同等情况下,能胜任多种工作,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人口的道德修养影响着区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高的人口易于学习和掌握甚至创新各种生产技术,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其工作的创造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5]。

3.2.2.1、劳动者文化素质

本文选择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进行研究,从农村教育这一侧面间接反映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在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由高到低的排列中,代表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随等级的变化呈现出总体递减的趋势。

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嘉峪关市,其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年,高于综合经济实力最低值陇南市5.4年[16]。

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最低,这不仅与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其与两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地有很大的关系。

从上述分析可知,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3.2.2.2、劳动者身体素质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下降,每万人农村劳动力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也有降低的趋势,这也说明了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

3.3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基础,区域生产条件是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

3.4技术条件

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提供了区域发展的可能性,而技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一般而言,在农林渔牧从业人员数一定的情况下,农业科技人员所占比重越大,表明该地区的第一产业发展水平越高,这与二、三产业的发展并不矛盾,因为第一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样会向第二、三产业渗透和扩散,为二、三产业的科技发展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数占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这一指标,在研究技术因素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差异的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精少量播种技术和深耕深松技术也是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农作产量,降低作业成本意义重大,直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17]。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应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技术是影响农村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3.5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特定的农村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大系统。

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差异成因中最具有探讨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因素,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因素,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因素,上述自然因素、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都会对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仅对农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进行分析,从两个方面阐述农村产业结构的地域差异,一是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二是农业中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关系,以寻求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源[18]。

非农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其农村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越强。

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随着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逐渐降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例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一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一种原因就能够完全解释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由此可见,甘肃省农村经济差异的形成有赖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非农产业的发展状况是地区农村经济差异成因的关键所在,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区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19]。

综合以上分析,差异的形成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有些地区、有些阶段某些因素可能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纯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而农业生产条件、劳动力素质、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4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既要从政策上适当倾斜,支持落后地区依据其自身特色,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保持发达地区的优势地位,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4.1大力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化进程一培养“增长极”

农村的小城镇建设,是一定区域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向县域和乡镇内小城镇集聚、转移的过程。

发展小城镇,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小城镇门坎低,发展资本低,甘肃省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必由之路[20]。

小城镇是城乡的结合点,相对单纯的农村而言,具有交通便利,市场信息灵敏,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充足的优势,更有利于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其他相关方面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桥梁作用。

4.2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强化产业基础

农村经济,是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即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过程。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带有若干初期特征:

(1)农业产业化经营地区分布不平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相一致;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和组织规模小,竞争力不够强。

(3)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不稳固。

(4)某些体制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结构趋同,缺乏区域特色,影响比较优势的发挥。

(5)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的扶持政策尚未落实[2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需要多方的协作。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二,发展地方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

第三,银行信贷部门的资金支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力保障[22]。

4.3改善扶贫开发政策,降低“后进制约”

开展扶贫政策是加速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高农村经济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

最初的扶贫开发把主要精力放在财力的支持上,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功效,但仍存在许多弊端,如救济款、扶贫款的发放往往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落后地区的贫穷面貌,加之当地农民的由于长期处于落后地区,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市场化的思维理念,落后地区依旧是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后进制约”,成为制约全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障碍[23]。

现阶段的扶贫开发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应放在“造血”功能,而不是“输血”功能上。

不仅要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拨发救济款、扶贫款,更要为其输送适合的人才、适用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经营理念等更内在、更持久的东西:

培养当地农民的市场意识和主动性,使他们不只是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和扶贫开发的政策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异,降低其“后进制约”[24]效应,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4加强区域联合,增强“协调效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甘肃省而言,一些县(市)的农村经济实力较强,与其临近大城市,直接享受大城市的经济反哺作用是分不开的[5]。

甘肃省农村经济要达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各个区域就不能各自为政,只局限于自身经济实力的提高;而是应把经济发展的目光放远大,注意加强区域联合,充分发挥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先进带后进,由增长极向外辐射:

并结合农村经济较落后地区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特色,在相关政策的有力指导下,实现区域联动、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国农村经济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8.86一88[ZJ邓大才.解构“三农”〔J〕.科技导报,2002,(10).

[2]吴敬琏,林光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

[3]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J].群言,2002,(6).

[4]陆学艺.走出城乡分制,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5).

[6]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J〕.读书,2002,

(2).

[7]陈锡文.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问题〔J〕.光明日报,2003.3.31.

[8]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

(1).

[9]靳光华,孙文生.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10]例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

[11]李宗正.西方农业经济思想[M]..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4

[12]丁泽.国外农业[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3]赵昌文.农业宏观调控论[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8

[14]郑景骥.农业经济学[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5

[15]茵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邓绥林.地学词典[M]..石家庄:

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10

[17]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仁[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18]刘向华,万军.入世后全国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与调整〔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

5~8.

[19]吴沛良.加快实施农业结构外向化调整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1,(9).

[20赵力.城镇化与“二元结构”的破解.〔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9)

[2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

(2):

114.

[2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3]张平.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J〕.经济研究,1998(8)

[24]杨振,牛叔文,常慧丽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2005,25(4):

542一546

[25]王道光,杨瑞珍,罗其友.如何调整我国不同地区类型地区的农业结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化,2002,23(6):

14一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