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50294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禅宗文化与中国文化文档格式.docx

有一个叫做神秀的弟子,就写了一首寄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个话浓缩了佛教的一个根本道理,就是:

心灵就像一面透明澄澈的镜子,外在世界就像灰尘。

不想让外在污浊的世界污染了你的心灵,你就要经常打扫和擦拭这面镜子,让它保持干净。

大家都认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

可是这个卢行者听了以后就说,好是很好,但是不够彻底。

他不会写字,就求别人帮他代笔,写了一首寄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话的意思是说,按照大成佛教中的道理,智慧本来就不是树(菩提就是智慧的意思),心灵也不是一面实实在在的镜子,人心中的佛性永远都是清静的,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因为按照大成佛教的说法,一切都是虚幻的假象,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的东西。

尘埃也是虚幻的,所以既然尘埃是虚幻的,还擦拭什么?

这两首诗差别是很大的,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中国禅宗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对立的流派,就是北宗和南宗。

卢行者就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

因为神秀的根据地在现在的洛阳一带,而后来慧能到了广东。

所以,以神秀为领袖的宗派叫北宗,以慧能为领袖的叫南宗。

后来南宗占了上风,成为禅宗的主流。

为什么说这两首诗代表了两种禅宗思想?

首先我们来看神秀的那首诗。

按照他的说法,每个人的人心是佛性,清静的佛性像明镜一样,但是明镜避免不了外在的污染。

如果以这个为前提的话,佛教的修行就是必须的,就必须得“苦苦”地修行,要非常认真地宁心入定。

就是凝聚心力去进入禅定的状态,要非常注意反身自省,去寻找一个清净的境界。

因此,坚持修行,遵守戒律,以及禅宗祖师的开导和经典的阅读都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从人到佛的修行过程是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漫长过程,这叫渐修,就是要渐渐地、缓慢地进入一个超越的状态。

慧能写的这首诗就不一样了。

慧能说智慧不是树,心灵也不是镜子,佛性本身就是清静的,根本没有什么尘埃不尘埃。

所以人心本来就是佛性,本来就是清静的,此岸就是彼岸。

关键就是你是不是能在一瞬间领悟到这个道理。

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个道理的话,你一下子就能够从此岸到彼岸,从人心到佛性。

所以这个时候修行就不需要了,经典的研读也不需要了,苦苦地遵守戒律也是不需要的。

所以慧能门下经常讲,在一切地方行、住、坐、卧,都是凭你自己的内心,叫做“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皆一直心”。

这对于人的诱惑力是很大的,因为这种修行过程是非常轻松的,这就叫顿悟。

这是与神秀北宗的观点截然相反的。

按照北宗的说法,佛教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修行、入定都是必须的。

所以据说神秀在一百多岁去世的时候,他给他的学生留下三个字:

屈、曲、直。

意思就是:

人的修行过程就要像蛇一样委屈自己。

蛇弯弯曲曲的,但是为了修行要钻进一个直的竹筒里。

大家都知道,蛇装进直桶里时身体就被拉直了,那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所以按照北宗的说法修行就是痛苦的,所以佛教的存在、佛寺的存在、佛教戒律的存在就是必须的。

但是按照南宗慧能的说法,那就不需要了。

既然世界是虚幻的,为什么要去为一个虚幻的世界付出心力?

所以禅宗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水无占月之心,月无分照之意”。

意思就是月亮投影在水上,水面映出了月亮,但是月亮并没有心思要把自己放在水里面。

水也不是有意映照出月亮,这只是一个因缘巧合。

因缘巧合构成这个世界,大家还会以为它是真的吗?

所以在这个时候修行也好,戒律也好,坐禅也好,都是没有必要的。

这两首诗就代表了南宗和北宗、印度禅和中国禅之间非常大的分别。

因为印度禅是一种需要苦苦打坐、修行的方法,而中国禅是一种教人迅速进入超越境界的一种人生的哲理。

这就是我讲的“明镜说法”的不同意味。

按照北宗的说法,明镜就是内在人心,可能是清静的佛性,但是避免不了外在灰尘的污染。

所以你要宁心入定,常常擦拭,让它保持永远的明亮。

所以修行需要经典指导、祖师引入,团体监督,戒律维护,这是传统的佛教。

来自印度的佛教就是这样一个修行观念,也是北宗禅的一个基本思想。

这是神秀的思想。

用佛教的说法就是“法有我空”,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但我内心要做到沉静。

但是按照六祖慧能的思想,明镜就是内在人心,它是永远清静的佛心。

至于什么灰尘、黑云,这是镜子里面映出来的虚幻的假象。

无论你擦还是不擦,佛性永远是清静的,就像明镜始终是明镜,灰尘始终是虚假的一样。

所以可以自己觉悟甚至是顿悟,这是慧能的想法。

那么到底慧能和神秀产生了这样的分歧之后,事情是怎么样发展的?

据说五祖弘忍是非常开明的。

他认为慧能的说法更加彻底。

所以,他半夜三更时,悄悄地把慧能招到房间里面来,给他讲解《金刚经》。

然后把自己象征着传授佛法的权力的袈裟和一个钵传给他。

衣钵就象征着佛法的继承人。

但是弘忍又跟他讲了一段话,说自古以来,“传法命如悬丝”,非常的残忍,所以你赶快跑,到南方老家去。

传说慧能得到这个衣钵后,就连夜渡江往东走了。

一路上经历了很多的风险,确实有人追杀他。

然后一直跑到岭南,在五岭一带一直住了16年。

之后,他到了广州,做了一件事。

正月八号,有一个法师叫印宗,在广州的法行寺讲《涅盘经》。

《涅盘经》是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经典。

慧能混在人群中听法。

这时风吹得寺庙里面的帆飘动。

印宗法师问底下听法的弟子说,大家看这是风在动还是帆在动。

底下的弟子有的说风在动,有的说是帆在动。

这时,慧能挺身而出,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帆动,是人心自动。

印宗法师大吃一惊,觉得这个人的话包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

所以马上下座请他上堂说法,慧能从此在法行寺正式出山。

后来这个法行寺改名叫光孝寺。

慧能到了广州后,正式出家成为禅师。

后来又到了韶州的南华寺去进行说法,在南华寺说法时有很多官员和民众来听,甚至包括韶州刺史都来过。

这些传说,在我们历史学家看来,都是为了证明慧能禅师伟大的。

为了构造他们光荣的历史,编造了很多故事,实际上很多事情都充满了谜团。

而这些故事真真假假,所以需要我们重新梳理。

从胡适之先生以后,一直到现在,历史学家都在试图探索禅宗历史的真相。

我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达摩老祖是西边第28祖,就是禅宗传说中在印度的第28代,也是到中国来的第一代祖师。

他有一个最有名的故事。

他跟梁武帝曾经对话。

梁武帝问他,站在我面前的是谁,达摩居然回答说我不认识。

梁武帝说你看我做了很多好事,有没有功德,他说没有功德。

梁武帝被他搞得稀里糊涂,觉得他没意思。

而达摩也觉得梁武帝不是一个有慧根的人。

他摘下一片叶子,做成一条船,渡江北上了。

到了北边的少林寺,去达摩洞里打坐,面壁九年,把影子留在了墙壁上。

从历史角度看,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事儿。

因为达摩到中国来的时候,比梁武帝时代早得多,是刘宋时代。

而且后来传说达摩留下一只鞋,自己真身回到印度去了,这也是传说。

历史学家考察的结果是:

达摩有可能在北方因为身世影响比较大,被刘志和光同法师下毒害死了。

这说明禅宗早期的历史是充满了血和火的历史。

另外就是历史上六祖的真实身份。

历史学家考证:

被弘忍认可,而且被大众选择的接班人可能既不是神秀,也不是慧能。

有可能是少林寺一个叫法儒的和尚。

因为现在还有一块公元689年立的碑,里面明明白白记载着:

少林寺是禅门重镇,只有在少林寺这个地方做主持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传人。

而且也只有在少林寺修行的人才能够得到官方认可,才可以成为佛教禅宗在北方正宗的接班人。

但是这个人不是神秀,也不是慧能,是法儒。

只是由于后来慧能一派成为斗法的胜利者,所以他的弟子就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改写了历史。

传说中把百丈淮海当做中唐时禅宗最重要的人物。

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开创了禅宗里面“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传统;

另一方面,南方、北方的一些重要禅门都是他的学生。

但事实上,百丈淮海在他的那个时代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所以禅宗的历史非常复杂,很多象征性的故事和传说的重要就在于它们是“象征”,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但不是历史。

二、禅宗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一)禅宗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禅”

说起“禅”很多人就会联想起静坐,其实不仅如此。

在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有两大传统。

一个传统叫做大乘波若学,另一个传统就是小乘禅学。

佛教在印度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流派。

但是传到中国来的只有两个影响最大,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接受和文化传播的问题,里面有选择,也有偶然。

在小乘禅学里面,继承的是印度早期的瑜伽方法,而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叫做瑜伽八支分法。

这个八支分法的内容是:

第一是禁制,就是你要禁制,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贪欲,这些都是外在的对人的约束,它是一个戒律,让你小心,不要犯这五戒。

第二是遵行,就是勤修五种方法,清静、满足、苦行、念诵、思神。

第三是坐法,这就跟“禅”有关系了。

这个“坐”不是一个随意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挺直脊梁,颈部微微向前,保持呼吸和脉搏跳动的一致。

然后两腿交叉叠坐,两个脚的脚背要放在大腿的内测。

这些坐姿不是那么容易坐好的,必须要练,所以这跟瑜伽是有关系的。

第四是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吸入呼出,吸入的时候是满,呼出的时候是虚。

你要在思想里面想象自己像一个瓶子一样,有出有进。

第五是制感,就是控制自己的感觉器官,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路,保持一种跟外部世界分离的状况。

第六是专注,就是使心灵、精神、身体凝聚在一起。

第七是禅纳,最初的时候你还能听到声音,慢慢听不见声音,看不到东西,但是你的眼睛不能闭,目光散失,逐渐进入到物我合一、身心俱旺的状态。

第八是三摩地,进入三摩地状态就是最高级、最纯真的一种超越境界。

在印度,无论是瑜伽派,还是佛教,甚至是波罗门其实都有一些方法,能使一个人身心清静,进入安宁状态。

这个方法在佛教里面是“佛教三学”戒定慧之一。

“佛教三学”就是戒律、入定、智慧。

按这种方法分出来的人,称号就是律师、禅师、法师。

在唐代这是分得很清楚的。

律师就是戒学,禅师就是定学,法师就是慧学。

只有全部精通的人可以叫做三藏法师,是最高级的。

三藏法师的意思就是说他已经到了三学都精通的地步。

但是更重要的是对经、律、论三藏都很通,这才是三藏法师。

(二)禅宗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禅宗里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本来“禅”在印度只是一种修行方法,在中国怎么变成了禅宗?

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佛教思想、文化、修行的大体系,甚至还发展出来一门大的学问?

1、静坐。

大家都知道学习禅学或禅门之学,首先入门工夫就是静坐。

但是静坐并不等于禅宗,禅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体系。

2、空和佛性。

佛教的般若之学主要讨论的一个概念就是空和佛性。

那么什么是空?

什么是佛性?

“佛性”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从人性提升为佛的一个本来的潜质。

“空”非常复杂,大般若经600卷,全部说的就是一个字——空。

所以这个“空”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核心的观念。

简单地说,第一,万世万物的一切现象,都是流转变迁,没有实在的本性和永恒存在的东西。

第二,幻化在你面前的那个现实世界,是没有自信的幻象,是各种因缘组合而成的,本身就是空。

但是这个空又表现为有,它表现为色,就是五光十色。

表现在你面前的好像是真实的,但是色本来就是空,本来就是虚幻的,“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但是“空”和“色”又是互相依存的。

这里要注意,“空”不能简单地说是没有,这个“空”跟中国的“无”不一样。

中国的“无”是没有,一切皆无是没有的。

但是空是非常复杂的,比中国的“无”要复杂很多,“空”不仅是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无定性状态,还是修行者应该达到的最终的非常圆满的意识状态。

禅宗要求修行者的心灵变得非常干净。

但是这个干净不是绝对的“无”,而是指无论你来什么我自然就随顺你。

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无论我心里面有什么,但是只要不变成一个执着的东西,不变成一个实在的东西,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然、放松,是一个随意的流转变迁。

它变化多端,来了和消失都很自然,这样才能使你的心灵处在超越和自然的清静状态。

所以这个“空”在佛教禅宗里面又意味着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自从东汉翻译出《道行般若经》以后,般若系列的经典翻译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最后唐代的玄奘都在翻译。

大般若经600卷,几大册,小的《般若密多心经》就256个字,所有都在讲这个“空”。

禅宗的核心观念和终极的追求,是从寻求自心转向了寻求心灵的空灵境界。

这种理论把佛教的“空”和中国老庄的“无”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中国禅宗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3、顿悟。

以南宗为代表的中国禅宗的核心观念是顿悟。

怎样才能顿悟?

按照佛教的说法,顿悟就是能够理解到,内心本来就是空,外在世界本来也是一个空幻假象。

所以要在心里面做到无念、无象、无住。

什么是无念?

不是心里面没有念头,而是所有的念头不停留在内心。

苏东坡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他跟人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时,实在是爬不上去了,所以心中很痛苦,于是就坐在地上。

坐在地上慢慢就想明白了:

我为什么一定要爬到山顶上?

我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么个固执的念头在心里?

于是心里面就放松了,心安理得地坐在半山腰。

这就是无念,就是不让某一个念头固执的留在心里面,成为驱动你的一种欲望。

什么是无象?

外在各种纷乱的、复杂的“象”都会经过你的眼耳鼻身意,透到你的心灵里面来,成为诱惑你心灵的东西。

可是无象说的是对于所有的像都不要把它当做“象”,所有的声光化电,五光十色,你都要把它当作风过耳、影过眼,都不是实在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彻底地解脱束缚。

什么是无住?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吾心安处是故乡”。

“无住”不是说不去住,而是说一切“住”都不把它当作固定的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理解后来的禅宗为什么要强调“平常心是道”。

一个平常心很重要,所以在后来的变化中,禅宗逐渐地从刻苦、艰难、修心、入定转向了轻松、自然、超越的这样一条道路。

顿悟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它不需要修行,不需要苦苦地遵守戒律,不需要苦苦去学习经典道理,甚至马上就能够悟到真理的所在。

所以禅宗最早强调的是“及心及佛”,意思是回到内心就是佛了。

但是随着发展,禅宗在唐中期就是公元九世纪的时候,逐渐走向了“非心非佛”,心也不要了,佛也不要了,我就是我。

砍柴、烧饭、喝水、困觉都是休息,都是禅,就走到了自然主义的方向。

这种转变的过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不立文字。

传说中有个维摩羯居士。

他不出家,但是他很放松,很自然,在家里面坐着,也能够达到空的境界,使得中国士大夫非常仰慕他。

这个维魔羯经就影响了禅宗,也影响了很多士大夫。

佛教本来是很相信文字的,所以佛教的经很多。

同时佛教留下了很多经典。

可是佛教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把信仰的终极的地方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如果你不把这些东西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启发自己内心的自觉,所有的道理都是白讲的。

佛教这种重视内心的思想传到中国以后,慢慢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老庄思想的结合(老庄是讲究“道可道,非常道”,文字都是没有用的,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都不是真正的真理),禅宗就越来越强调回到内心。

正是因为过分地强调内心,它逐渐地走向了以心传心,不利用文字的道路。

他们认为,你苦苦地学习经典,有可能反而使你被外在的道理所束缚。

所以在禅宗说来,苦读经典叫文字障。

但是仅是靠内心的传播,没有文字仍然有很多道理不能传播,可是靠了文字,道理又会被传播走歪,念歪了经,又会被文字所束缚。

所以禅宗后来就发明出很多扭曲的、矛盾的方法。

用一些非常奇怪的、违背逻辑和理性的话来启发你。

这种方法,就影响到后来禅宗逐渐走向士大夫化。

比如说“空手打锄头,步行骑水牛”,还有“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都是不通的。

但不通正好,就怕你通。

你一通,就顺着文字语言走下去了。

就像我说是红灯,你就停车,我说是绿灯,你就开车。

禅宗就是讲究这样,不让你形成惯性思维。

正是因为这是一个非理性、矛盾的语言,所以它恰恰破坏了你对语言习惯性的执着和依赖,这时候你就会放弃语言。

可是正是因为禅宗对于真理的表达,对于内心感悟的表达,通常不是通过经典,不是通过逻辑的语言,而是通过矛盾、诗歌、模糊、非逻辑的语言来表达,瓦解了人们对语言的信任,于是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真理的方法。

以上我们讲的静坐,空、顿悟、不立文字这四个方面是禅宗思想中最重要的,涉及到禅宗历史的几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它怎么样从实践的方法转化为一个庞大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涵盖了整个禅宗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理解和解释。

就是说它是怎么样从印度的禅学、禅方法,转到中国的禅宗、禅思想,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变化。

这是中国创造性的一种改造。

第二个是它怎么样从一个佛教人人都要遵循的修行方法,变成了一个佛教派别,使得唐以前的禅师变成了禅宗,成了一个派。

第三还涉及一个问题,它怎么样使得这种佛教的修行方法和道理从草根阶层转向精英阶层。

并且使它从南方到了北方,从山林到了庙堂。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大家要知道,早在慧能以前,禅宗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乡村、边远地区流行的。

比如说五祖弘忍就是在很偏远的湖北黄梅,黄梅现在也不是一个十分热闹的地方。

还有“南宗禅”以前主要是在南方,可是后来逐渐地走向了北方,进入了长安和洛阳。

要知道唐代的长安和洛阳是当时中国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中心,也是政治中心。

禅宗必须到那个地方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笼罩性的佛教。

(三)禅宗对中国文化和士大夫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叫谢灵运。

谢灵运既是一个大诗人,又是一个精通佛教的人。

他写过一篇文章,在我看来这是第一篇中外文化比较的文章,叫做《变通论》。

这篇文章里面讲的一段话很有趣,他说印度人容易受宗教性的约束,而不太能够理解里面包含的道理。

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易于建立,难于受教。

也就是说中国人容易懂得道理,但是不太容易接受“教”的约束。

所以中国人一定要悟,谢灵运已经讲到要顿悟。

谢灵运是生活在五世纪到六世纪之间的人,比中国的禅宗形成还要早,实际上他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禅宗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士大夫影响确实是很大。

1、从中国宗教信仰的角度讲,禅宗的形成使佛教变得非宗教化。

世界上很多学者都指出禅宗是一个最不像宗教的宗教,它破除偶像、瓦解制度、去除修行、把宗教信仰者引向生活化。

这一点不仅影响了佛教自身,而且还影响了中国的精英阶层。

因为一切都是虚幻,包括所有外来的约束,包括你的修行都是虚幻的,所以完全要由自我本心来顿悟。

他们对修行、对戒律、对经典的阅读、对偶像的崇拜都是非常反感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南岳怀让和他的弟子马祖道一的故事。

马祖道一是后来推动中国禅宗发展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据说马祖道一最早修行的时候是在南岳衡山苦苦地坐禅。

他的师傅看到他只会打坐,就跑到他身边拿块砖在他身边的石头上磨。

磨得他心烦意乱,就问师傅你磨砖干什么,南岳怀让说我磨砖做镜子。

马祖道一奇怪地说,磨砖怎么能成镜子,又不是铜的。

马上南岳怀让就反问了一句说,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就能成佛吗?

所以你真正要成佛,是要靠内心的自觉,不是靠打坐。

后来禅宗对于苦苦的打坐、认真学习经典、拜偶像以及期待祖师爷的启发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很蔑视的。

丹霞山有一位禅师,见了佛像就把拆了,拿来烧。

别人问他,你怎么能把佛给烧了?

他于是反问,我怎么不能烧,里面有舍利吗?

没有舍利就不是佛。

说明是木头的,就可以烧。

所以,最终禅宗就走向了“平常心是道”。

就是追求,人应该处在一个放松、自然,没有负担,没有被欲望约束住心灵的状态。

这影响了中国的很多士大夫,使得中国士大夫走上了寻求自然、放松的一条道路。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如果走到极端,就会走向自大,走向放任自流。

从宋代到明代就有这个趋向。

从根本上讲,禅宗瓦解了佛教。

因为一个宗教如果没有戒律、没有组织、没有仪式、没有崇拜对象、没有经典理论,这个宗教就瓦解掉了,所以禅宗实际上是一个瓦解佛教的佛教。

但是它同时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国的佛教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没有变得那么绝对,没有那么唯一,才不能够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宗教性的力量。

2、在传统士大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禅宗是对儒家精神世界的一种补充。

禅宗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大家都知道儒家的传统,是一个很入世的对社会负有责任的传统。

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是一定要恢复周礼,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要克己复礼。

它的贡献以及它的成就感基本上是在社会上,因此它的社会责任很重。

儒家所谓的三不朽,首先要立德,其次要立功,最后还得立言。

所以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要靠社会的承认,价值都要在社会上去体现。

与之相反,禅宗有一套追求自然和放松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佛教是要给人以解脱,但是禅宗说本自无缚,不用求解。

本来就没有束缚,你不要求解,你只要放下一切就是自由的。

其实没人捆你,也没人绑你,你要放松。

所以大家看这对士大夫的影响是很深的,士大夫在这点受到影响以后,就会有一个自我解脱的方法,有一个在沉重的社会责任之外,能够找到自我解脱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所以中国士大夫调试心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一方面有入世儒家的精神,另一方面又有自我放松的禅宗和老庄的思想。

3、禅宗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艺术其实就是讲琴、棋、书、画。

琴是指音乐。

古代的音乐就已经有这样一种理论: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丝不如竹是因为,丝是经过人工制造的,竹子是直接就敲上去的。

竹不如肉,肉就是人的声音。

道理就是渐进自然。

可是到了禅宗,更把这个理论发挥到极致,就是说所有的东西你都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技巧,技巧是二等的,境界是一等的,所以他要你弹“无弦琴”。

人们大都认为,没有弦的琴没法弹,但是禅宗认为最高境界就应该是这样的。

棋就是指下棋。

大家都知道下棋就是要步步争先,可是下棋理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流水不争先。

大家看日本也好,中国也好,很多棋手在扇子上写着“流水不争先”,或者“平常心是道”。

下棋就是争输赢的,可是叫你不要争,要顺其自然。

下棋就是计算,计算就是争斗。

可是中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下棋的人都知道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