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突破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XX届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突破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届高考地理等值线专题突破复习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表起伏特征
平原
一般在200m以下
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高原
一般海拔较高
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丘陵
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以下
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地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100m以上
地表起伏大
盆地
无一定高度
四周高中间低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
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2、剖面图
三、等温线(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
等温线分析——即等温线的“三读”:
⑴读等温线的数字:
等温线数值:
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①判定半球: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判定低中高纬地区
5--250为低纬地区5--150为中纬地区50以下为高纬地区
③判定地形:
低温区-----山地或丘陵;
高温区-----洼地或盆地
局部等温线闭合中心---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再判定是低温区或高温区
注意温度高低与其它知识结合:
“大于大的”——夏季陆地、盆地地形、城市、冬季水面等;
“小于小的”——冬季陆地、山地地形、夏季水面、森林绿地等
④判定相对高度—1000米/60
⑵读等温线的的延伸方向
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
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受地形因素影响。
⑶读等温线的弯曲变化
等温线平直:
下垫面性质单一。
等温线弯曲——“凸高值低、凸低值高”法:
等温线向高值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等温线向低值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方法:
分析某两点气温高低或等温线弯曲、闭合的原因:
首先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其次考虑地面状况:
若两点均在海洋上,则主要受洋流影响(暖流-高,寒流-低);
若两点均在陆地上,则主要受地势的影响(海拨高--气温低)。
第三,考虑大气环流(如冬季—气温陆低海高,夏季—陆高海低。
)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3)判断月份:
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
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四.等压线图的判读
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比较气压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
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
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
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
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
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3)判断高压脊和低压槽:
高压脊: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
低压槽: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
(4)判断鞍部:
鞍部国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
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
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五.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概念:
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水位线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
2.河流流向判断:
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
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
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
取决于潜水的坡度。
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
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
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
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
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
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
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
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
n)为25℃,海拉尔(49°
13′n)达到46℃。
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
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距海远近
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等值线分析
(a)纬度变化:
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
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
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
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b)经度变化:
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
由东向西递增)
3、等降水量线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闭合曲线:
越向内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
越向内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